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王翠华
目的:探讨螺旋 CT 多层扫描结合99mTC-甲氧异丁基异腈亲肿瘤显像(99mTC-methoxy isobutyl isonitrile injection,MIBI-SPECT)在孤立性肺结节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住院治疗的 X 线胸片中出现孤立性肺结节影的患者共60例,对其行螺旋 CT 扫描及99mTC-MIBI-SPECT显像。对比扫描结果与病理检查或手术结果,统计分析得出该方法在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中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结果单纯螺旋 CT 多层扫描显像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73.6%、78.2%、79.3%;单纯99mTC-MIBI-SPECT 显像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82.6%、78.2%、79.3%;螺旋 CT 多层扫描结合99mTC-MIBI-SPECT 显像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为93.3%、93.2%、93.8%。联合检测准确性明显高于99mTC-MIBI-SPECT 检查(χ2=6.783,P =0.010)及单纯 CT 检查(χ2=8.012,P =0.008)。结论螺旋 CT 多层扫描结合99mTC-MIBI-SPECT 显像在孤立性肺结节病变诊断中效果较好,优于单独使用任意一种扫描方法,可明显提高孤立性肺结节病变临床检出率,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莹;谢继承;王琤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男,46岁,因反复头昏、乏力6 d,意识障碍半天于2015年7月20日入院。患者1年前出现眼球突出、怕热、多汗、易饥、手抖症状,未重视;12 d 前于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Graves 病,未予抗甲亢药物治疗;7 d 前于核医学科行碘131治疗;6 d 来反复出现发作性头昏、乏力、出汗,进食后好转,未诊治,半天前出现呼之不应,急救到达时测血糖1.3 mmol/L,静脉补糖后神智恢复,复测血糖9.8 mmol/L。既往有吸烟史,余无特殊。入院查肝、肾功能正常,皮质醇(空腹)627.00(171~536)nmol/L;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4.80(3.6~7.5)pmol/L,游离甲状腺素58.80(12~22)pmol/L,促甲状腺激素<0.005(0.27~4.5)mIU /L,肿瘤相关抗19951.60(0~37)U /mL。静脉血糖1.8 mmol/L 时胰岛素>1000 mIU /L,C 肽36.6 ng/mL(12.200 nmol/L),胰腺 MRI 及增强未见异常。血清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阳性,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阴性。符合诊断标准,诊断为“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 Graves 病”,住院期间发作频繁,3~5次/d,输注10%葡萄糖注射液时也有发作,未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维持血糖时血糖波动在2.1~14.6 mmol/L,1周后发作频率减少,约1~2次/d。出院后未予治疗,经过1个月后患者门诊随诊,低血糖发作频率进一步减少,1次/d,查静脉血糖4.8 mmol/L,胰岛素>1000 mIU /L,C 肽20.7 ng/mL(6.9 nmol/L);6个月后复查查静脉血糖4.7 mmol/L,胰岛素12 mIU /L,C 肽1.20 ng/mL (0.4 nmol/L)。
作者:王坤;沈俐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斛柏粉敷脐预防含顺铂的化疗方案所致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含顺铂(75 mg/m2)化疗方案的患者97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于化疗前30 min 静脉滴注3 mg 格拉司琼止吐;观察组在应用格拉司琼的同时,于化疗前晚用备好的斛柏粉10 g 外敷于神阙穴,每晚换药1次,至化疗结束后次晨停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急性呕吐有效率为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4%(χ2=5.423,P =0.019);观察组迟发性呕吐有效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3%(χ2=8.867,P =0.003);观察组患者食欲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0~Ⅰ度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69、4.552,P =0.011、0.033);两组Ⅱ~Ⅲ度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斛柏粉敷脐能有效预防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作者:姜庥每;张文静;冯曰珍;贾荣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7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电视胸腔镜(VATS)肺叶切除术组43例和传统开胸(OT)肺叶切除术组34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术后1 d、术后3 d、术后5 d 进行疼痛 VAS 评分及术前、术后1 d、术后5 d 进行血清 CRP 检测。结果 VATS 组和 OT 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4±52)min 和(167±45)min,(2.50±0.30)d 和(4.68±0.66)d,(4.77±0.54)d 和(7.20±0.68)d,103±26)mL 和(248±43)mL,11.63%和38.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563、3.725、9.621、3.402和χ2=7.504,均 P <0.05)。VATS组和 OT 组术后1 d、术后3 d VAS 评分分别为(6.22±0.82)分和(8.13±0.72)分、(4.46±0.48)分和(6.31±0.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3.927、3.742,均 P <0.05);VATS 组和 OT 组术后1 d、术后5 d 血清 CRP 水平分别为(38.32±9.59)μg/L 和(58.43±10.62)μg/L,(17.71±5.42)μg/L 和(36.65±8.25)μg/L,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 VATS 组术后1 d、术后5 d 血清 CRP 水平均明显低于 OT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541、6.662,均 P <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的手术方式,降低患者术后急性期反应,可作为肺癌治疗的推荐治疗方式。
