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郫县2010-2014年肺结核病监测结果分析

黄玉玲;余林;杨万英;黄小芳;彭媛

关键词:肺结核病, 疫情监测, 郫县
摘要:目的 分析2010-2014年成都市郫县结核病发病概况,了解肺结核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郫县肺结核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4年郫县共报告肺结核病例1 49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0.56/10万,肺结核病发病率呈持续下降趋势.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 ~44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64.16%);发病以男性为主(68.19%);职业分布居前3位的是农民(37.18%)、家务、待业人员(23.83%)及工人(8.32%);5年死亡病例仅5例.结论 郫县肺结核病发病形势依然较严峻,辖区内流动人口、学生等人数众多,感染流行因素复杂,需要继续做好重点人群及高危人群的健教工作,以进一步控制肺结核病的流行及蔓延.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2012-2014年南通市城区餐具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南通市城区近3年餐饮服务单位餐具卫生状况,分析影响餐具消毒合格率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方法 根据《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1994)规定的监测方法,对餐饮单位餐具消毒效果进行大肠菌群测定.结果 南通市城区餐饮单位餐具消毒合格率为92.05%,小型餐饮单位餐具消毒合格率稍差,不同季节、不同的消毒设施对餐具消毒合格率有一定的影响.结论 南通市城区餐饮服务单位餐具消毒效果总体状况良好,应重点加强夏秋季节、小型餐馆餐具的监督检查,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卫生意识,切实保障百姓的餐饮安全.

    作者:谭维维;钟恩德;黄建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和肽素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和肽素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在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发病4h内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120例(NSTE-ACS组),再随机选取40例有临床症状但造影结果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根据冠脉病变数量及Gensini法对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分组.检测患者发病后4h、12h、24 h的血清和肽素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在发病后4h、12h、24,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冠脉病变数量的增加,血Copeptin水平呈现增加的趋势.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Copeptin水平与冠脉病变数量呈正相关(r=0.714,P<0.01).不同冠脉病变数量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56,5.87,5.65,P均<0.05).随着冠脉狭窄程度的增加,血Copeptin水平也呈现增加的趋势.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Copeptin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641,P<0.01).不同冠脉狭窄程度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4.17,4.31,6.84,P均<0.05).结论 和肽素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分层中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凌佳;陆铭;庄晓华;阚丽虹;汪飞;王志华;陈惠君;李晓鸣;蔡振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食道超声经胸引导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及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食道超声经胸引导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食道超声经胸引导下小切口封堵术治疗的ASD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护理程序,主要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3个方面.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经胸小切口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率.结果 护理组患者手术时间、经胸小切口操作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患者家属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食道超声经胸小切口封堵器治疗ASD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满意率.

    作者:郭履平;肖芬;沈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应用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320例结肠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传统根治术)与观察组(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各160例.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随访2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病灶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淋巴结、阳性淋巴结和左、右半结肠淋巴结清除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比率为2.50%(4/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13%(21/160),P<0.05.观察组复发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3%,P<0.05.结论 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疗效显著且安全.

    作者:贺华;王庆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效率与职工薪酬分析

    目的 了解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量、服务效率及人员工资收入的变化情况,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方法 数据来源于辖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度工作情况报表及医务人员薪酬统计报表,运用描述性统计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基本医疗服务效率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率逐年提高,3年的次均门诊费用和工资收入变化不大.结论 在理顺就医秩序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患者下沉社区,居民疾病负担有所缓解,但医务人员工作负荷与收入的不匹配情况需要关注.

