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主成分分析方法在膳食结构评价中的应用

迟玉聚;王洁贞;薛付忠;胡平;王桂春;翟凤英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方法, 膳食结构, 结构评价, 综合指标, 主成分分析法, 食物, 解释, 新变量, 内在规律性, 营养素, 饮食习惯, 信息, 线性组合, 生产结构, 膳食状况, 评价指标, 结构相关, 疾病, 多元统计, 成年居民
摘要: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与食物生产结构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近年来营养学界对单一食物或营养素和疾病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而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整体膳食结构相关.由于膳食结构评价指标很多,解释变得相当困难.主成分分析是多元统计的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主成分是由原变量Xl~Xm线性组合出来的m个互不相关且未丢失任何信息的新变量,即综合变量,主要用来判断某种现象的综合指标并给综合指标所蕴藏的信息以恰当的解释,以便更深刻地解释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为探讨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成年居民1989年和2000年的膳食状况进行了研究.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坑道内空气质量对进驻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坑道是特殊的军事设施,坑道内空气质量对部队进驻具有特殊意义.为了解坑道内空气质量,更好地对坑道内环境进行科学管理及为进驻部队提供防护依据,多年来从战备需要出发,对20条不同类型坑道空气质量进行了调查,就坑道空气质量对进驻的不利影响及其有效对策进行分析.

    作者:张永良;郑世英;王红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一起由多种致病菌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食物中毒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对中毒场所和人员进行现场调查、个案调查及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在留样饭菜中检出奇异变形杆菌、溶藻弧菌及副溶血性弧菌;中毒人员的大便肛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气单孢菌和溶藻弧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是一起因食品加式经营环境受到广泛性严重污染而引起的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多种致病菌同时污染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在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监督力度的同时,应制定一套应对突发污染事件的预案,以防止和杜绝食物中毒的发生.

    作者:梁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骨节病区流动X线摄影配套装置研制及应用

    目的:研制与流动X线摄影相匹配的便携式洗片暗箱及新型洗片架,应用于大骨节病区.方法:按病区要求设计图纸,试制模型,经不断改进和完善后,提供给有关厂方细加工成型;对10只大鼠实验X线摄片与洗片,检查配套装置应用效果;对大骨节病区500名7~12岁儿童实施右手腕骨X线摄片,分别用传统装置(暗房和不锈钢洗片架)与新型装置(暗箱和聚氯乙烯洗片架)冲洗,比较成像效果差异.结果:暗房与传统洗片架洗片成功率低,优质片少(56%左右),质差片增加,有废片;暗箱及新型洗片架实验与现场洗片成像优质率高(90%),质差片减少,避免了废片.结论:解决了大骨节病区X线摄片与洗片分离脱节的疑难问题;防止了洗片过程片架间缠绕、碰撞、卡住和严重划伤照片的现象,有效保证了影像和诊断质量.

    作者:李亨祥;张华芳;徐龙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准备GMP审查的指导

    在国际上,GMP已成为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是一套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实施GMP,可以提高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效率,优化管理和环境,降低消耗和成本,保证质量和效益[1].我国食品企业的GMP以标准的形式发布,属强制性技术规范,实施GMP管理制度将会提高食品企业质量管理的自觉性和质量管理水平,推动我国食品工业质量管理体系向更高层次发展[2].

    作者:张一青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998~2000年齐齐哈尔地区细菌检验质量控制分析

    细菌学检验是定性和定量的技术,检验程序中各步骤间紧密联系,任何一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终结果.为确保实验室提供数据的准确性、公正性和及时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按照<全国卫生防疫工作规范>的要求[1],齐齐哈尔市站加大了对细菌检验工作的管理力度,定期对所辖各县(市)、区站实施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现对1998~2000年考核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张晶;施京利;黄金文;唐敏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装修后不同时间居室空气污染的调查

    目的:了解室内装修所致的室内空气污染状况.方法:以新装修3个月(A组)、1年(B组)和10年以上(C组)的住宅为调查对象,分别测定空气中的CO、CO2、甲醛、COD含量.结果:在4项指标中,CO、CO2浓度在三个组中无显差异.在装修3个月的住宅内,甲醛和COD的浓度超标率均为100%.在装修1年的住宅中,甲醛和COD浓度超标率分别为72%和100%.在装修十年以上的住宅中,甲醛和COD的浓度超标率分别为8%和0.A组的甲醛和COD浓度明显高于B组:B组甲醛和COD浓度明显高于C组.通风前后甲醛浓度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新装修住宅中甲醛和COD污染较严重,随着装修时间延长甲醛和COD浓度下降明显.通风后甲醛浓度低于通风前.

    作者:关英民;赵淑华;李景舜;杜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站采血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探讨

    艾滋疾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了快速扩展期,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艾滋疾毒实际感染人数已有84万,同时我国又是疾毒性肝炎的高发国家,HBsAg携带者约占人群的10%[1].

