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102例临床分析

马怀英;陈静;黄晓玉

关键词:富马酸比索洛尔, 治疗, 老年患者,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 β受体阻滞剂, CHF, 心血管病, 死亡原因, 普通人群, 变化情况, 心功能, 耐受性, 发生率, 安全性, 猝死
摘要: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老年患者占CHF总数的75%,其猝死发生率是普通人群5倍~([2]).我们观察了60岁以上的CHF患者,在应用β受体阻滞剂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情况,旨在探讨β受体阻滞剂在老年CHF治疗中的作用、安全性和耐受性.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缓解方法探讨

    静脉滴注氯化钾溶液导致局部疼痛是临床上相当常见的问题,至今没有很好的办法,我院近年来针对这一问题做了研究,报告如下.

    作者:应国秀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冶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3.3%)(χ~2=4.320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佳,安全.

    作者:严凤亭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复方碘溶液、亚甲蓝双重染色对食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评价内镜下复方碘溶液和亚甲蓝双重染色诊断食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6例在常规内镜检查中发现可疑病灶者,行内镜下食管黏膜复方碘溶液和亚甲蓝染色,观察染色后病灶的形态及颜色变化,并行多点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反流性食管炎110例,伴非典型增生15例,其中轻度7例,中度5例,重度3例.食管溃疡5例.食管癌41例,进展期食管癌32例,早期食管癌9例.结论 内镜下行复方碘溶液和亚甲蓝双重染色对提高早期食管癌和非典型增生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天;赵丽杰;李岩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经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经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42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垂体腺瘤全切33倒,次全切7例,大部分切除2例,手术时间平均69 min,无死亡病例,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缩短了手术路径及时间,创伤小,疗效肯定.

    作者:韩培军;张瑞花;辛洁;辛振学;刘昆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坦洛新联合普适泰治疗Ⅲb型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坦洛新联合舍尼通对Ⅲb型前列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Ⅲb型前列腺炎患者417例的临床治疗情况,将417例患者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207例,使用舍尼通片1片/次,2次/d,治疗时间3个月;观察组210例,在使用舍尼通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坦洛新胶囊0.2 mg/次,1次,治疗2个月.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NIH-CPSI症状评分和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6%)明显高于对照组组(72.9%),丽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41,P<0.01);两组治疗后NIH-CPSI症状评分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9,P<0.01).结论 坦洛新联合舍尼通对Ⅲb型前列腺炎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永春;兰细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人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35例分析

    目的 评价莫西沙星治疗老年人中-重度下口乎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将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患者57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莫西沙星注射液0.4 g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22例,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 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7~14 d.结果 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74.3%,有效率为88.6%,而对照组分别为59.1%,77.3%(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4%和13.6%(P>0.05).结论 莫西沙星可作为治疗老年人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首选用药.

    作者:刘延梅;时晔;苗青;李珉;马庆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曲马朵与纳洛酮联用对妇科术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曲马朵与纳洛酮注射液联合应用对妇科疾病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及其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静脉复合麻醉的妇科疾病术后镇痛病人60例,按随机原则,将病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两组镇痛药物选择曲马朵注射液0.25 mg·ml~(-1)·kg~(-1)·h~(-1)静脉微泵推注维持,观察组加用纳洛酮1.67μg/ml,严密观察并记录术后48 h内的镇痛效果及毒副作用.结果 两组VAS评分、BCS评分、PCA实进总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曲马朵与纳洛酮注射液联合应用不影响曲马朵的镇痛效果,但能显著降低曲马朵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吴百中;赵刚;路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护理对脑血管病偏瘫患者的康复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被临床实践所证实.现将我院收治的98例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住院6周内实施了心理护理和康复措施的早期介入,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报告如下.

    作者:黄洁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病毒性肝炎中的调节性T淋巴细胞

    过去几年的研究表明,Treg细胞在抑制病毒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在HBV、HCV感染之后产生的免疫调节作用.本研究总结了Treg细胞在HBVHCV感染中的作用的新认识.

