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现状研究

张晓燕;刘熹;李小虎

关键词:
摘要:2009年成都市制定《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C类服务包(试行)》,进一步明确规定全市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完成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健康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2010年7月-8月,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现状,为保障基层健康教育服务均等化提供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现状研究

    2009年成都市制定《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C类服务包(试行)》,进一步明确规定全市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完成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健康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2010年7月-8月,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现状,为保障基层健康教育服务均等化提供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张晓燕;刘熹;李小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三种检测大肠杆菌O157∶H7酶免疫传感器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三种检测E.coli O157∶H7的酶免疫传感器性能.方法 采用吸附法、分子自组法、电沉积法制备用于检测E.coli O157∶H7的酶免疫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法测定E.coli O157∶H7被同定在电极表面引起的电信号改变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吸附法、分子自组法、电沉积法在含0.1 mol/L PBS(pH7.4),1 mmol几二甲氨基甲基二茂铁,0.2mmol/L H2O2,30℃的底液中酶免疫传感器的检出限分别为5×102CFU/mL,2×102CFU/m L,1×102CFU/mL,检测线性范围为1×103 -1×105CFU/mL,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0,0.992,0.997.结论 电沉积法传感器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更简单,灵敏度更高.

    作者:马静;终荟;李江陵;刘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运用Cubic曲线模型预测深圳市售乳制品铅含量及人群暴露水平评估

    目的 建立未来3年深圳市售乳制品中铅含量的预测数学模型,评估人群暴露水平,以了解其可能风险.方法 根据2001 ~ 2010年深圳市乳制品中铅检测数据,应用Cubic曲线模型对未来3年深圳市售乳制品中铅含量进行预测,并结合深圳市膳食调查人群乳制品消费量数据,评估人群的暴露水平.结果 Cubic曲线模型结果显示2011-2013年深圳市乳制品铅含量有上升降趋势,为0.087~0.246mg/kg;人群乳制品铅暴露量也呈上升趋势,为9.962~28.167μg/d/p,占PTDI的4.648%~13.144%.结论 目前深圳市居民通过乳制品摄入铅的风险尚较小.

    作者:王舟;黄薇;潘柳波;谭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地方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及其应用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地方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长三角的区域中心城市,常州市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也和全国各地一样有了长足的进步,认真分析和评价其现状对于进一步提升应急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全国各地城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薛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深圳市游泳场所泳池水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对本市30家游泳场所泳池水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卫生问题提出控制措施.方法 依照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和卫生标准检验方法,对本市酒店、游泳馆、住宅区等30家游泳场所随机抽取泳池水82份,检测pH值、浑浊度、游离性余氯、尿素、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卫生指标.结果 82份泳池水全项指标均合格的为64份,合格率为78.0%,其中pH值、浑浊度、游离性余氯、尿素、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的合格率分别为96.3%、100.0%、92.7%、98.8%、87.8%、100.0%;细菌总数合格率较2009年广东省、全国泳池水细菌总数监测的合格率低(P<0.05).结论 本市游泳场所泳池水仍存在卫生问题,须加强卫生管理.

    作者:张志诚;罗若荣;姜国燕;吴斌;叶宝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澳大利亚社区卫生服务筹资和补偿对中国的思考

    1 澳大利亚社区卫生服务筹资与补偿1.1 澳大利亚社区卫生服务基本情况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亚洲东南部.总人口1 900万,整个社会已进人人口老龄化.出生率仅为1.75%.人口自然增长率8‰,呈下降趋势.期望寿命.男性76岁,女性82岁.卫生费用占GDP的8.3%,每年总费用为470亿澳元.人均年卫生费用为2 523澳元[1].根据WHO 2000年报告.在世界191个国家中,澳大利亚总的健康状况位于世界的第2位(英国第14位.美国第24位);按照保健服务的分配,澳大利亚排第17位(美国第32位)[2].

    作者:仲芷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起应急演练引发的思考

    为了探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对策,加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管理能力,对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全市应急演练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提出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有效应对的有力保障;扎实推进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作者:刘晓峰;万丽葵;孙秀梅;王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模式探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一个浩大的服务项目工程,其整体运行涉及到资金拨付渠道、支付方式、考核方式、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具体服务项目特点等方方面面.然而,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整体设计上,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政府应以何种模式组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选择了适宜的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就能够选择更加有效的相应策略组合,并给政策设计和机制改善提供明确的指引.

    作者:张明吉;陈连生;王民生;施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72例医疗机构违法使用非卫技人员案件查处情况分析

    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违法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执业活动严重地影响医疗质量,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后果严重,给患者医疗安全带来极大隐患.1对象和方法1.1对象连云港市卫生监督所经常性卫生监督的59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家,三级中医院1家,公立二级综合医院12家、民营二级综合医院12家,民营一级医院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立)19家.

    作者:严书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疾控系统实验室管理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实验室管理评审是实验室管理体系重要的要素之一,作为政府和监督部门出具数据的检测机构——疾控中心实验室,一方面所面临的卫生监督部门法律法规较多,变化较大,相关的卫生学评价标准和检测标准调整频繁;另一方面也是各级疾控中心主任实施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实施过程中,管理评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卢冰;张群国;徐云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黑龙江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现状调查

    目前,以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已经成为居民的主要死因.对慢性病防控能力进行深入调查,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慢性病防控工作的基本情况和现有应对能力,发现目前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不足,进而确定今后工作的重点和加强慢性病防控能力建设.

