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郑杰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体系, 卫生安全
摘要:通过对美国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简要分析,结合非典后我国卫生应急体系的建设阐述了如何通过政府职能,实现社会资源协同运作,从而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通过对美国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简要分析,结合非典后我国卫生应急体系的建设阐述了如何通过政府职能,实现社会资源协同运作,从而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作者:郑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处理的法律思考

    随着预防接种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由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引发的法律纠纷日渐增多,依法妥善处理好这类纠纷,对促进预防接种工作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但由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使一些不良反应纠纷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难以保障,影响了国家免疫规划目标的实现.

    作者:李振伟;董爱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006年邹城市布鲁氏菌病疫情的调查分析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曾是邹城市流行较广、发病较多、危害严重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经多年防治,1992年达到基本控制区标准,并通过山东省、济宁市卫生、畜牧部门的考核验收.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济宁市的梁山县局部地区的人、畜间出现了布病疫情.

    作者:孔德怡;解瑞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卫生行政执法活动中的主要期限

    1 概念1.1 期限是指法律、法规规定的卫生行政执法活动中行政机关(复议机关、人民法院)、行政相对人(申请人、当事人)应当遵守的时限.

    作者:方冬芬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深圳市龙岗区职业卫生现状与对策探讨

    龙岗区是深圳市的一个大区,下设13个街道办事处,全区人口三百多万,企业七千多家.为了解龙岗区的职业卫生现状,通过收集龙岗区2003~2005年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行业分布、接触各种有毒有害作业工人数量、职业病发生情况、职业病多发行业等信息,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曹乐胜;段小贝;林琳;张茂棠;刘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云南高校青少年性健康服务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高校医护人员向学生提供性/生殖健康服务的知识、态度、能力及面临的困难,探讨如何改进满足学生性/生殖健康需求的优质服务.方法 以不记名问卷方式对昆明市10所高校234名高校医护人员进行性健康服务KAP调查,并用SPSS 11.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66.67%的被调查人员支持对大学生开展性健康优质服务,90.17%的人表示愿意积极主动给予学生帮助,但76.07%被调查者反映缺乏生殖健康相关知识,19.66%羞于开展此项服务(无男女差异).结论 在HIV高流行的云南开展性健康优质服务已势在必行;高校医护人员生殖健康服务能力急待提高.转变观念,创新服务模式,构建满足青年性/生殖健康需求多层面服务平台将是高校PHC努力的方向.

    作者:马承鹏;张河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苏州市区饮用水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的思考

    目的 建立苏州市区饮用水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系统.方法 整合现有资源,进行技术储备,加强体系建设.结果 监测应急预案主要涉及预防、分级、上报、协调、检验、完善、后勤保障、健康评价等环节.苏州市区饮用水突发事件检测组织体系、仪器设备、监测方法基本完备.结论 应急监测工作是饮用水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理的基础,是应急处理的决策依据.

    作者:李建;李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黑龙江省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为了解黑龙江省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流行因素,总结麻疹防控经验,对黑龙江省2006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显示,2006年黑龙江省共报告麻疹病例3 428例,报告发病率8.93/10万.0岁组儿童815例,占总病例的23.8%;15岁以上成人病例为1 558例,占总病例的45.4%,发病年龄呈双向移位现象.易感人群的积累、流动人口增加、院内感染等是造成麻疹流行的主要因素.

    作者:马玉杰;安志杰;薄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卫生行政执法公正性刍议

    公正执法是现代法治的必然要求,为正确有效地实施卫生法律法规,保证卫生行政执法的公正性,作者在阐明卫生行政执法公正性含义的同时,对影响公正执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公正执法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从完善法律法规、规范执法行为、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和加强队伍建设四方面入手,以规范执法行为,维护卫生行政执法的公正性.

    作者:安雨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实行GMP管理保健食品企业几个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对药品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的法定技术规范,在国际上已有四十多年历史,但正式在我国的食品行业实施不到十年时间.