    作者:白浩;郭海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重症肌无力3例

    例1,27岁,患者于2000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重症肌无力1度,并于2000年5月28日行胸腺切除术,术后肌无力症状改善.术后一直服用泼泥松10 mg/d.末次月经为2003年6月27日,于2003年8月5日证实为早期妊娠后,逐渐停用泼泥松.

    作者:陈香娟;张文淼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美满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美满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12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治疗资料,比较美满霉素组(80例)和甲砜霉素组(40例)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美满霉素治疗组总有效率97%,明显高于甲砜霉素组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砜霉素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出现消化道反应,美满霉素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 美满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效果好,安全.

    作者:翁慧松;吴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对36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并跟踪8~20个月随访.结果 髋内酬2例,DHS内固定螺钉松动,退出,骨折移位2例,钢板断裂1例,PFN主钉远端股骨干骨折1例.结论 依据实情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可避免一部分手术的失败,建议老年粗隆间骨折用PFN内固定比较事宜.

    作者:程杭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胰腺癌CT影像学特征与可切除性的关系探讨

    胰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1]),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研究回顾性分析41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旨在通过影像学表现与临床手术结果相结合,对胰腺癌的影像学特征加以分析总结,以帮助临床制订更有利的治疗方案.

    作者:王宇飞;俞赵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左旋布比卡因对老年人膀胱镜检查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左旋布比卡因在老年膀胱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择期行膀胱镜检查的老年患者80例,ASA Ⅰ~Ⅲ级,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以0.5%左旋布比卡因8 mg与脑脊液配制为2 m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B组以0.5%布比卡因8 mg与脑脊液配制为2 m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记录感觉阻滞高平面,感觉、运动阻滞消退的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的程度,记录麻醉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均能提供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在老年病人膀胱镜检查中完全可以替代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下的麻醉,且安全、效果可靠.

    作者:邱飞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护理分析

    近十几年来,无创正压机械通气~([1-2])(NIPPV)已被证实是有效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及慢性呼吸衰竭的主要方法之一.我院为112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救治,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石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4例疗效分析

    自2008年起,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4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51例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宁;于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膈下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发生膈下动脉供血或参与供血时行化疗栓塞术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方法 23例原发性肝癌发生右侧膈下动脉供血21例,左侧膈下动脉供血2例,均行膈下动脉化疗栓塞术,并观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牛情况.结果 膈下动脉化疗栓塞术后1~1.5个月复查,17例患者病灶内碘油沉积密实,增强扫描未见异常强化,4例患者碘油沉积部分缺失,2例患者碘油沉积稀疏;并发症:血管痉挛3例、血管内膜损伤1例、油脂性肺炎1例、顽固性呃逆3例,无脊髓损伤、膈下脓肿及肝哝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发生膈下动脉供血的原发性肝癌行膈下动脉化疗栓塞术安全有效.

    作者:裴敏;朱杰;裴昌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静脉压升高为临床特征,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肾等脏器疾病的全身性疾病.其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种,但心理因素对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燕敏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药物雾化治疗疱疹性口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药物雾化吸入治疗癌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疱疹性口腔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雾化治疗组和传统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维生素C、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糜蛋白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C及西瓜霜喷剂传统对症治疗.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口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增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结肠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对32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病人,回顾分析术前MSCT表现.并参照术后病理结果来评价螺旋CT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MSCT能显示肠腔及肠壁的改变、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并可显示周围组织器官的侵犯及有无远处转移.32例结肠癌病例中,MSCT检出30例,漏诊2例,敏感度为93.75%;淋巴结转移共20例,MSCT显示出15例,敏感度为75%;4例肝脏转移的病人均被MSCT发现;两者的TNM分期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一致性(P>0.05).结论 结肠癌术前MSCT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意义,对能否手术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李梅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中国基层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