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明;王东文;梁学志;张旭辉;杨华;蔺学铭;刘春;杨晓峰
目的 探讨子宫颈功能不全患者行改良式子宫颈环扎术及术后应用间苯三酚保胎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28例确诊为子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于孕16 ~24周施行子宫颈内口环扎术治疗,术后应用间苯三酚保胎治疗,观察妊娠结局.结果 延长妊娠至足月妊娠21例(75%),早产5例(17.9%),流产2例(7.1%),胎儿成活26人(92.9%).结论 改良式子宫颈环扎术联合间苯三酚应用于子宫颈机能不全,可以延长妊娠时间,提高足月新生儿分娩率.
作者:顾成敏;王瑞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实验室检验特征与临床分析,提醒临床医师及早发现重型病例,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 院于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住院的103例重症手足口病的实验室检验特征及临床表现.结果 发病年龄以<3岁为主,发热发生率为93.72%,出现严重表现的比例高,肢体抖动或无力占70.13%;白细胞(WBC)>15×109/L占26.33%;血糖>9 mmol/L占20.13%.病原学检查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70.96%;死亡3例占2.91%均为EV71阳性.入院前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增高占95.12%,危重型大多呈现3倍以上增高,并且24h内呈现快速增高.结论 hs-CRP是患儿短期内病情恶化、加重的.重要参考指标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现正相关性.
作者:曹棨;米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随着内镜技术的进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edochopancreatography,ERCP)已广泛地应用于大中型医院的临床科室,用于良恶性胆胰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但作为一种侵袭性操作,ERCP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消化道出血、穿孔,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等.其中ERCP术后胰腺炎(post ERCP pancreatitis,PEP)是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文献报道的PEP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1%至40%均有报道,在前瞻性非选择病例试验中多在5%左右[1].虽然大部分为轻型,但是约有10%发展为重症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甚至危及生命.现就ERCP术后胰腺炎的定义、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预防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张浩;李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术(VATS)后肺持续漏气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2004年9月至2011年2月我院施行VATS肺相关手术350例,发生术后肺持续漏气者24例(≥7 d).按年龄不同分为两组:中老年组(≥45岁,155例),青年组(< 45岁,195例);再将中老年组分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107例)和不合并组(48例).术后对肺持续漏气者采取持续负压吸引、吹气球等措施后仍漏气者,给予胸腔内注入滑石粉悬浊液治疗.结果 总的术后肺持续漏气发生率6.857%(24/350);中老年组21例,青年组3例;中老年组发生率(6.000%)明显高于青年组(0.857%)(x2=19.562,P <0.01);中老年组发生肺持续漏气的21例患者中有19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仅2例患者未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发生率( 17.757%)明显高于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4.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25,P<0.05);漏气患者经负压吸引,吹气球治疗后仅青年组3例治愈,余21例中老年组患者均通过胸腔内注入滑石粉悬浊液而全部治愈.结论 VATS后肺持续漏气易发于中老年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负压吸引、呼吸功能锻炼,尤其是胸腔内注入滑石粉悬浊液是治疗术后肺持续漏气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瑞锋;梁景芳;刘金山;王保申;李良;邢震宇;刘丽英;王晓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Y型金属支架治疗隆突区气道复合狭窄引起呼吸困难的疗效.方法 对15例隆突区气道复合狭窄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在局麻下置入Y型金属支架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15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Y型金属支架治疗隆突区气道复合狭窄均置入成功,患者呼吸困难明显改善,术中无大出血、气道破裂等并发症出现;术后呼吸困难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Y型金属支架治疗隆突区气道复合狭窄引起的呼吸困难,其方法可行,疗效可靠.
作者:孟泳;齐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触发性房性期前收缩(简称触发性房早)的电生理特点.方法 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经动态心电图确诊的46例高血压伴PMf患者(高血压组)触发性房早起源部位和早搏指数(PI),并与35例非高血压PMf患者(非高血压组)相比较.结果 高血压组PMf患者触发性房早主要来源于左心房(81.6.%).高血压组触发性房早联律间期(374.1 ±31.5)ms明显短于高血压组非触发性房早[(443.6 ±32.6)ms,t=23.361,P<0.001]及非高血压组的触发性房早[ (395.7±38.2)ms,t=5.549,P<0.001];PI(0.50±0.05)明显低于非触发性房早(0.63±0.06,t=22.544,P<0.001),也低于非高血压组的触发性房早(0.55±0.08,t=5.849,P<0.001).结论 高血压伴PAf患者触发性房早主要起源于左心房,触发性房早PI明显低于非高血压伴PMf患者.高血压患者更易并发PAf.对于房早PI较低的高血压患者,应及时处理房早,以防止PMf的发生.
