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SCT诊断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价值

王开福;门杰;张展庆

关键词:主动脉, 不典型主动脉夹层, 多层面螺旋CT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CT表现,探讨MSCT诊断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价值.方法 分析42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并参照Stanford分类法进行分型.结果 42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26例为A型,16例为B型.CT表现:(1)主动脉呈半月形或环形增厚,CT平扫时呈高密度,CT值约为50~80 Hu,增强后无强化,与强化主动脉管腔对比反呈低密度.治疗后复查,壁内血肿因吸收而演变为慢性血肿,厚度及长度减小,CT平扫时密度较前降低而呈低密度.(2)内膜钙化向内移位7例.(3)主动脉管腔狭窄、变形16例.(4)全部病例主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主动脉壁不规则增厚、钙化.(5)并发心包、纵隔及胸腔积液和积血共38例.结论 MSCT清楚显示血肿部位、厚度、累及范围及有无并发症,为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是一种安全、有效和无创的诊断方法.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陕西省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第三领域健康促进活动效果评估

    目的 评估陕西省世界银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第三领域健康促进活动效果,了解健康促进干预前后项目县居民和中小学生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方法 对比分析健康促进干预前后各项目县基线调查问卷监测数据,采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数据,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项目县居民和中小学生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0%~80%、80%~85%,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51%~63%和65%~75%.健康促进干预后,5个项目县居民和中小学生基本健康知识知晓率均已达到并超过预期目标,健康行为形成率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结论 结合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职业和家庭经济水平等影响因素,继续探索适合陕西省农村地区的健康促进干预方法.

    作者:王俊儒;吴艳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多举措预防血站内部抗-HIV经血液传播

    经血液传播是艾滋病病毒(HIV)传播的三个途径之一.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直至今日,艾滋病几乎遍及全球的各个国家,随着艾滋病的疯狂蔓延,艾滋病已发展成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展的趋势.我国自1985年浙江省首次发现4例经输注进口血液制品导致HIV感染以来[1],国内经血液传播HIV感染者越来越多.

    作者:王运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家庭关怀对孕妇焦虑和抑郁的影响研究

    孕妇心理保健已成为围产保健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1].分娩虽是生理过程,但分娩对于孕妇来说确实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21,怀孕和分娩使妇女角色发生转换呈现为一种心理压力状态,对孕妇个体会带来重大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应激反应[3].

    作者:田丽霞;焦琼雅;高敬书;曹秋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TCT技术联合HPV技术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价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分型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淳安县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3759例有性生活史的患者进行TCT检测,对其中TCT检测结果异常的287例患者采用杂交捕获技术检测HPV分型.对TCT检测和HPV检测结果均阳性的116例患者进行宫颈组织病理活检,考察两种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3759例中,有287例经TCT检查子宫颈出现异常病变,占7.64%,其中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78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3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2例,鳞状细胞癌和腺癌(CA)4例.287例异常病变患者中,116例经HPV检测呈阳性,阳性率为40.42%.结论 TCT检测联合HPV分型技术能进一步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

    作者:徐雪琴;方凤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危重症应激性高糖血症患者组织灌注不足对胰岛素组份的影响

    应激性高血糖是指无糖尿病史的病人在应激状态下出现的高血糖,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应激性高血糖,随机测定两次以上血糖,空腹血糖>6.1 mmol/L或随机血糖>10 mmol/L,则称为应激性高血糖[1].危重症病人产生应激性高血糖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障碍及糖异生增加所致[2].

    作者:杨绮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进展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又称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动脉闭塞症,是2型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它的危害在于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可以导致患者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出现严重的溃疡,溃疡经久难愈,反复发作,终导致感染,甚至截肢,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和能力丧失的重要因素,同时给个人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作者:程敏辉;孙磊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APACHE Ⅱ评分在急诊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急诊科就诊的患者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复杂多变和诊断尚未完全明确等特点,需严格检测病情、积极治疗和护理才能挽救患者生命[1].在既往的临床工作中,通常以轻、中、重来评价疾病的严重程度,此方法粗糙且不科学,不能准确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和变化.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 Ⅱ)评分是用数字化定量评价危重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的方法闭.本研究将APACHE Ⅱ评分应用于急诊重症患者中,依据评分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江娇;胡立坡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MSCT诊断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价值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CT表现,探讨MSCT诊断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价值.方法 分析42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并参照Stanford分类法进行分型.结果 42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26例为A型,16例为B型.CT表现:(1)主动脉呈半月形或环形增厚,CT平扫时呈高密度,CT值约为50~80 Hu,增强后无强化,与强化主动脉管腔对比反呈低密度.治疗后复查,壁内血肿因吸收而演变为慢性血肿,厚度及长度减小,CT平扫时密度较前降低而呈低密度.(2)内膜钙化向内移位7例.(3)主动脉管腔狭窄、变形16例.(4)全部病例主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主动脉壁不规则增厚、钙化.(5)并发心包、纵隔及胸腔积液和积血共38例.结论 MSCT清楚显示血肿部位、厚度、累及范围及有无并发症,为临床诊治及预后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是一种安全、有效和无创的诊断方法.

    作者:王开福;门杰;张展庆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四省(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效率评价

    目的 对我国四川、湖北、浙江和上海四省(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效率进行分析评价,找出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聚类分析和DEA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四省(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效率普遍不高,有效比例偏低.(2)7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模无效,其中69%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模效益递减.(3)投入产出效益不佳.结论:(1)转变服务模式,主动上门服务.(2)优化投入结构,合理配置人员.(3)积极开展各项服务,提高服务效果.

