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次性切开术治疗肛周脓肿120例观察

赵伟

关键词:外科手术, 肛周脓肿, 切开
摘要:肛周脓肿是肛门直肠的一种多发病.多由肛腺感染而引发,传统的治疗方法采用切开引流,待日后形成肛瘘后二期手术,不但病程长还增加了二次手术之苦,使疾病得不到及时的治愈,有的肛瘘反复发作,管道也随之复杂,给治疗带来困难[1].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

    目的全面了解老年人对社区护理的需求.方法对80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采取问卷调查及询问的形式对社区护理需求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有95.0%的老年人认为有必要开展社区护理,97.5%的老年人愿意接受健康教育指导,76.2%的老年人愿意接受家庭护理及定期到家随访等,75.0%的老年人愿意在社区建立家庭病床、托老所、日间护理中心、保姆及钟点工,30.0%的老年人享受过社区护理服务.结论社区护理、老年护理、老年健康保健、家庭护理及健康教育等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值得推广.

    作者:周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嗜铬细胞瘤来源于交感神经细胞,90%生长于肾上腺,10%生长于肾上腺外,本病绝大多数发生于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由于肿瘤分泌大量儿茶酚胺类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临床上可引起高血压、心律失常及代谢异常等一系列症状,手术治疗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术中挤压、刺激肿瘤组织,周围血管张力减弱,血容量相对不足以及麻醉和药物的影响使患者血压明显降低,有报告称未做术前准备者手术死亡率高达30%~50%[1].

    作者:付巍;孙晖;丁丽君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骨密度测定在佝偻病诊断中的应用

    我们应用定量超声骨强度检测仪测定佝楼病患儿骨矿含量,同时测定血钙、骨碱性磷酸酶(BALP)、拍X光片,探讨佝偻病患儿骨矿含量,血生化及X线检查的异常检出率为应用骨密度测定佝楼病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原庆辉;李佳;高晓岩;秦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珠海市某职业学校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及STD/AIDS知识、态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职业学校学生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的现状及对性病/艾滋病(STD/AIDS)知识的需求和认知态度,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制订性教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珠海市某职业学校学生1 794人,以不记名方式进行近1年内关于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及STD/AIDS知识、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健康相关危险行为在职业学校学生中普遍存在.结论当前职业学校学生中仍存在着不少健康危险行为问题,对生殖健康知识及STD、AIDS知识的需求比较强烈,加强STD/AIDS的知识、态度的健康教育,并作为素质教育和人格培养的重要内容,家庭、社会、学校积极配合,实施健康危险行为干预十分必要.

    作者:李玉荣;张萍;谭瀛;付百红;连玉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微量元素碘对婴幼儿健康的影响

    碘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合成甲状腺素必不可少的基本成分.碘通过合成甲状腺素(T3、T4)而发挥其生理作用;通过产生作用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一定的代谢率;垂体的支持作用;保证正常的体格发育和脑发育[1].

    作者:刁恩英;邢艳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宫外孕的急救护理

    宫外孕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急腹症,常因胚胎发育至一定程度受着床部位的条件限制,在妊娠早期发生流产或破裂而引起腹腔内出血,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重者可危及生命[1],所以急诊室做好宫外孕的急救对于赢得手术时间、减少内出血至关重要.现将我科55例宫外孕的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陆美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哈尔滨工程大学50岁以上教职员工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哈尔滨工程大学50岁以上教职员工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指导和疾病预防工作.方法对285名50岁以上在职教职员工进行健康体检,体检内容包括血糖、血脂、肾功、腹部B超、心电及胸透.结果高血脂检出率为32.3%、高血糖检出率为18.9%,且两者在工人和干部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教师.结论该高校50岁以上教职员工的保健重点是改变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控制血脂和血糖.

    作者:黄晶;梁奎英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新疆北屯农10师1990-200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为了解农10师1990-2003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趋势,找出流行特点,进行有效防治,为制定农10师传染病防治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1990-2003年农10师甲、乙类传染病疫情管理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勇;赵建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心痛定治疗重度高血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心痛定治疗重度高血压47例的疗效.方法47例患者舌下含服心痛定10 mg,每15分钟1次,连用3次,并与20例常见治疗病例相对照.结果心痛定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痛定价格价廉,使用方便,作用迅速,疗效可靠,副作用较微,能减轻病人经济负担,适用于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邱木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关于征集2005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榆阳区东南部山区1 284例儿童缺铁性贫血调查分析与防治措施

    目的自2001年1月-2003年12月,对榆阳区3个月~7岁儿童进行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用不同干预措施防治缺铁性贫血,以探讨小儿缺铁性贫血(IDA)的群体防治方法.结果铁剂治疗组、宣传教育膳食治疗组小儿贫血患病率明显降低.3年来,小儿贫血患病率由33.3%分别下降至17.6%、11.2%和14.0%.铁治疗组、铁预防组、膳食指导组干预前后IDA+IDE(红细胞生成缺铁期)发病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而对照组3年前后无显著性意义.结果卫生知识宣传教育、科学膳食指导是小儿长期防治IDA的经济有效、切实可行的重要措施.

