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月;伍亚舟
目的 探索不同出生队列BMI遗传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基于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丽水和青岛两个时点的双生子,按照出生年份分为1958年及以前出生、1959-1961年出生、1962-1970年出生和1971年及以后出生的4个出生队列,在各个时点分别拟合结构方程,计算不同出生队列在不同年龄的遗传度.结果 每个出生队列中,2012年时的体重、BMI高于2001年;出生于1971年及以后的双生子无论体重和BMI均低于其余出生队列.遗传因素能解释BMI的表型变异为54%~76%;出生于1959-1961年的双生子,BMI的遗传度随年龄上升,其余出生队列遗传度较为稳定.结论 BMI受遗传因素影响较大,出生于1959-1961年的双生子,随着年龄增长,遗传因素对BMI的影响增加.
作者:赵倩;高文静;余灿清;吕筠;逄增昌;丛黎明;曹卫华;李立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探讨纵向数据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及其在Mplus中的实现方法.通过实例采用Mplus软件处理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纵向数据.结果表明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可以处理含有潜变量的纵向数据,能够比较总体发展趋势和个体发展的差异,纳入协变量可以提高模型拟合效果;采用Mplus软件实现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程序简单,操作方便.纵向数据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及其在Mplus中的实现程序,可为实际应用尤其是流行病学队列研究提供统计方法学方面的指导和参考.
作者:宋秋月;伍亚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我国城乡地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现状、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数据源自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全国追踪调查(CHARLS),调查采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得分评定抑郁症状,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平均得分为(8.3±5.9)分,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6.8%.城市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16.4%)低于农村(30.0%).男性、白评健康好、无慢性病、社会活动参与积极的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相对较低(P<0.05).年龄和饮酒状况是农村老年人特有的抑郁症状影响因素,月收入水平是城市老年人特有的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75岁的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戒酒的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P<0.05).月收入高水平的城市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相对较低(P<0.05).结论 我国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且农村高于城市.城乡老年人抑郁症状发生影响因素存在异同.
作者:杨展;陈饶;胡晓;任晓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沈阳市MSM对事件驱动型(在性行为的前后特定时点)暴露前预防性用药(PrEP)预防HIV感染的接受意愿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招募MSM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式问卷调查获取社会背景学和性行为特征信息、PrEP知晓度、对特鲁瓦达(Truvada)不同服药方式的接受意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服药方式的相关因素.结果 292名MSM参加调查,PrEP知晓率为34.2%,接受事件驱动型服药方案的58.2%(170/292)高于接受日服型(每日定时)服药方案的48.3%(141/292)(x2=5.785,P=0.02).半年内男性性伴数>2人(aOR=1.7,95%CI:1.1 ~ 2.7)、关心药物有效性(aOR=6.4,95%CI:2.2~ 18.9)是接受两种服药方式共有的相关因素.存在HIV阳性性伴(aOR=8.1,95%CI:1.0~ 63.3)、自评HIV中高感染风险(aOR=2.6,95%CI:1.2 ~ 6.0)是接受事件驱动型服药方案独有的相关因素.结论 事件驱动型服药方案相比于日服型更易被MSM群体接受.对无法坚持每日服药、自身具有HIV危险感知意识的MSM建议推荐事件驱动型方案.
