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9年辽源地区流感疫情监测数据分析

赵海霞;韩辅华;张文涛

关键词:
摘要:为即时了解辽源市流感疫情状况,掌握甲型H1N1流感疫情动态,从2009年6月开始,辽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国家级、市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采集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截至12月31日止共采集并检测流感样病例标本373份,同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数据的汇总与分析,为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黑龙江省2005-2010年细菌性痢疾病原学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志贺菌感染的病原学特征及药敏特点,为细菌性痢疾的防治、临床用药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合理依据.方法 对黑龙江省细菌性痢疾项目监测点分离到的阳性菌株进行复核鉴定,按照<全国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进行系统检侧.结果 6年共复核鉴定菌株91株,其中福氏志贺菌64株、宋内氏志贺菌20株、鲍氏志贺菌4株、痢疾志贺菌3株,分别占检出菌株数的70.3%、22.0%、4.4%和3.3%.药敏试验显示,91株志贺菌对头孢噻肟及头孢噻吩敏感性较高,而对萘咤酸、四环素及复方新诺明全部耐药.结论 2005-2010年黑龙江省分离的菌株以福氏志贺菌所占比重较大,其次为宋内氏志贺菌,其对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表现一定的耐药性,应引起重视.

    作者:于兰;赵亚双;赵英男;黄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艾滋病疑病症病理心理及心理治疗效果分析

    艾滋病疑病症是艾滋病流行而出现的一种神经症[1],主要指患者担心或相信已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持久的先占观念,虽然反复的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解释没有感染HIV的证据也不能打消患者的顾虑,常伴有焦虑或抑郁.认知领悟疗法[2]是中国心理治疗专家钟友彬先生首创,是依据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原理与中国实情及人们的生活习惯相结合而设计的一种短程精神分析疗法.

    作者:蒋双阳;张杨;张晓东;石修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在主题活动中寻求规范管理与服务实效

    2002年疾控中心成立以来,每年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以此促进服务质量的改善、服务能力的提升,现就近年来的主题活动实践,谈几点感受.

    作者:董秀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成都市老年人健康管理现状分析

    老年人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重点服务对象,老年人健康管理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要内容这一.2009年成都市制定<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标准>,对城乡基层医疗生生机开展老年人管理的数量、方式以及产果进行了明确要求.

    作者:魏咏兰;鹿茸;曾伟;夏劲节;梁娴;彭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非法行医行政处罚难点与对策

    非法行医的存在有着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因素,治理非法行医也是当前一大社会性难题.本文就目前在对无证非法行医日常执法中普遍存在的调查取证难,行政处罚与执行难等一系列制约依法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合相关法规并从实际工作角度提出解决非法行医案件中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和建立长效机制及形成综合治理等对策,为今后有效治理非法行医和提高办案质量及执法工作效率,降低政执法风险提供帮助.

    作者:吕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评估迎检的做法和体会

    目的 探索建立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评估迎检工作方法.方法 通过制订方案、成立组织、分解任务、全面培训、积极沟通咨询、学习借鉴、定期督促组织实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迎检准备工作.结果 按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评估每一指标建立了一套指标量化数据溯源资料,填报了三套量化数据表格,完成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自评工作.结论 通过统一思想认识、实行工作责任制、层层审核把关等有效措施,确保了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评估迎检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作者:吴忠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龙胜各族自治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广西桂北少数民族山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状况,为该区域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在龙胜县选择长期有食用生鱼片习惯的县乡不同民族居民及机关工作人员收集检测样品,采用水洗沉淀法或醛醚集法后,对样品镜检计算感染率,对部分虫卵阳性样品做克样品虫卵计数(EPG).结果 在2个调查点共收集样品931人份,阳性570人,阳性率为61.22%.感染度高为80514个虫卵/g样品,低为18个虫卵/g样品,平均为5637个虫/g样品.被调查的5种民族之中其人群感染率无差异,食用与未食用生鱼片史者的感染率分别为72.40%和11.18%0 1~9岁低年龄组的感染率达到18.09%.结论 该县有食用生鱼片习惯地区的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非常严重,该疾病的防治任务及公共卫生管理应加强.

