学术投稿

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的建立对普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江曼;吴灵飞;刘俏

关键词:三级质量监控, 护理管理模式, 普外科, 护理服务质量
摘要:目的:在普外科室建立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对其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通过2012-2013年间未实施三级质控模式与2013-2014年间在该院普外科室建立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相对比,设定护理质量监控护士、质量监控组长以及质量监控护士长三个级别的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对比分析在实施护理质量监控前后的护理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士考核结果情况。结果质量监控实施后,基础护理质量评分(94.02±2.01)分、病区管理质量评分(94.13±3.04)分、急救管理质量评分(96.22±4.06)分及消毒隔离质量评分(95.13±3.04)分与质控前基础护理质量评分(81.21±3.31)分、病区管理质量评分(81.35±2.34)分、急救管理质量评分(91.42±4.36)分及消毒隔离质量评分(81.74±3.44)分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3.07、33.32、8.06、29.17,均 P <0.05)。护理质量监控后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平均分(96.35±1.03)分、理论考试平均分(95.73±0.98)分,与质控前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平均分(89.42±2.49)分、理论考试平均分(90.36±1.79)分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5.72、26.32,均 P <0.05)。结论在普外科室建立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对其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改善了护理质量。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辅助镇静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辅助镇静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行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患者90例,ASAⅠ~Ⅱ级,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A、B、C 三组,每组30例,选择 L2~3椎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满意后静脉给予镇静药物。A 组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泵注10 min,继以0.5μg·kg -1·h -1持续泵注;B 组先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6 mg/kg,继以0.04~0.20 mg·kg -1·h -1持续泵注;C 组先静脉注射丙泊酚0.5 mg/kg,注药时间60 s,继以0.3~1.2 mg·kg -1·h -1持续泵注;三组均调整药物剂量至患者 Ramsay 评分达3分,并维持手术全程。比较三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生命体征及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A 组起效时间[(11.2±2.8)min]长于 B 组[(6.4±2.4)min]和 C 组[(5.0±2.1)min](t =7.12、9.70,均 P <0.05);A、B 两组苏醒时间[(12.3±2.4)min、(13.8±2.5)min]长于 C 组[(7.4±2.3)min](t =8.36、7.95,均 P <0.05)。在相同镇静深度下,A 组无呼吸抑制和下颌松弛患者出现,而 B、C 组分别有5例和6例出现呼吸抑制,有8例和9例出现下颌松弛;三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A 组心率下降明显,术中30、60 min 和手术结束时心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t =5.02、4.92,4.90、3.95,5.71、4.09,均 P <0.05),因心率减慢需给予阿托品治疗者分别为 A 组10例、B 组5例、C 组6例。结论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咪达唑仑比较镇静效果好,呼吸抑制轻,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是有效、可行的,但起效时间长,且容易引起患者心率减慢。

    作者:倪传宝;佟春廷;殷志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关于双语著录和“利益冲突”等撰写格式的规定

    各位作者:为落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编排规范和汤森路透“New Edition”等著名数据库的收录要求,以提升杂志的品牌影响力,《中国基层医药》杂志从2016年第1期起对来稿格式要求作如下修订。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垂体腺瘤的综合治疗进展

    垂体腺瘤起源于腺垂体的细胞,是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常见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8%~15%。30~60岁是垂体瘤的发病高峰期。大部分呈缓慢、局限性生长,但有30%~40%呈侵袭性生长。手术治疗是目前首选方法(泌乳素瘤除外),目前国内学者多主张在大程度保护周围重要结构的情况下尽可能全切肿瘤,并进行综合治疗。本研究对垂体腺瘤的综合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子金;张刚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基于“荷包抽吸”及“螺旋式缝合”巨大卵巢囊肿剥除两种手术方式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荷包抽吸”及“螺旋式缝合”基础上,开腹小切口与腹腔镜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7例接受巨大囊肿剥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18例接受开腹小切口手术患者为研究组,19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收“荷包抽吸”及“螺旋式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 CRP、WBC 值。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52.17±3.02)min、(30.09±1.91)mL、(5.75±0.98)d 及(5272.85±355.21)元,对照组分别为(72.40±4.45)min、(29.71±0.56)mL、(5.15±0.31)d 及(11825.59±857.71)元,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1.57、1.19,均 P >0.05),但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t =4.51,P <0.05),且住院费用研究组要少于对照组(t =5.24,P <0.05)。结论基于“荷包抽吸”及“螺旋式缝合”基础上,开腹小切口手术具备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少平;刘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匹多莫得联合炎琥宁对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

