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下尿路形态的影像学研究

李天刚;李致远;关崇丽;王艺璇;党云

关键词:广泛性子宫切除术, 下尿路, 超声
摘要:目的 利用超声观察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及术后下尿路的形态变化,从而评估其解剖结构的改变.方法 因子宫病变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术后患者45例,并与术前1天及术后3天分别测量静止期及压力期(Valsalva呼吸时)膀胱逼尿肌厚度、膀胱颈移动度(UVJ-M)、膀胱尿道后角(PUVA)及膀胱残余尿量.结果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尿路解剖结构发生明显改变,UVJ-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逼尿肌厚度、PUVA及残余尿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能够对广泛性子宫全切术后女性下尿路形态学变化进行实时观察、客观评价其解剖结构的改变.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我国城乡差异的老年人起居照料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我国老年人起居照料需求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在此条件下探讨老年人起居照料需求在社会经济特征上的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北京大学CLHLS项目数据进行二次分析.描述性分析采用交叉表并卡方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起居照料需求在分城乡的老年人性别、年龄、居住方式、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纳入3个回归模型的自变量是一致的,包括性别、民族、出生地点、居住方式、职业、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和婚姻状况,在两个及以上模型中均有统计学意义的自变量是居住方式、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及职业.结论 老年人起居照料需求存在明显的城乡分层,农村老年人高于城市老年人;老年人的经济状况是影响其照料需求的中介变量,经济状况越好越具有满足照料需求的能力;老年人曾经的职业与健康状况分别是经济状况的条件和结果.

    作者:纪青;魏秀红;吴炳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满意度调查研究

    目的 了解浦东新区基层就诊患者满意度现状,找出影响患者不满意的主要因素,为有针对性提高其满意度提高参考依据.方法 对浦东新区范围内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日就诊患者随机开展现场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 就诊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体满意度较高,其中100%的患者对就医环境满意,96.67%的患者对医务人员态度满意,54.44%的患者对于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表示比较满意;不太满意的方面,有25.55%患者认为社区药品价格太高或者较高,22.22%对药品种类表示不太满意.结论 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患者总体满意度较高,但仍应在药品种类、技术水平和检查设施设备等方面加以改进,继续深化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

    作者:杜成军;张宜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家庭代际关系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状况分析

    介绍家庭代际关系的基础理论,利用文献综述法分析其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资料,结果发现,家庭代际关系各方面内容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各个维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情感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确定是显著正向的,日常照料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而经济支持对其是否有影响尚有争议.目前的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更多的研究从多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闫晓娜;方玉凤;王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降压治疗对脑卒中再发预防的研究——PROGRESS和PATS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前瞻性临床研究显示,患者首次脑卒中的发病率同患有心肌梗死、非脑卒中患者的血压有直接的关系,而经抗高血压临床治疗对照试验,可知舒张压的下降同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再发的几率呈线性关系,平均每降低5~6 mmHg,发病几率则减少30% ~ 40%.针对高血压人群及非高血压人群进行降压治疗,可以有效预防脑卒中再发,可以通过临床PROGRESS、PATS试验进行验证.通过研究降压治疗对脑卒中再发预防的研究,分析PROGRESS和PATS试验及其临床意义,以期通过降压治疗的方式,控制脑卒中的发病率,改善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林莉;郑彩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子宫压迫缝合术联合子宫按摩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h和产后2 h~24 h 3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该病是产科常见、危急的并发症,为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中官缩乏力是其重要的因素,约占产后出血原因的90%[1].一般产后2h内出血量占总出血量的75% ~ 80%[2].因此,加强产妇产后2h临床观察和积极处理是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环节.传统治疗通常采取止血药物和注射缩官素等方法治疗,但疗效较差[3],而切除子宫则会对产妇日后的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4].B-Lynch教授在1997年首次提出子宫压迫缝合术(B-Lynch),此技术主要通过纵向机械性地缝扎、捆绑和压迫使得子宫壁弓状血管被有效的挤压,使血流量明显减少,形成局部血栓,从而达到止血、降低患者切除子宫的风险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联合子宫按摩治疗产后出血63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社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坐位收缩压(SeSBP)及坐位舒张压(SeDBP)进行测量,采用盲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平行对照观察,给予患者2周安慰剂和1周的药物洗脱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5例),分别服用10 mg/d赖诺普利和80 mg/d缬沙坦进行治疗,完成4周的治疗后,对SeDBP在11.97 kPa以上的患者继续治疗,将原来的剂量分别提升到20 mg/d及160 mg/d,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结果 治疗8周后,对照组SeSBP平均下降(2.39±1.33) kPa,SeDBP平均下降(1.86±0.67) kPa,治疗总有效率为72.5%.治疗组SeSBP平均下降(2.13±1.60) kPa,SeDBP平均下降(1.73±0.67) kPa,治疗总有效率为68.89%,两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咳嗽发生率分别为17.5%和0,且治疗组24h血压动态监测表明SBP和DBP降低T/P值为67.0%与50.2%.结论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患者耐受性良好,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姚春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检验科建设提升检验服务能力——乡镇卫生院检验科的现状分析与建议

    通过对乡镇卫生院检验科房屋面积、分区布局、人员配备、继续教育、生物安全、质控管理、标本采集和设备维护等客观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充分阐述,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行之有效的合理化建议方案.希望通过分析、查找客观问题,并且切实开展实施针对问题所提出的建议方案,从而加快乡镇卫生院检验科建设,显著提升服务能力.

