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增伟
老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多伴有抑郁、焦虑状态,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是目前临床上运用较广泛的新型抗焦虑症药物,我们在临床中发现其联合厄贝沙坦等降压药对老年人顽固性高血压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瑞芬;程时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例1:男,33岁,长途卡车司机.因发热、头痛1个月余于2006年6月28日入院.有冶游史.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0/60 mm Hg,神志清楚,自动体位,缄默,表情淡漠,右腋下触及-约花生粒大小淋巴结,质中,表面光滑,压痛,无粘连.口腔软腭及舌面见白色豆渣样物.
作者:王勇;代雪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吸人性拟伤是热力或烟雾引起的呼吸道及肺实质的损害,常同皮肤烧伤伴发.我科共收治此类烧伤8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曾婷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左旋布比卡因在老年膀胱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 择期行膀胱镜检查的老年患者80例,ASA Ⅰ~Ⅲ级,分为A、B两组,每组40例.A组以0.5%左旋布比卡因8 mg与脑脊液配制为2 m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B组以0.5%布比卡因8 mg与脑脊液配制为2 m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记录感觉阻滞高平面,感觉、运动阻滞消退的时间,运动神经阻滞的程度,记录麻醉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均能提供较为完善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阻滞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旋布比卡因在老年病人膀胱镜检查中完全可以替代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下的麻醉,且安全、效果可靠.
作者:邱飞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经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经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在显微镜下切除42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垂体腺瘤全切33倒,次全切7例,大部分切除2例,手术时间平均69 min,无死亡病例,临床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单鼻孔蝶窦直接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缩短了手术路径及时间,创伤小,疗效肯定.
作者:韩培军;张瑞花;辛洁;辛振学;刘昆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高血压病是社区慢性病管理之一,我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对社区疾病的入户调查,为居民建立社区健康档案6 000份,其中高血压患者310例,我们就高血压病的社区管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宝华;钱金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药物雾化吸入治疗癌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疱疹性口腔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雾化治疗组和传统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维生素C、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糜蛋白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维生素C及西瓜霜喷剂传统对症治疗.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疱疹性口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增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曲马朵与纳洛酮注射液联合应用对妇科疾病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及其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择静脉复合麻醉的妇科疾病术后镇痛病人60例,按随机原则,将病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两组镇痛药物选择曲马朵注射液0.25 mg·ml~(-1)·kg~(-1)·h~(-1)静脉微泵推注维持,观察组加用纳洛酮1.67μg/ml,严密观察并记录术后48 h内的镇痛效果及毒副作用.结果 两组VAS评分、BCS评分、PCA实进总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曲马朵与纳洛酮注射液联合应用不影响曲马朵的镇痛效果,但能显著降低曲马朵镇痛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吴百中;赵刚;路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诊床边超声心动图(EB-Echo)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2003年5月至2009年5月期问行检查的118例患者资料.结果 118例EB-Echo检查中发现阳性100例(84.7%),影响了61.0%(72/118)的患者的诊断,干预了30.5%(36/118)的患者的治疗.对100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及时正确诊断、治疗决策及18例胸痛或气急患者协助排除心源性病因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结论 EB-Erho枪查可为急性心源性病因诊断以及临床干预提供重要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益春;成爱琴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对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6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采用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对照组采用单纯氯沙坦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后SBP、DBP及MBP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SBP、DBP及MBP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UA及Cr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UA及Cr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降压效果明显,能改善肾脏功能.
作者:杨晓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符合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并处于活动期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给予传统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柳氮磺胺吡啶以及对症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来氟米特治疗,起始负荷量50 mg×3 d,之后20 mg/d.疗程半年.治疗前后主要观察活动性指数、功能性指数、晨僵时间、全身和脊柱痛等,次要观察扩胸度、指地距,枕壁距、Schobcr试验、15 m步行时间、血沉、C反应蛋白等,以及用药安全情况.结果 治疗组34例病人治疗半年后,多项指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脊柱痛、晨僵时间均有明显的改善与好转,且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1.2%.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症状和肝功能异常.结论 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病人,在基础药物上加用来氟米持,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怀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通常情况下聋哑患者与医务人员沟通困难,这给手术前的准备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我们收治了4例聋哑患者,经麻醉师、手术室护士和手术者的共同配合,手术安全顺利施行.现将4例聋哑患者在手术前后遇到的典型护理问题及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陈月秀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LC 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LC完成胆囊切除术274例,手术成功率97.8%,平均手术时间45 min,平均住院日3 d.术后无胆管损伤、术后腹腔内出血、肠漏等并发症发生.因术中胆囊动脉出血,腹腔内粘连严重、Calot三角炎症水肿明显等原因导致中转开腹手术6例.手术中转率2.1%.发生术后并发症12例.结论 掌握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正确处理胆囊三角、重视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及时中转开腹手术是避免LC术中胆管损伤的关键.
