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洋;董红军;于梅
实验室能力建设是疾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实验室检验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检测能力、检测仪器设备配置、实验室环境条件和实验室质量管理等内容.本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当前实验室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障碍和相关的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刘仲霞;唐振柱;黎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模式,为今后工作方向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从更新健康教育观念、健康教育者能力的创新及多元健康教育观的提出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寻找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结果 健康教育今后的发展方向是重视解决心理一社会疾病,并且沿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结论 健康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模式正处于探索阶段,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做出调整,但基本方向不会改变.
作者:龙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对于长期习惯的工作方式进行重新审视,提出转变管理模式的理由,分析具备的现实基础.方法 比较职能管理和流程管理的优缺点,认为一站式服务是预防接种服务从职能管理到流程管理的理想模式,分析现行条件下,实行一站式流程管理的现实基础.结果 现行职能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科发展,不能提供顾客满意服务,一站式流程管理模式符合以病人为中心的和谐医患建设,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门诊,真正将基层社区成为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平台.结论 流程化管理的模式是解决当前职能管理弊端的方案之一,推行一站式服务是预防接种门诊的理想选择,在现行服务条件下,已经具备较好的现实基础.
作者:张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当前结核病不但是公共卫生问题,而且已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为了控制福建省结核病的流行,1993-1999年福建省实施了卫生部加强与促进结核病控制项目[1]全面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然而成效并不显著,项目实施到1999年结束,全省只覆盖34个县(市、区),DOTS覆盖率仅为39.5%、新发的肺结核病人登记率只有12.1/10万、治愈率为74.7%.如何行之有效地扩展与应用DOTS策略达到“高发现率,高治愈率”的终目标,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努力探讨的问题.
作者:林勇明;陈求扬;林淑芳;郑金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接种单位免疫规划人员队伍是预防接种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经国务院批准从2007年起,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意味着工作量的大幅增加,为了解雅安市接种单位免疫规划人员情况,更好地开展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工作,2010年12月,对雅安市八区县的166个接种单位进行了调查.
作者:陈云霞;周启富;周成林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金乡县农村集中式供水的水质现状,为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2009年和2010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对金乡县41处农村集中式供水单位328份水样进行采样和检测.结果 2009年、2010年水样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0.12%和79.07%,2010年明显高于2009年;丰水期和枯水期合格率分别为71.95%和83.54%,超标率较高的是氟化物、硫酸盐、总硬度.结论 金乡县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合格率较低,其原因主要是受到地质环境的影响.
作者:李成朝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医疗机构消毒卫生工作现状,为进一步做好此项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15982-1995)、卫生部2002版《消毒技术规范》、《戊二醛类消毒剂卫生质量技术规范》等进行检测及评价.结果 该区医疗机构医院消毒管理总体水平尚可,总合格率91.32%,不合格的项目主要为工作人员手、内镜内腔面、使用中的消毒剂.经对不合格的23件样品进行复检,其中1件使用中的消毒剂仍不符合规范.结论 应建立长期有效的监督体制,规范医疗消毒卫生管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阻断可能存在的传染病传播途径.
作者:金凤英;汤宇斌;沈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检验科已成为重要科室之一.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每天不仅要直接与患者接触,而且还要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接触,检验科污染因素较多,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域,也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控科室.因此检验科必须制定预防监控措施,加强医院感染因素的管理,以预防交叉感染[1].
作者:张爱珍;王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铅广泛用于工业生产,其毒性早已被证实.铅酸蓄电池的生产以铅为主要原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铅烟或铅尘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余杭区某生产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企业连续2年的职工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有逾1/3员工尿铅增高,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楼曙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依据华东六省的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有关数据资料,选取代表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的八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华东六省的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状况及其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华东六省的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存在明显差异.据此,建议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做得不太好的地区应该加大投入力度,合理规划布局,明确定位,实施城乡对口支援,不断提高农村和社区卫生工作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水平.
作者:王立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是一个独特的工作环境,它是一种特殊的通过人工或自然感染进行动物实验的实验室,与进行生物医学、传染性微生物实验研究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有所不同,可能造成室内或周围人员感染传染病的危险.动物性气溶胶、人兽共患病和实验室获得性疾病感染是形成动物实验生物危害的三大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动物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实验室生物安全危害是十分必要的[1].