作者:杨威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为保证作者文稿刊出准确无误,作者校对校样时,请按以下要求校对:(1)必须回答编者提出的问题(有“?”或横线处)。详核文题、作者姓名和单位名称(邮编)、科室。(2)对正文(包括外文字母及大小写、刊名缩写是否规范)、标点符号、数据、图表、计量单位、参考文献等认真细致逐一校对。无原则问题,尽量不改动。(3)若改动,宜在校稿的空白处写出(毋须重描编辑已改过的字符),只需直接订正,毋须重新誊印文稿。而电子稿则只须下载后用“修订格式”修改发回即可。(4)务请核查文内角码是否与文末参考文献序号相对应。参考文献缺项的内容,按本刊规定格式补充(如前3位作者全录,卷、期要同时写明)。(5)认真核查法定计量单位及药物剂量;认真核校文内、表和图中的数字有无计算错误;认真复核统计学处理,写出统计量的具体值(如χ2值、t 值、P 值的大小)。(6)校毕请在校样上签名(以示对样稿负责),并于收到校样3日内将改动校样挂号回寄责任编辑收,以免延误刊登。对于电子核校稿应于3 d 内发回修改稿,可附以修改说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 ICU 医师床旁应用超声在外伤性血腹快速诊断中的价值及应用方案,评价床旁超声在治疗决策中的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 ICU 收治的60例外伤性血腹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由经过专业培训的 ICU 医师进行床旁超声检查,比较床旁超声与腹部 CT、腹部 X 线平片对外伤性血腹的检出率,并比较床旁超声、腹部 CT、腹部 X 线平片以及超声科医师超声检查诊断的时间。结果床旁超声对血腹的检出率与腹部 C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床旁超声对血腹的检出率高于腹部 X 线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46,P <0.01);床旁超声获得初步诊断的耗时为(4.37±2.1)min,明显低于超声科医师的检查(13.86±5.6)min、腹部 CT(22.13±6.9)min 和腹部 X 线平片(28.19±7.3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4.607、21.139、26.338,均 P <0.01)。结论由专业培训的 ICU 医师进行床旁超声对外伤性血腹患者能作出更准确的诊断,耗时短,更符合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要求,对 ICU 外伤性血腹的早期快速诊断和抢救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廖彧;陆美华;巫建芳;龙贵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基于“荷包抽吸”及“螺旋式缝合”基础上,开腹小切口与腹腔镜治疗巨大卵巢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7例接受巨大囊肿剥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18例接受开腹小切口手术患者为研究组,19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收“荷包抽吸”及“螺旋式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 CRP、WBC 值。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分别为(52.17±3.02)min、(30.09±1.91)mL、(5.75±0.98)d 及(5272.85±355.21)元,对照组分别为(72.40±4.45)min、(29.71±0.56)mL、(5.15±0.31)d 及(11825.59±857.71)元,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1.57、1.19,均 P >0.05),但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t =4.51,P <0.05),且住院费用研究组要少于对照组(t =5.24,P <0.05)。结论基于“荷包抽吸”及“螺旋式缝合”基础上,开腹小切口手术具备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费用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少平;刘霞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肌小切开术(SEST)联合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在老年人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其疗效。方法100例老年胆管结石患者接受内镜取石治疗,其中55例患者采用 SEST 联合 EPBD 进行取石(SEST +EPBD 组),45例患者采用单一的 EST 进行取石(EST 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取净率、碎石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SEST +EPBD 组一次结石取净率、术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术后胰腺炎、胆管炎分别为98.2%、7.3%、3.6%、1.8%,EST 组分别为97.7%、6.7%、6.7%、3.6%,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SEST +EPBD 组的碎石发生率为3.6%,低于 EST 组的1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47,P <0.05);SEST +EPBD 组无出血发生,EST 组的出血发生率为1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5,P <0.05);SEST +EPBD 组的结石复发率为1.8%,低于 EST 组的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13,P <0.05)。结论 SEST 联合 EPBD 治疗老年人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可显著减少碎石及出血的发生率,降低胆总管结石的复发率。