作者:毛翔;于欢;胡清海;张晶;楚振兴;王亚男;耿文清;姜拥军;徐俊杰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2013年中国≥25岁人群高血糖归冈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情况.方法 用2013年中国居民死因监测及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采用人群归因分值估计高血糖危险因素造成的死亡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3年中国≥25岁人群归因于高血糖的总死亡人数为62.1万,其中男性33.3万,女性28.8万.高血糖造成的相关疾病死亡人数以缺血性心脏病为多,约21.2万,其次为脑血管病,约18.1万,其余依次为糖尿病(14.5万)、慢性肾病(5.2万)和结核病(3.1万).去除高血糖危险因素后,2013年中国居民期望寿命可达到76.5岁,较全死因期望寿命平均提高0.7岁.其中,男性提高0.7岁,女性提高0.8岁.结论 高血糖是影响中国居民死亡和期望寿命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应加强高血糖及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
作者:赵艳芳;王卓群;杨静;刘韫宁;刘世炜;曾新颖;李镒冲;殷鹏;周脉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几乎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在探索因果关系,有向无环图(DAGs)是因果关系研究的图形工具.本文系统地介绍了DAGs的图形语言、基本规则和干扰规则,及其在识别研究问题、理解和实施研究设计、指导数据分析、偏倚分类等方面的应用.DAGs对因果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郑英杰;赵耐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国≥25岁人群不同性别、不同地区身体活动不足归因死亡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利用中国死因监测数据、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数据以及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身体活动相关健康结局及其相对危险度的数据,计算中国≥25岁人群身体活动相关不同健康结局的归因分值以及身体活动不足造成的归因死亡数和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全死因死亡中,≥25岁人群归因于身体活动的死亡为4.24%,其中女性为4.86%,男性为3.82%.身体活动的疾病健康结局包括乳腺癌、直肠癌、缺血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和糖尿病,其归因分值分别为9.04%、13.96%、14.96%、17.80%和16.92%.身体活动归因死亡总数为388 954人,导致死亡多的疾病为缺血性心脏病,其次为缺血性脑卒中.身体活动不足共造成人群的期望寿命损失0.43岁,其中女性损失0.47岁,男性损失0.39岁.结论 增加身体活动可以获得健康效益,降低慢性病疾病负担和延长期望寿命.
作者:刘江美;刘韫宁;曾新颖;赵振平;张梅;王丽敏;殷鹏;齐金蕾;由金玲;王黎君;周脉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2013年我国≥25岁人群归因于水果摄人不足的死亡情况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调查数据计算分性别和地区的水果摄人量,采用潜在影响分值(PIF)分析归因于水果摄入不足的相关疾病死亡数、死亡率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情况.结果 2013年,我同≥25岁人群的水果摄入量平均为(113.3±168.9) g/d[男性为(103.6±160.1)g/d,女性为(122.7±176.6) g/d)],城市居民的水果摄入量明显高于农村地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总死因中的15.21%是由于水果摄入不足造成的,水果摄人不足对相关疾病的PIF均约为35.00%.农村地区(16.50%)全死因的PIF高于城市地区(13.88%),东部(15.48%)及中部(16.27%)全死因的PIF高于西部地区(13.75%);归因于水果摄人不足导致死亡数约为134.84万,相关疾病死亡数依次为缺血性心脏病(47.25万)、出血性中风(33.88万)、缺血性中风(25.90万)、肺癌(20.84万)、食管癌(6.07万)、喉癌(0.54万)和口腔癌(0.36万);城市的全死因及相关疾病的归因死亡数明显低于农村地区,中部地区的全死因归因死亡数(45.27万)高于东部(53.11万)及西部地区(36.46万),我国因水果摄人不足造成期望寿命损失1.73岁(男性损失1.80岁,女性损失1.58岁),农村高于城市,中部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结论 我国水果摄人量与推荐标准相差甚远,水果摄入不足导致相关疾病的PIF较高,且对居民期望寿命的影响较为严重.
作者:齐金蕾;刘韫宁;周脉耕;王黎君;曾新颖;刘世炜;刘江美;由金玲;王丽敏;张梅;赵振平;殷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中文版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的信度和效度,为该量表在中国医学生中的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电子问卷,将问卷发给5所医学院校学生,让其按意愿自行填写.了解Cronbach'sα和分半信度评价量表的信度,了解内容效度、结构效度、会聚效度和区别效度评价量表的效度.结果 中文版AUDIT量表总的Cronbach'sα为0.782,分半信度为0.711;危险饮酒、酒精依赖、有害饮酒3个维度的Cronbach'sα分别为0.796、0.561、0.647,分半信度分别为0.794、0.623、0.640.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tem-level CVI,I-CVI)为0.83 ~ 1.00,平均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 (S-CVI/Ave)为0.99,全体一致S-CVI(S-CVI/UA)为0.90,内容效度比为0.80~ 1.00.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中文版AUDIT量表符合预设的3个维度结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1.175%;量表的会聚效度与区别效度定标试验成功率均为100%.结论 中文版AUDIT量表在中国医学生中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聪;杨国平;李圳;李小宁;李洋;胡洁;张凤云;张徐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2013年我国吸烟的归因死亡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利用2013年死因监测数据和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针对不同疾病特点,将以现在吸烟率作为暴露水平的直接法和以吸烟影响比作为暴露水平的间接法相结合,计算吸烟导致不同疾病死亡的人群归因分值,从而估计吸烟对于死亡和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3年中国人群由于吸烟导致约159.33万人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17.38%,其中男性吸烟导致的死亡占比(23.66%)远远高于女性(8.30%),城市人群吸烟导致的死亡占比(17.24%)略低于农村人群(17.51%),东部地区人群吸烟导致的死亡占比低(16.81%),西部地区高(17.91%).2013年中国人群吸烟导致死亡人数在前三位的疾病是肺癌、COPD和缺血性心脏病,吸烟导致死亡归因分值大的前三位疾病是肺癌、COPD和鼻咽癌.2013年中国人群吸烟导致期望寿命损失2.04岁,其中高的为西部地区男性,共损失3.05岁.结论 吸烟仍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针对重点地区人群开展控烟工作,可以降低吸烟相关疾病的死亡,有效地提高我国人群健康水平.
