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0年清远市县(市)级疾控中心检验能力体系建设调查报告

刘晓明;詹巧莉;李昌海;黄新华;黄奕标;黄彩琼;林立宜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检验能力, 绩效评估
摘要:目的 总结清远市县(市)级疾控中心检验能力体系建设工作,并力促其符合卫生部制定的相关标准,为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调查各机构实验室检验能力体系建设工作资料及绩效评估资料,对照卫生部的相关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10年.全市7个县(市)疾控中心实验室面积占机构建筑面积比例的32.8%;必须开展的工作项目开展率74.9%;完成常规工作所需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装备率73.1%,按<绩效评估标准>装备率74.5%;设备装备率与检验项目开展率不呈相关关系.结论 经过几年建设,实验室检验能力大幅度提高,但与卫生部相关标准仍有差距,各机构发展不平衡,需进一步采取持续有效措施,着力提高实验室人员素质,使实验室检验能力体系建设工作达到标准.因疾控中心一些职能被调整等,建议国家标准制定部门对既往制定的标准作适度调整.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重大医疗纠纷早期行政干预探讨

    当前医疗纠纷高发,医患矛盾激化,舆论导向和一些媒体的片面报道以及社会医闹群体的介入,都导致医疗机构自行处理纠纷的难度不断加大,且各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处理纠纷的能力各异,往往使可以顺利解决的矛盾,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局面,不仅干扰正常医疗秩序,而且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处理 难度和处理成本都成倍增加.

    作者:王洋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上海市社区慢病防治服务项目界定研究

    目的 明确上海市社区慢病防治服务项目及其服务场所,指导社区开展慢病综合防治服务,为制定技术规范、实施绩效考核及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运用文献归纳法、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对52项服务项目进行意向论证,确定社区慢病防治服务项目及其服务项目开展场所.结果 上海市社区慢病防治服务项目40个,分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点)、家庭、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工厂(企业)和公共场所开展.结论 通过界定社区慢病防治服务项目、明确服务项目开展场所,指导社区开展慢病防治服务,但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作者:施燕;安娜;顾骞;李敏;卢伟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1例艾滋病病人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宜昌市自2003年开始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以来,已有100 多人接受了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其中绝大多数病人治疗效果良好,但仍有少数病人由于药物副反应和其他原因,无法继续抗病毒治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其中个别有代表性的病人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其原因,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治疗依据.

    作者:黄文婷;何建;侯凌云;陈宏平;余枫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2007-2009年厦门市湖里区伤害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掌握厦门市湖里区伤害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制定防制策略及相应的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辖区内二级、三级医院各1家为哨点监测医院,收集发生于2007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伤害病例.结果 2007-2009年湖里区共报告伤害病例140 147例,男女性别比1.98:1;伤害发生前3位类型分别是钝器伤40 236例(28.71%)、跌倒,坠落35 798例(25.54%)、刀/锐器伤32 006例(22.84%);主要人群为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34.33%),商业服务业人员(20.47%)、办事和有关人员(10.23%);伤害主要威胁25~44岁年龄组人群(48.31%).结论 青壮年是伤害防治的重点人群,预防和控制职业伤害是干预的重点,加强生产安全保护措施和创造安全的环境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作者:蔡黎新;林水春;张卓平;林满治;黄益德;戴龙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2009年上海市某区医疗机构重点传染病防控情况分析

    近年来,随着非典型肺炎、人感染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1N1 流感疫情的先后出现,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日趋显现.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医护人员、病人乃至社会人群的身体健康,并对整个社会的传染病防控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解上海市某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2009年对该区医疗机构进行了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调查.

    作者:罗海燕;朱健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2009年相关职业卫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目的 经过对浙江省相关职业卫生状况及部分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情况的分析,寻求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对策.方法 现况调查与问卷结合.结果 离岗时和上岗前的劳动者健康监护体检情况不容乐观,体检率大部分较低,其中粉尘、苯及化学物等职业病多发行业卫生竣工验收百分率仍然较低,各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设置存在地区分布仍存在不均情况.结论 可能影响当地的职业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应重视健全和落实相关行业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健康监护的制度和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用人单位劳动者上岗前、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尽快使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的 职业卫生审核、审查、验收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立项审批程序,给新、改、扩建项目的 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作者:马志忠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一起学生食堂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

    2008年4月的一天下午3点多钟,吉林省长春市某中学陆续有学生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此事件发生后,学校立即对有病发症状的同学进行对症治疗,卫生单位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后确认是一起由熟食中污染的金黄色葡萄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作者:龚云伟;王平;董伟力;张文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永嘉县2005-2009年肺结核控制效果评价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为当前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之一[1].永嘉县自2005年始根据卫办疾控发[2005]24号文件精神,在原涂阳和重症涂阴肺结核病人免费治疗的基础上,对初治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也实行免费政策的DOTS项目管理,积极开展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治疗和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2005-2009年肺结核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为县结核病遏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成东;刘松青;吕淑达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江苏省创餐饮卫生示范街做法与体会

    目的 为探索餐饮业的长效管理方法,提高江苏省餐饮业的整体卫生水平.方法 制定了餐饮卫生示范街的创建标准,召开会议、宣传发动、培训、检查等.结果 全省有9条示范街通过了验收、公示和命名.结论 创建餐饮卫生示范街是提升餐饮业整体水平的有效举措,恰当的标准是创建成功的关键,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是创建成功的必要条件,创建工作在许多方面仍有工作要做.

