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5年东城区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调查

赵丽英;翟力军;李丹

关键词:死亡病例, 网络直报, 质量调查
摘要:目的 对北京市东城区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系统报告质量进行评估.方法 使用报告合格率、漏报率、审核合格率及常见编码错误分布等指标对东城区医院死亡病例报告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北京市东城区死因报告合格率90.34%,全国平均报告合格率为69.10%[4].平均报告天数3.53天,审核合格率为99.62%,漏报率为6.4%,编码错误率为15.94%.结论 死亡病例网上报告大大提高了数据报告的及时性.存在主要问题为医疗机构死因编码质量较低,培训工作应更具有针对性.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2002~2005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国债项目投入特征分析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2002~2005年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获得的国债项目投入资料,包括地方配套和单位自筹.结果 显示三年间政府通过国债项目向疾病预防控制样本机构投入了16.72亿元的国债资金,投入更倾向于中西部地区,但是投入方式上呈现一次性投入的特征,同时由于一定比例的地方配套和单位自筹给地方政府和单位带来一定程度的负担.

    作者: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怀远县2004~2005年191起卫生行政处罚案分析

    为规范卫生监督执法行为,提高卫生行政处罚案件查处的工作质量,对191起卫生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分析,以找出其中规律和特点,为今后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发展提供借鉴.

    作者:常觉人;陶跃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谈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的业务建设

    面对各种挑战,做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队伍,业务建设仍是满足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求的决定因素,是队伍建设的中心工作,占主导地位.中心建立以来,我们从四个方面加强业务建设.

    作者:方友春;唐一清;倪晓慧;卜丽薇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血压的饮食及非药物治疗

    高血压治疗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高血压发病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其治疗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新发高血压患者行之有效的方法[2],不仅有助于控制血压,且具有良好的卫生经济学价值[3],其内容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心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减少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危险的目的,具体措施有如下几方面.

    作者:武虹;李凯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吕梁市村级预防保健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和掌握吕梁市村级预防保健机构的人力资源,为进一步加强吕梁市村级预防保健队伍建设和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5年对吕梁市村级预防保健机构人力资源现况进行系统调查,并汇总、整汇、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共有3 018个村级防保机构,防保人员3 065人.每个行政村平均有0.94个防保人员,每个自然村0.6个防保人员;高中以下学历占63.82%,中专学历占32.42%,大专及以上学历占3.75%;无职称占51.35%,初级职称31.42%,中级职称17.0%,高级0.23%;50岁以上占31.8%.结论 吕梁市村级预防保健人员整体学历偏低,职称偏低,急需结合体制改革,挖掘现有防保人员潜力,提高现有人员素质,引进部分紧缺人才;对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贫困山区每个行政村至少配置一名专职防保人员.

    作者:樊江花;李荣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论食物中毒报告的规范化

    本文从食物中毒报告法律执行情况,食物中毒的报告标准、时限、途径和完整性以及漏报情况等方面分析当前我国食物中毒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规范食物中毒报告的五点建议:(1)完善食物中毒报告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进行食物中毒报告;(2)明晰责任,各负其职;(3)横向联动,纵向响应,条块结合;(4)进一步规范报告程序,健全常规报告体系;(5)整合资源,网络共享.

    作者:李海麟;樊立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邹城市2001~2005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邹城市2001~2005年性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性病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邹城市2001~2005年性病订正疫情和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邹城市2001~2005年的性病报告病例数为322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72/10万,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且发病集中在青壮年男性,职业分布:工人和干部职员发病占第一位.结论 邹城市应提高对性病防治的重视程度,加强防治措施,特别是应加强青壮年男性和重点人群的性病防治工作.

    作者:杨露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基本建设现况分析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疾控机构的人员、设备及建设情况和存在问题,为疾控中心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全国疾控系统三年建设状况调查广州地区数据,对疾控机构资源配置、检验能力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市CDC、城9区和2个县级市CDC共有在岗人员1 162人,按2005年户籍人口计算,城9区每万人口拥有预防工作人员数1.06,县级市为1.43;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集中在市CDC,而高中及以下和无职称的人员在城9区和县级市CDC所占比例较高,分别达42.66%、53.68%和22.91%、33.68%.全市疾控财政拨款共24 240万元,人均拥有财政费用15.29元.市CDC人均建筑面积低,仅30.95m2.三级疾控平均拥有实验仪器分别为366台,84.56台和59.5台;有能力开展的检验项目累计分别达226项、1 178项和271项;处理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次数累计分别为104次、315次和10次.结论 疾控机构经过三年建设,资源配置有了明显改善,检验能力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专业人员总量不足,结构分布不合理;人员经费和防病经费投入不足;工作用房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魏跃红;吴德平;蔡文锋;许信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公共卫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权限管理研究

    目的 提出公共卫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权限管理模式.方法 通过对共享平台权限管理的需求分析,提出基于角色分类的用户-角色-权限管理模式.结果 有效解决了公共卫生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对权限管理的需求.结论 基于角色分类的权限管理模式可广泛适用于类似的基于B/S架构的管理信息系统.

