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坚;张玉琴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对预测胎儿地中海贫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产前检查夫妻双方为轻型或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患者90例的单胎孕妇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同期接受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夫妻双方均无地中海贫血基因的单胎孕妇作对照组,统计两组孕妇在(22.0±3.0)孕周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结果重型地中海贫血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平均为(52.06±11.03)cm/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8.20,P<0.01),而重型地中海贫血胎儿博动指数、阻力指数及S/D与对照组相比,χ2分别为1.35、0.49、0.91,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轻型与中间型地中海贫血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峰值速度与对照组相比,χ2分别为1.63、5.7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预测地中海贫血有效、可靠、无创、可重复,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罗琴音;李茂谊;吴玉花;张政璇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噻托溴铵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COPD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在基础治疗同时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比较两组FVC、FEV1和FEV1/FVC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VC、FEV1和FEV1/FVC分别为(1.90±0.19) L、(2.26±0.25) L和(68.41±5.65)%,均显著高于治疗前(t(观察组)=9.92,11.62,9.72;t(对照组)=9.70、8.76、9.41,均P<0.05)和对照组治疗后(t=8.37、7.72、7.52,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7,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COPD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杨处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适宜的麻醉方式对于保证剖宫产的顺利进行以及产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1]。合适的麻醉方式应当尽量减少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避免由于子宫血流灌注不足而引起胎儿缺氧,甚至死亡[2]。本研究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联合苏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勇江;殷静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输血科信息化管理对临床合理用血的优化效果。方法比较2011年临床用血和信息化管理后的2012年用血人数、用血量、不合理用血率和患者满意度等。结果2012年与2011年比较,临床输血率、血液成分的需求均无显著性差异(χ2=2.257,P>0.05)。以RBC用量多,其次为FFP、Plt、全血和Cryo;但2012年的血液消耗量较2011年下降了28.30%,人均耗血量显著减少(t=2.689~3.503,P<0.05或P<0.001)。除Cryo之外,2012年的总体及各单项不合理输血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2011年(χ2=8.873~2.639,P<0.05或P<0.001);在不合理输血病例中,FFP输注者所占比例大,其次为RBC和全血输注者,Plt 和 Cyro 输注者所占比例小。此外,2012年输血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2011年( Z=-21.398,P<0.001)。结论输血科的信息化管理有助于降低临床用血量,缓解“血荒”问题,同时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经济效益。
作者:张素英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早期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对预后影响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08例早期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的患者病例资料,采用Cox回归分析进行患者性别、年龄、辅助放疗、肿瘤大体类型、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复发转移、肿瘤的直径、距肛缘的距离、基底所占肠壁的比例与生存周期的关系分析。结果预后单因素Kaplan-Meier分析表明患者的年龄、肿瘤病理类型、浸润深度、复发转移均为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在预后因素中年龄、浸润深度、复发转移情况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早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肿瘤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 T分期)、复发转移,尤其适用于T1期、高分化腺癌的患者,辅助放疗可作为一种补救性措施或辅助治疗,能够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
作者:项雄华;张康为;卿艳萍;吴为明;金海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伊托必利和埃索美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消化科常规治疗,使用伊托必利和埃索美拉唑,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黛力新,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患者消化道症状积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消化道症状积分评分明显降低,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伊托必利和埃索美拉唑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比伊托必利和埃索美拉唑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常红;王银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互动模式健康教育在改善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集就诊于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均予互动模式糖尿病健康教育,采用密西根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与密西根糖尿病管理评定量表对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糖尿病知识掌握及自我管理能力评价,并分析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经互动模式健康教育后,糖尿病知识自评得分升高( t =6.358, P=0.009),DKT得分上升(t=11.259,P=0.001);自我管理(t =5.125,P=0.011)、饮食控制(t=5.259,P=0.010)、运动锻炼(t=7.568,P=0.006)、药物应用(t=5.685,P=0.008)、血糖监测(t=7.658,P=0.005)、病情控制(t=5.659,P=0.007)等自我管理能力各项得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经互动模式健康教育后3月复查血糖水平控制指标与健康教育前相比较,结果显示空腹血糖(t=8.256,P=0.012)、餐后2小时血糖(t=10.248,P=0.002)、糖化血糖水平(t=6.259,P=0.016)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互动模式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其掌握糖尿病知识,提高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与积极性,值得临床护理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颖;王桂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纤维板障切除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95例。治疗组46例,予纤维板障切除治疗皮下积液;对照组49例,采取间断细针穿刺抽液治疗皮下积液。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7.83%,对照组为65.31%;治疗周期:治疗组4.13 d,对照组28.88 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皮下纤维板障切除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治愈率高、治疗周期短,是处理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积液范围广、积液时间长的难治性皮下积液。
作者:梁志;徐立成;臧红艳;韩吉玉;巩立国;李淑艳;郝经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索婴幼儿生长发育与家庭喂养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所选的516例研究对象按一般人口统计学信息调查,并在18、24月龄进行身高、体质量、头围、胸围的测量和对喂养行为进行评价。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喂养行为得分与婴幼儿体格发育指标呈正相关,(2)婴幼儿18月龄时体质量、头围、24月龄时身长与喂养行为评分呈显著相关(P<0.05)。(3)食物的制备与婴幼儿18月龄时体质量具有显著相关性( P<0.05);婴幼儿行为在18月龄时与婴幼儿本身的身长、体质量、头围、胸围均显著相关;24月龄时与其胸围显著相关(P<0.05);婴幼儿的喂养环境在18月龄时与其身长、体质量、头围均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良好的家庭喂养行为对婴幼儿的体格发育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金婵;罗艳;陈亮;王燕;邵子瑜;李李;胡传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外固定架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型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C型Pilon骨折患者19例,采用外固定架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7.3个月,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Mazur评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平均骨折愈合18.5周(15-27周),术后6个月踝关节Mazur评估:优5例,良9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73.7%。1例术后发生关节僵硬,3例出现创伤性骨性关节炎,1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无严重内固定感染病例。结论外固定架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C型Pilon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赵小强;朱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治疗中老年人顽固性鼻出血的临床经验。方法对鼻内镜下治疗顽固性鼻出血患者3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部位主要是鼻腔上部的中鼻甲前端对应的鼻中隔面与嗅裂区,其次是鼻腔后部的中鼻甲后端与中鼻道、下鼻甲后端与下鼻道,鼻腔前部的鼻中隔利特尔区出血较少。经鼻内镜下射频止血或膨胀海绵区域性填塞治疗后,治愈3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9.4%。随访3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对于中老年人顽固性鼻出血,经鼻内镜下射频止血或膨胀海绵区域性填塞治疗,方法简单且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章流;方佳玲;彭俊荣;陈孝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咽管瘤。方法选择62例颅咽管瘤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特点分别采用翼点入路、额下入路、终板入路、经额叶一侧脑室入路显微外科手术。结果肿瘤全切除40例,次全切除12例,大部切除10例。垂体柄保留者38例,切断9例,不能鉴别15例。术后出现血电解质紊乱33例,轻中度尿崩15例,癫痫发作1例,持续高热昏迷1例。术后随访6~72个月,随访57例,56例能正常生活、学习、工作。视力明显恢复53例,未改变2例,下降1例。随访期间复发9例(全切除无复发,次全切除复发2例,大部切除复发7例),全切除与次全切除复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P<0.05);次全切除与大部切除复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P<0.05)。随访中单纯鞍上肿瘤37例,复发4例,鞍内20例,复发5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术中对下丘脑、垂体柄进行保护是手术的关键;切除范围、肿瘤位置、肿瘤炎症是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高福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中常见和严重的疾病,其治疗相当棘手[1],因而已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2]。2011年全国新生儿学组调查结果显示, NEC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发生率为6.6%[3]。早产儿发生 NEC 后病死率可达20%~30%[4],NEC所致的炎症反应可影响新生儿大脑及神经系统发育[5-6]。因此,如何早期诊断和预防NEC以及采取何种治疗方案,仍然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
