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8年长春市手足口病疫情分析

吴静;朱健;高嫘

关键词:手足口病, EV71, 疫情分析, 流行特征
摘要:目的 通过对2008年长春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分析,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报告资料与病原体检测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描述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结果 2008年长春市共报告1753例病人,病例集中在5~9月份,以2~4岁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全市14个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病原体以EV71为主.结论 加强疫情监测、做好疫情处理、积极开展医疗救治,特别是控制传染源、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及医疗机构等重点单位的消毒处理工作是预防手足口病流行的关键措施.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富阳市768名儿童血中铅、钙、铁和锌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本地区学龄前儿童血中铅、钙、铁和锌水平.方法 2008年1~12月选择门诊(富阳城区幼儿园)4~7岁儿童768例,其中男436例,女332例,平均年龄5.3±1.1岁,分别检测血中铅、钙、铁和锌水平.结果 768名患儿的血铅水平分布于10.73~214.62μg/L间,平均水平为(78.37±22.52)μg/L,铅中毒患儿148例,占19.2%.血铅水平和铅中毒比例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血钙水平分布于1.78~2.86mmol/L间,平均水平为(2.37±0.31)μg/L,低钙血症患儿9例,占1.2%.血铁水平分布于710~2 200μg/L间,平均水平为(1 337.83±230.57)μg/L,缺铁患儿23例,占3.9%.血锌水平分布锌于720~1 800μg/L间,平均水平为(1147.51±322.27)μg/L,低锌血症患儿237例,占30.8%.结论 该地区4~7岁儿童铅中毒和低锌血症仍比较常见,加强预防和干预十分必要.

    作者:周文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深圳市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做法与成效

    目的 深圳市通过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探讨好的做法,以实现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结果 通过政府重视,明确职责,周密部署,广泛动员,层层培训,规范接种,经费到位,保障有力等做法,使得人们对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知晓率达到95%以上,接种率达到98%以上,发病数降低86%以上.结论 深圳市2009年实施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是成功的.

    作者:张世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乙肝疫苗应用后不同时期人群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不同乙肝疫苗使用策略对不同时期广州市人群HBV感染状况的影响,初步评价免疫策略所取得的成效.方法 2008年8~11月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广州市1949~2007年出生(1~59岁)的户籍人口4989人.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结果 全市1~59岁人群乙肝疫苗标化总接种率为38.16%,HBsAg、抗-HBs和抗-HBc标化总阳性率分别为12.45%、64.93%和62.11%,HBV标化总流行率为62.13%.HBsAg、抗-HBc标化阳性率和HBV标化流行率随着接种率的提高而降低,年龄组同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同时在高年龄组(1992年以前出生)存在性别的显著性差异,女性较男性为低.抗-HBs标化阳性率的年龄组及性别间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提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后,广州市1~16岁人群的HBV自然感染率明显下降,肯定了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成效.但7岁以下儿童的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和HBV流行率提示要进一步降低人群的HBV感染率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继续的研究和调整防控策略.

    作者:倪莉红;王鸣;刘建华;蔡衍珊;许健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结果分析金山区2006-2008年托幼机构卫生监督抽检

    目的 掌握金山区托幼机构环境、物体表面和保教人员手的消毒现状,规范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推进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方法 统计2006-2008年金山区31家托幼机构的教室空气、餐具、桌面(台面)、玩具、茶杯、毛巾、保教人员手的消毒效果的抽检结果,进行率的比较.结果 2006-2008年托幼机构抽检766项次,合格749项次,总合格率为97.78%.其中环境空气总合格率为95.83%,物体表面总合格率为99.81%,保教人员手总合格率为94.53%,紫外线照射强度检测合格率为82.22%.结论 各托幼机构对幼儿密切接触的玩具、茶杯、桌面(台面)和毛巾等物体表面的消毒比较重视,消毒效果较好,合格率较高;保教人员手和紫外线灯照射强度合格率较低,尤其是紫外线灯照射强度的合格率偏低.

