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职业病危害信息监控处置运行成效分析

汪严华;林松;黄清

关键词:职业病, 监控, 分析
摘要:目的 为有效地加强职业病危害的预防与控制,提高卫生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取前后对比的方法 ,对实施职业病危害监控处置工作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针对各种职业病危害信息实施分类处理,有效地督促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如:作业场所环境改善和职业健康检查得到落实,职业禁忌人员得到及时调离,疑似职业病人得到及时诊治.职业卫生监督工作的各项评价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职业卫生监督工作的针对性从36.14%升到41.06%;职业卫生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从64.28%升至83.21%.工作绩效指标:每人次、每万元落实整改措施的企业数分别提高77.78%和86.44%;每人次或每万元职业健康检查工人的增加数分别提高8.21%和18.98%.结论 实施职业病危害监控处置,使卫生行政部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与用人单位三者之间互动,形成职业病防治管理的良性循环.同时,通过职业病危害的有效监控,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掌握职业病危害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得到了大大提高,可以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使职业卫生监督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应用与研究

    目的 探索建立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长效管理机制,保障饮水安全.方法 设立对照组和实验组,分析比较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前后滨州市7家卫生监督机构监督文书和10家供水单位水质检测结果及设施建设情况.结果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后同工作量需要的监督员人次比量化分级管理前降低16%,实验组比对照组降低13%.单位监督员的工作量实行量化分级管理后比量化管理前提高70%,实验组比对照组提高90%,出厂水、末梢水合格率分别提高47.5%和34%,化验室自检项目和能力较量化分级管理前提高39%,供水单位卫生组织制度建设率提高57%.结论 实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可显著提高工作质量、效率、规范性、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提高饮水卫生质量,有效控制介水传染病发生与流行,大限度减少社会医疗卫生资源浪费,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化利用.

    作者:张永生;盖东滨;许洪青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双辽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 为了解双辽市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感染状况,为乙肝疾病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12月对双辽市所辖的公共场所所有从业人员采用ELISA法进行HBV感染状况调查.结果双辽市2009年度公共场所共有从业人员3 694人,HBsAg阳性309人,HBsAg阳性率为8.36%;性别分布,男性高于女性,其中男性阳性率为10.65%(133/1 249),女性阳性率为7.20%(176/2 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4,P<0.01).提示HBV感染仍属于中度流行程度,缺乏免疫力的人群占66.22%.结论 从业人员HBsAg阳性率较高,应继续加强卫生监督,普及乙肝防治知识,抓好防制措施,推行服务行业中乙肝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力,防止HBV感染和传播,以保护消费者健康.

    作者:杨继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平定县2004~2006年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分析

    为了解平定县近几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分析死亡原因,为有关部门制定卫生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平定县2004~2006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芝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体会

    1 职业病诊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 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史)材料缺失或不全职业病诊断离不开明确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诊断机构的要求,如实提供劳动者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但部分用人单位往往不能很好地履行此项义务,不愿提供职业史证明,特别是有些劳动者已经有多家单位工作经历,这些给职业病诊断带来不少困难.为此认为,职业病诊断在受理劳动者职业病诊断申请时,如用人单位不愿提供劳动者职业史,则劳动者在相同作业环境工作的同事证明,劳动者在此期间工资证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卫生监督机构调查笔录等均可作为职业史证明[1].其次,劳动者也可以通过劳动部门劳动仲裁方法来确认职业史,即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促裁,劳动者凭有效的劳动关系证明材料(仲裁决定)向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职业病诊断.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我国艾滋病防治策略刍议

    1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与特点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人,1994年进入快速增长期.据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对中国艾滋病疫情进行估计,截止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其中艾滋病病人8.5万,全人群感染率为0.05%.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仍相当严峻.截止2008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27.63万例,其中艾滋病病人8.23万例,累计死亡3.81万例.虽然从总体上看,我国艾滋病疫情仍呈低流行态势,但在特定人群和局部地区中感染宰已很高,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艾滋病疫情上升速度有所减缓;二是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三是艾滋病疫情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四是艾滋病流行因素广泛存在[1].艾滋病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我国正处于艾滋病防治的关键时期.

