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包头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分析

万寒兵;安凤歧;李俊锋;刘险锋

关键词:包头市,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资料分析, 严重危害, 人类健康, 流行规律, 防治措施, 传染病, 疫情, 评价
摘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新发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2003年4月包头市发生了流行,为探讨其流行规律,评价防治措施,对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桶装饮用水整治效果分析

    宁波市从1996年出现第一家生产桶装饮用水企业以来,几年中数量不断增加,至2001年达到了111家,这其中有生产设施精、规模大、卫生好的生产企业,也有家庭式手工灌装生产企业,卫生状况差异较大,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为了使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卫生条件得到改善,结合中央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邱维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河北省公共场所客用化妆品卫生现状调查

    为了解河北省公共场所客用化妆品使用的卫生现状,加强化妆品的卫生监督工作,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健康,于2002年3~7月在河北省内开展了公共场所客用化妆品使用卫生状况调查,对客用化妆品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索证情况进行了登记检查.

    作者:刘毅刚;贾丽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濮阳市城区餐饮业卫生监督效果评价

    为了掌握濮阳市城区饮食业卫生状况,找出影响饮食业卫生的主要因素,评价执法人员的卫生监督效果.濮阳市卫生防疫站于1996、1998、2000年对濮阳市城区餐饮业卫生监督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俞社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从SARS流行反思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2年底伊始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的爆发流行,使我国公共卫生安全面临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在应战中,频频暴露出公共卫生体系存在机制 健全、应急反应队伍缺乏、疫情报告监测预警系统落后、后勤保障不力等问题.

    作者:安学军;李冬梅;王莉;朱惠娣;王宏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广州市医疗单位非典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情况

    自2003年1月下旬广州市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以来,针对部分收治病人的医疗单位在二月上旬出现聚集性院内感染、导致医护人员染病的情况,将防治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强医院消毒隔离措施,全力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作者:胡志刚;麦伟麟;严子锵;林耀坤;胡世潮;郑建鹏;周秀珍;王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河北省动物鼠疫的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

    动物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一旦发生和流行,如不及时控制将通过媒介引发人间鼠疫.鼠疫是一种传播迅速,危害严重的烈性传染病,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经济建设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加强鼠疫监测,搞好鼠疫综合防治,防止鼠疫的发生和流行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白万翔;刘满福;王桂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建立农村卫生行政执法技术支持系统的探讨

    通过卫生监督和疾病控制两项体制改革,县(市)级组建卫生监督所,有关乡(镇)建立了卫生监督分所,卫生行政执法力度加强,执法程序规范.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在卫生行政执法过程中卫生技术支持系统亟需加强.

    作者:朱培元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社区健康教育促进城市卫生管理的效果评价

    自1995年泰安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以来,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为契机,以城市社区为重点,以提高居民卫生意识、改善生活居住环境为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了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为使这项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泰安市政府于1998年初下发了<泰安市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专门就开展城市社区居民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作了明确规定,并建立了相应的考评系统,收到了显著成效.

    作者:高燕霞;宫静;李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对一起用废旧回收塑料加工食品容器案处罚的评析

    1 案例简介2002年12月17日,余姚市卫生监督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称某有限公司正在利用废旧回收塑料加工用于盛装纯净水的饮水桶,即派监督人员前往调查核实.进入该公司饮水桶生产车间后发现,在该公司原料仓库内存放着大量50公斤装的蓝色透明颗粒塑料原料.询问公司人员,称是进口PC新料,用于加工饮水桶.饮水桶生产车间内备用的原料与仓库内存放的相同.

    作者:俞幼达;万茂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广西41家医疗卫生保健单位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

    目的:为了解广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制定确实可行的制度.方法:根据<消毒管理办法>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制定统一表格,进行相关项目的调查.结果:调查41个单位均有院内感染控制组织,有相应消毒隔离制度,但从事专职感染控制工作的人员较少,监督力度不足,监测手段落后,对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大部医院用含氯消毒液做浸泡消毒处理,但毁形制度执行得较差.结论:广西医疗卫生保健单位控制院内感染管理工作逐步得到有关部门重视,但组织机构机制设备配置等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李侯健;蓝才燕;郑德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转变认识理念 修改《传染病防治法》

    今年春末夏初,SARS的全国性与世界性流行,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震动,其经验与教训引起许多反思,国内外文章做了许多论述,修改1989年颁布实施的<传染病防治法>,也成了当务之急的重要问题.

    作者:潘宝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理发业现状与卫生管理

    1987年4月1日国务院颁布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将理发业纳入了法制管理.从近些年来各地卫生监督部门监督检查情况来看,尽管卫生状况逐年有所改变,但总的来说还不容乐观.

    作者:徐国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全球登革热流行态势与媒介蚊虫控制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一种当今正在向全球迅速蔓延的急性蚊媒性传染病.其特点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可在一个地区引起较大规模的流行.本病在世界各地的流行已经有200多年历史,曾有过多次大流行,累计患者达千万以上.近年来此病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等亚热带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及美洲的一些国家流行较为严重,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对登革热的控制尚未有预防疫苗与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是通过开展防蚊灭蚊工作,降低媒介蚊虫密度,是预防与控制登革热发生和流行的根本措施.

    作者:郑能雄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卫生防疫管理现状探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改革向深层次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大批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涌向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近几年来,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急剧增加,在为首都经济带来强大活力的同时,存在着传染病传播、饮食饮水卫生、居住条件、环境卫生、儿童计划免疫等[2]卫生防疫管理问题.现就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卫生防疫管理现状进行探讨.

    作者:安玉贵;左晨;刘福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准则>,分析了医院感染与医院消毒中主要存在问题,对医院感染控制采取了强调领导重视,健全管理制度,强化人员培训,加强监督监测等措施来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达到防止医院感染目的.

    作者:张春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学校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结核病控制效果的评价

    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在人体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因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病.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全身各个器官都有可能得病,如肺、淋巴、骨、肾、肠、胸膜等,但在大学生中以肺结核为多.

    作者:吕伍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商南县1983~2002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研究和探讨商南县食物中毒原因,分析其发生规律,为制定农村食物中毒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县1983~2002年发生的食物中毒进行卫生学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发生食物中毒22起,中毒379人,死亡16人,死亡率4.22%.结论:农村食物中毒的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制约经济发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该类事故的发生,是卫生防病工作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张成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北京市石景山区SARS确诊病例诊断分析

    在2003年春天的SARS疫情中,北京市石景山区各医疗机构共报告确诊病例119例.在核查这些病例时发现,部分确诊患者无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随即对全部患者的诊断情况进行了分析,以了解区内各医疗机构SARS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孟庆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夜市街头食品卫生问题与对策

    街头食品流动性大卫生隐患多,经营夜市街头食品受时空等因素限制,存在的卫生隐患更多.为了解夜市街头食品存在的卫生问题,探讨对策,加强管理,保障消费者健康,于2002年12月对南宁铁路地区夜市进行了监督检查.

    作者:钟祖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对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实施卫生行政处罚适用法律依据的探讨

    2002年,太仓市发生了2起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现就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法律依据的适用进行分析与探讨,为今后正确实施行政处罚提供依据.

    作者:陶永良;黄彩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