    作者:徐秋培;刘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城乡差别下老年人口居住方式选择意愿研究

    目的 基于城乡差别,分析老年人口居住方式选择意愿,发现目标变量在人口社会经济特征上的差异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采用交叉表,回归分析采用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城乡差别下居住方式选择意愿在人口社会经济特征的交叉表中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年限和离退休金情况影响居住方式选择意愿.结论 老年人居住方式选择意愿存在显著的城乡差异,农村老年人更希望与家人同住;年龄大、无配偶和受教育年限低的老年人更希望与家人同住.

    作者:张涵;吴炳义;郭继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襄阳市2009-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襄阳市2000-201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流行病学特征,判断疾病发展趋势,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襄阳市2000-2013年HFRS人间疫情资料和宿主动物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襄阳市2009-2013年间全市共发生HFRS病例273例,年均发病率为1.02/10万,死亡12例,年均病死率为0.04/10万;10~12月份为发病高峰,占总发病人数的42.49%;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55∶1;农民发病215例,占发病总数的78.75%;发病年龄在20~49岁年龄组发病人数为201例,占报告发病总数的73.63%;临床以发热、起病急和头痛为主要症状;实验室诊断率为76.56%;野外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室内以褐家鼠为优势种.结论 对流行地区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包括疾病监测、灭鼠防鼠、健康教育以及应用疫苗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保护人群身体健康.

    作者:吕涛;邱德志;张旺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964例孕前优生超声检查结果分析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孕前优生超声检查结果,并评价超声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来萝岗区婚育服务中心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体检的已婚妇女964例,对其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964例受试者经超声检查发现,检出异常者为246例,异常率为25.50%.检出疾病发生率居前五位的依次为:卵巢囊性包块占9.54%(92例),宫颈囊肿占5.20%(50例),子宫肌瘤占4.1%(40例),盆腔积液占1.66%(16例),子宫发育异常1.56%(15例).结论 超声在免费孕前优生检查中起着重要作用,超声结果能提供准确、客观的临床信息,充分了解备孕妇女健康状况,并可早期发现妇科疾病,为降低不良妊娠和新生儿出生缺陷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作者:谢海珊;李芳;陈娟;罗卓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下尿路形态的影像学研究

    目的 利用超声观察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及术后下尿路的形态变化,从而评估其解剖结构的改变.方法 因子宫病变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的术后患者45例,并与术前1天及术后3天分别测量静止期及压力期(Valsalva呼吸时)膀胱逼尿肌厚度、膀胱颈移动度(UVJ-M)、膀胱尿道后角(PUVA)及膀胱残余尿量.结果 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患者下尿路解剖结构发生明显改变,UVJ-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逼尿肌厚度、PUVA及残余尿量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超声能够对广泛性子宫全切术后女性下尿路形态学变化进行实时观察、客观评价其解剖结构的改变.

    作者:李天刚;李致远;关崇丽;王艺璇;党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成都龙泉驿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现状及其改进建议

    目的 通过对成都市龙泉驿区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研究其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状况、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卫生服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 在龙泉驿区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地随机抽取85位居民,对510位自愿参加调查问卷的社区居民进行定量和定性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总体满意度为86.1%;单项满意度中,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为91.4%,注意事项讲解为90.4%,就诊程序为89.2%,候诊时间为88.4%,就诊环境为78.6%,隐私保护为74.4%,医护技术水平为68.6%,药物价格为51.2%.结论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中,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单项满意度差别较大,高与低相差40个百分点.以居民满意度统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切实解决药品价格虚高;加强社区卫生人才培养、提高医护水平和质量;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部管理、提高服务针对性等,是改进满意度的必由路径.

    作者:唐峻炜;李路路;周良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社区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和管理状况研究

    目的 探讨社区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认知和管理效果.方法 选取在本院治疗的患者451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社区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收的认知和管理效果.结果 COPD疾病的知晓率较低,经社区医生干预后,COPD疾病的知晓率显著提高(P<0.05);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肺功能、生活质量、呼吸困难程度及运动耐力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 COPD患者对该病知识严重缺乏,通过社区干预COPD患者疾病的知晓率显著提高,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何华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不孕症患者宫腔镜术后IVF胚胎移植时间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不孕症患者官腔镜检查中进行诊断性刮宫及IVF移植距宫腔镜检查时间的不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了159例宫腔镜检查术后接受IVF移植的患者资料,其中宫腔镜术中进行诊刮术的患者90例(A组),未行诊刮69例(B组),根据IVF胚胎移植距宫腔镜检查术的时间间隔不同,即1个月内、1~3个月、3个月后进一步分成3个亚组(A1、A2、A3和B1、B2、B3),并分别对A组和B组及各个亚组间的IVF移植胚胎数、不良妊娠和临床分娩的结局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将A组与B组的足月产率(17.78% VS 15.94%),早产率(1.11% VS 2.90%)和小于胎龄儿率(4.44% VS 4.35%)进行统计学比较,均没有差异(P>0.05);对A1、A2和A3三组的足月产率(20.00% VS 17.24% VS 14.29%)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A1、A2组的足月产率与A3组之间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B1、B2和B3三组的足月产率(20.00% VS 16.67% VS 12.00%),小于胎龄儿率(5.00% VS 4.17% VS 4.00%)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没有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检查中是否应用诊刮术对接受IVF治疗的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结局没有影响.在应用诊刮术的患者中,胚胎移植在术后3个月内进行不改变患者的妊娠结局,但3个月以上则降低成功分娩率;在非诊刮组中,宫腔镜检查与IVF移植间距时间不同,对患者的妊娠结局是没有影响的.

