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琦
我国目前寄生虫病专业的科研、防治与教学人才是寄生虫病预防控制专业队伍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文从当前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形势、存在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人才问题等方面论述寄生虫病控制专业人才的培养.
作者:张敏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2002~2005年间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人力流动特征情况.方法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力资源基本资料,从学历、职称、专业和岗位四个维度对流动人员构成进行描述,同时借鉴人力素质综合评分方法进行现有人力和流动人员素质综合得分评价.结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有人力素质综合得分为5.05,而新进人员和流出人员的素质综合得分分别为5.32、4.67.新进人员以高学历、低职称为主,专业化程度更高.结论 研究表明,2002~2005年间,我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呈现的低素质人员流出,高素质人员流入的良好态势;学历、职称、专业和岗位等流动人员特征也趋于优化.
作者:汪华;于竞进;苏海军;于明珠;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对北京市东城区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系统报告质量进行评估.方法 使用报告合格率、漏报率、审核合格率及常见编码错误分布等指标对东城区医院死亡病例报告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北京市东城区死因报告合格率90.34%,全国平均报告合格率为69.10%[4].平均报告天数3.53天,审核合格率为99.62%,漏报率为6.4%,编码错误率为15.94%.结论 死亡病例网上报告大大提高了数据报告的及时性.存在主要问题为医疗机构死因编码质量较低,培训工作应更具有针对性.
作者:赵丽英;翟力军;李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和掌握吕梁市村级预防保健机构的人力资源,为进一步加强吕梁市村级预防保健队伍建设和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年对吕梁市村级预防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况进行系统调查,并汇总、整汇、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共有3 018个村级防保机构,防保人员3 065人.每个行政村平均有0.94个防保人员,每个自然村0.6个防保人员;高中以下学历占63.82%,中专学历占32.42%,大专及以上学历占3.75%;无职称占51.35%,初级职称31.42%,中级职称17.0%,高级0.23%;50岁以上占31.8%.结论 吕梁市村级预防保健人员整体学历偏低,职称偏低,急需结合体制改革,挖掘现有防保人员潜力,提高现有人员素质,引进部分紧缺人才;对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贫困山区每个行政村至少配置一名专职防保人员.
作者:樊江花;李荣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2002~2005年间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投入特征及其效应.方法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府投入基本资料,从专项经费、房屋设施投入、仪器设备投入、日常工作经费投入和人员经费等方面反映政府投入的特征及效应.结果 与2002年相比,2005年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的各项投入中,专项防治经费、房屋设施、仪器设备的增长率分别为121.7%、440.0%、724.0%,年度间呈现一次性投入的特征;而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经费、人员经费的增长率为43.3%、35.3%,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经费占机构正常经费的比例从2002年的48.3%下降到2005年的39.4%.结论 2002~2005年,政府投入更侧重专项经费、房屋设施、仪器设备等,而对机构日常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的投入相对薄弱.
作者: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南汇区2000~2005年艾滋病血清学监测结果及流行状况,为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全区该段时间的艾滋病常规监测、哨点及重点人群监测结果.结果 2000~2005年南汇区共监测101 729人份血清,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11例,其中经性传播及血液传播者均占45.5%(5/11).结论 南汇区处在艾滋病的低感染阶段,当前艾滋病的防治重点是控制静脉吸毒,尤其是共用注射器吸毒,同时应加强控制性传播,加大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和艾滋病知识宣传力度.
作者:许磊;黄星;朱黎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外送快餐日益成为人们重要的用餐方式,特别是在外资企业和学校中已占有相当比例.目前,无锡市外送快餐的日供应量已超过20万份,具有一定规模的外送快餐生产经营企业已逾150余家,且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
作者:黄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本文介绍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策略,分析了2003年以来,这些思路策略的贯彻落实情况及其效果.结果 表明,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资源配置大幅度增加,业务工作能力明显加强,公共职能落实程度有所提高,政府和社会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和认可程度明显提高.同时,还存在以下问题:公共职能明晰,但社会认识不足;财政投入大幅增加,但缺口仍然较大;政府投入机制有所改进,但范围局限,成效甚微,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投入稳定性总体较差,等等.