    作者:靳林;刘淑梅;庞志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广西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现状、问题及对策

    饮用水卫生监测的目的是通过检验水的理化、放射性和微生物等指标,掌握饮用水各种污染物的种类、含量及其动态变化,发现可能影响人群健康的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介水疾病发生和流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自治区各级卫生部门相继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城乡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工作,为各级人民政府决策以及为水利等有关部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及为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实施卫生监督执法提供依据.

    作者:钟格梅;唐振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04年宜昌市城区儿童百日咳抗体水平调查

    为了解宜昌市儿童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 DPT)后的免疫效果,给控制和消除百日咳提供依据,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免疫成功率监测要求,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4年1-12月份,对宜昌市城区1~7岁儿童,进行了百日咳抗体水平调查.

    作者:佟荟;马静;杨秀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贵州省部分地区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贵州省疫苗、冷链及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2009年全省3个地区、5个县、10个乡镇免疫规划工作的有关疫苗、冷链和预防接种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疫苗、冷链和预防接种管理欠规范现象在贵州省的地、县、乡级仍然存在.结论 健全并落实疫苗、冷链和预防接种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快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建设进程,加大培训和督导工作力度,对提高贵州省免疫规划工作水平和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质量至关重要.

    作者:张丽;徐飞;杜雯;刁壁;刘铭;蒋凤;管庆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量化分级管理在个体诊所卫生监督中的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个体诊所作为公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有效补充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医疗卫生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量的不确定性、流动性、治疗的短暂性、疾病的常见性、自主性是个体诊所工作的特点,也是监管的难点.开展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是一种先进的新型监督管理模式和路径选择[1],有利于监管单位针对性地开展量化评价指标和标准,突出对监管单位关键指标或标准等重点环节的监管,有得于更好地提高执法效率[2].通过对34家个体诊所进行量化分级管理和评价,确定本年医疗机构信誉等级,次年按A、B、C、D不同等级于不同监督频率,分别实施简化、常规和强化监督,以评促管,提高个体诊所自我规范、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探索个体诊所的分级监管模式.

    作者:王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卫生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需求及教学改革意愿调查

    卫生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越来越难,是近些年来,我国医药市场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1].究其原因,该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较低,除了不能满足医疗新形势对人才实践技能和工作经验的需求外,高校的实践教学大多不能满足学生自身的需求是问题的关键,也是容易被教育者忽略的问题[2].课题组对南方医科大学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各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从学生需求角度探索该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方向.

    作者:王丽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曲靖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控制麻疹效果分析

    自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曲靖市麻疹发病大幅度下降.2001年发病率2.31/10万,为历史低水平.2001年后,全市麻疹疫情回升,其中,2004-2007年累计报告麻疹病例4 461例,年平均发病率19.02/10万,麻疹控制形势异常严峻,是对巩固20年计划免疫工作成果的严峻挑战.于2007-2010年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4次,麻疹发病得到有效控制,2010年麻疹发病率下降至0.2/10万.

    作者:何俊;速存芬;钱瑞雨;钱晏飞;徐文涛;李梓娴;陈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河池市2008-2010年医疗机构消毒监测结果分析

    定期开展消毒质量检测工作,为医疗机构开展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提高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护人群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1].通过对河池市2008 - 2010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掌握河池市医疗机构的消毒情况,为提高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提供依据.

    作者:吴林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沁源县5岁以下儿童麻疹、风疹、乙脑抗体水平分析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随机抽取沁源县县城城乡结合部1岁~、2岁~、3岁~、4岁~、5岁~,5个年龄组共210名的健康儿童为监测对象进行抽样,其中男性112人,女性98人.1.2方法采集静脉血3~5 ml,分离血清,置~20℃冰箱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乙脑病毒IgG、麻疹IgG、风疹IgM抗体检测试剂盒均由珠海经济特区海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以上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实验操作及结果判定按说明书进行.1.3统计分析采用X 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邹翠英;高小平;药志浩;王建勋;樊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浙江省麻风现症患者延迟诊断疾病经济负担研究

    目的 了解麻风患者延迟确诊的时间以及至确诊时的疾病经济负担情况,为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有利依据.方法 对浙江省近年来发现的麻风病人且完成了相应的联合化疗疗程的对象使用自行研制的麻风病人疾病负担调查表,由经培训的麻风专业防治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33例调查对象确诊时间平均为34.65±4.85个月,发病至确诊时在各级医疗机构平均诊疗次数为6.9次;直接经济负担平均为3 088.7±140.1元;间接经济负担为584.1±111.2元.不同型别的患者发病至确诊时经济负担:6例浙江省BP患者在各级医疗机构就诊次数平均为6天,误工天数平均为4.3±1.5天;而27例MP患者就诊次数平均为8.5天,误工天数浙江省(18例)的误工天数为6.5±1.2天,外省务工人员(9例)误工天数为3.9±1.1天.结论 在麻风低流行状态下,麻风患者诊断时间较长以及在疾病诊疗过程中所承担的经济负担比较重,因而应对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的麻风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的发生;同时,也要加大向社会宣传麻风知识的力度,促进患者及时主动就医,以降低麻风患者误诊经济负担.

    作者:妙建芬;谭又吉;王景权;严良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