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验室国家认可工作的实践和体会

林玉娣;张敬平;刘星华;钮伟民;焦建栋;张轩;马玉林

关键词:实验室认可, 国家认可, 疾病预防控制, 人民共和国, 资质证书, 通用要求, 市场经济, 工作领域, 服务空间, 中心, 形象, 校正, 提升, 能力, 检测, 标准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实验室国家认可为进一步开拓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域,提升实验室形象,扩大服务空间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本中心2002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GB/T 15481-2000itdISO/IEC17025:1999(检测和校正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以下简称标准)开展了实验室认可工作,并取得了认可的资质证书.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转变认识理念 修改《传染病防治法》

    今年春末夏初,SARS的全国性与世界性流行,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震动,其经验与教训引起许多反思,国内外文章做了许多论述,修改1989年颁布实施的<传染病防治法>,也成了当务之急的重要问题.

    作者:潘宝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建设项目预防性卫生审查改革初探

    建设项目审批直接影响城市发展而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卫生审查认可因其涉及专业法律、法规、标准众多,以住多按专业由不同科室分类办理,审批时限不一,行政效率难定,企业颇有微词.

    作者:陈志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桶装饮用水整治效果分析

    宁波市从1996年出现第一家生产桶装饮用水企业以来,几年中数量不断增加,至2001年达到了111家,这其中有生产设施精、规模大、卫生好的生产企业,也有家庭式手工灌装生产企业,卫生状况差异较大,存在一定的健康隐患.为了使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卫生条件得到改善,结合中央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邱维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黑龙江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才队伍现状及对策

    全面提高黑龙江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及处理能力,培养一支素质高、反应快、拉得出、打得赢的专业化应急医疗队伍成为目前的紧迫任务.

    作者:王慧颖;初东昶;周海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监督应急预案的探讨

    SARS的发生、发展、扩散和蔓延,对国内、国际造成的巨大影响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公共卫生问题,SARS使全国人民经历了一场严峻的考验,在对抗SARS的斗争中,卫生监督人员同奋战在临床救治和控制一线的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一样,日夜奋战,加强卫生行政执法,依法对SARS中的疫情报告、院内感染、公共场所秩序等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为有效控制SARS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者:连玉峰;黄宏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对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实施卫生行政处罚适用法律依据的探讨

    2002年,太仓市发生了2起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现就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法律依据的适用进行分析与探讨,为今后正确实施行政处罚提供依据.

    作者:陶永良;黄彩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浅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卫生检验机构改革

    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检验机构设置太多、仪器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单位间检验项目交叉、重复检验现象严重,检测能力低、不能满足各项正常监督及经济发展的需要等现状.阐述了对检验机构的设置和体制进行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精简检验机构,采取多种投资途径,集中建设重点实验室及试行全员聘任制等改革建议.为经济欠达地区建设高水平的综合性检验机构提供参考.

    作者:陈仲全;陈浩;察志鲁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思考

    2003年2月25日,广州市天河区一中专院校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现将该起事件的调查处理过程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总结如下.

    作者:李星;刘刚;熊文华;许为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全球登革热流行态势与媒介蚊虫控制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一种当今正在向全球迅速蔓延的急性蚊媒性传染病.其特点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可在一个地区引起较大规模的流行.本病在世界各地的流行已经有200多年历史,曾有过多次大流行,累计患者达千万以上.近年来此病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等亚热带地区的大多数国家及美洲的一些国家流行较为严重,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这些国家和地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对登革热的控制尚未有预防疫苗与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是通过开展防蚊灭蚊工作,降低媒介蚊虫密度,是预防与控制登革热发生和流行的根本措施.

