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医院感染管理的依法监督

汪志强;汪鸿文;邹咏梅;潘溢泓;谢任远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 依法监督, 预防和控制, 医院管理者, 医护人员, 卫生资源, 身心健康, 工作士气, 爆发流行, 愈后, 课题, 患者, 国家
摘要:医院感染(以下简称院感)不仅严重危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愈后,也可造成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在内的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医院感染爆发流行将影响医院的社会声誉和医护人员的工作士气,甚至关系到一所医院的生死存亡.预防和控制院感,已成为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沈阳市公共卫生危机管理预警系统框架构想

    虽然SARS疫情在我国已基本消失,但SARS之后留给我们深层次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如何建立完整、科学、有效的公共卫生危机管理体系,特别是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预警系统,是我们卫生部门目前面临的首要任务.预警系统可预测未来某一公共卫生事件流行趋势、评价当前某一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态势、及时反映某一公共卫生事件调控的效果,以达到早期发现导致某一公共卫生事件危机发生的隐患,防患于未然.现将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公共卫生危机管理预警系统框架报告如下:

    作者:张吉慧;符文华;白杉;连志勇;韩松;曲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夯实内涵基础促进卫生监督体制持续快速发展

    经两项体制改革诞生的卫生监督所,经历了二年来的艰辛探索,开创性地获取了开局的良好进展,队伍素质明显提高,执法力度不断增强,工作运行机制逐渐步入规范化轨道,依法行使公共卫生管理的职能已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工作业绩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充分认可,卫生监督所的名声已在社会上家喻户晓.

    作者:应小毛;潘斌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抗非典

    2002年冬至2003年春夏,首发于广东的非典疫情肆虐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重疫区的广东深受其害,作为夹在高发疫区香港和广州之间的深圳市的疫情形势曾经极其严峻,作为刚刚组建的深圳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受了考验.福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福田区抗击非典疫情的主要力量,克服人员少的突出矛盾,勇敢地迎接挑战,胜利地完成抗非典工作任务.尤其在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作者:张世英;田华伟;张雪;黄慈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以SARS为契机尽快建立有效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

    SARS的爆发暴露了我国应急机制的脆弱,尤其是应急机制中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滞后.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建立全国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整合卫生信息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卫生信息公开和共享,建立起有效的危机预警和预防机制,共享医学科技和医学教育信息,提高我国整体的卫生管理水平.

    作者:徐金耀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城市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现状研究

    目的:为不断满足人们对心理卫生服务的需求,随机抽取武汉市1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在社区开展心理卫生服务的认识、现有的条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调查.结果:54.55%的医务人员对心理卫生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社区医务人员基本上没有人受过正规的、系统的心理卫生知识的培训;所调查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设立专门的心理卫生服务专科门诊.讨论:我国的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应开展各种心理卫生宣传活动与个别心理服务相结合;开办社区心理卫生服务门诊,满足居民群众寻求心理卫生服务帮助的需要;卫生主管部门要重视对社区卫生中心开展心理卫生服务的督导和管理,在配备资源时应该重点考虑心理卫生服务,加强对社区医务人员的系统培训.

    作者:吴均林;周指明;巫云辉;陈劲;何艳;李淼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996~2002年哈尔滨市血源性艾滋病梅毒监测分析

    随着艾滋病、梅毒发病率的增长,献血员感染艾滋病、梅毒也时有发生.1988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3%AIDS是由输血造成的[1].在我国保证血源相对安全,控制疾病传播,得到了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1995年以后,检测HIV抗体、梅毒非特异抗体、乙肝表面抗原等5项被列入血源检测的常规项目.

    作者:王莉莉;孙波;高占杏;杨丽芬;温迎春;金晓晖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HIV预防干预策略探讨

    自从1981年世界报告首例艾滋病人至今,艾滋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的社会问题,我国艾滋病传播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波及范围不断扩大,感染人群越来越多[1],迅速有效地控制其蔓延,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在尚无疫苗和特效治疗药物的情况下,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无疑是好的预防控制措施。本文介绍欧美等国家用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相关理论和策略,以供借鉴参考.

    作者:马瞧勤;潘晓红;杨介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2003年全国中小旅店卫生状况分析

    为了加强对中小旅店卫生的监督管理,规范中小旅店卫生管理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按照卫生部的要求,依据<旅店业卫生标准>(GB9663-1996)、<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全国27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监督机构于今年上半年对中小旅店进行了卫生监督执法检查.

    作者:刘春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客用一次性化妆品卫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的日益发展,人们出差、旅游入住宾馆的机会越来越多,为切实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杜绝伪劣产品对人们的危害,于1999~2002年对南昌市辖区内33家大中型的宾馆、旅店、招待所使用的客用一次性化妆品进行了81户次的监督检查.