作者:杨中良;王乃玲;孙宝玲;李剑;刘卫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常规治疗合并血浆置换治疗,比较分析血浆置换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浓度变化以及患者预后等.结果 24例患者中1例手术后行血浆置换治疗,1例极重症血浆置换治疗后再行手术治疗,余22例未行手术治疗.24例患者经血浆置换治疗后症状均有减轻、血脂浓度明显下降,甘油三酯从治疗前(24.55±10.76) mmol/L降到治疗后(3.85±3.02)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99,P<0.01);胆固醇从治疗前(10.82±5.06) mmol/L降到治疗后(3.43±1.2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26,P<0.01).24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血浆置换治疗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安全、有效.
作者:许少英;李绪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应用明胶海绵和可吸收性止血纱布的止血效果.方法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7例,均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观察可吸收性止血纱布止血效果和术后新的出血量.结果 术后24 ~48 h复查头CT,观察新鲜出血量,其中应用明胶海绵组术后渗血量>10 ml者占38.1%(16/42),而使用可吸收性止血纱布组术后渗血量≥10 ml者占15.6% (7/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P <0.05).结论 可吸收性止血纱布止血效果明显强于明胶海绵.可吸收性止血纱布是一种值得在临床神经外科手术中进一步推广的国产止血材料.
作者:郑伟;张春普;曹春光;郑修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盐酸特拉唑嗪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依从性.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我中心开展了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患者睡前口服盐酸特拉唑嗪1 ~6 mg,随访3个月.主要评价指标是治疗后4周末和3个月末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变化值、血压变化值;次要指标是治疗后4周末和3个月末患者大尿流率(Qmax)变化值,同时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共纳入212例患者,其中189例资料合格,均为临床BPH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压控制良好组IPSS从基线的(22.31 ±5.18)分降至4周末的(15.64±3.91)分(P>0.05)和3个月末的(13.16±3.53)分(t=7.984,P<0.01),Qmax从基线的(7.87±2.41)%提高至4周末的(14.19±2.64)% (P >0.05)和3个月末的(15.69 ±2.77)%(t=-11.334,P<0.01),盐酸特拉唑嗪有轻度的降血压作用(t=0.539,P<0.05),但患者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内.血压未控制良好组IPSS从基线的(21.55±4.82)分降至4周末的(15.44±3.66)分(P>0.05)和3个月末的( 12.96±3.11)分(t=4.325,P<0.01),Qmax从基线的(8.27±2.27)%提高至4周末的(14.26 ±2.87)% (P >0.05)和3个月末的(15.51±2.92)%(t=- 10.721,P<0.01).未出现明显严重 不良反应.研究结束时189例患者继续坚持服药,进行长期随访.结论 盐酸特拉唑嗪能有效改善BPH合并高血压患者症状,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同时能协助控制血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作者:郑鸣;陈金洋;曾铭强;李树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全球约有1.5亿人患有糖尿病.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正逐年升高,据估计我国目前至少也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其中95%为2型糖尿病[1],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因此,进一步研究糖尿病及其防治方法仍是当今医学科学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有相当的文献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经胃转流术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甚至无需药物治疗及饮食控制,亦将血糖、胰岛素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满意的水平,因此,胃肠转流术的治疗效果已被认为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金标准[2].