作者:刘韫宁;刘江美;刘世炜;曾新颖;殷鹏;齐金蕾;由金玲;赵振平;张梅;王丽敏;周脉耕;王黎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系统分析2013年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预期寿命及主要疾病对预期寿命的影响程度,揭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居民健康水平及公平性提高的影响和作用.方法 综合利用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口死亡登记数据,采用指数模型、漏报调整及简略寿命表等方法,系统估算我国居民2013年人均预期寿命水平及疾病影响程度.结果 2013年我国居民预期寿命为75.8岁,较2010年的74.8岁提高约1岁.其中城市约为77.4岁,农村约为75.1岁,城乡差距约为2.3岁;东部地区约为77.2岁,中部地区约为75.8岁,西部地区约为73.5岁,东西地区差距约为3.6岁.2013年造成我国居民预期寿命损失的前l0位疾病分别为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管和支气管癌,道路伤害,肝癌,胃癌,高血压心脏病,下呼吸道感染,食道癌,共造成寿命损失7.97岁.结论 我国居民预期寿命已处于较高水平,地区间差异依然存在,应制定针对不同地区的疾病管理、医疗救治及危险因素干预政策,使预期寿命进一步提高,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蔡玥;周脉耕;李小洪;刘韫宁;武瑞仙;薛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甘肃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主要病原体,构建区分主要病原感染病例的Bayes判别函数.方法 以2009-2015年甘肃省各哨点医院监测的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例为样本,描述其病原谱构成,确定主要病原;并在样本病例中筛选有意义的临床指标进行Bayes判别分析.结果 在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病毒检测中,流感病毒和鼻病毒检测阳性率较高(13.79%和8.63%),分别占病毒总阳性例数的54.38%和13.73%;细菌中以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检测阳性率较高(44.41%和18.07%),分别占细菌总阳性例数的66.21%和24.55%.运用筛选后的11个临床指标建立判别函数,其初始验证正确率为73.1%、交叉验证为70.6%.结论 甘肃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主要病原体为流感病毒、鼻病毒、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Bayes判别分析在主要病原感染的分类诊断中有较高的正确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学朝;李娟生;孟蕾;白亚娜;于德山;刘小宁;刘新凤;蒋小娟;任晓卫;杨筱婷;申希平;张继巍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中文版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对118例癌症患者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间隔2周后采用同一量表选取部分患者复测,利用SPSS 16.0软件统计分析量表的内外部信度、内容和结构效度.Cronbach's α系数评价量表内部一致性,Pearson相关系数作为重测信度系数评价外在信度,采用内容效度指数方法定量评价内容效度,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量表的结构效度.结果 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89,重测结果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77 ~ 0.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文版COST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82,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3 ~ 1.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2个公因子,其累积贡献率为68.04%,各条目在相应因子上的因子载荷均>0.60.结论 中文版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应用于癌症人群研究.