    作者:章英;叶杰;谭志亮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世行贷款福建省改水Ⅳ项目实施中问题的反思

    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合作开展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项目,帮助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改进其社会生活状况.福建省作为第四期项目省,在三年多的实施过程中,发现该项目在国内配套资金比例、物资采购方式、贷款隐性成本等方面存在问题.为更好地在我省实施该项目,本文就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陈善隆;陈国忠;邱文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推进疾控事业

    作为政府卫生防病工作的技术保障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研究及技术服务的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2年3月28日成立,中心成立后,立足于政府防病职能的延伸和技术支撑,功能从原来的传染病防治拓展到控制所有影响健康和生命质量的因素,并逐步实现从以疾病为主导向以健康为主导、从以监测检验为主向以疾病控制和预防医学服务为主的超常规和跨越式转变,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积极探索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规律和特征,着眼于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的转变,加强管理,健全机制,提升综合防病能力,全面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作者:季永成;谢忠元;刘守钦;张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浅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中的宣传思想工作

    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维护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要对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做到守土有责,不给错误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言论提供传播渠道、准确把握社会思想状况和动向,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1].

    作者:王卫宪;郭晓峰;田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对食品营养强化剂管理的几点建议

    在我国,为增加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均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管理,使用营养强化剂必须符合GB14880-1994<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以及卫生部有关公告名单中规定的品种、范围和使用量,并遵守相关实施细则和标准法规的规定.近年来出于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营养素已经或者准备添加到食品中,在提高食品供应质量、改善居民营养状况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作者:李晓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服务疾病预防控制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党和政府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政府对其卫生事业发展提供资金补助,同时给予相关的收费政策取得部分卫生服务收入.每年各种补助及收入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卫生体制改革以后,国家更是加大了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的投入.因此认真履行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增强内部审计工作力度是有效利用卫生资源,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综合能力,提高卫生服务质量与效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张忆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福州市主要传染病与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福州地区气温、气湿、降水量、日照、气压等气象因素对传染病消长的影响.方法:根据1993~2002年福州市传染病资料和同期的气温、气湿降水量等气象资料,以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月平均相对湿度对甲肝和肺结核发病,月总降雨量对麻疹发病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月平均相对湿度对麻疹、伤寒发病,月平均气温对霍乱、伤寒、菌痢发病,月平均气压对霍乱、伤寒、菌痢、肺结核发病,月总降雨量对伤寒、菌痢发病,月总日照时数对霍乱、菌痢、伤寒发病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月平均相对湿度、气温,总日照时数对甲肝发病,月平均气温对霍乱发病,月平均相对湿度对麻疹和肺结核发病,月平均气压对伤寒发病,月平均气温、总日照时数对细菌性痢疾发病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P<0.01).结论:在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过程中,气象因素是个不可忽视的自然因素.

    作者:郑能雄;林云钦;郑高;官陈平;林新武;余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浅谈医院感染管理的依法监督

    医院感染(以下简称院感)不仅严重危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愈后,也可造成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在内的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医院感染爆发流行将影响医院的社会声誉和医护人员的工作士气,甚至关系到一所医院的生死存亡.预防和控制院感,已成为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汪志强;汪鸿文;邹咏梅;潘溢泓;谢任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美国公共卫生监测的发展趋势

    随着疾病谱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也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公共卫生监测对象由传统的单纯以传染病为主逐渐过渡到了慢性病、伤害、职业因素、个人行为、环境刺激等方面.这种转变将极大地提高信息的质量与数量.同时,信息技术和流行病学方法的飞速发展,也为公共卫生监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CDC需要与其他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机构以及私人组织建立新的合作关系.

    作者:刘万洋;王灿;陈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对学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例调查处理方法的探讨

    众所周知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场所,其聚集的人群主要为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学生,学生由于特殊的生理特点,免疫力较成年人低,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差,而且一旦发生传染病,其传播的范围广,涉及的人数多,甚至可以波及社会.学校是社会的焦点,因此对学校病例的处理必须准确掌握尺度,达到既预防疾病又保证社会的安定、稳定人心的效果.广州市共发生学校相关SARS确诊病例74例,广州市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每个个案进行了调查和追踪,对学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制工作经过摸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将做法总结如下.

    作者:倪莉红;林国桢;马林;李泽荣;林琳;陈健;赵宇腾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东台市农村肠道线虫病感染控制策略的研究

    1989年首次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表明,江苏省东台市肠道线虫感染率79.97%,系肠道线虫病高度流行地区.为控制农村肠道线虫病感染,保护劳动力,发展地方经济,1994年起开展对农村肠道线虫病感染控制策略的研究,经过2年探索、3年全面实施、2年巩固三个阶段,取得了显著效果.

    作者:刘亚民;阮凌霆;杨昌林;梅崇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提升疾病控制中心人力资源地位的必要性及对策

    当今,在全球范围内,各种危害健康的事件不断出现,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显著增加,而CDC作为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机构,能否更好地进行疾病控制工作,适应社会的需要,其中主要取决于人的因素,也就是卫生人力资源的综合实力.而目前我国CDC中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不足,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表现尤为突出,这些势必影响到CDC当前和未来疾病控制的能力.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府投入不足、管理缺位、CDC人员培养教育的内容和结构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等是导致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尽快提升我国CDC人力资源的战略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议:强化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职能,加大投入和调控管理的力度;改革现有CDC人员培养教育的体系,强化CDC人力资源管理,造就一批总量和布局合理、高效的防病、控病的卫生人才队伍.

    作者:陈莉;樊立华;宋喜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