作者:贾捷鹏;邵泉;张继军 刊期: 2016年第20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比较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 Pilon 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胫骨 Pilon 骨折患者为研究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采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相关指标、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6.46±3.56)min]、切口长度[(5.25±0.75)cm]、术中出血量[(36.77±5.12)mL]、石膏制动时间[(13.23±1.77)d]、骨折愈合时间[(12.42±1.43)周]、术后住院时间[(9.89±1.88)d]均小于或短于对照组的(68.76±4.45)min、(12.78±1.54)cm、(84.75±8.65)mL、(20.30±2.43)d、(18.94±2.30)周、(15.67±2.6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6.834,9.455,7.488,6.591,7.033,8.210,均 P <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8,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7,P <0.05)。结论相比解剖型钢板内固定,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 Pilon 骨折疗效更好,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安全可靠,临床应用优势显著。
作者:祁志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本刊法定计量单位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 ng·kg ~-1·天~-1应改为 ng·kg -1·d -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 ng/kg/min 应采用 ng·kg -1·min -1的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 ng/kg·min -1的形式。在首次出现不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处用括号加注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下文再出现时只列法定计量单位。人体及动物体内的压力单位可以使用 mmHg 或 cmH2 O。正文中时间的表达,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 d、h、min、s,而不用天、小时、分钟、秒。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产妇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妇产科就诊,要求终止早期妊娠的高危产妇18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观察组在人工流产术前口服米非司酮片和米索前列醇片。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患者的宫颈软化程度以及人工流产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2.21±1.41)min,术中出血量为(15.29±4.06)mL,均显著短于、少于对照组(t =7.122、8.256,均 P <0.05);观察组术中疼痛程度分级Ⅰ级的占58.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99%,Ⅲ级的占5.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45%(χ2=44.887、44.121,均 P <0.05),观察组宫颈充分软化59例,充分软化率为64.84%,对照组宫颈充分软化41例,充分软化率为45.05%。观察组的充分软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191、8.411,均 P <0.05),对照组发生子宫穿孔2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7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89%,观察组无发生子宫穿孔的病例,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0%。观察组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6.772,P <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高危产妇终止妊娠可显著缩短人工流产术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史黎丽;周武英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幕上中等量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血肿(20~30 mL)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创手术治疗组及保守治疗组,比较两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微创手术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14.00±3.26)d,平均住院费用(1.10±0.33)万元,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的(25.00±6.58)d、(1.80±0.56)万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7.999、5.768,均 P <0.01)。