作者:于慧会;毕雪;刘运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高胆同醇对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 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获得人群血清TC水平,计算分城乡、东中西部的高胆同醇人群归冈分值,进而利用死因登记资料和人口统计数据,估算高胆固醇的归因死亡及其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 2013年,中国≥25岁人群血清TC水平为(4.8±1.0)mmol/L,城市人群TC水平[(4.8±1.0)mmol/L]高于农村[(4.7±1.0) mmol/L],东部地区人群TC高[(4.9±1.0) mmol/L],中部低[(4.6±1.0) mmol/L],男性和女性TC均为(4.8±1.0) mmol/L.全部死亡中,2.9%归因于高胆固醇(264 998人),其中89.3%死于缺血性心脏病(236 540人),女性全死因人群归因分值(3.7%)高于男性(2.3%),城市(3.4%)高于农村(2.4%),东部高(3.7%),西部低(2.1%).中国人群高胆固醇归因死亡率为19.6/10万,女性(21.2/10万)高于男性(18.0/10万),城市(20.8/10万)高于农村(18.2/10万),东部归因死亡率高(23.2/10万),西部低(15.6/10万).2013年中国人群高胆固醇导致期望寿命损失为0.30岁,女性(0.35岁)高于男性(0.26岁);城市人群期望寿命损失(0.34岁)高于农村(0.28岁);东部人群期望寿命损失高(0.36岁),西部低(0.23岁).结论 高胆固醇对中国人群期望寿命的影响存在性别、城乡和地区差异.女性、城市和东部受影响较大.
作者:杨静;刘韫宁;刘江美;曾新颖;赵艳芳;王卓群;周脉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孕期空气污染物暴露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发生的关系,为先心病的一级预防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 收集国内外发表的有关孕期空气污染物暴露与先心病有关的流行病学研究文章,对连续性增长和高浓度对比低浓度的污染物与先心病亚型的关系效应值分别进行合并.使用Stata 12.0软件对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0篇英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CO暴露增加法洛四联症的发生风险(高浓度对比低浓度OR=1.22,95%CI:1.03~1.44));NO2暴露增加主动脉缩窄的发生风险(浓度每升高10 mm3/m3OR=1.01,95%CI:1.01~1.20);O3暴露增加房间隔缺损的发生风险(浓度每升高10 mm3/m3 OR=1.14,95%CI:1.03 ~ 1.26);PM10暴露增加房间隔缺损的发生风险(浓度每升高10 μtg/m3 OR=1.10,95%CI:1.03~ 1.19).此外,还发现CO暴露和房间隔缺损的发生,PM10暴露和室间隔缺损的发生存在负相关.结论 孕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物CO、O3、NO2、PM10可能会增加先心病的发生风险.
作者:李姗姗;张若;兰欣;屈鹏飞;党少农;陈方尧;颜虹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云南省艾滋病高流行区HIV阳转病例特征及其感染前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方法 于2016年1-3月,采用普查法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临沧市和大理白族自治州2012-2015年451例HIV阳转病例开展调查.结果 在451例HIV阳转病例中,感染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92.5%,417/451);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3.0%(329/451).得知感染前1年内,近1次与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商业性伴及男男同性性伴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48.7%(167/343)、4.2%(7/165)、9.9%(15/151)、0.0%(0/3).与固定性伴未使用安全套危险因素包括:居住在大理州、农民、非在婚状态、月收入≤1 000元、感染前生活在城镇地区且不知晓艾滋病相关知识;临时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危险因素包括:居住在德宏、红河、临沧地区、年龄≤30岁、职业为非农民.得知HIV感染前,有注射吸毒行为者占8.2% (37/450)、接受过艾滋病相关干预服务者占75.5%(340/450).结论 云南省艾滋病高流行区HIV阳转病例中异性性传播感染比例较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使用率和接受干预服务比例均较低.