    目的:探讨匹多莫得联合炎琥宁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 RMPP 的150例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即炎琥宁组(A 组)、阿奇霉素联用炎琥宁组(B 组)、匹多莫得联用炎琥宁组(C 组)。比较三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与 A 组比较, B 组、C 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 <0.05),但 B 组、C 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 A 组比较,B 组、C 组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缩短(P <0.05),且 C 组改善效果优于 B 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三组 RMPP 患儿的 CD +3、CD +4、CD +4/CD +8比值及 CD +16 CD +56均降低(P <0.05),IgG、IgM水平及 CD +8、CD +19均有升高(P <0.05)。治疗后,C 组的 CD +3、CD +4、CD +4/CD +8比值及 CD +16 CD +56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 <0.05)。随访期间,与 A 组比较,B 组、C 组的复发次数、复发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P <0.05),且 C 组的复发情况明显少于 B 组(P <0.05)。可以看出 C 组对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较A 组、B 组更为显著,患儿预后更好,反复次数、持续时间降低。结论匹多莫得联合炎琥宁治疗 RMPP 能调节患儿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张倩;王翠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内镜下乳头肌小切开术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小切开术(SEST)联合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在老年人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100例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接受内镜取石治疗,其中55例患者采用 SEST 联合 EPBD 进行取石(SEST +EPBD 组),45例患者采用单一的 EST 进行取石(EST 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取净率、碎石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SEST +EPBD 组一次结石取净率、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术后胰腺炎、胆管炎分别为98.2%、7.3%、3.6%、1.8%,EST 组分别为97.7%、6.7%、6.7%、3.6%,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SEST +EPBD 组的碎石发生率为3.6%,低于 EST 组的1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47,P <0.05);SEST +EPBD 组无出血发生,EST 组的出血发生率为1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5,P <0.05);SEST +EPBD 组的结石复发率为1.8%,低于 EST 组的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3,P <0.05)。结论 SEST 联合 EPBD 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可显著减少碎石及出血的发生率,降低胆总管结石的复发率。

    作者:贾捷鹏;邵泉;张继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主动脉夹层40例急诊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表现、急诊早期诊治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临床分型、急诊诊断及误诊情况。结果首发症状为剧烈胸痛和/或腰背部疼痛25例(62.5%);胸闷、气喘、呼吸困难4例(10.0%);不明原因休克和晕倒4例(10.0%);腹痛伴腹部不适4例(10.0%);肢体麻木无力1例(2.5%);咳嗽、发热伴咯血2例(5.0%)。同时伴有两侧血压不对称,相差>10 mmHg 10例(25.0%)。辅助检查:心电图检查异常9例,表现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波形者3例(6.6%);急诊胸部 CT 平扫10例,急诊核磁共振10例,CT 血管造影检查20例,床旁超声9例。分别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6例,心功能不全1例,重症肺炎2例,胰腺炎、胆囊炎、多器官功能不全、肾衰竭各1例,急性胃炎1例;误诊时间1~3 d。28例行覆膜支架治疗,8例转院手术治疗,其余予保守治疗,死亡4例。结论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病情凶险,提高急诊医师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开阔诊断思维,及时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病情合理选择辅助检查,进行相关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作者:屠淑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带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带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法复位结合石膏外固定治疗,研究组接受带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掌倾角及尺偏角的差异。结果(1)经过手术和康复治疗后,对照组有15例患者达到优,研究组有28例患者达到优(P =0.086);对照组有9例患者为差,研究组仅有2例患者为差(P =0.025)。(2)术后3个月时,对照组掌倾角为(6.5±2.2)°,研究组掌倾角为(8.5±2.5)°,对照组尺偏角为(12.3±4.3)°,而研究组尺偏角为(15.6±6.6)°,研究组掌倾角和尺偏角均大于对照组(t =4.25,P <0.0001;t =2.96,P =0.0038)。术后6个月时,对照组掌倾角为(6.2±2.3)°,研究组掌倾角为(8.8±2.5)°;对照组尺偏角为(12.1±4.1)°,研究组尺偏角为(16.3±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5.41,P <0.0001,t =4.93,P <0.0001)。结论带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维国;吴晓君;孙晟君;罗靖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气化逐瘀汤对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的影响

