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贵州省部分地区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现状调查

张丽;徐飞;杜雯;刁壁;刘铭;蒋凤;管庆虎

关键词:疫苗, 冷链, 管理, 调查
摘要:目的 了解贵州省疫苗、冷链及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2009年全省3个地区、5个县、10个乡镇免疫规划工作的有关疫苗、冷链和预防接种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疫苗、冷链和预防接种管理欠规范现象在贵州省的地、县、乡级仍然存在.结论 健全并落实疫苗、冷链和预防接种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快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的建设进程,加大培训和督导工作力度,对提高贵州省免疫规划工作水平和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质量至关重要.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某涉外“农家乐”酒店感染性腹泻事件的调查

    桂林阳朔以其山水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西方游客观光旅游,为确保他们的旅游饮食安全,现将一起涉外农家乐酒店感染性腹泻事件的调查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疫情调查专题报告,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2 结果2.1 基本情况2000年一对美国夫妇将村民遗弃的一座土墙瓦房购买下来,经装饰,形成具有中国乡村气息的酒店,接待到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该酒店所在的村庄环境卫生较差,猪、牛圈和旱厕随处可见.酒店于2003年开业,设客房26间(套),客房内设卫生间.酒店设有独立厨房和餐厅,厨房面积约12m2.餐厅可容纳客人65人就餐.

    作者:麦浩;陈兴乐;李永红;李秀芘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深圳市疾控机构2008-2009年度绩效评估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分析深圳市2008-2009年度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绩效评估结果,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深圳市2008-2009年度的区域和市级机构绩效评估指标的完成度水平.结果 深圳市2008-2009年度的区域和市级机构绩效评估结果均超过900分,属于优秀水平.区域绩效评估中的慢性病病人规范管理率、居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与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达标单位比例的完成度较低;市级机构绩效评估中的“疾病预防与控制”和“综合指标”的完成度较低.结论 根据绩效评估结果,深圳市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属于优秀水平,但同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作者:逯建华;何建凡;谢建滨;许舒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用户统一认证与授权在中国疾控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200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Java 2 Platform,Enterprise Edition(J2EE)建设了B/S架构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实现了全国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报告.从业务方面建立了以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核心的基本业务管理模式;涵盖与核心疾病预防控制业务相关的基本公共卫生信息、健康危险危害因素监测、死亡病例报告、重大疾病主动监测和国家重点控制疾病等专病或单病种的监测业务应用[1].

    作者:李言飞;鲍一丹;葛辉;王俊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敦化市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掌握敦化市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敦化市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共报告手足口病516例,发病率为107.06/10万;7-8月为发病高峰期;全市各街道社区、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乡镇病例较多;以散居儿童为主,年龄大部分在1~5岁,发病455例,占88.18%.聚集性疫情多集中在托幼机构.结论加强疫情监测,广泛开展防治知识宣传.“人-人”接触是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家庭和托幼机构的传播,是手足口病社会传播的主要机制.迄今对手足口病尚无特殊疫苗,亦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患者,是行之有效的控制手足口病继发传染的有力措施.

    作者:张晓波;董健美;王玉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哈尔滨市2010年病毒性腹泻病原调查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病毒性腹泻的病原组成及其流行情况,为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6-10月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和哈尔滨市第六医院采集疑似病毒性腹泻患者粪便样本44份,使用轮状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诺如病毒和札如病毒特异性引物,采用PCR、套式PCR或一步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进而分析病原构成.结果 共检测样本44份,其中A组轮状病毒G9型2份,腺病毒1份,星状病毒2份,诺如病毒GI型1份,诺如病毒GⅡ型1份,札如病毒1份,病原检测阳性率为18.18%,没有混合感染.结论 PCR方法用于腹泻病毒检测特异、快速、敏感、易于分型,在44份病毒性腹泻患者样本中共检测到5种腹泻病毒.提示哈尔滨市病毒性腹泻病原复杂.

    作者:杨明;许军;舒畅;范秀山;华华;刘毅夫;李滨香;苏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哈尔滨市腹泻儿童携带ystB基因Y.e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儿童腹泻患者携带ystB基因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通过PCR扩增患儿ystB基因,通过血清凝集实验及生化反应分析其血清型和生物型.结果 所分析418例腹泻患儿中,有3例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ystB基因阳性表达;均为生物1A型;检测到血清型O∶6者2例,O∶8者1例.结论 ystB基因阳性表达者均为生物1A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血清型以O∶6略多.

    作者:于兰;赵英男;黄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起应急演练引发的思考

    为了探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对策,加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应急管理能力,对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全市应急演练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提出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得到有效应对的有力保障;扎实推进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是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对策.

    作者:刘晓峰;万丽葵;孙秀梅;王建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地方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评价及其应用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地方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作为长三角的区域中心城市,常州市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也和全国各地一样有了长足的进步,认真分析和评价其现状对于进一步提升应急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全国各地城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薛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越秀区重性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危险性评估

    目的 做好越秀区重性精神病人的监护管理,降低肇事肇祸率,为制订重性精神病人的长效管理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区有潜在暴力倾向的病人,即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六种重性精神病人进行全面的摸底排查、登记建卡、诊断复核和肇事肇祸危险性的评估.结果 越秀区登记在册精神病人7 243人,精神疾病检出率6.38‰,登记在册六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共6 280人,对其中4 148例患者进行诊断复核和肇事肇祸危险性的评估,肇事肇祸危险度1~5级899人,占评估病人21.67%;1~5级患者中规则治疗率49.10%,不规则治疗率14.01%,未治疗率36.88%.结论 诊断复核现场评估率偏底,六大病种患者失访率偏高,肇事肇祸危险性1~5级患者规则治疗率偏低,说明重性精神病人监管力度不够,应积极开展社区康复服务,加强社区重性精神病人的监护管理,降低肇事肇祸率.

