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证地市级以下疾病预防控制经费落实的设想

曾巍;范青兰

关键词:地市级, 疾病预防控制, 卫生防疫站, 中共中央, 指导思想, 卫生事业, 控制机构, 疾控机构, 各级党委, 省以下, 谋生存, 国务院, 政府, 人头, 经费, 建设, 公共
摘要:早在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作出决定,要保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防疫站)足够的人头、工作和建设发展经费,以促进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省以下各级党委政府也相应作出决定.但时至今日,地市级以下疾控机构仍然主要靠创收谋生存.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的宣传思想工作

    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维护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要对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守土有责,不给错误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准确把握社会思想状况和动向,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1].

    作者:王卫宪;郭晓峰;田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对学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调查处理方法的探讨

    众所周知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场所,其聚集的人群主要为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学生,学生由于特殊的生理特点,免疫力较成年人低,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差,而且一旦发生传染病,其传播的范围广,涉及的人数多,甚至可以波及社会.学校是社会的焦点,因此对学校病例的处理必须准确掌握尺度,达到既预防疾病又保证社会的安定、稳定人心的效果.广州市共发生学校相关SARS确诊病例74例,广州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每个个案进行了调查和追踪,对学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制工作经过摸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做法总结如下.

    作者:倪莉红;林国桢;马林;李泽荣;林琳;陈健;赵宇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世行贷款福建省改水Ⅳ项目实施中问题的反思

    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合作开展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帮助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改进其社会生活状况.福建省作为第四期项目省,在三年多的实施过程中,发现该项目在国内配套资金比例、物资采购方式、贷款隐性成本等方面存在问题.为更好地在我省实施该项目,本文就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陈善隆;陈国忠;邱文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HACCP在免疫接种中的应用

    计划免疫工作内容广泛,而免疫接种是其中主要的一项任务,对其管理,以往大多采取规范化的模式,这种管理方式,虽然面面俱到,但缺乏管理重点,而这是实施监督的内容所在.为此,本文就HACCP(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在免疫接种中的应用作一探讨.

    作者:汪永良;汪芬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思考

    1 背景2002年11月份,广东省首例输入性非典病例确诊,卫生部立即明传电报,要求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对此病进行监测,发现疑似病例立即报告.2003年3月份非典向我国其它省市地区传播,截至6月24日,全国内地除海南、贵州、云南、西藏、青海5省未发生非典疫情外,其余26省均有发病或输入性病例.

    作者:王晓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重人才加快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

    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专业人才队伍,是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事业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作者:胡银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裱花蛋糕的卫生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南京市糕点店制作裱花蛋糕的卫生状况及产品卫生质量,贯彻实施与<糕点类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保障裱花蛋糕食用安全,于2002年9月~10月随机抽查了31家糕点店.

    作者:徐宁音;曹莉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果蔬中农药残留情况及控制措施

    农药的使用在保证农业稳产、高产,满足人们对农副产品需求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农药对人类、动物的危害和对环境的破坏,引起了人们对农药污染及农药残留问题的重视.沈阳市疾病控制中心于2003年8、9月份对市场销售的蔬菜和水果进行了随机抽检,以便了解沈阳市果蔬中农药残留情况,为保障市民的食品安全,制定有效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符文华;张吉慧;刘淑艳;宋钰;白杉;栾燕;赵天霞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促进全市艾滋病检测网络规范化建设

    自1997年9月浙江省卫生厅批准舟山市中心血站为全省第一批HIV检测初筛实验室(以下简称初筛实验室)以来,在市卫生局的重视下,经各有关单位的努力,到2003年12月止舟山市已建有HIV检测初筛中心实验室(以下简称初筛中心)1家,初筛实验室9家,包括市、县(区)级人民医院4家、疾控中心2家,市妇幼保健院、中心血站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各1家.至此,全市的HIV初筛检测网络已基本形成.

    作者:陈国水;王忠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推进疾控事业

    作为政府卫生防病工作的技术保障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研究及技术服务的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2年3月28日成立,中心成立后,立足于政府防病职能的延伸和技术支撑,功能从原来的传染病防治拓展到控制所有影响健康和生命质量的因素,并逐步实现从以疾病为主导向以健康为主导、从以监测检验为主向以疾病控制和预防医学服务为主的超常规和跨越式转变,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积极探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规律和特征,着眼于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的转变,加强管理,健全机制,提升综合防病能力,全面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作者:季永成;谢忠元;刘守钦;张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一起有争议的疑似食物中毒事件

    1 事件发生经过2003年8月12日和13日,哈尔滨市某厅基建处组织38名职工及家属,到哈市郊区的某度假村集体食宿.8月14日16:00,该厅基建处向区防疫站报告:从8月13日午后到报告时,就餐者中有16人陆续发生呕吐与腹泻,已于8月14日到省医院住院治疗.

