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娟;刘雪荣;陈继永
自2003年1月下旬广州市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以来,针对部分收治病人的医疗单位在二月上旬出现聚集性院内感染、导致医护人员染病的情况,将防治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强医院消毒隔离措施,全力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作者:胡志刚;麦伟麟;严子锵;林耀坤;胡世潮;郑建鹏;周秀珍;王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评价方案1.1 评价目的 目前,玉溪市农村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方式有2种,一种是以村卫生所为基地,乡村医生做接种,即定时、定点接种;另一种是乡村医生入户对适龄儿童进行接种,即入户接种.通过用卫生经济学效益-成本分析,对2种接种方式进行评估,以选择一种较为经济、实用的方式进行全市农村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
作者:吴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非典型肺炎是一场突发性的严重灾难,是一场残酷的不见硝烟的战争.病毒的肆虐流行不仅侵害和威胁人民的健康,给生活带来恐惧和不安,还可能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作者:冯子俊;李丽华;刘巨敏;乐艳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分析奉化市1994~2002年连续9年的眼镜卫生质量监测资料.结果表明,1994~2002年奉化市眼镜专营店卫生质量呈陡升平稳趋势;成镜与镜片比较,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6.58,P<0.01);其中近视成镜与近视镜片合格率多数有显著性差异.虽然近几年眼镜卫生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眼镜的卫生质量的问题仍令人堪忧,不容忽视.
作者:沈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人体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因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病.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全身各个器官都有可能得病,如肺、淋巴、骨、肾、肠、胸膜等,但在大学生中以肺结核为多.
作者:吕伍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及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的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近期发生的SARS事件,就属于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作者:刘华章;梁志文;陈继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了解大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患病率的变化趋势,对94级到98级五届新生12 022人,在入学时抽血检测肝功能及HBsAg,并对符合接种要求者进行全部免疫接种,首针接种率为95.3%,全程接种率为91.9%.免疫后(45个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从五届学生中抽取完成全程接种的8 742人,再检测肝功能(ALT)、HBsAg、抗-HBc、抗-HBs,将HBV感染率、患病率与免疫前进行对照.结果显示,免疫后HBV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HBV感染率、患病率免疫前分别为10.42%、1.07%,免疫后分别为6.09%、0.39%,免疫后低于免疫前,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别.免疫后第45个月抗-HBs仍维持在60%左右,95%的可信区间为58.06%~60.12%.显示乙肝疫苗有良好的免疫效果,是降低乙肝感染率、患病率及控制乙肝流行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燕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2年5月7日,莆田市荔城区的黄某和周某夫妇2人进食晚餐后,18:00周某出现头晕、舌、唇麻木,继而四肢无力,21:00黄某出现同样症状,当晚夫妇双双入住医院.紧接着4天,涵江区、城厢区、荔城区又有22例病人,以相同的症状陆续入住市、区医院.共24例患者分布于13个家庭.
作者:曾金赐;戴淑丹;何志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2002年底伊始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的爆发流行,使我国公共卫生安全面临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在应战中,频频暴露出公共卫生体系存在机制 健全、应急反应队伍缺乏、疫情报告监测预警系统落后、后勤保障不力等问题.
作者:安学军;李冬梅;王莉;朱惠娣;王宏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对于建国以来基本无重大突发疫情的多数省份来说,突如其来的SARS对公共卫生系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山西作为这次疫情的重灾区,从3月7日发现第1例病例到5月26日报告后1例临床确诊病例,近3个月的时间里,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万众一心,科学防治,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山西省疾控中心充分发挥业务指导作用,尽全力积极投入到防控SARS的战斗中,积累了一些防治经验.
作者:贾晋蒲;梅志强;关联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解广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制定确实可行的制度.方法: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制定统一表格,进行相关项目的调查.结果:调查41个单位均有院内感染控制组织,有相应消毒隔离制度,但从事专职感染控制工作的人员较少,监督力度不足,监测手段落后,对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大部医院用含氯消毒液做浸泡消毒处理,但毁形制度执行得较差.结论:广西医疗卫生保健单位控制院内感染管理工作逐步得到有关部门重视,但组织机构机制设备配置等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李侯健;蓝才燕;郑德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组建以来,根据卫生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将按照区域规模的原则,将设备分散、服务对象单一的预防保健机构科学合理地精简归并,将有关事业单位中的疾病预防控制职能集中,优化资源配置,组建分工明确,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精干高效、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检验、监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业务培训与指导为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加快中心改革的步伐,搞好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疾病预防控制领域面临的重大课题.
作者:董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987年4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将理发业纳入了法制管理.从近些年来各地卫生监督部门监督检查情况来看,尽管卫生状况逐年有所改变,但总的来说还不容乐观.
作者:徐国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腐乳是我国独有的发酵食品,也是绍兴市的传统产品,它不仅有独特的操作工艺,而且滋味鲜美,营养丰富.但它多为手工操作,质量难控制,常会污染致病菌,产生毒素、酸败,引起的卫生问题不少.为了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性,提高腐乳生产厂的卫生质量控制技术水平,使这一世界特有发酵性豆制品走出国门,2002年2月绍兴市卫生监督所运用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推荐的食品安全管理方法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在腐乳生产厂进行了卫生管理研究.
作者:俞曼华;张伟阳;冯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今年春末夏初,SARS的全国性与世界性流行,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震动,其经验与教训引起许多反思,国内外文章做了许多论述,修改1989年颁布实施的<传染病防治法>,也成了当务之急的重要问题.
作者:潘宝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浙江省舟山市是我国大的渔业基地,捕捞区和养殖业十分繁荣,是我国水产品出口大市,同时占浙江省出口水产品的2/3.现有出口水产品企业20多家,主要出口到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为了确保出口水产品的质量,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年来对所有的出口厂家的水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全面的检测.特别是国家认可实验室通过以来,对出口水产品企业的技术促进较为明显.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街头食品流动性大卫生隐患多,经营夜市街头食品受时空等因素限制,存在的卫生隐患更多.为了解夜市街头食品存在的卫生问题,探讨对策,加强管理,保障消费者健康,于2002年12月对南宁铁路地区夜市进行了监督检查.
作者:钟祖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CDPC)的职能是坚持预防为主方针,利用现代预防医学理论和技术研究提出疾病防制的规划和措施,实施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的综合防制,进行卫生监测、检验、卫生学评价等公共卫生科技服务与咨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与灾害事件,向社会人群提供先进系统的卫生科技服务,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CDPC的职能决定了其发展的关键促进点(critical promotion points,CPP)是盘活人力资源,转变职工观念,提倡科学管理,提高业务技术与科研水平,改善工作质量,形成良好创意,评价业绩与继续创新.
作者:王树坤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督促改进学校食品卫生状况,德州市卫生防疫站于 2002年6月下旬对德州市区学校餐饮业食具消毒情况进行专项卫生监督监测,并探讨改进措施.
作者:沈广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新发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2003年4月包头市发生了流行,为探讨其流行规律,评价防治措施,对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万寒兵;安凤歧;李俊锋;刘险锋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