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虞市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围产儿死亡对比分析

阮香莲;陈国娟;王丽

关键词:围产儿死亡率, 流动人口, 户籍人口
摘要:目的 分析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围产儿死亡的差异,提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干预措施,为制定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上虞市2006年10月-2010年9月的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顺性分析.结果 流动人口国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户籍人口,孕母孕期保健较户籍人口差周产儿死亡中死产和7天内新生儿死亡构成比高于户籍人口,死因顺位两者大致相当,首位死因均为出生缺陷.结论 要降低上虞市围产儿死亡率就必须降低流动人口围产儿死亡率,加强流动人口孕产期宣教及管理,实行适当的优惠政策,改善流动人口保健意识,提高产检率及住院分娩率是有效措施.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现状研究

    2009年成都市制定《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C类服务包(试行)》,进一步明确规定全市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完成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健康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2010年7月-8月,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现状,为保障基层健康教育服务均等化提供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张晓燕;刘熹;李小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08-2010年珲春公共场所客用化妆品卫生检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珲春市美容美发、宾馆的客用化妆品的卫生状况,进一步贯彻执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公共场所客用化妆品的卫生监督管理力度,确保消费者健康和使用安全,于2008 - 2010年每年的7-9月对市内86家美容美发、宾馆客用化妆品进行了卫生质量监督及检测,重点检查客用化妆品卫生质量、包装、标志及卫生许可批件等内容.

    作者:杨一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某钢铁厂工人血清活性氧、脂质过氧化水平分析

    目的 探讨钢铁工人血清活性氧(ROS)、脂质过氧化水平,为钢铁工人寻找职业健康监护指标.方法 选取某钢铁厂炼铁男性工人83人,以某供水厂男性工人40人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工人的一般情况、吸烟和饮酒情况、职业史和既往史等,并对其作业环境进行监测.按照作业区域将 工人分为炉顶平台组、炉侧平台组和炉底平台组,测定这些工人的血清活性氧、脂质过氧化水平.结果 钢铁厂炼铁高炉炉底平台和炉侧平台区一氧化碳的浓度均超过国家标准( 30 mg/m3),炉顶平台区域没有超标.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浓度均未超标.工人血清中ROS、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OD、GSH-Px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露组ROS、MDA含量随着作业工龄的延长逐渐增加,而SOD、GSH-Px活力随着作业工龄的演唱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钢铁厂的炼铁作业环境可引起工人体内发生脂质过氧化损伤,血清ROS、MDA、SOD、GSH-Px可以作为炼铁作业工人健康监护指标.

    作者:王春智;张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哈尔滨市集中空调污染状况调查

    目的 为了分析宅调污染情况和传染病发病情况的关系,以便指导空调清洗和疾病预防.方法 通过对10家商场、宾馆、超市等公共场所分别在冬季供暖开始前和结束前进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指标采样检测,并分析2006-2010年的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结果哈 尔滨冬季供暖期结束前的风管内积尘量、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的超标情况要比冬季供暖期开始前的严重,且传染病发病人数在5-7月份出现一个高峰期.结论 空凋在供暖期处于停用的状态,风管内经过半年左右沉积了很多灰尘和微生物,在供暖期刚刚结束的一段时间,沉积的灰尘和微生物随送风进入各个公共场所.在供暖期结束后集中空调使用频率较高,同时供暖期结束后的几个月是传染病发病人数较其他月份高,建议供暖期结束前后对集中空调进行清洗.

    作者:刘晓秋;綦峥;高群;唐剑辉;赵东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成都市灾后重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地点及对象1.1.1 地点选取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首批81个灾后重建农民集中居住区作为调查现场.1.1.2对象每个居住区按居住户数随机抽取5%的家庭,在健康教育活动前后分别对该家庭中15~80岁的全部家庭成员进行两次问卷询问调查.

