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伟光;张洁
目的 快速评估运城市麻疹减毒活疫苗(MV)强化免疫接种率.方法 MV强化免疫完成后,市卫生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各县(市、区)接种牢进行调查和快速评估.结果全市目标儿童835 066人,接种MV811.548人,接种率为97.18%.全市快速调查目标儿童1 561人,接种MV1 544人,接种率为98.91%,各县和各年龄组快速评估接种率均>95%.结论 运城市MV强化免疫是一次全面、彻底、高质量的MV强化免疫,是控制麻疹流行,降低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荆红梅;陈淑珍;赵俊霞;王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弼络直报肺结核病转诊追踪情况的评价分析,了解工作中的不利因素,从而改善转诊追踪工作.方法 对2005年7月到2008年6月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月报表,病人转诊单、初诊病人登记本和结核病人登记本、病人追踪登记本进行综合统计分析.结果上高县2005年7月到2008年6月非结防机构肺结核病实际网络直报病人1 091例,转诊到位459例,转诊到位率为42.1%,转诊未到位632例,追踪率达99.5%,追踪到位544例,追踪到位率为86.1%,总体到位1 003例,总体到位率为91.9%.1 003例总体到位的肺结核病人在医疗机构痰检结果是:阳性病例81例,占8.1%,阴性病例590例占58.8%,未痰检332例,占33.1%,在结防机构复核结果是:阳性283例,占28.2%,阴性720例,占71.8%.85例追踪来到位病人有18例在辖区外、外出打工,占21.2%,15例拒绝治疗,占17.7%,22例地址不详,占25.9%,等等.结论 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与结防机构的合作,加强对医疗机构报告转诊痰检工作的督导,充分利用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这个信息平台,切实做好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工作.
作者:杨晓敏;陈国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海淀区奥运保障支援单位卫生监督员掌握法律法规知识的现状,探讨影响监督员法律法规知识知晓度的因素,为加强和提高我国卫生监督队伍人员素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监督员法律法规知识问卷>,对参与保障支援工作的69名外省市监督员进行问卷调查,分别运用Epidata3.1软件和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性别监督员法律法规知识的得分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比较不同工作年限和学历的监督员的得分情况.结果监督员的学历和工作年限对其法律法规知识的知晓度有影响.学历较高的,其法律法规知识知晓率较高;工作年限为11~20年的,法律法规知识知晓程度高;工作年限长于20年的监督员对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程度有所下降.而监督员对卫生监督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程度没有性别和地域差异.结论 监督员对卫生监督法律法规知识的掌握程度普遍较好,应结合影响监督员知识掌握程度的因素加强对监督人员的培训.
作者:夏萍萍;时福礼;郑洋;张宝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我国HIV抗体检测主要在各级各类医疗、疾病预防控制、检验检疫、采供血及卫生保健等机构的艾滋病参比、确证、筛查及艾滋病检测点等检测实验室进行.常规的HIV抗体检测程序为筛查试验和确认试验[1].本文就如何对HIV抗体检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等内容作探讨.
作者:李育芬;申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职工食堂开展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实际,总结了职工食堂在实施这一管理制度取得的成效.方法 确立领导小组,制定方案,结合职工食堂实际,按照卫生部制定的量化评分表打分确定.并对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探讨.结果对47户职工食堂进行量化评分,其中A级2户,B级4户,C级41户,分别占总数的4.26%、8.51%、87.23%.结论 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应先选择典型,从关键的监督项目入手,以点带面进行推广,要加大宣传力度,广泛的宣传这一模式,才能顺利开展.
作者:王明川;张晓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中国疾控中心作为疾控工作的国家队,专门建立人才上下互派培养项目,划拨经费,承担起对各省级疾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进修培训的职责,同时选派青年职工到各省疾控中心学习锻炼.该项目自2004年起实施至今,已为各省培养了2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选派60多名青年职工到基层锻炼,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本文通过对2004年~2008年接收进修人员的管理和统计分析,对项目工作进行了阶段良好的培训效果总结,提出对项目开展工作的建议,为更好地利用专业资源,拓展项目实施,完善项目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郭晶;李静;张学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市东城区初步对三星级以上的宾馆建立了传染病防控体系,降低了宾馆发生传染病流行的风险,保障了奥运会期间没有发生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作者:黄辉;张海艳;戴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对水质卫生监测的要求大大提高,颁布了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新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2006年版).为全面掌握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水质检测能力,2008年5月开展了全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水质检测能力调查工作.对各级疾控机构的水质检测能力、水质检验实验室仪器、设备情况以及水质检测专业技术人员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刘长福;苏华;张剑峰;金洪伟;张毅;刘静晶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通过连续三年对浙江农村卫生厕所无害化效果的监测,结果显示农村户厕能达到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的仅为40%左右.成蝇和蛆密度均与温度有关,夏季的合格率明显低于冬季.经对三格式化粪池第一池和第三池的各项指标的检测,两池之间粪大肠菌值和亚硝酸盐氮均无差异,而氨氮,硝酸盐氮有差异.