    作者:董鹤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防止食物中毒事件转变为社会安全事件

    食物中毒事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它具有群体性、突发性、影响性大的特点,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食物中毒事件在处理或干预时,如果方法偏差、处理不及时、应对不正确,往往会诱发社会问题,从而导致危机,演变为社会安全事件,将对社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因此,在处理食物中毒事件时,卫生监督机构如何快速准确地收集食物中毒信息,正确、科学地制订干预方案,避免中毒事件演变为社会安全事件,这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作者:唐德军;聂刚;彭淑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汉中市1999~2006年水质检测结果分析

    汉中地处秦岭山脉以南,气候潮湿,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在900mm以上,水资源特别丰富.汉中市共有自来水厂16家,仅能满足城市人口生活、生产用水的需要,许多单位和村镇用水大多采用自主打井,自备分散式供水的方式,供生产生活用水.对全市水源水的卫生状况和供水水质进行了连续8年的跟踪监测调查,现将结果统计分析.

    作者:张木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政府层面设立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的若干思考

    本文就政府层面设立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作一探索分析.1 政府层面建立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的必要性1.1 政府层面建立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但农村公共卫生的地位和作用在地方政府的全局工作中显得不太突出和重要,由此决定了农村公共卫生在地方政府中仍被看成是卫生部门的事,造成部分工作无法启动或打不开局面.

    作者:程志华;许国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无锡市市民健康素质现状与促进策略

    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不仅要关注人的寿命的延长,更重要的是生命质量的提高.随着本市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不断完善,市民健康素质也得到了较快、较好地提升.

    作者:何恩奇;王爱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西藏林芝地区性病疫情分析

    目的 了解当地性病流行状况和趋势.方法 通过对当地性病疫情报告卡进行整理、统计,采用前后对比和比例成分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林芝地区性病疫情逐年增长,发病率已高于全国和西藏自治区的平均水平,除HIV/AIDS外其它7种性病均有报告.结论 林芝地区的性病疫情流行状况和趋势不容乐观,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加以控制.

    作者:塔嘎;果洛;曹艳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管理员制度研究

    公共场所卫生质量与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水平,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确保公共场所卫生安全,根据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大同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于2005年在全市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推行了卫生安全管理员制度,对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管理员实行了资格审查、培训考核、持证上岗、监督检查、表彰奖励制度[1].经过二年运作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雁宏;孙占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论认真开展餐饮业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的必要性

    为探讨认真开展餐饮业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的必要性,笔者于2007年1~3月对随州市1 323家餐饮业单位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及餐饮业食品卫生状况进行了卫生学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在随州市餐饮业当中几乎是0开展(0.83%),食品卫生状况十分令人担忧,也说明,现行卫生监督工作的方针和策略是错误的;卫生监督工作重点应放在认真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上,应放在严把卫生许可关上.

    作者:徐启安;陈秀丽;冷军;魏全富;方长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一起菜豆食物中毒事件引发的思考

    2004年2月25日下午,厦门市思明区发生一起涉及5所幼儿园32名教师的食物中毒事件,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分析,证实这是一起食用未煮熟菜豆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作者:邓辉强;陈颖祥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吉林省儿童常规免疫不同服务模式实施效果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众对健康服务质量和效率需求的提高,对免疫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探索适合不同地区常规免疫需求的免疫服务模式,改进常规免疫服务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为全省制定适宜的免疫服务策略提供依据,在全省选择3个县开展儿童常规免疫不同服务模式实施效果研究.

    作者:陈超;林琳;郑文毅;张运祥;田新;曹风瑞;刘影;李大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目的 对太原市疾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调查分析.方法 对疾控机构人员数量分布、学历、职称等方面进行调查并综合分析.结果 疾控人员总量(1.96/万人)基本满足要求,但人员数量、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分布不平衡.结论 太原市疾控机构对年青、高素质疾控人才有较大需求量,对在职人员有针对性的开展医学继续教育和项目培训等以提高专业素质.

    作者:郝福华;杨俊梅;赵桂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