    作者:巩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新生儿疾病筛查计算机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集组织管理、实验技术、临床诊断和公众教育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既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技术性,又需要强有力的规范化管理.福建省在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证整个筛查系统的质量,必须要有完善的一套新生儿筛查管理模式,并不断地加以完善[1、2].本省于1998年1月1日起开展全省范围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患病率为1/2 689[3],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为1/32 850[4].2002年起全省筛查规模不断扩大,筛查范围扩大到所有县级设有产科的医疗保健机构,部分市还扩大到中心卫生院,筛查的新生儿数由原来的几万上升到十几万,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尤其是信息管理明显滞后,因此建立完善的新生儿筛查管理网络显得迫切需要[5].

    作者:朱文斌;王振南;陈涵强;陈瑞典;赵红;王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一起亲水气单胞菌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2003年9月22日,济南市某招待所发生了参加教育系统经验交流会议多名教师因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头痛等症状在多家医院就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卫生局的指示,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与了此次事件的调查过程.

    作者:孙延斌;段德水;张军;赵小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影响食物中毒诊断和中毒事故责任认定的问题和对策

    对食物中毒事故进行调查和对违法单位追查责任,依法进行行政处罚是卫生行政部门的两项法定职责.从食品卫生技术角度来讲,食物中毒调查除特殊不明物质外,应该查明中毒食品,致病因素和致病原因(环节),而对引起食物中毒事故责任单位进行行政处罚能否成立的关键,在于食物中毒的诊断和食物中毒情况及原因分析[1],中毒食品不明的占中毒叫起数的12.79%,致病因素不明的占16.81%,在饮食单位发生食物中毒中,中毒食品不明的占26.74%,致病因素不明的占21.93%.

    作者:孟庆国;赵爱华;苏笑迎;张地;张振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实验室认可准则在非实验室工作中应用性探讨

    <实验室认可准则>(CNAL/AC01:2002)是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对实验室进行国家认可的基础.实验室经CNAL认可后,其检测数据即得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40多个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谅解备忘录>签署国和地区的承认.所以,国内不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积极创建并通过了实验室国家认可,并且实验室国家认可得到了更多实验室的广泛关注.余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自2002年初通过国家认可以来不仅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管理上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实验室认可准则>的管理思路在非实验室工作管理中同样是可取的.

    作者:何金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实验室认可后向开放型发展的质量控制探讨

    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舟山群岛市级检验检测中心,承担着全市的各类产品监督、委托检验检测,中心于1995年通过计量认证,2002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是全市权威检验检测机构.每年完成1万件样品的检验检测,有已通过市级批准的毒理学重点学科和正在进行的病毒学重点学科.随着卫生监测任务的不断深入,社会化、经济化服务项目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实验室全面向社会开放,成为为全市人民群众社区机关单位服务的开放型实验室.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物资储备机制的探讨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暴露出我国在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的应急准备不足.应急物资储备机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临的严峻形势、惨痛教训和储备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机制的基本思路.

    作者:王子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计划免疫常规免疫报告应种人数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计划免疫是我国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了解儿童的接种率水平可预测传染病,特别是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作者:赵川;刘淑君;马丽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试论卫生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及其控制

    卫生行政自由裁量权是卫生行政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行政效率和弥补立法不足的有效手段.但不适当的行使卫生行政自由裁量权可能会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并滋生腐败.为保证卫生行政执法中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必须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立法控制、行政控制、司法控制、内部控制、权利控制和社会控制.

    作者:封卫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河北省卫生微生物检验人员现状调查

    通过对河北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微生物检验人员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我省卫生微生物检验人员的年龄结构偏大、后备力量不足;市、县两级本科以上学历者相对较小,县级无职称者所占比例较大,对疾控机构的均衡发展不利.建议各级政府加强对疾控机构的重视,建立高级人才到基层的鼓励机制和有效的人才培训体系,使人才均衡分布,使各级疾控机构更加自如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充分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作者:王英豪;申志新;关文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现状、任务及对策

    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消灭或基本消灭了黑热病、丝虫病、疟疾、麻风和脊髓灰质炎等,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本文就山东省地方病防治的现状、面临的形势任务及所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叙述如下.

    作者:秦启亮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试论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的实现形式

    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予以卫生行政处罚是卫生法律、法规赋予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加大卫生监督执法的力度是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现相关行业卫生状况的根本好转,提高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质量的有效手段.对如何评价一个部门或一个区域是否加大了卫生监督执法的力度,使用哪些客观的指标来衡量进行讨论与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的理解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也有利于对一个部门或一个区域卫生监督工作做出整体的评价.

    作者:闫纯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黄石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用眼习惯的分析

    近几年,黄石市中小学生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学生视力不良率逐年攀升,为深入探讨各种用眼卫生习惯对视力不良的影响,以黄石市中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各种用眼卫生与视力不良的定量关系,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晓萌;胡庆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同时测定卫生杀虫剂中的五种有效成分的研究

    方法主要对拟除虫菊酯类中的益必添、胺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氯氰菊酯、溴氢菊酯检测进行了探讨,这几种原药,在很多混配剂型中都含有其中一种或几种,为保证质量,对混配杀虫剂有效成分及含量测定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葛明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