作者:张祖样;肖民扬;付丽茹;牛瑾;李雪华;宋丽军;罗红兵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评估2013年中国不同地区、性别人群血压升高造成的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情况.方法 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和2013年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死因监测数据,根据比较风险评估理论,计算分性别、城乡、东中西部地区人群血压升高的人群归因分值(PAF),进而估计血压升高造成的死亡和期望寿命损失.结果 2013年中国≥25岁人群SBP平均为(129.48±20.27) mmHg,血压升高[SBP高于(115±6)mmHg)]导致208.79万人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22.78%;男性SBP[(131.15±18.73)mmHg]、归因于血压升高的死亡数(115.17万例)、死亡率(165.56/10万)、标化死亡率(106.97/10万)均高于女性[分别为(127.79±21.60)mmHg、93.62万例、141.99/10万和68.93/10万].农村人群SBP[(130.25±20.66) mmHg]、归因死亡数(112.34万例)、归因死亡率(178.58/10万)和PAF(23.59%)均高于城市人群[分别为(128.58±19.77) mmHg、96.45万例、132.87/10万和21.54%];东、中、西部地区人群之间的SBP水平接近,归因死亡数、归因死亡率和PAF在中部地区高,分别为76.58万例、179.93/10万和26.72%.2013年中国≥25岁人群血压升高导致的心血管病和慢性肾病死亡数为199.12万和9.66万,分别占心血管病总死亡数的52.31%和慢性肾病总死亡数的62.11%.血压升高导致疾病死亡数多的前3种疾病是缺血性心脏病(66.56万例)、出血性脑卒中(53.31万例)和缺血性脑卒中(35.93万例).若消除血压升高因素影响,人均期望寿命可平均增加2.86岁,其中女性增加数量高于男性(分别为3.07和2.64岁),中部地区人群高于东西部地区人群(分别为3.48、2.56和2.58岁),农村人群高于城市(分别为2.97和2.59岁).结论 2013年中国人群血压升高对死亡和期望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作者:曾新颖;刘世炜;王黎君;张梅;殷鹏;刘韫宁;赵振平;王丽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抗病毒治疗能够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即便在抗病毒治疗成功抑制病毒血症的情况下,肠道的免疫失调和其引发的结构性损伤引起了微生物易位,使机体产生免疫激活并形成相关炎症,导致艾滋病的疾病进展.肠道微生物群对于保持肠道黏膜屏障的功能、调节固有免疫、获得性免疫以及保持肠道的平衡状态都非常重要.因此,探讨肠道微生物群的变化与艾滋病疾病进展的关系,有很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着重探讨肠道微生物群与艾滋病的疾病进展相关的各项研究以及应用于艾滋病治疗的可能.
作者:刘佳;王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陕两省汉中市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分析高血压患病与家族史的定量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汉中市农村居民进行高血压相关的问卷调查及身体测量,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家族史对高血压的影响.结果 共收集到2 817名18 ~ 80岁农村居民的完整资料,高Ⅱ血压粗患病率为33.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家族史阳性者与阴性者相比,0R=2.06(95%CI:1.70 ~ 2.50).一级亲属中高血压家族史的个体人数分别为1、2、3时其OR值(95%CI)分别为1.83(1.47 ~ 2.27)、2.94(2.09 ~ 4.13)、4.48(2.17 ~ 9.27).女性人群中,父亲家族史阳性、母亲家族史阳性、父母家族史均为阳性时,OR值分别为2.50、1.61、2.82,均P<0.05.结论 家族史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一级亲属中高血压家族史的个体人数与高血压患病呈剂量-反应关系,一级亲属中父亲、母亲高血压家族史可进一步影响高血压的发生.
作者:吴小艳;李强;严惠;刘丹朦;高婧媛;赵亚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多环芳烃与p16、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方法 利用2014年6--12月建立的山西省阳曲县宫颈病变研究队列.包括经病理学确诊的CIN患者169例(CIN Ⅰ 86例,CINⅡ/Ⅲ83例)和正常宫颈(NC)妇女91例.全部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尿液中的1-羟基芘(1-OHP)浓度,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抑癌基因p16、FHIT CpG岛甲基化状态.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相关资料的Kruskal-Wallis H检验、x2检验、趋势x2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计算因素与宫颈疾病之间关联强度的OR值及其95%CI,应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模型(GMDR)评价交互作用.结果 随着CIN程度加重,l-OHP水平逐渐上升(H=50.743,P<0.001),1-OHP高暴露率逐渐升高(趋势检验x2=20.146,P<0.001).CIN Ⅰ、CINⅡ/Ⅲ组p16、FHIT CpG岛甲基化率均高于NC组;随着C1N程度的加重,p16基因CpG岛甲基化率(趋势检验x2=9.75,P=0.002)、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率(趋势检验x2=10.39,P=0.001)均逐渐升高.GMDR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在CIN Ⅰ和CINⅡ/Ⅲ组,1-OHP高暴露与p16、FHIT基因CpG岛甲基化呈交互作用.结论 l-OHP高暴露和p16、FHIT CpG岛甲基化均可增加CIN的风险,且在病变中具有协同作用.
作者:王璐;刘学智;任志英;丁玲;南晶;刘春亮;宋志超;冯美娟;杨倩;王金桃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