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陶平;安凤飞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方向.它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的指标,也包含着全民族健康素质的内容,反映了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共同提高的基本特征.
作者:俞文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食品卫生的监督稽查工作,具有很深的、潜在的社会效益.建立并完善食品卫生投诉、举报的登记处理程序,有利于掌握社会信息和发挥群众社会监督的作用.提高全民食品卫生意识,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者,保障人民的食品卫生,这项工作的全面启动及有力运行将推动食品卫生工作的发展.它与食品卫生的日常监督监测工作相辅相成,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发展.
作者:叶枚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随着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卫生监督所和疾病控制中心相继成立,疾控中心由以前代表政府进行预防性监督检测的机构变为了单纯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检测机构,其检测工作的质量变得更加重要.而且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检测和校准市场也将逐步建立和开放,疾控中心欲在检测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其能力,加强质量管理.
作者:尹梅;唐音;廖忠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深圳市龙岗区的饮食企业餐饮具消毒工作的状况,分析餐饮具消毒效果.方法:制订统一调查表格,对龙岗区215家饮食企业的餐饮具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用大肠菌群快速纸片法对215家饮食企业的2 565份餐饮具进行消毒效果监督.结果:餐饮卫生合格率仅为65.11%,半数以上餐饮具洗消保洁设施不配套、不专用;经对几种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合格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远红外线消毒、蒸汽消毒、煮沸消毒、化学药消毒.结论:应加强饮食企业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餐饮具工作应选用正确有效的消毒方法,消毒后应采取保洁措施,防止二次污染.
作者:魏天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实施.该法分七章七十九条,详尽地阐明了具有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它有关部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和义务,贯彻了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作者:邵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品种丰富、方便实用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正逐步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另一方面,由于生产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投资少、见效快,使得企业趋之若鹜,其中不乏生产条件、技术力量并不具备的企业,从而造成市场上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质量良莠不齐的局面.为了掌握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的卫生质量,加强对流通领域及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杭州市卫生监督所在2000-2002年对杭州市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进行了调查.
作者:倪大中;丁小竹;汪鸿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随着人们生活消费及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定型包装食品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干海产定型包装食品是宁波的特产之一,为了解宁波市区市售干海产定型包装食品的标识状况,宁波市卫生监督所于2002年对此进行了调查.
作者:吴梦奎;彭升友;潘斌;仉松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介绍了PB的相关知识,提出了项目数据统计问题,以及介绍了在PB中如何巧用数据窗口技术实现项目数据统计的方法.
作者:孟昭林;武俊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环境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中对人群健康的有利因素,消除和改善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环境立法、环境卫生管理和监督工作,以保护生态环境平稳、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个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作者:杨曦伟;刘延丽;万丽葵;范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对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审批工作现状进行讨论,建议对目前的审批程序进行改革和优化,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
作者:张漱洁;曹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结合工作实践体会,分析了食物中毒调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报案时间、调查取证、实验室检测手段等影响因素,提出了强化食物中毒报告制度、做好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提高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工作水平、加强实验室检测手段等提高食物中毒查明率的对策.
作者:赵英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食品保质期和食品保存期分别是食品卫生法试行期间和正式实施期间食品标签及定型包装食品标志的重要内容,是有效保证食品质量的重要信息要素,也是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有关食品商品质量的不可或缺的契约凭证;更重要的是,它们还分别是各级监督机构在前、后两个不同执法阶段据此作出相关卫生行政行为的重要法律依据.
作者:陶力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为一个区级防疫站,为提高和完善质量管理,如何依据2000版ISO9001标准,结合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监测和卫生检验的特点及要求来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过程、体系、组织机构等有关内容进行合理有效地策划,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适宜性.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探讨了怎样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文件,并使这些文件在质量管理体系中能够适宜地、有效地应用.
作者:吴礼康;黎松林;朱元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家庭购买的食品已从农贸市场转到大中型综合超级市场.为进一步了解此类超市中散装直接入口食品的卫生状况,保障人们身体健康,减少食物中毒事故发生,于2002年对市内7大连锁超市中的22间内各生产经营单位所销售的散装直接入口食品进行季度监测,对超市所销售的散装直接人口食品卫生状况进行调查.
作者:林晓华;丛黎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邹城市站自1993年开始探索以科室为单位的成本核算,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科室核算办法,2000年对科室核算的内容、方法及科室奖惩办法进行了较大调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湘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一直是政府重视、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于1997年7月1日颁布实行,生活饮用水纳入了法制化监督管理的轨道.
作者:于青;于国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卫生执法仍存在法规、体制及其它诸方面的问题,现就公共卫生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做一初步探讨.
作者:刘世明;温安龙;刘泽春;游宗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文结合本单位改革实际,对建立疾病控制机制,如何加强和重视单位内部的管理,提出五点看法.
作者:程望起;安克实;张帆 刊期: 2003年第02期
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儿童计划免疫,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相继实现了普及儿童免疫的三个85%目标,针对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2000年我国达到了无脊髓灰质炎区的要求.但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建立的免疫服务形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作者:施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索质量控制方法,提高体检质量.方法:采用质量教育配合PDCA循环法.结果:利用继教等形式收集到的质量因素或整改方案(涉及管理、技术及服务)具有实用性、代表性和针对性;通过PDCA质管活动,改善了体检服务环境,增强职工服务意识,克服了重号、错号及从业人员替代体检现象;实验结果更加稳定、准确.结论:PDCA循环法结合质量教育的继教活动,适用于从业人员体检等涉及多环节项目的质量控制.
作者:桂勇;张超美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