术后3个月随访,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定,微创手术治疗组术后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12/31比25/28)(χ2=16.093,P <0.01)。结论对于中等量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微创手术治疗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可以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岳盛魁;刘浩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肺癌骨转移引起癌痛的镇痛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32例中、重度肺癌骨转移的癌痛患者,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治疗,观察其止痛效果、生活质量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疼痛强度(PI)评分为(7.62±1.35)分,治疗后为(1.93±2.41)分,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983,P <0.01);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2例(37.5%),明显缓解11例(34.3%),中度缓解7例(21.8%),轻度缓解2例(6.3%),总缓解率93.7%;不良反应:嗜睡13例,头晕11例,恶心、呕吐6例,便秘5例,皮肤瘙痒、皮疹4例,排尿困难2例,上述不良反应在停药和/或对症处理后均消失。结论芬太尼透皮贴剂使用简单、方便,止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彩莲;林艺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背景音乐对行初产剖宫产产妇及医护人员的影响。方法选择施行择期剖宫产产妇204例,以手术日的单双数随机分组,干预组101例,对照组103例,干预组术中播放背景音乐及语言交流,对照组常规护理。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两组产妇术中焦虑及疼痛程度;比较产妇术中平均血压、心率变化;对参与以上手术的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术后干预组SAS 评分、VAS 评分分别为(34.35±7.40)分、(2.0±0.7)分,对照组为(47.85±5.58)分、(2.7±0.8)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6.25、4.10,均 P <0.05);术中干预组产妇的平均血压、心率分别为(76.64±8.82)mmHg、(76.18±12.09)次/min,对照组分别为(90.75±7.37))mmHg、(87.62±9.23)次/min,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810、4.443,均 P <0.05)。75%的医务人员认为背景音乐对产妇及医务人员均有益。结论手术室背景音乐可降低初产剖宫产产妇术中的焦虑水平,降低疼痛和不适程度,平稳血压和心率,可以调节舒缓医护人员情绪,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孙艳敏;谢芳;杨跃武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比较白脉软膏与巴氯芬改善脑卒中患者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84例伴有肢体痉挛的脑卒中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白脉软膏组和巴氯芬组,每组42例,白脉软膏组予痉挛肢体外用白脉软膏,巴氯芬组予口服巴氯芬片30~75 mg/d,两组连续用药2周、4周、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的痉挛水平、疼痛水平及日常生活能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白脉软膏组治疗后痉挛水平低于巴氯芬组[白脉软膏组在治疗4周、8周后 Ashworth 评分分别为(1.59±0.46)分、(0.89±0.56)分,巴氯芬组在治疗4周、8周后 Ashworth 评分分别为(1.75±0.64)分、(1.45±0.48)分,白脉软膏组 Ashworth 评分明显低于巴氯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916、3.367,均 P <0.05)],白脉软膏组治疗后疼痛水平低于巴氯芬组[白脉软膏组在治疗2周、4周、8周后 VAS 评分分别为(2.72±0.54)分、(2.02±0.24)分、(1.24±0.12)分,巴氯芬组在治疗2周、4周、8周后 VAS 评分分别为(3.56±0.44)分、(3.15±0.48)分、(2.58±0.26)分,白脉软膏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巴氯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2.975、3.359、5.416,均P <0.05)],日常生活能力高于巴氯芬组[白脉软膏组在治疗8周后 MBI 评分为(64.46±10.78)分,巴氯芬组在治疗8周后 MBI 评分为(50.74±9.18)分,白脉软膏组 MBI 评分明显高于巴氯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562,P <0.05)]。结论白脉软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抗痉挛效果优于巴氯芬。