    作者:丰华;朱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社区门诊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干预措施探讨

    目的 了解社区门诊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水平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门诊就诊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根据总得分将患者管理水平分为良好、中等和差,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管理水平的因素,制定有针对性干预措施,再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80例和干预组8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干预组给予社区干预加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结果 (1)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仍不理想,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遵医嘱服药、规律锻炼、饮食控制、预防及处理血糖水平、足部护理和血糖监测.(2)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婚姻状况、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医疗报销方式和健康教育患者之间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5.539、22.966、10.810、16.315、11.750和20.681,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健康教育和经济收入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因素.(3)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5.072、6.342、4.821、3.553、3.774和3.313,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3.731、3.413和3.643,均P<0.05.结论 社区门诊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现状不是非常理想,健康教育、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和病程是影响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应根据患者的需要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使其建立科学的自我管理行为,对于控制血糖水平及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范丽敏;张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隔药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前,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replacement,TKP)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lsteoarthritis,OA)的重要选择,许多学者对采用该疗法后的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发现,术后10年总优良率高达95%以上.近年来研究表明,积极的术后康复对术后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度和关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反应往往制约了患者康复的积极性,因此,有效地缓解康复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反应对提高患者康复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我科自2008年开始采用隔药灸配合康复训练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会娟;刘丽媛;李肖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陕西省2002-2012年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陕西省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11年的效果,为全省结核病防治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并分析2002-2012年陕西省107个区、县项目月报表、季报表及有关资料,对DOTS策略覆盖率、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率、涂阳肺结核患者治愈率等主要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年以县为单位DOTS策略覆盖率达到100.0%.2002-2012年,全省共接诊肺结核可疑症状者914 531例,可疑症状者就诊率逐年提高;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108 983例,其中新涂阳肺结核患者8721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平均治愈率为92.4%,复治涂阳患者平均治愈率为83.9%.2012年全省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及疑似肺结核患者总体到位率达到93.4%.结论 陕西省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11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现和治愈了大量肺结核病人,有效地控制了结核病疫情.但政府承诺、结防机构软硬件建设和DOTS实施质量仍需继续加强.

    作者:谭淦纹;庄贵华;陈广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农村居民基本药物制度认知的回归分析

    随机抽取样本县6家乡镇卫生院进行拦截访问,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共获得145份有效问卷.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水平总体还很低,与农村居民个体特征、基本药物使用和基层医疗服务3个方面的因素相关.

    作者:宁德斌;罗丹;柳营;唐建民;董静;曾翠娥;高欢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广西县级中医院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及公平性分析

    目的 分析广西县级中医院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公平性.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广西县级中医院卫生人力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等情况.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评价广西县级中医院的各类卫技人员按人口分布和面积分布的公平性.结果 卫生人员年龄以中青年为主(67.30%),学历以中专及以下为主(46.80%),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50.30%).医生占被调查卫生技术人员的37.40%,护理人员占41.07%,医技人员占21.53%,医护比为1∶1.10,医技比为1∶0.58,医生、护理人员和医技人员按人口分布基尼系数分别为0.35、0.34和0.36,按地理面积分布基尼系数分别为0.36、0.40和0.36.结论 卫生技术人员年龄分布较合理,学历偏低,职称结构分布不合理,卫生人力资源分布公平性有待提高.

    作者:张娟;冯启明;罗萍;黎燕宁;罗红叶;陈荷;莫鑫鑫;李杨凤;何秋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上海市杨浦区退休与贫困妇女宫颈癌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 通过对上海市杨浦区退休与贫困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分析上海市杨浦区退休与贫困妇女宫颈癌的患病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导致杨浦区退休与贫困妇女宫颈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方法 调查对象抽取自2013-2014年在杨浦区控江医院进行“二病”筛查的杨浦区退休与贫困妇女,所有调查结果经过专人核对后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单因素检验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从而分析得出导致上海市杨浦区退休与贫困妇女发生宫颈癌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宫颈癌与HPV感染、经济条件及年龄有一定相关性,而怀孕次数、初次性交年龄、性伴侣数、肿瘤家族史、长期服避孕药及卫生条件六因素为促进宫颈癌发生的协同因素.结论 宫颈癌的发生与多因素相关.

    作者:庞喜侠;茅彩英;李晓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