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伟
坑道是特殊的军事设施,坑道内空气质量对部队进驻具有特殊意义.为了解坑道内空气质量,更好地对坑道内环境进行科学管理及为进驻部队提供防护依据,多年来从战备需要出发,对20条不同类型坑道空气质量进行了调查,就坑道空气质量对进驻的不利影响及其有效对策进行分析.
作者:张永良;郑世英;王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国家对西部经济建设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促进其快速的发展.包头市作为西部较大城市之一,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大公共卫生监督监测的力度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加强公共卫生监督,目前已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其中卫生行政处罚与监督监测的关系成为令人关注的焦点.
作者:刘艳茹;苗金萍;娜日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卫生许可是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申请,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一定审查或核准程序,颁发许可证、批准书等方法,允许其从事某项活动,行使某项权利,获得某种资格和能力的具体行政行为.在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卫生许可审批工作将面临着挑战,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本市统计至2003年11月底止,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批件尚有22项,由行政审批调整为登记备案的有6项,另有11项即将拟改为告知承诺.随着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的正式实施,为进一步加快转变卫生行政职能、提高卫生行政工作效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有可能将一部分卫生许可改为备案或废止,卫生许可数量还将进一步减少.面对新形势,卫生管理部门又将如何应对,从而规范和保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正常经济秩序,这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汪厚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2003年9月7~8日,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先后收治了56例因同在一起聚餐后而出现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人,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为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沈光辉;白太胜;陈帮毅;王璟;邓步伟;董常静;余晓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通过对河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微生物检验人员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我省卫生微生物检验人员的年龄结构偏大、后备力量不足;市、县两级本科以上学历者相对较小,县级无职称者所占比例较大,对疾控机构的均衡发展不利.建议各级政府加强对疾控机构的重视,建立高级人才到基层的鼓励机制和有效的人才培训体系,使人才均衡分布,使各级疾控机构更加自如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充分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王英豪;申志新;关文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2003年9月22日,济南市某招待所发生了参加教育系统经验交流会议多名教师因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头痛等症状在多家医院就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卫生局的指示,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了此次事件的调查过程.
作者:孙延斌;段德水;张军;赵小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实验室认可准则>(CNAL/AC01:2002)是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对实验室进行国家认可的基础.实验室经CNAL认可后,其检测数据即得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40多个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谅解备忘录>签署国和地区的承认.所以,国内不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创建并通过了实验室国家认可,并且实验室国家认可得到了更多实验室的广泛关注.余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自2002年初通过国家认可以来不仅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管理上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实验室认可准则>的管理思路在非实验室工作管理中同样是可取的.
作者:何金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卫生行政自由裁量权是卫生行政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行政效率和弥补立法不足的有效手段.但不适当的行使卫生行政自由裁量权可能会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并滋生腐败.为保证卫生行政执法中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必须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立法控制、行政控制、司法控制、内部控制、权利控制和社会控制.
作者:封卫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细菌学检验是定性和定量的技术,检验程序中各步骤间紧密联系,任何一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终结果.为确保实验室提供数据的准确性、公正性和及时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按照<全国卫生防疫工作规范>的要求[1],齐齐哈尔市站加大了对细菌检验工作的管理力度,定期对所辖各县(市)、区站实施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现对1998~2000年考核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张晶;施京利;黄金文;唐敏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舟山群岛市级检验检测中心,承担着全市的各类产品监督、委托检验检测,中心于1995年通过计量认证,2002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是全市权威检验检测机构.每年完成1万件样品的检验检测,有已通过市级批准的毒理学重点学科和正在进行的病毒学重点学科.随着卫生监测任务的不断深入,社会化、经济化服务项目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实验室全面向社会开放,成为为全市人民群众社区机关单位服务的开放型实验室.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与食物生产结构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近年来营养学界对单一食物或营养素和疾病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而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整体膳食结构相关.由于膳食结构评价指标很多,解释变得相当困难.主成分分析是多元统计的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主成分是由原变量Xl~Xm线性组合出来的m个互不相关且未丢失任何信息的新变量,即综合变量,主要用来判断某种现象的综合指标并给综合指标所蕴藏的信息以恰当的解释,以便更深刻地解释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为探讨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成年居民1989年和2000年的膳食状况进行了研究.