作者:李亮;陶林花;施明;任芸;尹汉逵;王月丽;孙燕;林斯捷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纳洛酮对地佐辛麻醉后患者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地佐辛麻醉手术的患者84例,按照使用纳洛酮剂量不同分为三组,每组2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及顺式阿曲库铵进行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术中给予地佐辛输注维持麻醉。术后高剂量组给予14μg/kg 纳洛酮,低剂量组给予7μg/kg 纳洛酮,对照组仅给予对应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观察三组患者麻醉前、苏醒时、拔管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镇静/躁动评分(SAS)对患者苏醒后1 min、1 h、2 h 疼痛及镇静情况进行评分。同时记录三组患者术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者麻醉前的 MAP 及 HR 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组苏醒时、拔管时的 MAP、HR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但在麻醉苏醒时、拔管时,低剂量组患者的 MAP、HR 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低剂量组患者苏醒各时刻 VAS、SAS 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剂量组患者苏醒各时刻 VAS、SAS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发生呼吸抑制的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0、3.57%、10.71%,χ2=4.169、1.077,均 P <0.05),但高剂量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情况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结论针对使用地佐辛麻醉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可根据患者的情况不同使用不同剂量的纳洛酮,以降低呼吸抑制,同时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和躁动的情况,推荐使用7μg/kg 的剂量。
作者:李东瀛;李波;张模强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团队护理在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对全科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加强技术操作训练、加强病房管理、加强抢救物品管理,建立密切的配合流程。对患者、患者亲属以及主管医生进行关于团队护理定位配合抢救流程的整体满意度评价。结果该科护士以组织有序的、规范的急救流程,成功救治53例患者,急救后满意度调査结果显示:患者满意度达97.67%、家属90.90%以及医生100%。结论团队密切合作急救流程将急救技术进行优化整合,规范救治程序,可提高急救效率和救治成功率。
作者:王俏莉;郑孝依 刊期: 2016年第20期
目的:比较联机血液透析滤过(QL-HDF)与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纠正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效果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尿毒症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QL-HDF组和 HFHD 组,测定透析前后血 Ca2+、P3+、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采用 KDQOL-SFTM1.3量表评价患者生存质量,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上述情况的异同。结果透析前后两组 Ca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QL-HDF 组治疗后 P3+(1.82±0.19)mmol/L、PTH(401.6±16.7)pg/L,显著低于 QL-HDF组[P3+(2.14±0.22)mmol/L、PTH(425.0±17.2)pg/L](t =24.256、21.059,均 P <0.05);除肾病对生活的负担(BKD)外,其余十个领域 QL-HDF 组得分均比 HFHD 组高,症状与不适(SPL)、肾病对生活的影响(EKD)、认知功能(CF)、社交质量(QSI)、性功能(SEXF)、睡眠(SLEEP)、患者满意度(PS)等领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工作状况(WS)、社会支持(SOS)、透析人员的支持(DSF)等领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QL-HDF 组不良反应6例(13.33%),HFHD 组不良反应14例(31.1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61,P <0.05)。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改善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紊乱,QL-HDF 表现出更强的清除能力,患者生存质量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宋晓辉;史东平;张丽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女,26岁。停经38+6周,自觉阴道流夜4 h 于2015年11月1日入院,查体:T 36.2℃,R22次/min,P 100次/min, Bp 120/80 mmHg;心肺未闻及异常,腹部膨隆,双下肢无水肿;产科情况:宫高35 cm,腹围109 cm,左枕前(LOA),头浅入,胎心140次/min,宫缩未及,胎膜破,试纸阳性,估计胎儿大小3400 g,骨盆外测量:髂前上棘间径26 cm,髂嵴间径28 cm,骶耻外径23 cm,坐骨结节间径8.5 cm;肛查:宫颈软,近展平,宫口容1指,胎头低点位于坐骨棘上3 cm(S-3),骨盆内测量未及明显异常,宫颈成熟度(Bishop)评分6分。B 超检查(2015年11月1日):宫内孕单胎头位,后壁胎盘, II 级,羊水池深度60 mm,脐带绕颈1周,胎心监护反应型。入院相关化验检查大致正常。产妇于2015年11月2日17:30临产,产程中持续胎心监护,21:00宫口开5 cm,胎头低点位于坐骨棘平面(S =0);胎心监护:可见脐带反应,21:30胎心突然减慢,低达60次/min,持续3 min,予吸氧、改变体位无缓解,立即予阿托品0.5 mg 肌内注射缓解宫缩,急症局麻下行剖宫产术。术前胎心升至100~110次/min,于21:39娩一男活婴,1 min、5 min、10 min 的 Apgar 评分分别为8(呼吸、肤色各减1分)分、10分、10分,体质量3300 g;术中见脐带长约35 mm,绕颈1周,脐带胶质内出血,形成血肿,脐带扭转过稀,取脐带送病理检查,结果回报(2015年11月6日):脐带组织间质水肿,血管3根,部分血管壁纤维增生,管腔狭窄。
作者:怀其娟 刊期: 2016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