    作者:高志胜;高湘陵;李延平;严隽德;王春明;董鹤群;徐跃建;仇雨干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无证行医案件查处中法律适用问题探讨

    正确适用法律法规及其相关条款是行政违法案件得以成功查处的前提条件,也是具体行政行为避免行政败诉的关键所在.

    作者:刘龙兴;陆海峰;张世华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石材加工行业劳动者尘肺流行病学调查

    矽肺是由于长期吸人大量含有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所引起,以肺部广泛结节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1].在深圳市龙岗区存在一些规模小、人数少、防护差的小型大理石等石材加工企业,为了解此类企业的尘肺发病情况,对石材加工企业劳动者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谢显清;赵翔;庄武刚;刘松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冷面店中冷面汤卫生状况调查

    朝鲜冷面是一种深受人们喜欢的传统民族食品,冷面既经济又实惠,普通百姓都能接受,是夏季北方人们喜欢消暑食品.冷面汤的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冷面的质量,冷面口感的好坏冷面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冷面汤的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就餐者的身体健康.作者单位: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3006

    作者:金文硕;赵纯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结防人员精神激励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中国结核病控制中对结防人员精神激励的实施情况.方法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分别选择浙江省、河南省、甘肃省一区一县作为调查现场.对省、县(区)级结防机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乡镇卫生院医生,村医进行个人深入访谈.访谈资料使用主题框架法进行分析.结果 目前,在调查地区实施的对结防人员的精神激励类型包括目标、培训、表彰、领导行为和榜样典型激励等.大部分访谈对象认为精神激励作用很重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尚需改进.结论 应充分认识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实施精神激励,同时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有机结合,共同推动结核病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

    作者:郑文静;么鸿雁;刘剑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浅谈疾控工作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战略目标体系及其目标责任体系、指标评价体系、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等内容,其核心是促进企业获利能力的提高及综合实力的增强,其实质是做到人尽其才,使人力资源作用发挥到极致,是收集、分析、传递有关个人在其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等方面信息的过程.

    作者:胡小琦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一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及病原学调查

    目的 通过对衢州市衢江区一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包括对分离株进行病原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疫情预测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将患者脑脊液进行增菌培养,并对分离的菌株进行涂片染色形态观察、rapid ID 32STREP试条生化鉴定、PCR技术检测分离株的种属特异性基因、毒力基因.结果 从患者的脑脊液中分离出病原菌,经rapid ID 32 STREP试条鉴定为猪链球菌Ⅱ型,并从该分离株检测到种属特异性基16SrRNA及EF、Cps2J毒力基因,MRP毒力基因未检出.结论 该患者是由SS2引起的.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猪链球菌病的防控力度.

    作者:杨瑞军;尹志英;张建民;姚苹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病原微生物材料安全数据单编写研究

    目的 建立我国病原微生物材料安全数据单的编写要求,促进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规范统一.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参考材料安全数据单的一般编写规则,结合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管理的需求,研究其编写内容.结果 病原微生物材料安全数据单具有五个信息域.通过逐级分析获得13个一级编写项目和45个二级编写项且,然后应用风险评估方法确定数据单中二级编写项目的 具体内容.结论 本研究提出了病原微生物材料安全数据单编写规范,有效地提高了病原微生物安全相关信息的整合度,为实验室风险管理、人员培训和事故调查等活动提供至关重要的分析依据.

    作者:王雷;魏强;李春雨;武桂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七台河市某单位细菌性痢疾暴发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通过本次流行病学调查,找出造成传染病暴发的成因,提出预防暴发疫情的防控措施.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通过暴 发疫情现场处置、医疗救冶,疫情迅速得到有效控制,未发生疫情蔓延,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结果,本次疫情定性为暴发性急性细菌性痢疾.传播途径为粪口、接触传播,致病菌为志贺氏痢疾杆菌.

    作者:孟庆成;田宏刚;崔洪君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突发传染病疫情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

    目的 提高我国突发传染病疫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能力.方法 利用传染病流行病学、统计学、数学和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构建完善的数据库、判别模型和相关分析模块.结果 研发了一种基于手持式电脑的,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灵活性较强的突发传染病疫情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结论 提高了突发传染病疫情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准确性、时效性及科学性.

    作者:王立贵;董世存;郝荣章;褚宸一;邱少富;孙岩松;王勇;袁正泉;宋宏彬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关于一、二类疫苗不能同时接种规定的理性思考

    一、二类疫苗不能同时接种的行政政策规定,其弊端远远大于利.由此给我们的思考是:预防接种疫苗,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专业技术问题,尽量不要用行政手段来解决.行政管理政策,我们需要建立检讨机制,才能大限度地实现有利于免疫预防乃至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张世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 4936例狂犬病暴露人群预防处理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受伤害动物人群暴露后处理的状况及其效果,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保健门诊接受暴露后预防处理人群的基本资料.根据资料,分析动物致伤特点、伤害程度,伤口处理、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人用免疫球蛋白的情况.结果 4 936例暴露后接受预防处理;81.87%被犬咬伤,全部接受狂犬病疫苗全程免疫;836例使用狂犬病人用免疫球蛋白,占20.10%.4 936例中男性3 512人,占71.15%;女性1424人,占28.85%.Ⅱ级暴露955人,占19.35%;Ⅲ级暴露3 981人.占80~65%.结论 暴露后能及时正确处理伤口,使用高效、可靠的狂犬病疫苗和(或)狂犬病人用免疫球蛋白,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狂犬病的发生.

    作者:魏忠君;段淑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