作者:赵义江;张国志;王长友;陈俊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等效剂量地佐辛与吗啡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妇科子宫全切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择期开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地佐辛50 mg+氟比洛芬酯100 mg(D组)、吗啡50 mg+氟比洛芬酯100 mg(M组)、地佐辛25 mg+吗啡25 mg+氟比洛芬酯100 mg( DM组).术后均使用持续输注静脉镇痛泵(2 ml/h).患者采用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芬太尼、顺苯磺阿曲库铵诱导,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15~30min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镇痛效果不满意时肌肉注射吗啡5 mg/次.记录患者术后4、8、24、48 h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Ramsay镇静评分、48 h内吗啡的用量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结果 患者术后4、8、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静息状态时D组[分别为2.27±0.64、2.17±0.65、1.97±0.67、1.60±0.56]、DM组[分别为2.50±0.63、2.40±0.62、2.20±0.61、1.87±0.57]和活动状态时[D组分别为3.10±0.76、2.97±0.76、2.70±0.84、2.17±0.70;DM组分别为3.43±0.63、3.30±0.65、3.03±0.76、2.43±0.68]均低于M组[静息状态时分别为3.10±0.76、3.00±0.74、2.80±0.71、2.40±0.72;活动状态时分别为4.13±0.94、3.93±1.05、3.60±1.05、3.03±.0.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术后48 h内镇静评分,D组患者优于M组(x2=4.812,P<0.05).术后48 h内的不良反应D组为26.7%、DM组为46.7%,较M组(80.0%)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431,P<0.01).结论 地佐辛50 mg+氟比洛芬酯100 mg术后持续镇痛48 h效果优于等效剂量吗啡或地佐辛与吗啡联合应用,且副作用明显减少.
作者:王晓娜;殷玲;刘宏伟;于泳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SUA)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 对55例老年(≥60岁)单纯高血压患者(单纯高血压组)、50例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高血压合并T2DM组)与61名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血清Hcy及SUA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血压合并T2DM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y分别为[( 18.36±7.75) μmol/L与(13.05 ±4.13) μmol/L,P<0.01)]、SUA分别为[(321.50±79.34)mmol/L与(294.07±59.55) mmol/L,P<0.05)];单纯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y分别为[(18.20±6.15)μmol/L与(13.05±4.13)μmoL/L,P<0.01)]、SUA分别为[(329.91±76.12)mmol/L与(294.07±59.55) mmol/L,P<0.01)];高血压合并T2DM组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y分别为[( 18.36 ±7.75) μmol/L与(18.20±6.15) μnol/L,P>0.05)]、SUA分别为[(321.50±79.34)mmol/L与(329.91±76.12) mmol/L,P>0.05).结论 高Hcy血症、高SUA血症可能是老年高血压合并T2DM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田晓琴;魏薇;冯媛媛;袁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再程放疗同步联合奈达铂加氟尿嘧啶(5-FU)治疗放疗后局部复发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 54例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27例,行三维适形再程放疗(50~56Gy/25~28F)同步联合奈达铂80 mg/(m2·d),静脉滴注,第1天加5-FU 350mg/(m2·d),第1~5天化疗;于放疗中及放疗后配合奈达铂加5-FU化疗.对照组27例,行三维适形再程放疗(50~ 56Gy/25~28F)序贯联合奈达铂80mg/(m2·d),静脉滴注,第1天加5-FU 350 mg/( m2·d)dl ~5)化疗;于放疗后使用奈达铂加5-FU化疗.两组患者化疗均3~4周为1个周期,共2~4个周期.结果 (1)两组近期疗效: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近期疗效( CR+ PR)分别为59.2%(16/27)和55.5%( 15/2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6,P=0.5).(2)生存率:研究组与对照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4.2%、26.4%、15.7%和40.3%、19.7%、1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87,P=0.032).(3)毒副反应:研究组血液系统毒副反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82,P=0.043);两组非血液系统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25,P=0.75).(4)放射性食管炎:两组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869,P=0.661).结论 三维适形再程放疗同步联合奈达铂与5-FU化疗对放疗后复发食管癌有较好疗效,可提高生存率.