作者:王新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索双源CT图像重建技术在无滑脱型腰椎峡部裂( LSWS)诊断中的技术优势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LSWS患者36例,均应用双源CT进行扫描,其中18例患者进行了X线摄片(包括腰椎正侧位及双斜位)。同时对扫描图像进行多平面重建( MPR)、容积显示技术( VR)及曲面重建( CPR)等图像重建方式,观察各种图像重建方式对LSWS的显示情况,计算显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X线摄片共发现LSWS患者7例,双源CT发现全部36例LSWS患者,其显示率分别为38.9%及100.0%;36例LSWS患者共发现71处LSWS,双侧腰椎峡部裂35例,单侧腰椎峡部裂1例;在各种图像重建方式中,CPR和任意切割VR对LSWS的显示率高,为100.0%。 LSWS的X表现:腰椎峡部局部变细,结构紊乱,骨皮质不连续;CT表现:腰椎峡部见清晰线状低密度影,部分可见断端硬化及碎骨片。结论双源CT及图像处理技术在LSWS诊断中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及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防止LSWS漏诊误诊的关键,可以作为筛选及确诊LSWS的首选检查方式。
作者:毛锡金;翟峰;杨青霖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床边超声应用于早产儿颅内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早产儿1000例,进行床边超声检查,了解颅内出血的情况。结果胎龄低于32周的早产儿发生颅内出血概率高于胎龄大于32周早产儿,体质量低于1500 g早产儿颅内出血概率高于体质量超过1500 g早产儿,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高危因素早产儿和阴道分娩的早产儿发生颅内出血概率高于无高危因素和剖宫产分娩的早产儿(P<0.05)。结论胎龄越小、体质量越轻早产儿发生颅内出血概率高,阴道分娩及各种高危因素可造成早产儿颅内出血,采用床旁B超可以作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筛查与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
作者:林苏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非高血脂状态下进行强化治疗后的临床心血管事件,提出早期强化降脂的必要性。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324例,入院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LDL-C<3.36 mmol/L),将其随机分为他汀组176例(瑞舒伐他汀10 mg/d)和对照组148例,所有患者均经过强化降糖、抗血小板、抗心肌缺血、戒烟、调整饮食、加强运动等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或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随访(13±6)个月,观察指标:空腹血糖、LDL-C、高敏C反应蛋白及临床心血管事件(心脏性猝死、再发心绞痛及靶血管重建等)。结果他汀组患者空腹血糖、LDL-C及hs-CRP均显著比对照组降低[血糖:(5.3±0.9) mmol/L 与(6.7±1.2) mmol/L,P=0.042;LDL-C:(1.7±0.6)mmol/L与(3.9±1.6)mmol/L,t=-2.36,P<0.01;hs-CRP:(1.4±0.5)mmol/L与(3.8±1.2)mg/L,t=-2.48,P<0.01,临床心血管事件(15.6%与37.1%),χ2=4.78,P=0.032。结论应该早期强化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降脂治疗,即使血脂不高,可以显著降低临床心血管事件。
作者:吴胜志;史小克;朱若佩;陈益飞;廖飞雪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两组共治疗6月。观察血清ALT、透明质酸( HA)、层粘蛋白( LN)、Ⅳ型胶原( cⅣ)、TGF-β1、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2%,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6月后,观察组ALT、HA、LN和cIV、TGF-β1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HBV-DNA阴转率和HbeAg阴转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临床效果优于西医效果,且具有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赵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孕妇细菌性阴道炎的疗效。方法选择孕妇细菌性阴道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乳酸菌阴道胶囊阴道放置,每晚1枚,连用10 d。对照组患者予以甲硝唑片阴道放置,每晚1枚,连用10 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1周的临床疗效和随访6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16,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12例。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53,P<0.01)。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孕妇细菌性阴道炎疗效较确切,能明显降低复发率,具有治疗和预防孕妇细菌性阴道炎复发的作用。
作者:杨美霞 刊期: 2014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 PNS)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和磷脂酶A-2(PLA-2)水平的变化。方法对1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组和三七皂苷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OX-2、PGE-2和PLA-2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血清COX-2、PGE-2和PLA-2水平均明显下降,而三七皂苷组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可降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清COX-2、PGE-2和PLA-2的浓度,抑制炎性介质的生成和释放,减少气道阻塞,改善呼吸衰竭。
作者:张杰根;戴富林;武凡 刊期: 2014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