    目的:评价气化逐瘀汤对改善合并组织学前列腺炎(HP)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剜除(TUEP)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生活质量(IPSS /QoL)评分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TUEP 术后病理证实为 BPH 合并 HP 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 组(安慰剂组)、B 组(坦索罗辛组)、C 组(气化逐瘀汤组),每组42例。术后1周开始服药,A 组服用安慰剂,B 组服用坦洛辛组,C 组服用气化逐瘀汤,三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治疗后的 IPSS /QoL 评分。结果术后5周,121例患者完成随访,A 组失访2例,B 组失访2例,C 组失访1例。C 组 IPSS 总评分、储尿期症状评分、排尿期症状评分、QoL 评分分别为(7.16±3.37)分、(4.22±2.70)分、(2.94±2.06)分、(1.47±1.44)分,与 A 组[(13.77±4.50)分、(7.48±3.50)分、(6.29±2.63)分、(2.83±1.72)分]、B 组[(12.77±5.24)分、(8.05±3.88)分、(4.72±3.24)分、(3.07±1.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692、3.544、3.296、2.698和 t =2.326、3.532、2.418、2.414;均P <0.05),B 组排尿期症状评分优于 A 组(t =2.572,P <0.05)。结论气化逐瘀汤能明显改善合并 HP 的BPH 患者 TUEP 术后的 IPSS /QoL 评分,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宋吉顺;袁磊;杨百志;刘怡霞;王爱法;王志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背景音乐对剖宫产产妇及手术人员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背景音乐对行初产剖宫产产妇及医护人员的影响。方法选择施行择期剖宫产产妇204例,以手术日的单双数随机分组,干预组101例,对照组103例,干预组术中播放背景音乐及语言交流,对照组常规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两组产妇术中焦虑及疼痛程度;比较产妇术中平均血压、心率变化;对参与以上手术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术后干预组SAS 评分、VAS 评分分别为(34.35±7.40)分、(2.0±0.7)分,对照组为(47.85±5.58)分、(2.7±0.8)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6.25、4.10,均 P <0.05);术中干预组产妇的平均血压、心率分别为(76.64±8.82)mmHg、(76.18±12.09)次/min,对照组分别为(90.75±7.37))mmHg、(87.62±9.23)次/min,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810、4.443,均 P <0.05)。75%的医务人员认为背景音乐对产妇及医务人员均有益。结论手术室背景音乐可降低初产剖宫产产妇术中的焦虑水平,降低疼痛和不适程度,平稳血压和心率,可以调节舒缓医护人员情绪,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孙艳敏;谢芳;杨跃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胸腺五肽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疗效及护理

    目的:探讨胸腺五肽联合头孢曲松钠配合临床护理措施治疗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早期梅毒血清固定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青霉素钠联合苄星青霉素配合护理措施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胸腺五肽联合头孢曲松钠配合护理措施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IL-2、IL-10等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IL-2:对照组治疗前(20.8±4.9)μg/L、治疗后(42.7±7.3)μg/L;观察组治疗前(19.8±5.1)μg/L、治疗后(54.6±8.3)μg/L;IL-10:对照组治疗前(76.3±16.1)μg/L、治疗后(51.3±5.4)μg/L;观察组治疗前(78.3±4.1)μg/L、治疗后(23.8±5.1)μg/L],两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923、8.832,均 P <0.05);治疗后,观察组3、6、12个月时 RPR 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72.2%、85.2%、96.3%;对照组53.7%、57.4%、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32、11.372、22.842,均 P <0.05);观察组治疗后3、6、12个月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75.9%、79.6%、75.9%;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2.2%、64.8%、57.4%,两组治疗后6、12个月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32、6.183,均 P <0.05)。结论联合胸腺五肽及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梅毒血清固定可明显改善其免疫学指标,配合护理措施加强患者防范意识,效果较好,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安晓霞;柳曦光;马国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重庆市某医院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320例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某医院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因种类、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相关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对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心内科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出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统计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顾出院病历8126份,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总计3320例,占同期总出院患者的40.86%;其中冠心病2262例(68.13%)、风心病353例(10.63%)、肺心病265例(7.98%),占据疾病谱的前三位;NYHA 心功能Ⅲ级以上患者2683例(占80.81%);利尿剂、地高辛、螺内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分别为71.23%、27.23%、70.48%、30.75%、30.78%。统计分析表明:使用过利尿剂与未使用利尿剂患者使用螺内酯的情况比较、患高血压病与未患高血压病患者使用 ACEI /ARB 的情况比较、合并慢性支气管炎与未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86、2.727、61.807,均 P <0.00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区级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高,心功能减退显著,药物治疗规范性有待提高。