作者:陈伟;乔田奎;袁素娟;庄喜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12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住院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24 h内分别测定血清尿酸、hs-CRP,出院3个月进行随访并行上述指标监测分析与再发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结果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与对照组相比UA[(433±62.5)μmol/L与(298±47.6)mg/L,t=7.021,P<0.05]及hs-CRP[ (33.16±12.65).μmol/L与(8.59±2.35) mg/L,t=8.534,P<0.01]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血清尿酸及hs-CRP含量与ACS相关并与再发心血管疾病相关(r=0.387,P<0.01).结论 UA和hs-CRP含量升高是ACS的危险因素,可作为ACS患者治疗中的监测指标,亦具有早期预防和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作者:薛铮;吕新湖;段延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诊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血气胸的可行性、优点及疗效.方法 58例血气胸患者入院行胸腔闭式引流观察6 ~48 h后即行急诊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再次手术,皆治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60±5)min,术后留置胸管引流24~48 h,平均胸腔液引流量(80±10)ml.术后住院日平均(4±1)d.随访时间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该法具有创伤极小,手术视野好,诊治确实,疼痛小,恢复快,复发少等优点,是治疗自发性血气胸的优选术式.
作者:葛锦峰;蒋东;朱蔚;郑世营;沈振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诊带蒂断层甲床瓣修复甲床缺损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13例16指新鲜损伤且并甲床组织纵行、横行或不规则缺损患者,彻底清创后,切取带蒂断层甲床瓣翻转后贴于创面,等张缝合.结果 16指中甲床瓣14~16 d拆线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15指功能和外形恢复满意,良15指,差1指.结论 甲床缺损严重影响手指功能和美观,应尽量修复完善.带蒂断层甲床瓣修复后,甲板外观良好,且操作简单易行,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焦成;高顺红;陈超;张文龙;孙来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胸部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 急性胸部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病因治疗和抗感染、液体管理、呼吸机辅助呼吸、加强营养等治疗,实验组同时给予沐舒坦900~1000 mg/d持续24 h静脉泵入;对照组给予常规小剂量沐舒坦30 mg,每8小时1次静脉注射.结果 实验组54例患者中感染得到控制49例,感染控制时间平均为(4.5±2.2)d;对照组41例感染得到控制,感染控制时间平均为(7.3±2.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8.074,p=0.041).实验组肺部感染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90.70%( 49/54)与75.93% (41/54),x2=7.471,P=0.035].结论 临床应用大剂量沐舒坦对急性胸部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预防、治疗和转归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许红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男,65岁.因吞咽困难2个月余来院就诊.胃镜示距门齿约35 cm处见新生物,取活检行病理检查诊断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于2011年3月15日入院.辅助检查:胸部CT检查见右下肺占位性病变,提示结核纤维病灶可能,其余检查均未见异常.于2011年3月20日在全身麻醉下采用经右进胸联合开腹食管癌根治术.术中见肿块大小约5 cm×4 cm,位于食管下段近贲门处,行食管中下段切除并以胃代食管.
作者:汤俊;赵敏健;赵涓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2007年1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2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沙利度胺治疗组32例,给予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和盖诺治疗;常规治疗组30例,使用奥沙利铂联合盖诺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 沙利度胺治疗组有效率22%(7/32),常规治疗组有效率13% (4/3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32,P<0.05).结论 使用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和盖诺化疗治疗老年性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方便有效,毒副反应小,患者容易耐受等优点.
作者:金玮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双侧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腹腔镜技术对42例双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双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其中经脐单孔腹腔镜组20例,传统腹腔镜组22例.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患者术中出血量、保留睾丸动脉情况、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患者住院时间等指标;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1年的精液质量.分别于术后l、3、6个月和1年对患者进行4次门诊复查,检查切口恢复情况及阴囊、精索、睾丸有无并发症发生,并询问患者阴囊下坠不适等自觉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脐单孔腹腔镜组与传统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5±1)rnl和(5 ±l)ml,t=-0.452,P>0.05]、手术时间[ (41 ±7) min和(39±3)min,t=0.686,P>0.05]、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1+1)h和(11 +2)h,t=-1.631,P>0.05]、术后住院时间[(3.1+0.7)d和(3.4+0.7)d,t=-1.447,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应用止痛药单孔腹腔镜组1例(5.0%),低于传统腹腔镜组7例(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886,P<0.05).经脐单孔腹腔镜组切口近于“无瘢痕”.所有病例均于术后1年进行切口满意度问卷调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636,P<0.01).结论 单孔腹腔镜下双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手术效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当,但更加微创,美学效果明显,是腹腔镜手术发展的趋势.
作者:曹晓明;王东文;梁学志;张旭辉;杨华;蔺学铭;刘春;杨晓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