    作者:李小虎;张晓燕;刘熹;洪英;杨莉;田红梅;熊茂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综合执法模式的探索

    随着国家卫生监督体制的深化改革和食品卫生监督职能的划转,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监督工作一度走向了被传统食品卫生监督执法模式所束缚的瓶颈.面对略显劣势的卫生监督执法领域和行政执法职能,张店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在医疗机构、学校卫生和公共场所等卫生监督执法领域积极探索出了新型执法模式,即综合执法[1-4],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赵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CD4+T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

    1 CD4+T淋巴细胞在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体内的变化规律1.1 感染H1V后CD4+T细胞减少机制 HIV感染者血液中CD4+T细胞以每年25个/μL~40个/μL幅度下降,出现症状时CD4+T细胞<300个/μL如其急转直下下降到200个/μL,则为疾病恶化的先兆[1].据报道,感染HIV的CD4+T细胞所占总比率,在无症状HIV感染者的外周血中多占1/10 000;AIDS病人外周血可达1/200,淋巴结中可达1/100.按此病毒感染CD4+T细胞的比率,仅用HIV直接细胞致病作用难以解释AIDS患者体内80%以上CD4+T细胞被清除的事实.

    作者:李育芬;申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云梦县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现状与对策

    云梦县从宣传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尘肺病防治条例》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人手,狠抓经常性与预防性卫生监督,加强对用人单位管理者和劳动者的防护知识培训等工作,有力地促进了职业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切实保护用人单位的利益和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对本辖区目前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陈志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县级疾控应急能力评价指标权重

    目的 对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能力评价体系指标进行权重设置,定量得出评价指标的权重值.方法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造判断矩阵,进行MATLAB分析计算.结果 获得了具有满意一致性的判断矩阵和可接受、符合逻辑的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系数.结论 层次分析法可用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能力定量评价.

    作者:梁纪伟;薄涛;张华强;杨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深圳市疾控机构2008-2009年度绩效评估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深圳市2008-2009年度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绩效评估结果,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2008-2009年度的区域和市级机构绩效评估指标的完成度水平.结果 深圳市2008-2009年度的区域和市级机构绩效评估结果均超过900分,属于优秀水平.区域绩效评估中的慢性病病人规范管理率、居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与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达标单位比例的完成度较低;市级机构绩效评估中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和“综合指标”的完成度较低.结论 根据绩效评估结果,深圳市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属于优秀水平,但同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作者:逯建华;何建凡;谢建滨;许舒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敦化市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掌握敦化市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敦化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共报告手足口病516例,发病率为107.06/10万;7-8月为发病高峰期;全市各街道社区、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乡镇病例较多;以散居儿童为主,年龄大部分在1~5岁,发病455例,占88.18%.聚集性疫情多集中在托幼机构.结论加强疫情监测,广泛开展防治知识宣传.“人-人”接触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家庭和托幼机构的传播,是手足口病社会传播的主要机制.迄今对手足口病尚无特殊疫苗,亦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者,是行之有效的控制手足口病继发传染的有力措施.

    作者:张晓波;董健美;王玉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曲靖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控制麻疹效果分析

    自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曲靖市麻疹发病大幅度下降.2001年发病率2.31/10万,为历史低水平.2001年后,全市麻疹疫情回升,其中,2004-2007年累计报告麻疹病例4 461例,年平均发病率19.02/10万,麻疹控制形势异常严峻,是对巩固20年计划免疫工作成果的严峻挑战.于2007-2010年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4次,麻疹发病得到有效控制,2010年麻疹发病率下降至0.2/10万.

    作者:何俊;速存芬;钱瑞雨;钱晏飞;徐文涛;李梓娴;陈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深圳市游泳场所泳池水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对本市30家游泳场所泳池水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卫生问题提出控制措施.方法 依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和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对本市酒店、游泳馆、住宅区等30家游泳场所随机抽取泳池水82份,检测pH值、浑浊度、游离性余氯、尿素、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卫生指标.结果 82份泳池水全项指标均合格的为64份,合格率为78.0%,其中pH值、浑浊度、游离性余氯、尿素、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分别为96.3%、100.0%、92.7%、98.8%、87.8%、100.0%;细菌总数合格率较2009年广东省、全国泳池水细菌总数监测的合格率低(P<0.05).结论 本市游泳场所泳池水仍存在卫生问题,须加强卫生管理.