    作者:韩宏;樊秀娥;王京萍;张英杰;杨洋;王松旺;杨功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牙周病的早期预防

    牙周病是口腔两大类疾病之一,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疾病.它有两种含义:广义的牙周病是指广泛的牙周组织各种病理情况,主要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两大类;而狭义的牙周病则指造成牙齿支持组织破坏的牙周炎,而不包括牙龈病.牙周炎是多因素疾病,它的预防需考虑菌斑、咬合创伤及环境因素等综合因素.其主要目的是消除始动因子及促进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砚芝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我国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现状和特点

    在国家卫生部领导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国卫生监督工作取得巨大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卫生监督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按照依法行政、政事分开和综合管理的原则,理顺和完善了卫生监督体制,基本建立起结构合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程序明晰、执法有力、办事高效的卫生监督新体制.

    作者:张辉;胡小华;李锋;袁正泉;周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车达干酪生产企业HACCP管理体系的建立

    干酪是以牛乳、奶油、部分脱脂乳、酪乳或这些产品的混合物为原料,经凝乳并分离乳清而制得的新鲜或发酵成熟的乳制品[1].干酪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钠、钾、铁和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2].

    作者:李宏海;李瑞松;吴坤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荔湾区首例人禽流感疫情溯源调查

    目的 探讨如何追溯禽流感死亡病例的感染来源.方法 查阅死者治疗和检验记录以确定诊断结果,对死者家属、朋友、有接触记录的医院医务人员进行血液、咽拭子检测和医学观察,对死者生前的活动场所进行外环境自然调查等,追溯死者的感染来源.结果 对124名接触者进行采样和医学观察,经14天留院观察,排除他们感染人禽流感,无续发病例报告,也没有找到感染的真正来源.结论 死者是广州市和广东省首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的确诊死亡病例,政府高度重视、多部门协助、信息共享、跨区域性合作的经验对今后的传染病溯源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张瑞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005年东城区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质量调查

    目的 对北京市东城区医疗机构死亡病例报告系统报告质量进行评估.方法 使用报告合格率、漏报率、审核合格率及常见编码错误分布等指标对东城区医院死亡病例报告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北京市东城区死因报告合格率90.34%,全国平均报告合格率为69.10%[4].平均报告天数3.53天,审核合格率为99.62%,漏报率为6.4%,编码错误率为15.94%.结论 死亡病例网上报告大大提高了数据报告的及时性.存在主要问题为医疗机构死因编码质量较低,培训工作应更具有针对性.

    作者:赵丽英;翟力军;李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青岛开发区企业集体食堂卫生状况调查分析

    为推进青岛开发区集体食堂的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消除集体食堂食物中毒隐患,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我们于2005年8月对青岛开发区32家三资企业的46个集体食堂的卫生状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闫香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公共卫生人力素质综合评价研究

    目的 该文旨在探讨两种综合评价方法在卫生人力素质评价中的应用,为后期人力资源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学历、学位、职称和年龄等指标,使用TOPSIS法和综合评分法进行研究.结果 实现了对深圳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CDC)卫生人力素质的综合评价,7个CDC中,第1、2、6、7排序相同,排序结果基本相同.结论 该文探询了两种方法在卫生人力素质评价中的应用过程,初步确定了卫生人力素质综合评价中的两种研究方法.

    作者:程锦泉;钟文明;宇传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某市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区域性调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用人单位用工方式的多样化,职业病危害呈现出由城市工业区向农村、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由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的趋势.为全面掌握辖区用人单位职业危害健康监护工作现状,于2005年9月进行了抽样调查,为今后开展职业卫生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赵连;姜红梅;于瑾珊;郑成彬;刘金英;薛刚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杭州市拱墅区区属企业职业卫生状况调查

    拱墅区属传统的工业区,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数量大量增加,从业人数迅速增多.同时,各种新材料新工艺的引进和使用,使职业危害因素日益增多,职业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更好掌握该区职业卫生现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职业病预防和控制策略组织开展了这次调查.

    作者:陈卫建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卫生监督文化体系建设初探

    姜堰市卫生监督所自2003年12月28建所以来,着力打造卫生监督文化体系建设,将其视为卫生监督事业发展的一条主线,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通过近三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姜堰市卫生监督文化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内涵和特征;实践和探索出主要内容;创新探索出适宜的载体;达到了预期目标.

    作者:吴光明;张子平;姜瑞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2002~2005年中国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投入的特征及其效应

    目的 评价2002~2005年间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投入特征及其效应.方法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政府投入基本资料,从专项经费、房屋设施投入、仪器设备投入、日常工作经费投入和人员经费等方面反映政府投入的特征及效应.结果 与2002年相比,2005年政府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的各项投入中,专项防治经费、房屋设施、仪器设备的增长率分别为121.7%、440.0%、724.0%,年度间呈现一次性投入的特征;而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经费、人员经费的增长率为43.3%、35.3%,公用经费和经常性业务经费占机构正常经费的比例从2002年的48.3%下降到2005年的39.4%.结论 2002~2005年,政府投入更侧重专项经费、房屋设施、仪器设备等,而对机构日常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的投入相对薄弱.

    作者: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朱立国;郑余焕;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