    作者:吕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关于规范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程序的探讨

    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处理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程序,使调查工作能够快速反应、高效运作,全丽查明事件的真相,迅速采取有效、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及时消除事件引起的不良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本次探讨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将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过程分为常备期,接报期,现场调查期,制订和执行控制措施期,报告、总结和交流期等五期,分别阐述在各个时期中调查处理工作的程序和重点,既使得各个调查时期重点突出,又使各项工作能够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确保调查工作的高效性和规范性.

    作者:谢伟光;张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运城市2008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快速评估报告

    目的 快速评估运城市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接种率.方法 MV强化免疫完成后,市卫生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各县(市、区)接种牢进行调查和快速评估.结果全市目标儿童835 066人,接种MV811.548人,接种率为97.18%.全市快速调查目标儿童1 561人,接种MV1 544人,接种率为98.91%,各县和各年龄组快速评估接种率均>95%.结论 运城市MV强化免疫是一次全面、彻底、高质量的MV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流行,降低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荆红梅;陈淑珍;赵俊霞;王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按审核日期统计的疫情报表重新生成问题浅见

    目的 为完善网络直报系统,使其生成的各种报表更加客观、真实、可信、可用.方法 分析网络直报系统中按审核日期统计的报表生成时间,对不同时间生成的疫情报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按审核日期统计的报表都在年内生成后,年终重新生成.两次生成的报表,数据差异极大,存在一定的问题.结论 年终重新生成按审核口期统计的疫情报表意义不大,并致使来年的疫情分析表产生传染病报告数比上年同期升高的错觉,建议网络直报系统年终不再重新生成按审核日期统计的报表.

    作者:蒋仁保;缪春华;袁兆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沈阳市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沈阳市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状况.方法 在沈阳市2所综合性大学、15所高中、15所初中分层抽取6 941人,采用匿名问卷方式调查近1a内的健康相关危险行为.结果沈阳市青少年普遗存在健康相关危险行为,有42.43%的青少年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26.65%不遵守交通规则、3.49%曾经自杀、2.90%曾经使用毒品.结论 青少年中存在多种易导致伤害的危险行为,应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并制定干预措施以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

    作者:张丹;杨永建;陈凡;郭廓;杜浩;李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人才上下互派培养机制的运行及评价

    中国疾控中心作为疾控工作的国家队,专门建立人才上下互派培养项目,划拨经费,承担起对各省级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培训的职责,同时选派青年职工到各省疾控中心学习锻炼.该项目自2004年起实施至今,已为各省培养了2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选派60多名青年职工到基层锻炼,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本文通过对2004年~2008年接收进修人员的管理和统计分析,对项目工作进行了阶段良好的培训效果总结,提出对项目开展工作的建议,为更好地利用专业资源,拓展项目实施,完善项目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郭晶;李静;张学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有证标准物质在卫生检验中的质量管理

    在卫生检验中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则是检测质景保障的有效措施.目前,国内外有证标准物质种类繁多,有的价格不菲,这就为合理的选择购买带来了困难.如果在购买标准物质后忽视管理,就将形成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对发挥标准物质的作用,维护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产生影响.

    作者:李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某市医疗机构执业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辖区内医疗机构执业状况及存在问题,为开展医疗服务市场监管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查各级医疗机构,通过现场检查、询问及查阅相关资料填写调查表.结果共检查医疗机构49家,持有有效<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为81.63%,按照核准的诊疗科目范围开展诊疗活动为87.76%,按规定聘用取得执业资质人员的合格率为79.59%.结论 加大监督检查及宣传培训力度,严把准入关,加强社会监督,促进医疗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作者:严小霞;廖树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传染病管理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传染病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严重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染病不再是单纯的卫生问题,而成为一个与政治、经济、安全、稳定等密切相关的重大社会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在原有传染病防控进展不均衡的情况下,新发传染病又不断出现,使得传染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同时我国全球化速度加快,人员交流密集,生态环境恶化,人们生活饮食等行为发生变化,加之健康教育的缺乏,这些都给我国传染病的防控带来诸多困难[1].