    作者:袁跃龙;侯明英;谢辉;李伟;谭建川;刘静;向琳;骆建琼;侯云菊;丁贤彬;谷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的建立对普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

    目的:在普外科室建立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对其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通过2012-2013年间未实施三级质控模式与2013-2014年间在该院普外科室建立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相对比,设定护理质量监控护士、质量监控组长以及质量监控护士长三个级别的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对比分析在实施护理质量监控前后的护理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护士考核结果情况。结果质量监控实施后,基础护理质量评分(94.02±2.01)分、病区管理质量评分(94.13±3.04)分、急救管理质量评分(96.22±4.06)分及消毒隔离质量评分(95.13±3.04)分与质控前基础护理质量评分(81.21±3.31)分、病区管理质量评分(81.35±2.34)分、急救管理质量评分(91.42±4.36)分及消毒隔离质量评分(81.74±3.44)分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3.07、33.32、8.06、29.17,均 P <0.05)。护理质量监控后护理人员的技术操作平均分(96.35±1.03)分、理论考试平均分(95.73±0.98)分,与质控前护理人员技术操作平均分(89.42±2.49)分、理论考试平均分(90.36±1.79)分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5.72、26.32,均 P <0.05)。结论在普外科室建立三级质控护理管理模式对其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改善了护理质量。

    作者:江曼;吴灵飞;刘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孕前及孕早期健康教育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作用

    目的:探讨对孕妇在孕前及孕早期进行健康教育,预防妊娠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进行孕前相关检查的适龄备孕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接受产前及孕早期健康教育的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孕妇介绍常规教育,观察组孕妇在常规教育基础上,同时接受产前及孕早期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备孕成功的孕妇妊娠期间患妊娠期糖尿病的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经过不同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优良率(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2,P <0.05),两组孕妇经过不同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孕妇控制饮食、自主监测血糖及合理运动等的平均依从情况(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8,P <0.05);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5.45±0.29)mmol/L 明显优于对照组(6.29±1.1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65,P <0.05);观察组餐后2 h 血糖(6.60±0.89)mmol/L 也明显优于对照组(8.42±1.79)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86, P <0.05)。结论对孕妇在孕前及孕早期进行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及体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预防孕妇在妊娠期间患妊娠糖尿病,保证孕妇与胎儿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健康与生命安危。

    作者:蒲迪婧;刘青青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血清趋化因子配体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 C-C 趋化因子配体2(CCL2)在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肾损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慢性尿酸性肾损伤患者29例(慢性尿酸性肾病组),其中男23例,女6例,平均年龄(44.4±8.8)岁。对照组选择35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27例,女8例,平均年龄(40.6±7.8)岁。抽取研究对象外周血,分离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ELISA 分析血清 CCL2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单核细胞(CD +45/CDCD +14)的表达百分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指标。结果慢性尿酸性肾病组、对照组血清 CCL2的表达水平分别为456.2(202.6~594.9)pg/mL、245.0(132.2~544.5)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915,P =0.030);两组单核细胞表达量分别为7.4%(5.6%~8.7%)、6.1%(4.7%~7.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8.891,P =0.004)。相关性分析发现,慢性尿酸性肾病组患者血清 CCL2与单核细胞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 =0.535,P =0.003),同时与尿酸(UA)和肌酐(Cr)呈正相关关系(r =0.584,P =0.001;r =0.012,P =0.460),但是与尿素(UN)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不存在显著相关性(r =0.145,P =0.453;r =0.746,P =0.453)。结论高尿酸血症可引起患者血清 CCL2水平升高,并且可能通过趋化单核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引起慢性尿酸性肾损伤。

    作者:邓正泊;蒋廷旺;钱建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骨科快速通道理念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康复指导效果

