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装修后不同时间居室空气污染的调查

关英民;赵淑华;李景舜;杜鹃

关键词:室内装修, 空气污染, COD, 甲醛
摘要:目的:了解室内装修所致的室内空气污染状况.方法:以新装修3个月(A组)、1年(B组)和10年以上(C组)的住宅为调查对象,分别测定空气中的CO、CO2、甲醛、COD含量.结果:在4项指标中,CO、CO2浓度在三个组中无显差异.在装修3个月的住宅内,甲醛和COD的浓度超标率均为100%.在装修1年的住宅中,甲醛和COD浓度超标率分别为72%和100%.在装修十年以上的住宅中,甲醛和COD的浓度超标率分别为8%和0.A组的甲醛和COD浓度明显高于B组:B组甲醛和COD浓度明显高于C组.通风前后甲醛浓度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新装修住宅中甲醛和COD污染较严重,随着装修时间延长甲醛和COD浓度下降明显.通风后甲醛浓度低于通风前.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传染病防治法》修订中的几个问题探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一部全面针对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情系全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卫生大法,她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基于大卫生观念这一出发点,实现预防、控制以致消除传染病,并以保护人民健康基本权利为目的而制定、颁布的.将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法制管理轨道,是新时期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重要保障措施,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已证明了她的生命力.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把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制定规划、组织实施.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传染病实行监督、监测管理,各有关部门、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配合,真抓实干,认真落实预防控制措施,有效地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取得了很大成绩.

    作者:陈明亭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站采血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探讨

    艾滋疾在我国的流行已进入了快速扩展期,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艾滋疾毒实际感染人数已有84万,同时我国又是疾毒性肝炎的高发国家,HBsAg携带者约占人群的10%[1].

    作者:巩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一起原因不明食物中毒事故的分析

    2003年6月28日晚,盐城市某宾馆承办的程某16桌婚宴和徐某9桌婚宴,共计就餐人数260余人,晚宴后4.5~26h二家婚宴的赴宴者中大量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急性胃肠炎症状患者,经调查84人被诊断为食物中毒.采用抗菌、对症处理后,中毒患者于1~3天治愈.本次事件,因隐瞒、拖延迟报,未取得有价值的实验室检验资料,经过3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食品卫生专家论证,诊断为一起原因不明的食物中毒.本案在查处过程中碰到诸如事后食物中毒及患者如何确认、怎样排除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其他因素、违法所得的证据等实际问题,有值得探讨商榷之处.

    作者:孙启东;刘贵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黄石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与用眼习惯的分析

    近几年,黄石市中小学生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学生视力不良率逐年攀升,为深入探讨各种用眼卫生习惯对视力不良的影响,以黄石市中小学学生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各种用眼卫生与视力不良的定量关系,为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晓萌;胡庆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实验室认可后向开放型发展的质量控制探讨

    舟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舟山群岛市级检验检测中心,承担着全市的各类产品监督、委托检验检测,中心于1995年通过计量认证,2002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是全市权威检验检测机构.每年完成1万件样品的检验检测,有已通过市级批准的毒理学重点学科和正在进行的病毒学重点学科.随着卫生监测任务的不断深入,社会化、经济化服务项目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实验室全面向社会开放,成为为全市人民群众社区机关单位服务的开放型实验室.

    作者:王爱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浅谈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监测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国务院1987年4月1日颁布的<分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条例>)和卫生部1991年发布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细则>)、<分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程序>(<程序>)已实施10多年,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使分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卫生状况有了质的飞跃.

    作者:方开宇;熊模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卫生许可和监督管理

    卫生许可是卫生行政部门根据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申请,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一定审查或核准程序,颁发许可证、批准书等方法,允许其从事某项活动,行使某项权利,获得某种资格和能力的具体行政行为.在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卫生许可审批工作将面临着挑战,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本市统计至2003年11月底止,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批件尚有22项,由行政审批调整为登记备案的有6项,另有11项即将拟改为告知承诺.随着2004年7月1日<行政许可法>的正式实施,为进一步加快转变卫生行政职能、提高卫生行政工作效率、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还有可能将一部分卫生许可改为备案或废止,卫生许可数量还将进一步减少.面对新形势,卫生管理部门又将如何应对,从而规范和保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正常经济秩序,这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汪厚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998~2000年齐齐哈尔地区细菌检验质量控制分析

    细菌学检验是定性和定量的技术,检验程序中各步骤间紧密联系,任何一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终结果.为确保实验室提供数据的准确性、公正性和及时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按照<全国卫生防疫工作规范>的要求[1],齐齐哈尔市站加大了对细菌检验工作的管理力度,定期对所辖各县(市)、区站实施实验室间的质量控制,现对1998~2000年考核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张晶;施京利;黄金文;唐敏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主成分分析方法在膳食结构评价中的应用

    膳食结构是指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与食物生产结构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近年来营养学界对单一食物或营养素和疾病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而疾病的发生主要与整体膳食结构相关.由于膳食结构评价指标很多,解释变得相当困难.主成分分析是多元统计的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主成分是由原变量Xl~Xm线性组合出来的m个互不相关且未丢失任何信息的新变量,即综合变量,主要用来判断某种现象的综合指标并给综合指标所蕴藏的信息以恰当的解释,以便更深刻地解释事物的内在规律性.为探讨膳食结构的变化趋势,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成年居民1989年和2000年的膳食状况进行了研究.

    作者:迟玉聚;王洁贞;薛付忠;胡平;王桂春;翟凤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计划免疫常规免疫报告应种人数的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计划免疫是我国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了解儿童的接种率水平可预测传染病,特别是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作者:赵川;刘淑君;马丽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浅议疾病控制系统文化建设

    随着经济现代化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个领域的文化建设也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和关注.疾病控制系统不仅要提高科研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更需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以优质的服务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实践证明,良好的文化建设能有效推动事业的发展进程,为疾病控制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相反,落后的文化就会严重阻碍疾病控制工作的全面发展.