    作者:郑能雄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宁波市镇海区预防非典型肺炎初见成效

    非典型肺炎是一场突发性的严重灾难,是一场残酷的不见硝烟的战争.病毒的肆虐流行不仅侵害和威胁人民的健康,给生活带来恐惧和不安,还可能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作者:冯子俊;李丽华;刘巨敏;乐艳艳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奉化市1994~2002年眼镜卫生质量监督监测状况

    分析奉化市1994~2002年连续9年的眼镜卫生质量监测资料.结果表明,1994~2002年奉化市眼镜专营店卫生质量呈陡升平稳趋势;成镜与镜片比较,合格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6.58,P<0.01);其中近视成镜与近视镜片合格率多数有显著性差异.虽然近几年眼镜卫生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眼镜的卫生质量的问题仍令人堪忧,不容忽视.

    作者:沈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医院感染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

    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准则>,分析了医院感染与医院消毒中主要存在问题,对医院感染控制采取了强调领导重视,健全管理制度,强化人员培训,加强监督监测等措施来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达到防止医院感染目的.

    作者:张春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万名学生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效果评价

    为了解大学生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患病率的变化趋势,对94级到98级五届新生12 022人,在入学时抽血检测肝功能及HBsAg,并对符合接种要求者进行全部免疫接种,首针接种率为95.3%,全程接种率为91.9%.免疫后(45个月)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从五届学生中抽取完成全程接种的8 742人,再检测肝功能(ALT)、HBsAg、抗-HBc、抗-HBs,将HBV感染率、患病率与免疫前进行对照.结果显示,免疫后HBV感染率呈逐年下降趋势,HBV感染率、患病率免疫前分别为10.42%、1.07%,免疫后分别为6.09%、0.39%,免疫后低于免疫前,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别.免疫后第45个月抗-HBs仍维持在60%左右,95%的可信区间为58.06%~60.12%.显示乙肝疫苗有良好的免疫效果,是降低乙肝感染率、患病率及控制乙肝流行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燕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濮阳市城区餐饮业卫生监督效果评价

    为了掌握濮阳市城区饮食业卫生状况,找出影响饮食业卫生的主要因素,评价执法人员的卫生监督效果.濮阳市卫生防疫站于1996、1998、2000年对濮阳市城区餐饮业卫生监督效果进行评价.

    作者:俞社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广州市医疗单位非典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情况

    自2003年1月下旬广州市出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以来,针对部分收治病人的医疗单位在二月上旬出现聚集性院内感染、导致医护人员染病的情况,将防治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强医院消毒隔离措施,全力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采取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作者:胡志刚;麦伟麟;严子锵;林耀坤;胡世潮;郑建鹏;周秀珍;王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济南市餐饮具消毒现状分析

    餐具消毒是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饮食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重点.为了解目前济南市餐饮具消毒状况,现对2002年6~12月份所检740件餐饮具消毒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张艳;刘培忠;孙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青岛市疾病控制机构人力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

    1997年初,青岛市以原卫生防疫站为基础,在国内较早地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到2001年年底,市辖12个区、市也相继完成了卫生监督与疾病控制体制的改革.

    作者:李顺平;董夏;耿梅云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包头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分析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种新发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2003年4月包头市发生了流行,为探讨其流行规律,评价防治措施,对疫情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万寒兵;安凤歧;李俊锋;刘险锋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山西省防控非典型肺炎技术措施与建议

    对于建国以来基本无重大突发疫情的多数省份来说,突如其来的SARS对公共卫生系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山西作为这次疫情的重灾区,从3月7日发现第1例病例到5月26日报告后1例临床确诊病例,近3个月的时间里,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万众一心,科学防治,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山西省疾控中心充分发挥业务指导作用,尽全力积极投入到防控SARS的战斗中,积累了一些防治经验.

    作者:贾晋蒲;梅志强;关联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力资源开发初探

    青岛市疾病控制中心组建以来,根据卫生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将按照区域规模的原则,将设备分散、服务对象单一的预防保健机构科学合理地精简归并,将有关事业单位中的疾病预防控制职能集中,优化资源配置,组建分工明确,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精干高效、集疾病预防控制、卫生检验、监测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业务培训与指导为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顺利实现这一目标,加快中心改革的步伐,搞好人力资源开发,已成为疾病预防控制领域面临的重大课题.

    作者:董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