    作者:武文博;孙群;郑小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北京市和丹东市两地高中生对艾滋病知识及态度的对比调查

    目的 了解北京市和丹东市两地高中生艾滋病知晓程度与态度取向现状,对比两地高中生艾滋病防制教育成果,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随机抽取北京市、丹东市两地普通高级中学生,由课题组设计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受调查高中生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知晓率高,但对部分问题仍然认识较差.两地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及态度略有差异,不同性别之间这种差异不大.结论 面对高中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艾滋病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

    作者:李侗桐;谢铮;于卜一;袁园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如皋市农村改厕的实践与思考

    2006年以来,江苏省如皋市把农村居民户厕无害化改造(以下简称农村改厕)作为改善农民群众人居环境,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一项大事来抓.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创新工作思路,狠抓任务落实,实施项目管理,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吴坚;邹世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液氮冷冻联合左西替利嗪片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观察

    神经性皮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颈部、四肢及腰骶部皮肤瘙痒、皮肤苔藓样变,呈阵发性发作,以中青年好发,容易复发,治疗相对棘手[1].液氮冷冻法即是利用液氮直接接触皮肤病灶,低温可达-120℃,通过低温导致毛细血管血流减慢,出现栓塞和局部微循环阻断而实现的[2].

    作者:王剑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损害82例临床研究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又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是常见的青光眼类型,主要的临床特点是眼角开放,眼压升高,在整个发病过程中,至少一只眼眼压≥21 mmHg (1mmHg=0.133 kPa),造成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终导致失明的进行性眼病[1].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2].

    作者:苏秋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S拉钩在胎头高浮剖宫产术中应用的临床体会

    因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切口美观等优势,新式剖宫产术目前已成为剖宫产的主要术式[1].但是其腹壁子宫切口位置低、术野暴露较差、遇胎头高浮时常发生娩头困难,而剖宫产术的终目的是顺利而安全地取出胎儿,保证母婴安全,其中顺利娩出胎头是手术的关键[2].基于以上问题,本院将S拉钩应用于剖宫产术中,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立敏;高文珠;王锦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儿童呼吸道异物吸入原因分析及健康教育

    呼吸道异物是儿科及耳鼻喉科常见的危急症之一,无论何种原因发生咽入物嵌顿,都称为呼吸道异物,多发生于儿童,尤以1~5岁儿童为多见[1],偶见于成人.该病起病突然、危险性大,如处理不当或抢救不及时可发生窒息和死亡的危险[2].据有关报道,在1岁以内意外死亡的幼儿中,有40%是由于呼吸道异物所致.

    作者:王菊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集体食堂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样品采集探讨

    目的 分析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发生的污染食品和可疑的污染来源,探讨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处置的样品采集,提高检出率,增强事故处理效度和信度.方法 结合实验室数据,总结17起副溶血性弧菌所致集体食堂食物中毒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引发17起副溶血性弧菌所致集体食堂食物中毒主要原因是食品储存和保洁不当而受到副溶血性孤菌污染所致.其中,受污染的食物以熟肉为主,占总起数的35.29%.而副溶血性弧菌采样阳性检出率高的为病人肛拭子,达54.50%;其次是剩余食物中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3.28%.结论 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取证困难,但我们应及时有效地控制关键环节,同时根据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流行病学原理,高效地掌握科学证据,快速、准确地处置事故,为群众保障安全的餐饮环境.

    作者:王跃萍;林伟涛;曾凯;钟苑芳;汪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7例患者按首次住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对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出院后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包括心理沟通、专科疾病知识讲解和生活指导.在患者出院时、出院后第8周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生活质量量表(WHO QOL-BREF)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出院时两组患者社会支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后,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丁丹晨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利用传递函数模型对麻疹发病趋势的预测研究

    目的 预测麻疹发病趋势,为疾病控制工作早期预警以及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应用SAS 9.1软件对1978-2011年麻疹年发病数据拟舍传递函数模型,并用所得到的模型对2012-2016年麻疹年发病率进行预测.结果 哈尔滨市2012-2016年麻疹年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预测值分别为0.24/10万、0.21/10万、0.19/10万、0.17/10万和0.15/10万.其中,男性发病率预测值分别为0.26/10万、014/10万、0.21/10万、0.19/10万和0.17/10万.女性发病率预测值分别为0.21/10万、0.18/10万、0.14/10万、0.12/10万和0.09/10万.结论 模型可较好地拟合麻疹发病率的变化趋势.预测麻疹发病率虽然呈下降趋势,但距离消除麻疹的目标(本土病例发病率在1/100万以下)尚有一定差距,仍需大力加强监测和防控工作力度.

    作者:姜立坤;赵晶;李岩;徐虹;刘美娜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慢性病健康指导站对社区高血压患者防治的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慢性病健康指导站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效果,进一步提高高血压控制水平.方法 选择全程参加慢性病健康指导站的社区高血压患者183例,组织开展健康教育、集中活动和个性化指导等活动,对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测量并记录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对慢性病健康指导站管理模式干预前后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保健基础知识认知情况、生活方式和行为变化情况(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和科学用药)、自我监测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病健康指导站管理模式有利于帮助高血压患者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建立科学的治疗行为,改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使血压控制更为理想,达到了提高干预效果的预期目标.

    作者:张晓红;穆淑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 上海市徐汇区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运行评价

    目的 通过对2011年徐汇区疫情预警现状分析与探讨,评价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预警方法、模式与效果,为进一步提升传染病预警信息系统运行能力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和单病例预警方法进行预誓预测,利用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对预警系统中的数据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和评价.结果 2011年该系统对徐汇区共发出有效预警信息212次,预警信号阳性率为0.94%.病例报告数与预警信号数比为7.10∶1,呈正相关变化趋势(r=-0.714,P=0.009).结论 系统具有高度敏感性,但阳性预测值较低.

    作者:杨诚晨;刘景壹;汪澜;沈红;石敏;陈远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