    作者:荣光雄;吴进儒;杨智;黄亚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成都军区防制急性高原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 总结成都军区急性高原病(AMS)预防和控制工作取得的成就,探讨进一步提高高原部队防制AMS的有效措施.方法 收集20余年来成都军区空运进驻西藏高原新兵AMS的发病资料,分析AMS发病与防制措施的关系.结果 进藏新兵的AMS发病率从1987年的48.45%,下降到2009年的2.6%,且没有死亡病例发生;AMS住院率从1993年的2.18%下降到2009年的0.10%.采取的主要防制措施是:对AMS的防制工作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降低或防止发病诱因,降低机体的需氧量,促进机体对低氧环境的代偿调节过程.结论 防病措施落实到位,能够极大程度地减少AMS对部队的威胁,而规范化的卫生学管理制度比预防药物更有效.

    作者:牛文忠;方丽;殷旭东;翟庆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盐山县改水降氟工程运转情况及地方性氟中毒现况分析

    盐山县地处渤海沿边,属高氟地区,农民所饮用的深井水含氟量较高,给广大人民群众身体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全县450个自然村,共有246个自然村的饮用水氟含量超出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根据水氟含量高低划分为三个病区,其中轻病区28个自然村,中病区164个自然村,重病区54个自然村,为改变目前这种现状,盐山县卫生和水利部门密切配合,至今已有15个村完成改水降氟工作.

    作者:褚凌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浅谈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管理

    为了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相关工作机构的规范管理,科学评价各级疾病控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和促进各级疾病控制工作机构履行职责,卫生部下发<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职责>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标准>(卫疾控发[2008]68号)及<推进全国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方案的通知>(卫疾控发[2009]5号),北京市卫生局下发<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工作方案>,北京市各区县疾控中心根据上述文件精神于2009年初次启动绩效考核自评工作.

    作者:陈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009年当阳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当阳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比较其间是否存在差距及探讨消毒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依据<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2002年版)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对本市医疗机构的消毒样品进行采样和监测.结果 市级医院与镇处卫生院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市级医院的总合格率为89.92%,镇处卫生院的总合格率为82.53%;止血带合格率低为65.17%,其次是医护人员手为78.44%.结论 镇处卫生院与市直医疗机构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对其加强院感控制的管理、技术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其院感控制能力.

    作者:王溶;姜长俊;刘芳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我国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改革开放20多年,虽然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但是对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卫生部门的发展观念、工作思路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各级疾控机构存在定位不准、职责不清;机构不少,功能不强;队伍庞大,素质不高;设施陈旧,条件落后;防治结合,缺乏合力;经费不足,忙于创收等薄弱环节.

    作者:王学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一起由变质蔬菜引发亚硝酸盐中毒的调查

    民乐县疾控中心于2009年8月13日18时接到乡卫生院上报的一家5口疑似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报告后,立即会同卫生监督所技术人员一起赶赴现场进行病情调查,并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诊断,确定是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作者:赵致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1997-2009年烟台市区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探讨1997-2009年烟台市市区痢疾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控对策.方法 对1997-2009年烟台市市区痢疾的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探讨痢疾防控对策.结果 烟台市市区痢疾发病在1997-2007年呈逐年降低,自2007年后呈上升趋势.从地区分布看,城区居民发病高于郊区居民.从时间分布看,夏秋季7-9月为高峰月份,这3个月发病数占全年的60%左右.年龄分布特点是学龄及学龄前期儿童发病率较高,9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30%左右,20岁~35岁年会但又出现一个小高峰.结论 从痢疾发病总趋势来看烟台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痢疾,防止痢疾流行乃至暴发,其中对高发人群如城区居民及学龄和学龄前儿童进行痢疾防治知识宣传和强化传染病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加强夏秋季食品卫生监督检测和广泛的宣传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是非常必要.

    作者:闫磊;郭磊;张诗琴;潘董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南京市2010年镇村小水厂卫生状况调查

    生活饮用水安全与健康密切相关.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建设乡村自来水厂,这些乡村水厂对解决农民的饮用水困难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二三十年的运行及经营模式发生很大改变,水厂中许多由集体转成了私人经营,产权形式多样.这些水厂的实际运行状态对当地居民健康有关重要影响,为了准确掌握南京市乡镇、村级小水厂的运行状况,组织开展了全市村镇水厂调查,为更好的管理监督小水厂的水质质量提出措施建议.