作者:杨海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中西医结合冶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方法 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73.3%)(χ~2=4.320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佳,安全.
作者:严凤亭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对36例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并跟踪8~20个月随访.结果 髋内酬2例,DHS内固定螺钉松动,退出,骨折移位2例,钢板断裂1例,PFN主钉远端股骨干骨折1例.结论 依据实情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可避免一部分手术的失败,建议老年粗隆间骨折用PFN内固定比较事宜.
作者:程杭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结肠癌诊断和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对32例经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病人,回顾分析术前MSCT表现.并参照术后病理结果来评价螺旋CT分期的准确性.结果 MSCT能显示肠腔及肠壁的改变、病灶与周围组织关系,并可显示周围组织器官的侵犯及有无远处转移.32例结肠癌病例中,MSCT检出30例,漏诊2例,敏感度为93.75%;淋巴结转移共20例,MSCT显示出15例,敏感度为75%;4例肝脏转移的病人均被MSCT发现;两者的TNM分期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一致性(P>0.05).结论 结肠癌术前MSCT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意义,对能否手术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李梅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单丝聚丙烯补片行疝环填充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殴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0例腹股沟疝的患者采用Mcvay法或Shouldice法行传统疝修补术,168例患者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止痛剂应用、阴囊积液、术后尿潴留,术后住院时间及复发情况.结果 无张力疝修补术组较传统疝修补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是(37.1±7.3)分、(61.4±9.7)分.术中出血量分别是(17.5±3.3)ml、(45.9±9.4)ml.术后住院时问分别是(4.7±1.4)d、(8.6±2.3)d.止痛剂使用分别是4例、7例.随访(12.4±6.3)个月.阴囊积液分别是3例、5例.尿潴留分别是3例、4例.复发分别是2例、4例.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过程相对简单,单丝聚丙烯补片适合修复各型腹股沟疝,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胡永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美满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12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治疗资料,比较美满霉素组(80例)和甲砜霉素组(40例)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美满霉素治疗组总有效率97%,明显高于甲砜霉素组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砜霉素在治疗过程中有4例出现消化道反应,美满霉素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 美满霉素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效果好,安全.
作者:翁慧松;吴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优化黄芩苷的提取工艺.方法 运用正交设计优选提取工艺,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优化后的提取工艺为加用10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1 h,提取物中黄芩苷的含量较高.结论 优化后的提取工艺简便、合理,为黄芩提取物的制备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参考依据.
作者:林绪芳;刘钢;邓晓辉;程业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喉罩通气在甲状腺手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甲状腺手术在不同方式的全身麻醉下,通过观察麻醉诱导前时间(T_0),插管即刻(T_1),插管后1 min(T_2)、5min(T_3),拔管前(T_4),拔管后1 min(T_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指标及一次插管成功率、术后呛咳、咽痛、恶心呕吐、声嘶等不良反应,比较喉罩通气和气管插管通气的全身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T_0时,HR、MAP、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喉罩通气组T_1、T_2心率、血压均明显低于T_0,(T_1=12.7、14.0;T_2=6.8、10.0,P<0.05);气管插管组在T_1时血压、心率均低于T_0(T_1=2.0、10.8,P<0.05),T_2及T_3、T_4点血压、心率均高于T_0(T_2=6.8、7.9;T_3=6.0、3.2;T_4=4.8、3.3,P<0.05).组间比较:喉罩通气组在T_2、T_3、T_4时血压、心率均低于气管插管组(T_2=11.9、14.7;T_3=4.8、2.6;T_4=2.6、4.1,P<0.05).喉罩通气组的呛咳、咽痛、声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气管插管组;而恶心呕吐高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下喉罩通气效果明显好于气管插管通气,其对血压、心率影响较小,同时不良反应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胡战兵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