    作者:徐宝庆;慕莹;尹冀源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8年广州某小学一起甲3型流感疫情分析

    目的 对一起学校甲型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控制,分析学校流感暴发流行的因素,对广州人口密集中心城区学校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用流感调查表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咽漱液送广州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及分型.结果全校共发病.30人,罹患率4.0%,二年4班发病23人,班罹患率52.4%,采集的7份咽漱液标本中,5份流感H3阳性.结论 此次为一起甲型流感暴发疫情.加强流感等学校传染病的疫情监测、报告、处理,完善传染病防控体系,落实学校卫生老师传染病管理职责,对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国聪;湛柳华;肖晓玲;曾维斌;冯建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上高县医疗机构网络直报肺结核病转诊追踪情况

    目的 通过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弼络直报肺结核病转诊追踪情况的评价分析,了解工作中的不利因素,从而改善转诊追踪工作.方法 对2005年7月到2008年6月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月报表,病人转诊单、初诊病人登记本和结核病人登记本、病人追踪登记本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上高县2005年7月到2008年6月非结防机构肺结核病实际网络直报病人1 091例,转诊到位459例,转诊到位率为42.1%,转诊未到位632例,追踪率达99.5%,追踪到位544例,追踪到位率为86.1%,总体到位1 003例,总体到位率为91.9%.1 003例总体到位的肺结核病人在医疗机构痰检结果是:阳性病例81例,占8.1%,阴性病例590例占58.8%,未痰检332例,占33.1%,在结防机构复核结果是:阳性283例,占28.2%,阴性720例,占71.8%.85例追踪来到位病人有18例在辖区外、外出打工,占21.2%,15例拒绝治疗,占17.7%,22例地址不详,占25.9%,等等.结论 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的合作,加强对医疗机构报告转诊痰检工作的督导,充分利用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这个信息平台,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工作.

    作者:杨晓敏;陈国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实施绩效考核促进疾控事业发展

    1 构建绩效管理模式是疾控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建立,各项事业长足进步,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发生了重大变革.疾控机构从卫生防疫模式走到了今天大范围、深内涵的公共卫生模式下,一个由政府举办的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必须迅速适应如政策支持环境、疾病谱、机构内部人员理念和人员结构等诸多变化,才能有效落实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措施,达到不断提升人群健康水平的目标.因此,作为疾控机构的管理者应该要解读好引发这场绩效考核热潮的政策、支持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积极主动的顺应改革发展,谋定而为、顺势而上,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构建绩效管理模式,推进疾控机构的内涵建设.

    作者:谈佳弟;石国政;沈鸿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职工食堂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探讨

    目的 通过职工食堂开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实际,总结了职工食堂在实施这一管理制度取得的成效.方法 确立领导小组,制定方案,结合职工食堂实际,按照卫生部制定的量化评分表打分确定.并对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讨.结果对47户职工食堂进行量化评分,其中A级2户,B级4户,C级41户,分别占总数的4.26%、8.51%、87.23%.结论 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应先选择典型,从关键的监督项目入手,以点带面进行推广,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的宣传这一模式,才能顺利开展.

    作者:王明川;张晓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芜湖市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现状调查

    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化是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实现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根本保证.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是社区卫生与公共卫生服务在城市基层的有效融合,它促进了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职责的落实和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发挥,对完善我国城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意义重大[1].芜湖市公共卫生服务进社区启动相对滞后,为规范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时了解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现状,于2008年年底组织开展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现状的调查,为指导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作者:吴忠恕;杨小祥;王睿;程周祥;刘涛;唐桂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HIV抗体检测质量管理

    我国HIV抗体检测主要在各级各类医疗、疾病预防控制、检验检疫、采供血及卫生保健等机构的艾滋病参比、确证、筛查及艾滋病检测点等检测实验室进行.常规的HIV抗体检测程序为筛查试验和确认试验[1].本文就如何对HIV抗体检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等内容作探讨.

    作者:李育芬;申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浅谈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组成与使用

    目的 探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的组成与使用问题.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 .结果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问题上,专家组完全可以解决问题;专家组要有专家组的规矩;要树立程序正义优于实体正义的观念;国家工作人员要追求真理.结论 调查诊断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只能成立专家组,不需要成立专家库.

    作者:张世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