    作者:夏树华;褚红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甘肃省卫生领域人才现况调查

    对甘肃省20家省直卫生单位、14个地州市卫生单位,各单位卫生岗位人才现状,专业人才需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合理性,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竞争力进行调查,为今后制定卫生人力政策与规划、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了丰富的基础信息和有力的决策依据.

    作者:李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MSM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模式探索

    目的 通过在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试点(VCT)工作,探索MSM社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模式,提高KSM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利用、结果告知及随访服务.方法 采用设立社区咨询点、结合干预工作进行检测转介、提供符合人群特点的检测咨询,实行首询负责制的方法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结果 通过试点工作,形成了一套由MSM社区组织、各级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紧密合作,包括咨询检测、结果告知、追踪确诊和随访在内的MSM社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模式.试点期间,成都同乐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共有2218人次、泸州和南充市各有537人和311人接受了社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结论 通过在MSM中开展社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试点工作,提高了MSM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的利用率,加强了检测后结果告知和随访服务.

    作者:熊燃;王晓冬;于飞;陈远;李志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口腔科治疗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

    在口腔诊疗过程中接触患者的唾液、分泌物、牙髓感染物、切割碎屑等与器械,可造成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染病在患者间传播.而污染主要来自牙钻手机和水路管道.

    作者:李俐;王立平;孟琳;谭金煜;杨晶雪;杜丽;陈薇娜;王炜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郫县免疫规划现状及对策

    国家免疫规划的有效实施,切实降低了计免针对传染病的发病水平.随着<中华人民传染病防治法>及<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的颁布实施,使免疫规划工作逐步迈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和困难.

    作者:杨万英;余林;都芸秀;尹本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004-2009年《陕西省预防医学论文集》文献分析

    目的 通过对<陕西省预防医学论文集>文献分析,了解陕西省预防医学研究进展和现状.方法 运用文献计量学和数理统计方法.结果 论文集收集论文510篇,全文96篇(18.82%).摘要140篇(27.45%),标题274篇(53.73%)(x2=134.86,P<0.001);论文集中已发表418篇(81.96%),未发表92篇(18.04%)(x2=140.00,P<0.001).不同年度发表效在1~20篇(平均1.6~18篇,年),不同单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0.00,P<0.001).署名作者1760人,每篇作者4.21人,署名作者2人多(17.70%),其次为3~5人(11.72%~15.07%),≥6~10人仅1.94~8.85%,多达16~20人.第一作者258人,人均1.62篇.传染病、流行病论文多(37.32%),其次为慢性病、非传染病(21.53%),营养、食品、环境卫生(3.35%~7.89%)(x2=-52.29,P<0.01).中文核心期刊发表141篇(33.73%),以中华流行病学、中国地方病学、中国公共卫生多(x2=89.50,P<0.001).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发表277篇(66.27%)(x2=92.03,P<0.001).结论 论文集刊登十余个学科,研究成果硕果累累,面临新挑战和机遇,将继续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不断创新,为预防医学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雷新耀;杨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综合性医院慢性病防治管理现状与思考

    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和患病均持续上升.我国政府及各级机构在慢性病预防和控制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但慢性病并未得到有效遏制,总的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综合性医院也部分地参与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但目前来看,所起的作用有限.

    作者:彭万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行政指导在卫生监督执法领域的实践和作用

    行政指导作为柔性执法体系的核心,是体现行政执法机关积极行政、服务行政、责任行政的重要手段.作为传统行政执法行为的必要补充,为有效实现行政目的 发挥了特殊作用.本文试从行政指导在卫生监督执法中的实践,阐述现代行政中刚柔相济执法模式的积极作用,以期对政府相关行政部门推行行政指导工作有所借鉴,从而促进行政指导在行政实务中的推广运用.

    作者:杨芙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临潭县2005年居民死亡监测分析

    为了解目前临潭县居民死亡现状及其规律,评价居民的健康状况,探索主要死亡原因对居民健康的影响,为相关部门制定防病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对临潭县2005年居民病伤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常胜杰;姚文林;李永为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汶川威州镇居民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目前汶川威州镇农村居民对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随机对3个自然村的133位农民进行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和个人健康状况抽样调查.结果 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为48.12%,健康行为形成率为45.11%.结论 疾病控制部门及健康教育部门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农村居民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教与干预,加大对农村地区改水、改厕工作力度等.