    目的:比较骨科快速通道理念(Fast track Orthopedics,FTO)与非 FTO 理念指导下进行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收集南京市高淳中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诊断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4例,按照入院日单双数分为 FTO 组(n =17)和非 FTO 组(n =17),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 Harris 评分、患者满意度、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6个月,平均(12.0±2.4)个月。术前两组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FTO 组 VAS 评分(1.8±0.7)分,明显低于非 FTO 组的(2.6±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389,P <0.05)。术前两组 Harri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 FTO 组 Harris 评分(84.9±3.7)分,明显高于非 FTO 组的(72.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243,P <0.05)。结论 FTO 理念可有利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减轻疼痛,恢复患髋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甘荫宗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临产后脐带血管破裂胎儿抢救成功一例

    女,26岁。停经38+6周,自觉阴道流夜4 h 于2015年11月1日入院,查体:T 36.2℃,R22次/min,P 100次/min, Bp 120/80 mmHg;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膨隆,双下肢无水肿;产科情况:宫高35 cm,腹围109 cm,左枕前(LOA),头浅入,胎心140次/min,宫缩未及,胎膜破,试纸阳性,估计胎儿大小3400 g,骨盆外测量:髂前上棘间径26 cm,髂嵴间径28 cm,骶耻外径23 cm,坐骨结节间径8.5 cm;肛查:宫颈软,近展平,宫口容1指,胎头低点位于坐骨棘上3 cm(S-3),骨盆内测量未及明显异常,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6分。B 超检查(2015年11月1日):宫内孕单胎头位,后壁胎盘, II 级,羊水池深度60 mm,脐带绕颈1周,胎心监护反应型。入院相关化验检查大致正常。产妇于2015年11月2日17:30临产,产程中持续胎心监护,21:00宫口开5 cm,胎头低点位于坐骨棘平面(S =0);胎心监护:可见脐带反应,21:30胎心突然减慢,低达60次/min,持续3 min,予吸氧、改变体位无缓解,立即予阿托品0.5 mg 肌内注射缓解宫缩,急症局麻下行剖宫产术。术前胎心升至100~110次/min,于21:39娩一男活婴,1 min、5 min、10 min 的 Apgar 评分分别为8(呼吸、肤色各减1分)分、10分、10分,体质量3300 g;术中见脐带长约35 mm,绕颈1周,脐带胶质内出血,形成血肿,脐带扭转过稀,取脐带送病理检查,结果回报(2015年11月6日):脐带组织间质水肿,血管3根,部分血管壁纤维增生,管腔狭窄。

    作者:怀其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碘131治疗后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一例

    男,46岁,因反复头昏、乏力6 d,意识障碍半天于2015年7月20日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眼球突出、怕热、多汗、易饥、手抖症状,未重视;12 d 前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Graves 病,未予抗甲亢药物治疗;7 d 前于核医学科行碘131治疗;6 d 来反复出现发作性头昏、乏力、出汗,进食后好转,未诊治,半天前出现呼之不应,急救到达时测血糖1.3 mmol/L,静脉补糖后神智恢复,复测血糖9.8 mmol/L。既往有吸烟史,余无特殊。入院查肝、肾功能正常,皮质醇(空腹)627.00(171~536)nmol/L;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4.80(3.6~7.5)pmol/L,游离甲状腺素58.80(12~22)pmol/L,促甲状腺激素<0.005(0.27~4.5)mIU /L,肿瘤相关抗19951.60(0~37)U /mL。静脉血糖1.8 mmol/L 时胰岛素>1000 mIU /L,C 肽36.6 ng/mL(12.200 nmol/L),胰腺 MRI 及增强未见异常。血清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阳性,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阴性。符合诊断标准,诊断为“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 Graves 病”,住院期间发作频繁,3~5次/d,输注10%葡萄糖注射液时也有发作,未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维持血糖时血糖波动在2.1~14.6 mmol/L,1周后发作频率减少,约1~2次/d。出院后未予治疗,经过1个月后患者门诊随诊,低血糖发作频率进一步减少,1次/d,查静脉血糖4.8 mmol/L,胰岛素>1000 mIU /L,C 肽20.7 ng/mL(6.9 nmol/L);6个月后复查查静脉血糖4.7 mmol/L,胰岛素12 mIU /L,C 肽1.20 ng/mL (0.4 nmol/L)。

    作者:王坤;沈俐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关于投稿等事宜的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