作者: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姜庆五;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自2004年1月起全国开始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以来,因系统设计的先进而带来的报告及时性、正确性的提高有目共睹,这一构想一举改变了长期以来邮寄卡片、人工录卡、统计而引起统计的滞后,并为及时发现、处理各种传染病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及时报告以及实时监控提供了可能.本文仅对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运行至今而暴露出的问题或者不足,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王雪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疾控机构的人员、设备及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为疾控中心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全国疾控系统三年建设状况调查广州地区数据,对疾控机构资源配置、检验能力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市CDC、城9区和2个县级市CDC共有在岗人员1 162人,按2005年户籍人口计算,城9区每万人口拥有预防工作人员数1.06,县级市为1.43;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集中在市CDC,而高中及以下和无职称的人员在城9区和县级市CDC所占比例较高,分别达42.66%、53.68%和22.91%、33.68%.全市疾控财政拨款共24 240万元,人均拥有财政费用15.29元.市CDC人均建筑面积低,仅30.95m2.三级疾控平均拥有实验仪器分别为366台,84.56台和59.5台;有能力开展的检验项目累计分别达226项、1 178项和271项;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次数累计分别为104次、315次和10次.结论 疾控机构经过三年建设,资源配置有了明显改善,检验能力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专业人员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人员经费和防病经费投入不足;工作用房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魏跃红;吴德平;蔡文锋;许信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高血压治疗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高血压发病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其治疗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新发高血压患者行之有效的方法[2],不仅有助于控制血压,且具有良好的卫生经济学价值[3],其内容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心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减少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危险的目的,具体措施有如下几方面.
作者:武虹;李凯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面对各种挑战,做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业务建设仍是满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求的决定因素,是队伍建设的中心工作,占主导地位.中心建立以来,我们从四个方面加强业务建设.
作者:方友春;唐一清;倪晓慧;卜丽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牙周病是口腔两大类疾病之一,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疾病.它有两种含义:广义的牙周病是指广泛的牙周组织各种病理情况,主要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而狭义的牙周病则指造成牙齿支持组织破坏的牙周炎,而不包括牙龈病.牙周炎是多因素疾病,它的预防需考虑菌斑、咬合创伤及环境因素等综合因素.其主要目的是消除始动因子及促进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砚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指南-针对州、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的公共卫生管理者》[1]旨在帮助州、地方及民族自治地区的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在突发事件或灾难发生后的24小时内,迅速有效地采取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行动.建议将本指南与其它现行的突发事件应对计划、程序、指南及相关的资源、资产和事件管理系统综合考虑并相互补充,并不是替代现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及行动计划.
作者:李克莉;冯子健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流行因素,以便采取科学防制措施,遏制全市狂犬病疫情上升趋势.方法 收集疫情、个案调查表、调查报告等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年全市共发生狂犬病20例,分布于观海卫、逍林等12个镇(街道),其中观海卫镇发病数高,达5例,占全市病例总数的20%.20例病人中以0~9岁儿童及30~39岁青壮年农民居多,其中男性14例,女性6例.患者局部伤口未处理的占多数,占80%,未注射狂犬病疫苗17例,占85%,注射过疫苗的3例,且均未全程注射,也均未联合使用人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结论 要加强狂犬病防制工作,严格执行养犬规定,加强宣传教育,规范犬伤门诊和疫苗供应.
作者:叶建杰;施南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三年在岗人员数量基本资料,进行人力数量不同级别和地区间的比较.结果 显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数量略有下降,专业站(所)人员数量有较大程度的增加;东部增加,西部减少.
作者:陆耀良;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05年人力结构基本资料,从年龄、学历、职称和专业四个维度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构成进行描述.结果 显示,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岗人员平均年龄为39.8岁,以大、中专学历为主,本科学历次之,职称集中在初、中级水平,专业化程度较高,并以预防医学和非预防专业的医学专业背景为主.
作者: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2005年颁布的熟肉制品卫生标准对原有的5种熟肉制品统一了标准,并改变了部分检验项目和指标.抚顺市于2006年上半年对市售量较大的酱卤肉、肉灌肠两类熟肉制品抽检138份,并选取亚硝酸盐、微生物项作为化验指标,结果显示未制定标准而实际工作也未测定亚硝酸盐的酱卤肉与肉灌肠的亚硝酸盐的污染程度无差异(x2=3.79,P>0.05),而酱卤肉的微生物污染较肉灌肠严重(x2=17.99,P<0.01).同时,分析讨论了污染原因,并提出提高食品安全的有效方法.
作者:于岚;袁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2001~2005年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府财政投入、服务收入、上级补助和其他投入等不同渠道的经费情况,结果显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获得的政府财政投入比例逐年上升,服务收入比例逐年下降,上级补助和其他收入比例基本不变.但是,服务收入的比例仍超过政府的财政投入比例,在50%以上,服务收人仍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首要收入渠道.
作者:何晓军;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水痘为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极易在托幼机构和学校暴发与流行,造成学生缺课、落课.北京市东城区在做好托幼机构学校传染病疫情控制的同时,重视水痘预防工作,采取措施使托幼机构学校水痘疫情得以有效控制.
作者:邹艳杰;黄浑;刘君;闫威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