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英;李作稳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经营管理分析和经营效果评价已逐渐成为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关心的重要问题.文章采用杜邦分析中的指标分解法对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并结合案例对指标的实现提出建议.
作者:田柯;许崇伟;耿仁文;谭剑;林凯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近4年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方面作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文章就该县推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做法和思考作了总结.
作者:高进文;尚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方案确定的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也是医改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析了公立医院财务治理的背景及其内涵,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公立医院财务治理内外部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公立医院财务治理的路径及其可操作的策略.
作者:夏冕;张文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假定消费者的健康投资方式包括两种:私人购买的医疗服务(即健康投资项目)和公共财政支持的医疗服务(即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讨论两种健康投资项目成本收益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方法:支付意愿;结论:健康投资项目的边际支付意愿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边际支付意愿则要视条件而定,如果两者互补,则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边际支付意愿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但是如果二者相互替代,则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边际支付意愿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作者:浦科学;翁淳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对深圳市10家医院3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判别分析,为医院的财务风险判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前期研究的成果,在SPSS中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对医院的财务风险水平作进一步分析,筛选出建立模型所需的变量,并建立判别模型.结果:从20个指标中筛选出5个指标,建立的模型自身验证的准确率为100%,交互验证的准确率为95.7%.结论:判别分析模型分类性能良好,误判率很低,是医院财务风险判别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推广.
作者:朱岁松;张德仁;赵红;朱静;荣德义;韦劲松;张远凤;周汝云;董超雄;陈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医疗服务是一个先天性失灵的市场,需要通过不断改进管制手段才能完善起来.我国医疗资源低效率配置反映了医疗服务市场的不完善.从制度角度分析医疗服务管制及管制方式,医疗服务组织促进专业化管制,专业化管制又影响医疗服务组织结构、规模及技术,组织的核心技术在专业化管制下不断延长,服务交叉,组织间竞争加剧.而且选择按项目支付的价格管制,使医疗服务组织能够从增加设备和服务项目的激励中获得垄断力;并且按项目付费削弱公立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之间的合作意愿,强化了公立医院垄断,减少了医疗产业分工,从而降低了医疗服务市场活力,导致了医疗资源低效率配置.
作者:徐文英;李作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住院次均费用控制模式控制医疗费用的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贵溪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比较贵溪市住院次均费用控制模式实施前后两年全省及贵溪市社会经济状况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相关指标;分析贵溪市5年来参合农民住院次均费用和住院流向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贵溪市实施住院次均费用控制模式后,各级医疗机构的住院次均费用水平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结论:住院次均费用控制模式强化了医疗机构在费用控制中的作用及其所承担的风险,增强了各级医疗机构费用控制的主动性,对于住院费用控制有一定的作用,但仍不成熟,还需不断地完善.
作者:王峰;郑建刚;陈尚文;江斌;黄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由于死亡风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讨论健康投资是否存在资源浪费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构建基于道格拉斯形式的健康投资函数和基于威布尔分布形式的寿命分布函数;结论:寿命和财富的边际效用成正比,而寿命同样与健康投资的边际收益成正比,如果给定寿命的市场价值,则在风险不确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优健康投资就是大化的寿命价值.
作者:浦科学;赵文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文章比较分析了2011年颁发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会计制度》与1998年颁发的《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并分析了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财务会计制度的异同,提出了一些学习中的困惑,以期与同行探讨.
作者:何克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考评事业单位项目预算执行情况,不能仅仅局限于财政资金,还应将自筹资金纳入考评范畴.文章论述了目前仅限于“财政资金”的考评给预算管理带来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考评机制的措施意见.
作者:张英涛;于永军;李清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文章分析了我国从1998年开始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以来,卫生总费用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医疗保健支出的相关性及地区差异性.结果显示,卫生总费用的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总体相适应,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医疗保健支出呈高度相关(r城市=0.989,r农村=0.993);但各省(区、市)家庭可支配收入与医疗保健支出之间相关性不强(r=-0.554),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建议通过加强中央统筹,提高政府对卫生总费用、社会医疗保险支付的能力,建立与当地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医疗服务价格体系,缩小地区差距.
作者:向前;王前;邹俐爱;龙钊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医院之间的竞争,不仅是设备技术和服务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品牌和发展战略的竞争.医院品牌既是医疗质量的外在体化,更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本文以哈医大四院品牌营销为案例,论述医院品牌营销的内涵和意义.1品牌建设医院品牌建设的核心是在保证医疗质量与医疗服务的基础上,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患者的忠诚度.其中,培育患者的忠诚度应当作为医院的长期追求,树立自身的美誉度则是重要保证.
作者:金鸥;王剑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利用陕西省国家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采用特征分数配比法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和未参保居民进行匹配,进而比较分析了参保和未参保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总体差别以及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就诊的差别,评价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改善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效果.
作者:周忠良;高建民;周志英;杨晓玮;闫菊娥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在过去20年左右的医疗服务市场化改革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及利用“倒金字塔”的问题逐步产生和积累,并成为“看病贵、看病难”的部分原因.基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价值取向,政府必须反转“倒金字塔”、纠正资源的误配.参考国际经验,并行展开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和参保者就医行为管理工作是反转“倒金字塔”的保证,其中的首诊制(守门人制度)是核心.建设首诊制是一项艰难的系统工程,政府要采取由上而下、整体推进的管理方法.
作者:李珍;王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给群众带来实惠.在贯彻基本药物制度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以省为单位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价格较高,财政补偿办法、补偿渠道不明晰,基本药物目录中的药品不能满足基层医疗机构用药需求,基本药物配送不及时,政府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和办法,以期为更好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
作者:于娣;马月丹;张抒;姜潮;于润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文章利用第三次和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入户调查在县级层面的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面板数据进行分析,测算了县级层面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的自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针对如何提高农村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作者:周忠良;苏延芳;高建民;周志英;徐玲;张耀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我国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日渐深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保险机制、“以筹定支”的费用补偿原则、医疗费用总量控制和支付方式的变革等加强了对医患双方的约束力度,同时,也使医院成为医疗保险制度中各方利益的交汇点.病种成本核算是探索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和补偿方式、保证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就目前进行病种成本核算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比较,以期为适当病种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建议.
作者:柴冬丽;吴幼斐;张仁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利用2008年黑龙江省5个贫困农村地区卫生服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资料,分析低收入地区农村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经济负担情况.方法:运用多阶段系统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考察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情况,并分析相应的经济负担.结果:3000户共9 549人的调查对象中,两周患病率为15.71%(1 501/9 54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为15.71%(1 500/9 54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年总医疗支出为4 232 461.12元,占年总收入的20%;而非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的年总医疗支出为1 388 308.21元,占年总收入的10%.结论:2008年黑龙江省贫困农村地区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略低于同年度的全国农村地区水平(17.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则略高于同年度的全国农村地区水平(1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经济负担高于非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
作者:方庆伟;刘艳;范昕;李康;吴伟华;张忠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常州市140家乡镇生院的调查,结果表明乡镇卫生院所拥有的医疗设备的数量和价值与其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增加适宜医疗设备投资,引进适宜的新技术和新项目,可以显著增强竞争实力,吸引患者就医,从而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更大限度地满足农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是乡镇卫生院发展重要途径.
作者:胡振辉;林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医院全成本核算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现实的意义.为适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提高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我院积极探索构建医院全成本核算体系.文章以系统论为指导思想,从构建全成本核算体系的思路入手,介绍我院全成本核算体系及其特点,并结合当前应用情况进行总结,为医院全成本核算体系的发展与改进提供指导意见.
作者:王琨;张清芝;郑二维;王紫巍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