    作者:杜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非典期间旅客列车下交发热病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 概述2003年非典疫情突然爆发,为了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借铁路交通工具传播,切断传播途径,保护广大旅客和铁路职工的身体健康,按照国家和铁道部的要求,对旅客列车上发现的发热病人和非典疑似病人进行了下交处理.从4月8日下交第一例发热病人至6月20日非典疫情基本控制,沈阳铁路局共下交347例发热病人.在下交的发热病人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确诊病例1例、疑似病例7例(后均被排除)、医学观察146例.

    作者:罗东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试论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的实现形式

    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予以卫生行政处罚是卫生法律、法规赋予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加大卫生监督执法的力度是卫生监督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实现相关行业卫生状况的根本好转,提高健康相关产品的卫生质量的有效手段.对如何评价一个部门或一个区域是否加大了卫生监督执法的力度,使用哪些客观的指标来衡量进行讨论与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的理解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也有利于对一个部门或一个区域卫生监督工作做出整体的评价.

    作者:闫纯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蟹糊、醉泥螺加工企业卫生学调查、产品质量分析

    蟹糊、醉泥螺等生吃半生吃的海产制品是宁波市地方特色食品,江、浙沿海居民惯于食用.其味道鲜美、食用方便,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随着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发展,这类食品有向其他省、市扩展的趋势.但这类食品是以生鲜海水产品为原料,经腌制、漂洗、酒醉、调味等简单工艺加工后直接供人食用,存在着一定的食用安全性问题.为此,对宁波市34家地方特色食品加工企业作了卫生学调查,并对他们加工的22件蟹糊和34件醉泥螺样品作了抽样检测,以发现目前存在的卫生问题,探索生产场地、卫生设施状况以及产品加工工艺和产品卫生质量的内在联系,降低或消除其卫生隐患,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

    作者:邱维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信息资源在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中的运用

    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疾病预防体制改革的深入,卫生信息化体系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信息的利用、时效越来越受到业务工作人员的关注.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各种信息的开发利用,才能深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作者:殷芳;周玉平;朱忠良;季英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大骨节病区流动X线摄影配套装置研制及应用

    目的:研制与流动X线摄影相匹配的便携式洗片暗箱及新型洗片架,应用于大骨节病区.方法:按病区要求设计图纸,试制模型,经不断改进和完善后,提供给有关厂方细加工成型;对10只大鼠实验X线摄片与洗片,检查配套装置应用效果;对大骨节病区500名7~12岁儿童实施右手腕骨X线摄片,分别用传统装置(暗房和不锈钢洗片架)与新型装置(暗箱和聚氯乙烯洗片架)冲洗,比较成像效果差异.结果:暗房与传统洗片架洗片成功率低,优质片少(56%左右),质差片增加,有废片;暗箱及新型洗片架实验与现场洗片成像优质率高(90%),质差片减少,避免了废片.结论:解决了大骨节病区X线摄片与洗片分离脱节的疑难问题;防止了洗片过程片架间缠绕、碰撞、卡住和严重划伤照片的现象,有效保证了影像和诊断质量.

    作者:李亨祥;张华芳;徐龙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试论卫生行政执法中的自由裁量权及其控制

    卫生行政自由裁量权是卫生行政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行政效率和弥补立法不足的有效手段.但不适当的行使卫生行政自由裁量权可能会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并滋生腐败.为保证卫生行政执法中自由裁量权的正确行使,必须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立法控制、行政控制、司法控制、内部控制、权利控制和社会控制.

    作者:封卫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二起因食河豚鱼引起中毒的调查报告

    2003年3月19日,西安莲湖区兰空四站附近连续发生二起因食用鱼引起急性中毒事故.中毒人数4人(3男1女),分别入住西安市西电医院(1男1女)和军工三院(2男).大年龄67岁,小年龄8岁,治愈3人,死亡1人.潜伏期均为20~30分钟.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呼吸困难,呼吸衰歇.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鉴定结果,依照<食物中毒的诊断及处理总则>GB14938-94,确定这是一起误食河豚鱼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王文艳;沈滨;温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学校传染病疫情发生的特点及对策

    学校是传染病疫情容易发生的场所,且其后果比较严重,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疫情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如被迫采取停课、停学等.学校这一特殊的场所,具有社会性与相对独立性的特点,且这些特点与学校传染病疫情的发生有关,前者如病原体的输入,后者提供了疾病传播的场所和易感人群的聚集.分析学校具有的特点及与疫情发生的关系,有利于人们的认识,为此,本文就上述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楼乐平;汪永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装修后不同时间居室空气污染的调查

    目的:了解室内装修所致的室内空气污染状况.方法:以新装修3个月(A组)、1年(B组)和10年以上(C组)的住宅为调查对象,分别测定空气中的CO、CO2、甲醛、COD含量.结果:在4项指标中,CO、CO2浓度在三个组中无显差异.在装修3个月的住宅内,甲醛和COD的浓度超标率均为100%.在装修1年的住宅中,甲醛和COD浓度超标率分别为72%和100%.在装修十年以上的住宅中,甲醛和COD的浓度超标率分别为8%和0.A组的甲醛和COD浓度明显高于B组:B组甲醛和COD浓度明显高于C组.通风前后甲醛浓度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新装修住宅中甲醛和COD污染较严重,随着装修时间延长甲醛和COD浓度下降明显.通风后甲醛浓度低于通风前.

    作者:关英民;赵淑华;李景舜;杜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黑龙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