作者:刘艳;王珑;李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为了解包头市昆区旅店业的卫生现状,为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对包头市昆区98户旅店业的室内空气与公共用品进行了卫生学调查.1 对象与方法对包头市昆区98户旅店业(包括普通招待所、饭店、星级宾馆)进行监督检测.检测项目包括室内空气指标:温度、湿度(TY9700-数字温湿度计);照度(SZ-302型数字式照度测定仪);风速(EY3-2A电子微风仪);噪声(ND10声级仪);CO2浓度(C02测定分析仪TY9800);CO浓度(CO测定分析仪GYH-30680);空气细菌总数(采用平皿沉降法测定).
作者:娄华;张海莲;杜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宜昌市2009-2010年省级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监测结果,了解全市血吸虫病流行现状,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试行)》的要求,11个监测点开展人群及家畜病情、螺情和相关因素调查,采用SPSS12.0软件分析监测结果.结果 11个监测点未发现新病例;发现钉螺复现,未发现阳性钉螺.结论 传播阻断达标成果巩固,但螺情反弹因素未根除,环境改造灭螺工程等综合治理措施需进一步加强,防止疫情反弹.
作者:余凤苹;李晓明;马蓓蓓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当前,针对卫生监督工作的绩效考核,多数考核卫生监督管理机构的组织绩效,而针对职工的个人绩效考核却很少[1].如深圳市卫生监督所绩效考评对象为深圳市卫生监督所和各区卫生监督所[2].某铁路企业正在实施的卫生安全绩效考评是包含针对卫生管理人员和卫生管理相对人个人的绩效考核体系.该体系包含三个子系统,分别是卫生安全问题信息管理系统,对卫生管理人员及卫生管理相对人的考评管理系统.并通过卫生安全问题信息管理系统联结三个内部子系统.
作者:朱东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桂林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方法 对2010年1-12月《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桂林市手足口病确诊病例和重症病例的个案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 2010年桂林市共报告手足口病23 778例,发病率为472.89/10万,重症病例1 187例,死亡44例,阳朔县报告发病率高.病例集中在4-6月,以散居儿童为主,0~3岁年龄组发病多,主要由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混合感染引起.重症和死亡病例主要由EV71感染引起.结论 当前手足口病仍然是严重危害桂林市小年龄组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作者:李革莉;刘颖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湖北省项目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特别是首针及时接种率,全面推行自毁型注射器,实施安全注射,降低乙肝发病率.方法 加强领导、规范实施;保障项目经费;加强乙肝疫苗、注射器材管理;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接种率;推行自毁型注射器,确保安全注射;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项目管理和业务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普及乙肝防治知识;加强督导,不断改进工作质量.结果 项目实施前的2002年,湖北省项目地区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32.06%,全程接种率为81.27%,项目实施后的2009年,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4.97%,比2002年提高了196.23%;全程接种率为99.31%,比2002年提高了22.20%.结论 项目采取的策略和各项措施的实施,实现了项目目标,显著提高了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全省实现了安全注射,15岁以下人群乙肝发病率显著下降.
作者:郑莉;蔡碧;唐险峰;蔡哲锋;李琼;杨北方;罗玉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樟树市社区居民接受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前后相关知识态度的调查分析,评价此人群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加大社区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培训、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入户、举办专题宣传活动等方法,通过对社区居民宣传教育前后问卷调查进行评估.结果 宣传教育前后社区居民对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对HIV/AIDS的态度有明显转变.结论 通过与非政府组织联合形式针对社区居民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效果明显,干预措施值得推广.
作者:应勤荣;郑国林;羊小辉;聂剑;黄庆;谢丹;钟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临床输血是拯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则是输血过程中的基本的要求,临床输血工作人员是临床用血的直接的执行者[1],因此对临床输血工作人员有效、规范的管理则是临床用血安全基本的保障.为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本课题调查了哈尔滨市20家二、三级综合医院的输血科,了解目前输血科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相应的改善措施,整个过程按照国家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严格执行,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作者:柏柳;毛静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嵊州市疾控中心自1999年9月成立来,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科学发展、创建和谐疾控为目标,加强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为进一步探讨新形势下疾病控制队伍建设,特对本中心几年来人才队伍建设实践经验进行总结.
作者:应锡钧;王红霓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随着以政府为主导和以疾控工作为重点的社会大卫生观的形成,疾控工作将为更多的社会公众所关注、理解、重视与支持.在疾控工作中卫生公共关系是以疾控机构为主体,社会人群和广大服务对象为客体的管理活动,并借助传播媒介形成双向信息沟通,促使疾控工作与社会人群和服务对象之间建立良好的信赖合作关系.因此,如何把公共关系学运用于疾控中心各项工作,协调内外关系,是疾控工作人员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唐伟;刘传红;代世娥;王立亭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