    作者:孙锡来;张牧;于振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夯实内涵基础促进卫生监督体制持续快速发展

    经两项体制改革诞生的卫生监督所,经历了二年来的艰辛探索,开创性地获取了开局的良好进展,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执法力度不断增强,工作运行机制逐渐步入规范化轨道,依法行使公共卫生管理的职能已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工作业绩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充分认可,卫生监督所的名声已在社会上家喻户晓.

    作者:应小毛;潘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福州市主要传染病与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福州地区气温、气湿、降水量、日照、气压等气象因素对传染病消长的影响.方法:根据1993~2002年福州市传染病资料和同期的气温、气湿降水量等气象资料,以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月平均相对湿度对甲肝和肺结核发病,月总降雨量对麻疹发病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月平均相对湿度对麻疹、伤寒发病,月平均气温对霍乱、伤寒、菌痢发病,月平均气压对霍乱、伤寒、菌痢、肺结核发病,月总降雨量对伤寒、菌痢发病,月总日照时数对霍乱、菌痢、伤寒发病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月平均相对湿度、气温,总日照时数对甲肝发病,月平均气温对霍乱发病,月平均相对湿度对麻疹和肺结核发病,月平均气压对伤寒发病,月平均气温、总日照时数对细菌性痢疾发病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P<0.01).结论:在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过程中,气象因素是个不可忽视的自然因素.

    作者:郑能雄;林云钦;郑高;官陈平;林新武;余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客用一次性化妆品卫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日益发展,人们出差、旅游入住宾馆的机会越来越多,为切实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杜绝伪劣产品对人们的危害,于1999~2002年对南昌市辖区内33家大中型的宾馆、旅店、招待所使用的客用一次性化妆品进行了81户次的监督检查.

    作者:章英;叶杰;谭志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制作PDF文件开展网上审批

    行政机关应当创造条件、建立制度,方便申请人及时、有效地通过邮寄、数据电文等方式提出行政许可申请,开展网上审批,并为之创造条件.

    作者:申屠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HIV预防干预策略探讨

    自从1981年世界报告首例艾滋病人至今,艾滋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的社会问题,我国艾滋病传播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波及范围不断扩大,感染人群越来越多[1],迅速有效地控制其蔓延,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在尚无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的情况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无疑是好的预防控制措施。本文介绍欧美等国家用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相关理论和策略,以供借鉴参考.

    作者:马瞧勤;潘晓红;杨介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抗非典

    2002年冬至2003年春夏,首发于广东的非典疫情肆虐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重疫区的广东深受其害,作为夹在高发疫区香港和广州之间的深圳市的疫情形势曾经极其严峻,作为刚刚组建的深圳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受了考验.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福田区抗击非典疫情的主要力量,克服人员少的突出矛盾,勇敢地迎接挑战,胜利地完成抗非典工作任务.尤其在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作者:张世英;田华伟;张雪;黄慈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中的消毒工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社会人群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危害是巨大的,同时,给社会政治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严重的障碍;人类与包括传染病爆发流行在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斗争的历史由来已久,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消毒作为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之一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超范围开拓、国际政治格局的错综复杂以及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导致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部分已经控制的传染病成复发态势、生物化学恐怖袭击事件不断发生,因此,给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相应的消毒工作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本文仅对消毒工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中的作用、国内外现状、法规及问题进行综述,并就各级政府、医疗卫生机构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的责任,提出了作者个人的一些建议.

    作者:葛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服务疾病预防控制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党和政府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政府对其卫生事业发展提供资金补助,同时给予相关的收费政策取得部分卫生服务收入.每年各种补助及收入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卫生体制改革以后,国家更是加大了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的投入.因此认真履行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增强内部审计工作力度是有效利用卫生资源,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综合能力,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与效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忆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东台市农村肠道线虫病感染控制策略的研究

    1989年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表明,江苏省东台市肠道线虫感染率79.97%,系肠道线虫病高度流行地区.为控制农村肠道线虫病感染,保护劳动力,发展地方经济,1994年起开展对农村肠道线虫病感染控制策略的研究,经过2年探索、3年全面实施、2年巩固三个阶段,取得了显著效果.

    作者:刘亚民;阮凌霆;杨昌林;梅崇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