作者:任丽华;楼晓明;陈卫中;蔡建民;郑明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无棣、沾化、滨城三县区,在如何解决农村群众生活用水方而进行了有益探索,通过实行集中式供水,解决了多年来群众饮水难的问题.但是南于农村地域广,人口密度小,居住相对分散,集中供水距离远,难度大,输水过程中水质易发生变化,给安全供水埋下了隐患.为了解其现状,积累农村集中式供水经验,对该地区的农村集中式供水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盖东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常熟市城乡居民慢性病的现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于2007年10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对2 443位居民进行个人健康情况问卷调查和医学体检.结果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50.58%,慢性病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上升,并伴有城乡和性别差异,女性居民贫血患病率高于男性.多因素Logislic回归分析显示:城镇、进行体育锻炼、不吸烟是慢性病的保护性因素,OR(95%CI)分别为0.63(0.49~0.81),0.65(0.49~0.86),0.54(0.38~0.77);女性.年龄、超重或肥胖、向心性肥胖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39(1.15~1.68),2.42(1.96~2.99),2.73(1.51~4.92),3.86(3.0~4-4.91).结论 常熟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对重点人群进行综合防治与管理、对青少年进行早期健康教育和知识宣传方可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沈明珠;王冬月;吴叶;闻伟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的组成与使用问题.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 .结果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问题上,专家组完全可以解决问题;专家组要有专家组的规矩;要树立程序正义优于实体正义的观念;国家工作人员要追求真理.结论 调查诊断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只能成立专家组,不需要成立专家库.
作者:张世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绩放评估是控制和改进组织绩效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数据包络分析在公共卫生系统组织绩效评价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简要回顾,总结数据包络分析应用的相关信息,探讨数据包络分析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的应用,以期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DEA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从而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绩效评价提供管理工具和决策参考.
作者:刘春燕;郝艳华;吴群红;苏华;刘景华;杨柳;韩丽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血液净化中心医院内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 ,降低院内感染.方法 从血液净化中心的环境、患者、医护人员、一次性材料及其他物品、医用垃圾的管理,到各种制度的完善以及透析中心质量的监控及对策,降低医院感染率.结果此血液净化中心医院内感染率较低.结论 实施科学化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手段.
作者:徐丽云;林江英;林何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如东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和管理状况,为政府制订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本地区所有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和水样采集,按照GB5749,5750-2006<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对所取得的资料进行整理,用统计学方法 进行分析和描述,查找本县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和管理建议.结果2008年如东县农村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总体合格率为45.4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0.89%),出厂水和末梢水合格率分别为35%和45.46%,合格率低的5个项目是:余氯(或二氧化氯)、氯化物、浑浊度、氨氮、菌落总数;全县各供水单位消毒装备的配备率为81.82%,正常使用率为18.52%;除铁除锰等水质净化处理装备的配备率为50%,正常使用率27.27%;有水质自检实验室的水厂只占16.67%;绝大部分水性疾病发生在农村.结论 如东县农村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硬件配备不足、运转低效,水质卫生状况令人堪忧,饮用水安全存在隐患.建议政府增加改水资金投入,加大监督监测工作频次和健康教育宣传力度,着力改善农村饮用水水质,减少或杜绝介水疾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卫生.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构建绩效管理模式是疾控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逐步建立,各项事业长足进步,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发生了重大变革.疾控机构从卫生防疫模式走到了今天大范围、深内涵的公共卫生模式下,一个由政府举办的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的组织形式,必须迅速适应如政策支持环境、疾病谱、机构内部人员理念和人员结构等诸多变化,才能有效落实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措施,达到不断提升人群健康水平的目标.因此,作为疾控机构的管理者应该要解读好引发这场绩效考核热潮的政策、支持环境的发展、变化趋势,积极主动的顺应改革发展,谋定而为、顺势而上,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构建绩效管理模式,推进疾控机构的内涵建设.
作者:谈佳弟;石国政;沈鸿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广东省卫生厅、深圳市纪委、市政府纠风办关于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通知要求,于2007年4月~2008年8月开展了政风行风民主评议活动.
作者:李戈怡;刘学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1 现状分析1.1 职业病现状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全国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情况的通报>,卫生部根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不包括西藏自治区),2007年共诊断各类职业病14 296例,其中,2007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10 963例(较2006年增加2 180例),死亡病例875例,晋期病例860例,至2007年底累计报告的尘肺病例达627 405例;急性职业中毒301起,中毒人数600人(较2006年增加133人),死亡76人;慢性职业中毒1 638例(较2006年增加555例);职业性肿瘤48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等6类职业病1 047例.据2009年召开的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第四届理事会获悉,目前我国从事有毒有害生产的企业约1 600万家,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约有2亿人.另有资料表明,我国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病例、死亡人数和新发病例均居世界首位,因职业病、工伤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达1 000亿元、间接损失约达2 000亿元,职业病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作者:周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我国关于维生素的检测方法主要应用于食品、饲料、添加剂和药物分析中.近几年,相关部门相继制定了多种检测方法.以维生素B6为例,目前国内现行的检测方法有荧光法、微生物法、分光光度计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等,无论哪种方法,检测的目标都应该是一种物质--维生素B6(VB6),但查阅了相关标准和近十几年来的相关文献[1,2,3,4]发现,所检测的目标物质并不统一.在国家标准方法的制定上也有明显分歧.
作者:张旭;马景宏;赵虹;王为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规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处理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程序,使调查工作能够快速反应、高效运作,全丽查明事件的真相,迅速采取有效、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及时消除事件引起的不良影响,保障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本次探讨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将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过程分为常备期,接报期,现场调查期,制订和执行控制措施期,报告、总结和交流期等五期,分别阐述在各个时期中调查处理工作的程序和重点,既使得各个调查时期重点突出,又使各项工作能够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确保调查工作的高效性和规范性.
作者:谢伟光;张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