    作者:曹汉昌;赵爱芳;王晓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大中型超市食品卫生主要问题及管理对策

    随着我省大、中型超市数量的不断增加、规模迅速发展和消费群体的日益扩大,超市食品卫生问题也愈来愈显突出.通过对全省72家大、中型超市的食品卫生状况和自身卫生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在食品卫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散装食品合格率低,合格率为20%;食品索证管理不严,索证合格率仅为8%.建议应完善超市的监督管理.

    作者:张一青;肖剑峰;陈经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梁山县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效果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2003、2004年梁山县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和重点监测点东徐村地氟病的病情变化.方法按照全国地方性氟中毒监测方案的要求,调查梁山县的改水进度和改水工程管理、使用、饮水含氟量现况;对重点监测点东徐村10户居民末梢水含氟量进行检测,并调查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氟斑牙指数以及即时尿含氟量等.结果梁山县共有地氟病村215个,已完成降氟改水128个(109处降氟设施),改水完成率为59.53%;109处改水设施能够正常使用的有61处,占55.96%;61处正在使用的降氟设施水含氟量小于等于10 mg/L的2年检测平均为72.13%,水氟高达2.80 mg/L.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2年分别为15.00%、8.33%,氟斑牙指数分别是0.30、0.24,尿氟含量几何均值均在10 mg/L以下,已完全达到非病区标准.结论监测结果表明,改水降氟是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行之有效的主要措施,但由于改水降氟措施落实进度缓慢,改水设施的正常利用率不高,因此,应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强化管理,加快改水降氟工作步伐,在整体上有效控制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生.

    作者:徐兴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自发性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成效分析及整体护理

    目的全面综合分析自发性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成效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神经外科自发性脑出血患者67例,同时选择与之同期应用常规治疗的6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随访3个月.结果微创组与常规对照组,死亡率减少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NIH评分无显著差异,日常生活能量表(Barthel)指数提高,医疗费用减少(P<0.01),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显著(P<0.05),临床观察术前血压、拔管时间及残余血肿量等指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微创组通过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强围手术期的整体护理,严防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死亡率、致残率,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天数,降低了经济费用,减少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作者:欧阳素琴;韦玺;刘永存;邓风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肩周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与普通手法推拿按摩治疗肩周炎的不同效果.方法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包括:传统推拿法、改良手法按摩、艾灸、痛点药物注射、臂丛神经阻滞下关节周围粘连组织松解、功能练习.结果2组分别经过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发现治疗组在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无效病例,在一定观察期间内无复发病例.

    作者:何莹;李敏;孙兴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富硒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硒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具有多功能营养学价值.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它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1硒缺乏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硒缺乏与人体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作者:赵宇;刘玉文;康敬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2000-2004年围产儿出生素质现状及对策

    目的分析2000-2004年围产儿出生素质现状,寻求提升出生人口素质的相应对策.方法采用对医院连续性监测的方法,监测内容为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低出生体重儿,按孕妇居住时间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2组人群,列表分析及x2检验.结果围产儿死亡率从2000年的11.53‰下降到2004年的7.31‰,常住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为2.22‰,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为10.22‰,P<0.01,2组人群差异非常显著;出生缺陷从2000年的9.23‰上升到2004年的16.81‰,常住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66‰,流动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63‰,P<0.05,2组人群差异显著;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从2000年的70.35‰下降到2004年的22.66‰,常住人口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42.19‰,流动人口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45.34‰,P>0.05,2组人群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提升出生人口素质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卫生资源,尽早开始围产期保健,为流动人口创造卫生保健条件.

    作者:杨育明;李苑;刘纯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为了解乳腺癌的发病情况,找出在某些环境下与其发病相关联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为此,我们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本地区部分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代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小学生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保护易感人群免受乙肝病毒感染惟一有效措施,多年来为预防青少年感染乙肝病毒,对中小学生大力推广乙肝疫苗接种.2000年以来,我国以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替代了血源性乙肝疫苗,为探讨中小学生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效果,配合中小学生健康体检,我们连续3年对中小学生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昭云;安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疾病1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障碍性疾病的疗效.方法对132例排卵功能障碍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用补肾促孕方加克罗米酚(CC)/绒毛膜促性缴素(HCG)治疗.对照组用CC/HCG治疗.结果实验组的受孕率为63.41%,黄体功能不足的发生率(LPD)为19.51%,未破裂卵泡黄素化(LUF)的发生率为7.32%,对照组的受孕率为36.84%,LPD的发生率为34.21%,LUF为15.79%,实验组的受孕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PD、LUF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补肾促孕方加CC/HCG治疗排卵障碍性疾病疗效较好.

    作者:侯小青;凌浩晋;李伟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