    作者:龚诚华;蔡梅英;胡号应;戴丽萍;陈鑫;周焕宁;夏嘉杰;黄丽娟;翁帆;李丽;伍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宁波市流动儿童家长免疫预防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宁波市.为了解外来儿童家长免疫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掌握流动儿童家长容易接受的健康教育宣传模式,从而为制定经济发展和健康教育宣传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8年在宁波市北仑区开展了此项调查.

    作者:周绍英;刘媛波;马瑞;边国林;徐国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中国疾控中心信息资源管理现状评估

    根据对中国疾控中心的远景目标规划的业务分析,中国疾控中心需要在统筹规范和标准的基础上,融合各二级所的工作,集合各类信息,将各类成果进行转化从而支持业务开展.而要使信息资源能够很好地支持业务达到这个远景目标,就需要在业务模型比较完善的情况下,融合各二级所的业务,统一信息标准,制定信息管理规范,将散落在各个不同单位和部门的监测业务和科研业务信息整合起来,进行规范化管理,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换;将其他各类业务的信息与此两大主线合理地关联起来,从基础信息管理(收集、统计)提高到分析、发掘和利用的层面,使信息资源能够有效地支持业务的开展,从而增加中国疾控中心的信息资源的业务价值.

    作者:王俊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疾控系统实验室管理评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实验室管理评审是实验室管理体系重要的要素之一,作为政府和监督部门出具数据的检测机构——疾控中心实验室,一方面所面临的卫生监督部门法律法规较多,变化较大,相关的卫生学评价标准和检测标准调整频繁;另一方面也是各级疾控中心主任实施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实施过程中,管理评审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作者:卢冰;张群国;徐云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三种检测大肠杆菌O157∶H7酶免疫传感器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三种检测E.coli O157∶H7的酶免疫传感器性能.方法 采用吸附法、分子自组法、电沉积法制备用于检测E.coli O157∶H7的酶免疫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法测定E.coli O157∶H7被同定在电极表面引起的电信号改变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吸附法、分子自组法、电沉积法在含0.1 mol/L PBS(pH7.4),1 mmol几二甲氨基甲基二茂铁,0.2mmol/L H2O2,30℃的底液中酶免疫传感器的检出限分别为5×102CFU/mL,2×102CFU/m L,1×102CFU/mL,检测线性范围为1×103 -1×105CFU/mL,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0,0.992,0.997.结论 电沉积法传感器与前两种方法相比更简单,灵敏度更高.

    作者:马静;终荟;李江陵;刘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慈溪市基层妇女保健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慈溪市基层妇女保健人力资源现状,为基层医院自身建设和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信息.方法 以调查表形式收集基层妇女保健人员的相关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基层妇女保健存在人力资源欠缺,人员稳定性不够,职称结构不理想等现象,导致妇女保健工作完成质量和管理受到影响.结论 加强妇女保健队伍人力资源建设,充实并固定妇女保健人员,不断提高妇女保健质量.

    作者:陈淑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杭州下城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模式效果评价

    目的 通过调查对比分析,验证与完善适合城市的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管理模式.方法 2006年,在对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状况基线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下城区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模式,5年后对相应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孕产妇对危险因素的识别明显提高,孕期保健服务得到提升,费用优惠政策得到落实.结论 下城区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模式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为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提供了参考.

    作者:朱旭红;朱月伟;葛承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大庆市2004-2010年慢性非传染病发病流行病学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疾病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常见的传染病的发病率下降,慢性非传染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为了解大庆市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和特点,评价慢性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效果,为制定相应的慢性病综合防治规划提供依据,对大庆市2004-2010年报告的慢性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王艳红;王德平;王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绩效分配考核体系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及评价

    目的 探讨绩效分配考核体系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和实施效果.方法 运用竞聘机制,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和工作质量为主的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绩效考核管理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医疗和病人安全,提高了服务满意度,降低了差错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提高服务满意度和工作质量,促进了该学科的专业化发展.

    作者:邵春梅;宋慧平;李君;王熠;李洁;张芳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现状研究

    2009年成都市制定《成都市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C类服务包(试行)》,进一步明确规定全市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完成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内容,健康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2010年7月-8月,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成都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教育现状,为保障基层健康教育服务均等化提供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张晓燕;刘熹;李小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深圳南山区卫生监督综合执法网格化管理初探

    目的 建立基层网格化卫生监督综合执法管理新体系.方法 采用强化和深度培训方法快速提高人员素质;采取“全面覆盖、重点监督、网格管理、综合执法”战略提高卫生监督效能:合理划分“责权”任务,实现“分区网格有人管,格内监督有人干”的目标.结果 首次全面摸清监督对象底数,对职业危害等隐患风险进行了评估,提高了监督效率及整改效果,激发了卫生监督员的工作热情,职业卫生监督频次是2004-2008年职业卫生监督频次总和的2.43倍.结论 此卫生监督执法创新体系在基层卫生监督机构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严志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72例医疗机构违法使用非卫技人员案件查处情况分析

    医疗卫生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违法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执业活动严重地影响医疗质量,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后果严重,给患者医疗安全带来极大隐患.1对象和方法1.1对象连云港市卫生监督所经常性卫生监督的59家医疗机构,其中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家,三级中医院1家,公立二级综合医院12家、民营二级综合医院12家,民营一级医院1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立)19家.

    作者:严书棣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