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流动人口基本卫生服务模式的研讨

杨震;沈志清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 流动人口, 卫生服务模式, Floating Population, 移民流行病学, 卫生防病管理, 基本卫生服务, 外来劳动力, 社区居民, 上海,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南汇区, 增长, 风险, 城市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上海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外来劳动力为主体的流动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目前上海有流动人口380万左右,南汇区有流动人口12以上.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带来了许多移民流行病学的问题,给卫生防病管理带来了新问题,增加了社区居民的患病风险.积极探计流动人口卫生服务模式,为流动人口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是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任务.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性健康检查卫生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

    为保护公民健康权益,维护公共卫生秩序,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定了预防性健康检查的对象和内容,以及违反预防性健康检查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现就预防性健康检查卫生管理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作者:王明龙;吴小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社区流动人口基本卫生服务模式的研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上海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外来劳动力为主体的流动人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目前上海有流动人口380万左右,南汇区有流动人口12以上.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带来了许多移民流行病学的问题,给卫生防病管理带来了新问题,增加了社区居民的患病风险.积极探计流动人口卫生服务模式,为流动人口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是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任务.

    作者:杨震;沈志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奈曼旗2003年传染病报告管理及漏报调查的分析

    为加强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疫情报告质量,分析研究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奈曼旗卫生防疫站于2003年7月份和第四季度按<全国法定传染病医院报告管理>及<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试行)要求,对旗直属医疗保健机构及各苏木乡镇、学校医务室、个体诊所1~9月份的传染病报告管理、漏报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阿尔斯冷;苏彦学;高秀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试论卫生行政处罚的确定和救济

    1卫生行政处罚的确定1.1程序舍法,证据充分因为行政主体在实体上拥有极为广泛的权力,通过行政程序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卫生行政部门在行使行政行为时,应当严格遵循程序法所规定的形式、方式、步骤、时限.如卫生行政部门及其监督员在针对相对人行使执法权之前,应当首先出示证件,表明身份和来意,这样可以使行政相对人了解行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是否具有执法主体资格,也可以使公众对特定行政机关的活动进行监督;同时卫生行政部门在办理行政案件应严格遵循受理、立案、取证、合议、告知、决定的步骤,以及与其相对应的时限要求.卫生执法机关在调查违法行为时,应当收集能够证明违法事实的书证、物证、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视听资料、鉴定结论、现场勘验检查笔录等各种证据.

    作者:姜小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市级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及运行机制探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难以避免,建立健全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事关国家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社会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随着全国各地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防范各类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更好地保障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使命.特别是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更加充分表明了加强城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充分利用现有市级疾控机构的人力资源及有限的卫生资源,并使之疾控工作的常态管理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有机地结合起来,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作者:程志华;许国章;张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特征与职业卫生管理

    1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特征与职业卫生问题1.1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是苏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序幕,但其职业卫生基础薄弱80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也随着沿海开发、开放的大潮得到了迅猛发展,农村富裕劳动力得到了充分解放,外地劳工也向长江三角洲聚集,乡镇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应该说,乡镇企业是苏南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回过头来,以现在的目光去看这些乡镇企业,其间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职业病危害隐患相当突出.

    作者:王卫国;李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人间禽流感疫情预防与控制措施探讨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畜间传播的一组发病快、症状重、病死率高的传染性疾病.对人可能存在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方式造成感染.在当前尚没有明确禽流感感染人证据情况下,积极采取控制禽间疫情的蔓延和加强人间禽流感疫情监测等措施,防止人间禽流感疫情的发生与传播非常关键.

    作者:段玉林;左晨;贾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石家庄市健康人群乙型脑炎抗体检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抽取300名健康人(排除既往乙脑病史、近期疫苗接种史).0~组50名,5~组50名,10~组50名,20~组30名,30~组30名,40~组30名,50~组30名,60~组30名.采集血清标本送市卫生防疫站做乙型脑炎病毒抗体测定.

    作者:刘立;周吉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饮食从业者手及物体表面微生物学调查

    尽管我国尚无饮食从业者手及物体表面的消毒卫生标准但手对健康和影响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重视,就此问题对嘉峪关市部分饮食从业者进行了调查.

    作者:王君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丹阳市1998~2003年食物中毒原因分析

    丹阳市1998~2003年六年中共发生食物中毒15起,中毒264人,死亡2人.经分析,食物中毒有逐年长升趋势,好发于每年温度较高的7~9月间,以动物性食品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为主,其中造成死亡的原因是化学性食物中毒,中毒场所以饮食单位为主,其次为居民家庭.根据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食物中毒的预防必须突出对重点季节、场所和食品采取控制措施,要降低食物中毒的死亡率,必须重视化学性食物中毒的预防工作.