    作者:张志诚;罗若荣;姜国燕;吴斌;叶宝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哈尔滨市2010年病毒性腹泻病原调查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病毒性腹泻的病原组成及其流行情况,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6-10月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和哈尔滨市第六医院采集疑似病毒性腹泻患者粪便样本44份,使用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特异性引物,采用PCR、套式PCR或一步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进而分析病原构成.结果 共检测样本44份,其中A组轮状病毒G9型2份,腺病毒1份,星状病毒2份,诺如病毒GI型1份,诺如病毒GⅡ型1份,札如病毒1份,病原检测阳性率为18.18%,没有混合感染.结论 PCR方法用于腹泻病毒检测特异、快速、敏感、易于分型,在44份病毒性腹泻患者样本中共检测到5种腹泻病毒.提示哈尔滨市病毒性腹泻病原复杂.

    作者:杨明;许军;舒畅;范秀山;华华;刘毅夫;李滨香;苏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06-2010年沈阳市实施结核病项目免费制度情况分析

    沈阳市于2005年初启动了《全国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使传染性肺结核病的发现及治愈均有所提高,各县区结核病防治所严格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的要求,积极进行肺结核病人的发现与治疗管理,严格执行项目的免费制度,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2006-2010年沈阳市项目免费制度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作者:杜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公共餐饮膳食评价系统的研究

    本文利用SQLSever技术、ActiveX Data Objects技术和Visual Basic模块化设计的思路,开发研制出计算机膳食指导服务系统,本系统由三个数据库组成,整个系统将营养评价及成分计算、自动配餐、营养知识咨询、膳食指南等功能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从而形成了一个餐饮企业菜品配方资料收集、数据化食物选择、个体人群配餐及合理膳食指导一体化的营养实时状况的调查、分析、评价、干预和做出指导的完整的软件系统.本系统已经在深圳市面点王餐饮公司通过测试,市场前景良好.

    作者:黄薇;王舟;张锦周;韩淑杰;王伟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调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1.1 调查对象阿拉善盟卫生系统医疗机构及各级疾控共14家单位,其中3家疾控中心,1家二甲级综合医院,1家二甲级专科医院,1家二甲级蒙医院,2家二级一等医院,5家一级医院及1个血站.1.2 调查依据 《微生物和生物安全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

    作者:焦红岩;敖登;赵华;刘喜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量化分级管理在个体诊所卫生监督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个体诊所作为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有效补充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医疗卫生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量的不确定性、流动性、治疗的短暂性、疾病的常见性、自主性是个体诊所工作的特点,也是监管的难点.开展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是一种先进的新型监督管理模式和路径选择[1],有利于监管单位针对性地开展量化评价指标和标准,突出对监管单位关键指标或标准等重点环节的监管,有得于更好地提高执法效率[2].通过对34家个体诊所进行量化分级管理和评价,确定本年医疗机构信誉等级,次年按A、B、C、D不同等级于不同监督频率,分别实施简化、常规和强化监督,以评促管,提高个体诊所自我规范、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探索个体诊所的分级监管模式.

    作者:王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邹城市实施医疗机构卫生监督公示制的探讨

    为加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管理,增强卫生监管的时效性,增加透明度,保护患者的知情权,保障人民群众就医安全,邹城市积极引进社会卫生监督机制,于2010年8月-2010年12月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推行了卫生监督公示制度,以探索医疗机构卫生监管的长效机制.

    作者:徐晓霞;张英;王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建构

    目的 构建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结构及相应的评估体系.方法 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提出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理论评价体系并形成研究工具;随机抽取了200份被试(其中有效被试198份),使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对调查数据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探索并形成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估体系.结果 所建评价指标体系总体系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087,各要素α系数为0.8288~0.5674,信效度较好.结论 我国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为六个构成要素:师资因素、研究生因素、学科因素、教学因素、管理因素、社会影响因素.

    作者:巩小军;范朝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