作者:迟玉聚;王洁贞;薛付忠;胡平;王桂春;翟凤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噪声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危害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全面了解长春市各企业噪声源的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提出防治对策,对长春市市属企业噪声源及防治情况进行调查.1 测量方法1.1 测量仪器使用ND2型精密声级计及倍频程滤波器,使用前经吉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校准.
作者:赵玉洁;李寅生;王自昆;范广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布鲁氏菌病(布病)是沈阳市多年来重点防治的地方性传染病之一,90年代以前沈阳市布病防治工作达到了国家稳定控制标准,一直无畜间、人间疫情发生.但近年来布病疫情重新活跃,人间疫情出现大幅度回升,并出现多次局部爆发和流行,为掌握沈阳市人间布病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探讨切实有效的防制对策,现将沈阳市2003年人间布病疫情进行分析.
作者:殷洪博;陈新秋;刘连杰;刘丽杰;张丽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予以卫生行政处罚是卫生法律、法规赋予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加大卫生监督执法的力度是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现相关行业卫生状况的根本好转,提高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质量的有效手段.对如何评价一个部门或一个区域是否加大了卫生监督执法的力度,使用哪些客观的指标来衡量进行讨论与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的理解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也有利于对一个部门或一个区域卫生监督工作做出整体的评价.
作者:闫纯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学校是传染病疫情容易发生的场所,且其后果比较严重,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疫情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如被迫采取停课、停学等.学校这一特殊的场所,具有社会性与相对独立性的特点,且这些特点与学校传染病疫情的发生有关,前者如病原体的输入,后者提供了疾病传播的场所和易感人群的聚集.分析学校具有的特点及与疫情发生的关系,有利于人们的认识,为此,本文就上述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楼乐平;汪永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暴露出我国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应急准备不足.应急物资储备机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临的严峻形势、惨痛教训和储备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机制的基本思路.
作者:王子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针对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情系全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卫生大法,她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基于大卫生观念这一出发点,实现预防、控制以致消除传染病,并以保护人民健康基本权利为目的而制定、颁布的.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法制管理轨道,是新时期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措施,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已证明了她的生命力.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把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制定规划、组织实施.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实行监督、监测管理,各有关部门、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配合,真抓实干,认真落实预防控制措施,有效地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取得了很大成绩.
作者:陈明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国务院1987年4月1日颁布的<分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条例>)和卫生部1991年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细则>)、<分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程序>)已实施10多年,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使分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卫生状况有了质的飞跃.
作者:方开宇;熊模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方均已实行了以乡镇为单位的集中式预防接种制度,开设了规范化的计划免疫接种门诊,以旬或固定时间接种,规章制度健全,严格种前体检、种后留观,正规消毒,接种流程合理,操作规范,冷链和疫苗管理符合要求.不少门诊还配备了电脑,计划免疫实行了IC卡微机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计划免疫管理水平.但据调查,目前仍有部分计划免疫门诊建设尚不到位,即使到位也不能正常启用;门诊接种尚不规范,存在接种安全隐患,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免疫效果,影响了儿童的安全、健康.为进一步提高计划免疫接种工作水平,保护广大儿童的健康,本文拟结合计划免疫门诊接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谈谈如何加强计划免疫门诊接种质量管理.
作者:陈锡平;严国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经济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个领域的文化建设也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和关注.疾病控制系统不仅要提高科研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更需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以优质的服务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实践证明,良好的文化建设能有效推动事业的发展进程,为疾病控制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相反,落后的文化就会严重阻碍疾病控制工作的全面发展.
作者:杜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