    作者:许壮;田向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桐乡市麻风病受累者社区治疗康复3年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麻风病社区治疗康复在桐乡市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 在社区麻风病治疗康复领导小组和麻风病防治专业机构的指导下,由社区麻风病防治医生具体协调对137例次麻风受累者进行规则治疗、残疾预防、歧视干预、心理咨询、社会经济康复等方面的干预活动,活动结束后评价其效果.结果 通过3年的社区治疗康复干预,结果5例麻风现症病人治疗规则,47例有心理障碍及/或社会参与受限的患者接受咨询服务后35例患者有效;通过3年残疾预防与自我护理,85例患者红眼、手皲裂、手伤口、足皲裂、足溃疡分数较基线分别下降了67.24%、67.61%、71.15%、76.19%、52.08%;3年期间开展了16次社区麻风病健康教育活动,社区对于麻风病的歧视明显减轻;协助6名麻风残疾者在企业就业,协助7名麻风残疾患者办理了残疾证,协助14名重度残疾患者办理了农村医疗保险,为12名患者争取到了春节慰问金;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推动下有15名麻风残疾患者自发形成了2个自助小组.结论 麻风病社区治疗康复在桐乡市具有可行性,效果良好,建议在条件类似地区予以推广.

    作者:汪芳金;金刚石;王景权;钱建荣;钟慧萍;严良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黑龙江省手足口病危重症病例临床及病原学分析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威胁儿童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在通常情况下,肠道病毒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EV71感染引起的HFMD在临床症状等方面与柯萨奇病毒A16引起的HFMD难以区别.但由于EV71的高度嗜神经性,更容易累及神经系统及导致危重症.

    作者:刘芳;陈淑红;陈露菲;张静;李冀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某化工厂镉污染事件对居民健康影响的研究

    目的:了解浏阳某化工厂镉污染事件对其周边居民健康的影响程度,为减少居民的镉暴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厂1200㎡范围内的居民进行尿镉测定,并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尿镉浓度超过5μg/g肌酐的共539份,总超标率为16.24%,女性尿镉超标率高于男性(P=O.000); 50~60岁的居民尿镉超标率高,为34.02%;10~19岁儿童尿镉超标率低,为1.56%; 600㎡范围以内居民尿镉超标率高达28.37%.结论 化工厂周边居民的尿镉水平在性别、年龄以及地理位置的分布上均有差异.

    作者:许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茂名市农村居民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的调查

    目的 了解茂名市农村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和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态度,探索在农村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有效途径.方法 选取茂名市所辖的高州市其中的2个镇的3个行政村的人群,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开展集中观看VCD加现场交流方式、张贴健康海报和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自学的健康干预等方式,采取自制的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匿名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三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之间的效果,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回归分析,探索农村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结果 健康教育后,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较大提高(P<0.05);性别分布上,男性知晓率高于女性知晓率(P<0.05).年龄分布上,55岁以上人口知晓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P<0.05);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知晓率也较高.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艾滋病人和感染者态度变化不明显.在三种健康教育模式中,以张贴海报的形式获得的成本-效益高.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对提高农村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有良好效果,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影响居民艾滋病知识水平,健康教育前后居民对艾滋病人的态度改变不大.

    作者:王惠敏;吴玮娴;李波;张松梅;侯春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贺州市4285例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贺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8年5月-2010年5月贺州市手足口病疫情和实验室检测资料,统计分析3年同期的发病率、发病人群特征、病例地域分布特征、流行消长特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 2008年5月-2010年5月,发病逐年上升.3年病例分别覆盖81.36%、81.36%和93.22%的乡镇.农村发病占总病例数的64.22%.3年发病高峰期徘徊在3-7月份.4285例手足口病病例中,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3.23%.发病男性高于女性,为1.69~1.84:1.散居儿童发病(含聚集性病例)明显高于托幼儿童,为3.64~5.32:1.实验室标本检测以EV71阳性为主,占24.10%; CoxA16阳性16例,占19.28%.结论 3年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农村发病比重大于城镇,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疫情高发地区次年发病会有下降,而发病率低的地区次年发病会有所上升.3-7月为流行高峰.散居儿童发病明显高于托幼儿童.防控难度增大.男性发病高于女性,手足口病发病是否具有性别易感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贺州市手足口病流行的优势毒株为EV71.

    作者:林达雄;李直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