    作者:陈其盛;杨茂超;刘达雄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绍兴市2008年凉菜卫生状况调查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绍兴市餐饮业和熟食摊凉菜的卫生质量状况,进一步提高凉菜卫生质量,确保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绍兴市卫生监督所于2008年5月对全市范围内的宾馆酒店和熟食摊的凉菜进行随机抽样检测.

    作者:章春英;毛寅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7起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分析

    目的 了解济南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规律,为预防控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2006-2008年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8年济南市报告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27起,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发生起数较多的为水痘(9起)、流感样病例(6起)、流行性腮腺炎(6起);3-5月为报告发病高峰;乡中小学和县中小学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好发场所;学校突发事件信息主要来源于属地医疗机构,占66.67%.结论 应加强对各类学校、托幼机构人员培训和督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处理水平.

    作者:成洪旗;徐淑慧;于秋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青岛市卫生监督机构硬件建设现状分析

    通过对2007年度青岛市卫生监督机构房屋设施、车辆、办公设备、取证工具,现场检测和防护设备、信息化建设等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找硬件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结果 显示,青岛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硬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多数卫生监督机构没有完全达到卫生部提出的建设标准,尤其是基层卫生监督机构在硬件建设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作者:孙显军;王世梅;周锡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应用效果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在重大社会活动卫生保障中

    近年来,公共卫生现场快速检测技术为日常卫生监督及时发现重点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导向[1].2006-2008年我们在15次重大社会活动卫生保障任务中采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对供应活动的食品、住宿场所、瓶(桶)装饮用水进行了检测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了206个问题,获得了举办方的肯定.

    作者:朱小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济南市2008年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结果分析

    1 疫情概况1.1 发病率根据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系统(按发病日期)统计,2008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2008年全市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计11122例,发病率为181.26/10万,与2007年比下降6.11%.发病率与2007年相比上升的病种:艾滋病、HIV感染者、百日咳、麻疹、布病、炭疽、肺结核.下降的病种:肝炎、菌痢、伤寒+副伤寒、淋病、梅毒、流脑、猩红热、出血热、狂犬病、乙脑、疟疾、新破.

    作者:马祖芳;丁伟;王可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哈尔滨市2008年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研究2008年哈尔滨市手足口病的病原学情况.方法 应用RT-PCR和病毒分离两种方法对疑似手足口病患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RT-PCR快速检测EV71阳性率为25.64%,CA16阳性率0.64%;病毒分离培养EV71阳性率为37.82%,CA16阳性率为2.56%.156份标本分离出阳性病毒株63份,其中EV71阳性59份(占总阳性数的93.65%),CA16阳性4份(占总阳性数的6.35%).结论 哈尔滨市2008年手足口病的流行株为肠道病毒EV71型.手足口病病毒分离培养法阳性率高于RT-PCR法.粪便(包括肛拭子)和咽拭子标本手足口病病毒分离阳性率较高.

    作者:怀清杰;张炳丽;梁爽;任莉娜;梁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山西省部分人群HCV感染状况初步调查分析

    目的 初步了解山西省部分地区、部分人群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查阅文献与描述性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HIV感染者、既往有偿采供血人员、无偿献血人群的HCV感染特点进行初步调查分析.结果 山西省160例HIV感染者中检出HCV阳性111例,其中男性97例(60.6%),女性14例(8.75%).2 875例既往有偿采供血人员中,检出HCV阳性500例,其中男性298例(10.37%),女性202例(7.03%).1 496例无偿献血人群中共检出HCV阳性5例,其中男性3例(0.2%),女性2例(0.13%).结论 有吸毒史的HIV感染者及既往有偿采供血人员是丙型肝炎的高危人群,由于目前对丙型肝炎的治疗既缺乏有效手段,又没有特异的疫苗.因此,保障安全用血,对高危人群加强宣传教育,做好防治工作,是阻断HCV传播的主要方法.

    作者:郭晓黎;王乃昌;张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