    作者:卢红明;王跃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销违法食品受处罚行政复议终止案

    1案情简介2002年8月7日海南省卫生监督所在省会市进行食品打假专项检查,发现海南双鸽药品医械有限公司销售的食品中存在严重违法宣传保健功能的情况,立即请示卫生厅同意立案调查.

    作者:杨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广东省疾控系统现状及加强疾控体系建设的探讨

    根据2003年广东省疾控系统年报及基层调研,本文分析了全省疾控机构的现况和资源配置情况,发现全省疾控系统普遍存在人员编制不足,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不高,仪器设备缺乏、陈旧,专业机构过于分散,经费不足,以及珠江三角洲的疾控机构与东西两翼、粤北山区之间的发展极不平衡等主要问题.提出了以下主要建议: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疾控事业的投入;建立公共卫生事业财政落实监督机制;制订疾控专业人员准入标准,分层次、分步骤地加强对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整合疾控有限的资源,理顺疾控和卫生监督体系.

    作者:易学锋;朱展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3年大连市传染病发病率下降原因的探讨

    目的:探讨2003年大连市传染病发病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现况调查进行分析,对已确认病例做资料回顾性处理.所有数据均录入Excel,用SPSS软件做统计分析,样本率比较用u值检验,构成比差异用柯尔莫哥洛夫一斯米尔诺夫检验[1].结果:2003年传染病发病率比2002年下降了47.58%,发病构成比集中于3~7月份,显著降低.同期发病率下降在城市明显于农村;下降显著的人群为15~39岁年龄组,职业分布于家务待业人员、工人和干部职员;明显下降的疾病是肠道传染病(以甲肝为主).结论:2003年大连市法定传染病下降的原因与全面防治SARS的各项预防措施有直接关系.

    作者:杨世宏;姚伟;韩一楠;孙作庆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桶装纯净水企业建设项目的卫生学评价

    目的:对本市新建桶装纯净水生产建设项目进行卫生学评价,为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审核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依照卫生学评价通则对项目场所进行卫生学调查,竣工资料卫生工程分析和灌装间洁净度、成品水样的微生物指标检测等进行卫生学评价.结果:5家桶装纯净水生产车间的选址与建筑物、车间布局与设备布置、生产工艺、水处理技术、消毒等设施布置基本符合卫生要求:5个灌装间尘粒数、浮游菌含量在标准范围内,但辅助卫生设施设置不合理,20%成品水样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结论:5家桶装纯净水生产场所食品卫生控制设施配置基本合理,但仍存在卫生问题,应进一步改进.

    作者:张志诚;李永浩;余淑苑;叶宝英;冯锦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浅述如何运用卫生管理学原理制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

    计划是对未来行动方案的一种统筹设计.[1]科学地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是每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管理的基础,开展工作的起点,也是控制和衡量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结果的依据.运用卫生管理学原理制定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通过科学的计划工作程序,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部门及其人员有效地组织到实现计划目标上来,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关键.

    作者:王明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3年沈阳市游泳场所水质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进一步做好游泳场所卫生管理工作,提高游泳场所水质卫生,防止相关传染病的传播.方法:选取沈阳市31家游泳场馆,现场采集游泳池水面下30cm处水样450mL,7~9月份加大采样频次.检验项目:池水温度、PH值、浑浊度、尿素、游离性余氯、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如有一项不合格即判定该样品不合格.结果:所有样品池水温度和PH值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游离性余氯的达标率低为67.84%,其次分别为浑浊度79.50%、细菌总数82.68%、大肠菌群87.63%、尿素87.98%.7~9月份高峰期与其它月份池水达标率比较,差异显著(x2=6.59,0.01<P<0.025).结论:沈阳市游泳池水质卫生状况较差,特别是7~9月份游泳旺季时其污染状况严重.

    作者:付希坤;邹淑贤;张弘;杨永建;李杨;马英伟;刘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潮阳市1990~200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

    为了解潮阳市1990~200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变化趋势,分析流行因素,为今后传染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潮阳市1990~2003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黄小涛;刘晓曦;毛晓庭;赵焕杰;王学銮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一起因餐具污染引起细菌性痢疾爆发的调查

    2003年9月16日至9月20日,灵宝市某乡初级中学56名学生先后出现头痛、头晕、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经过流行病学、现场卫生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定这是一起因学生共用大汤锅水清洗餐具引起交叉污染,造成宋内志贺细菌性痢疾爆发的事件.

    作者:尚卫超;王建军;杨玉琴;邢秀芬;苏恩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试论疾病控制中心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建立与运行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进程中,疾病控制中心的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如何大限度的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笔者试图围绕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建立与运行,谈谈个人的一些初浅的认识:

    作者:杜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浅谈基层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

    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自2003年春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爆发流行以来,新加坡、台湾和北京相继发生实验室人员非典病毒感染传播事件,使得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隐患变成了现实危害.这给各类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再次敲响警钟.但时至今日,基层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中的诸多问题仍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作者:白淑萍;阎爱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