    作者:李妍婷;李明;黄煊;吴後;刘姗姗;梁鸿;娄继权;景湲;张宜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2010-2014年玉溪市高血压管理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玉溪市高血压患者管理情况,为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提供技术政策依据.方法 通过对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网络直报系统和现场抽样,导出Excel和SPSS表格形式,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玉溪市5年共发现并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148 866例,高血压管理率由2010年的18.19%上升到2014年的43.90%,2014年血压控制率达54.33%.结论 玉溪市高血压管理病例逐年增加,纳入管理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偏低,需加强高血压防治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患者管理质量,以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作者:周艳华;左顺武;魏如清;李吉;张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早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抑郁和生活质量状况比较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抑郁状况和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评分均低于护理干预前(P<0.05).护理组抑郁情况明显改善,轻度抑郁发生率为32.95%,中重度抑郁发生率为15.91%,BDI评分为(8.34±3.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27%、34.09%和(10.41±4.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综合性护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乳腺癌患者抑郁发生率,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木娇;王晓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徐州市云龙区2011-2014年小学生常见病检出情况及分析

    目的 了解徐州市云龙区小学生健康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为制定本区学校卫生工作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4年本区小学卫生情况年报表数据,采用Excel 2007、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x2检验.结果 2011-2014年本区小学生视力低下、龋齿、超重和肥胖及沙眼平均检出率分别为44.9%、29.3%、25.1%和2.1%,其中视力低下、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龋齿、沙眼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城市小学生常见病平均检出率高的是视力低下,且视力低下、超重和肥胖平均检出率均高于农村小学生(P<0.05);农村小学生常见病平均检出率高的是龋齿,且龋齿、沙眼平均检出率均高于城市小学生(P<0.05).结论 视力低下、龋齿及超重和肥胖是本区小学生主要的健康问题,应区分城乡差异,加大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力度.

    作者:王琳娜;蒋艺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渭源县乡村医生队伍现状分析

    目的 通过对甘肃省渭源县乡村医生队伍的现状分析,为完善渭源县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甘肃省各市州2014年村医信息调查表,以乡镇为单位调查整理渭源县乡村医生的性别、年龄、学历、从医年限、所学专业和执业资格等相关信息进行分层描述.结果 渭源县226名乡村医生整体年龄结构呈橄榄型,近十年开始从医的比例偏大,老龄化现象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年龄尚偏大,男性比例偏高、取得高等学历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人员比例偏低,后备力量缺乏.结论 建议卫生管理部门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乡村医生的队伍建设.

    作者:祁璞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对老年晨峰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高血压属于心血管内科慢性疾病之一,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病率可达50%以上,不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1],而且有较多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血压晨峰现象.联合用药目前已成为治疗的一种新趋势,替米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为临床常用的降压药.本研究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明确诊断为高血压的13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效价分析,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笑;郑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乡村医生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为进一步完善乡村医生的教育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济宁市13县、市(区)400名乡村医生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次数以及培训需求、培训经费和满意度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 92%的乡村医生对目前的培训比较满意,但培训内容、培训经费和培训方式等仍不能满足广大乡村医生的需求.结论 乡村医生培训机构应根据新一轮的培训规划目标,做好需求调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建立多元的经费投入机制.

    作者:戴伟娟;徐丽娟;陈艳;付正芳;王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于洪区学龄前儿童视力及屈光度发育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检查并分析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和屈光度状况,了解其视力保健情况,并对科学的视力监测模式进行探讨.方法 2013年1-12月对沈阳市于洪区103所幼儿园内的9 895名幼儿进行了健康检查,视力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灯箱,屈光筛查采用伟伦Suresight手持式视力筛查仪.结果 年龄为3岁、4岁、5岁和6岁的学龄前受检儿童的视力异常检率分别为0、0.12%、3.15%和3.71%,所有受检儿童总的视力异常率为1.93%;年龄为3岁、4岁、5岁和6岁的学龄前受检儿童在屈光检查中的检出率分别为0、0.66%、2.89%和3.33%,所有受检儿童总的检出率为1.94%.结论 学龄前儿童视力问题不容忽视,本市应加强学龄前儿童的视力保健工作,定期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发现问题应早期干预,以免造成严重的视力伤害.保护儿童视力应从学龄前开始.

    作者:印淑慧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给予甲钴胺注射液,肌肉注射,1次/d,500μg/次;观察组42例应用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即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10 μg配入0.9%氯化钠100 ml中静脉滴注,1次/d,20滴/min.30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为65.00%.结论 甲钴胺联合前列地尔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曹颜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家庭同步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同步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诊断均符合WHO高血压学会关于高血压的临床标准.以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常规予以降压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家庭同步健康教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家庭同步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从生活方式指标变化可看出观察组患者的不规律饮食、心理压力大、吸烟、饮酒、缺乏运动和喜食肥肉等不良生活方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采用家庭同步健康教育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并督促患者积极改善其不良生活方式,促进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作者:刘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西药联合中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西药联合中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治疗的11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西药联合中药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18,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12,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25,P<0.05).结论 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能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减少疾病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玉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针灸推拿联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4例临床疗效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pathy of Vertebral Artery,CSA)是以椎动脉受压迫或痉挛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一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比较常见的类型.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颈肩痛、视物不清、耳鸣、面部麻木和上肢麻木,重则猝倒昏厥,是中老年人多发病、常见病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屈颈几率的增加及交通事故的增多,使本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呈年轻化增长趋势[1].

    作者:尹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社区医疗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医疗保健指导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居住在本社区的14 5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社区医疗保健指导,对患者实施社区医疗保健指导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实施保健指导前比较,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医疗保健指导前比较,患者的病情管理能力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社区医疗保健指导能够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水平,提高患者的病情管理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值得社区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孕妇营养过剩对子代出生体重与瘦素水平影响的观察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孕妇妊娠期营养过剩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瘦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在我院分娩的孕妇,在排除研究中失访或在出现如早产、妊高征或其他异常情况的孕妇后,营养过剩组和正常组妇女后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分别为104人和113人,比较营养过剩组与正常组孕妇血清瘦素水平、子代脐血瘦素水平及出生体重,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 营养过剩组孕妇血清瘦素浓度及其子代脐血瘦素浓度均高于正常组(P<0.05);营养过剩组产出巨大儿的比例(13.5%)高于正常组(5.3%),P<0.05;脐带血瘦素浓度、妊娠期营养过剩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关系(r=0.35,r=-0.41,P<0.05).结论 孕妇妊娠期营养过剩对婴儿的体重和瘦素浓度有明显的影响,可能增加分娩巨大儿的风险,对孕妇自身及其子代均有不利影响.

    作者:张小英;刘凤鸣;冯素娥;潘彩桃;胡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2013年上海闵行区主要慢性病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流行特征及行为生活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1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共4 16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对其中35岁以上居民采集静脉血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测.结果 经加权处理后,调查人群中慢性病总患病率为40.77%,其中男性(45.65%)高于女性(35.55%)(P<0.001);各年龄组患病率不同(P<0.001);高血压患病率为25.81%,35岁以上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23.39%、46.72%;恶性肿瘤、脑卒中、心肌梗死、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和哮喘自报患病率分别为1.00%、0.96%、0.35%、1.15%和1.20%.居民患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性别、腰围、肥胖、家族史、文化程度和身体活动.不同性别居民慢性病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结论 城乡结合区域主要慢性病处于较高流行水平,需要针对不同人群加强慢性病健康管理,并对相应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

    作者:程颖玲;方红;严玉洁;郦伦强;王娜;赵燕萍;刘奕男;姚宝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深圳市儿童医院2012-2014年手足口病疫情分析及防控对策

    目的 对2012-2014年深圳市儿童医院网络直报的7 317例手足口病患儿资料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3年来的手足口病网报资料,用Excel数据格式导出,进行统计处理,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7 317例手足口病患者中,重症170例,其中死亡11例.男女性别比为1.74:1,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年龄集中在3岁以下,占发病总数的85.96%;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散居儿童(86.66%)高于幼托儿童(11.69%);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3~10月份,多以5月份为高峰,不同年份的发病时间分布曲线存在差异;重症、死亡病例病原学检测主要为EV71型为主,重症病例阳性率为74.71%,死亡病例阳性率为81.82%.结论 针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积极开展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降低病死率,保护儿童健康.

    作者:尹运冬;梁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