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郭岩
医疗服务是一个先天性失灵的市场,需要通过不断改进管制手段才能完善起来.我国医疗资源低效率配置反映了医疗服务市场的不完善.从制度角度分析医疗服务管制及管制方式,医疗服务组织促进专业化管制,专业化管制又影响医疗服务组织结构、规模及技术,组织的核心技术在专业化管制下不断延长,服务交叉,组织间竞争加剧.而且选择按项目支付的价格管制,使医疗服务组织能够从增加设备和服务项目的激励中获得垄断力;并且按项目付费削弱公立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之间的合作意愿,强化了公立医院垄断,减少了医疗产业分工,从而降低了医疗服务市场活力,导致了医疗资源低效率配置.
作者:徐文英;李作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儿童期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子女成年后健康的独立影响,评价我国居民健康的代际不公平效应.方法:应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5年的数据,通过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测量儿童期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子女成年后自评健康的影响.结果:儿时父亲接受过正式教育、父亲职业为领导干部或专业技术人员的、或母亲接受过正式教育的子女,成年后拥有更高的健康水平.结论:儿童期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对子女成年期的自评健康有影响,这种影响在控制子女成年期社会经济地位和人口学变量后依然存在,即存在由社会经济地位导致的健康代际不公平效应.各社会经济地位变量中,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成年后自评健康影响为显著.
作者:尹慧;郭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一直以来,挂号收费岗位被认为是医院的熟练工种。从业没有学历和专业限制,绝大多数人员是中专及以下学历;服务能和意识差,操作技能单一,挂号和收费岗位分离,使人员无法按需灵活调配。医院对这部分员工缺乏严格的管理和系统的培训,其整较差.
作者:樊俊芝;刘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我国公立医院体制改革的日渐深入,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保险机制、“以筹定支”的费用补偿原则、医疗费用总量控制和支付方式的变革等加强了对医患双方的约束力度,同时,也使医院成为医疗保险制度中各方利益的交汇点.病种成本核算是探索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和补偿方式、保证医院生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就目前进行病种成本核算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比较,以期为适当病种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和建议.
作者:柴冬丽;吴幼斐;张仁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方案确定的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也是医改的重中之重.文章分析了公立医院财务治理的背景及其内涵,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公立医院财务治理内外部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公立医院财务治理的路径及其可操作的策略.
作者:夏冕;张文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我国公立医院预算管理普遍存在着意识淡薄、体系不健全、预算编制范围不全等问题.为适应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新《医院财务制度》于2010年12月31日公布,明确提出医院要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为配合新《医院财务制度》的有效实施、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医院可以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预算松弛、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及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
作者:韩斌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经营管理分析和经营效果评价已逐渐成为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关心的重要问题.文章采用杜邦分析中的指标分解法对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关键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并结合案例对指标的实现提出建议.
作者:田柯;许崇伟;耿仁文;谭剑;林凯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利用2008年黑龙江省5个贫困农村地区卫生服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资料,分析低收入地区农村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经济负担情况.方法:运用多阶段系统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考察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情况,并分析相应的经济负担.结果:3000户共9 549人的调查对象中,两周患病率为15.71%(1 501/9 54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为15.71%(1 500/9 549),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年总医疗支出为4 232 461.12元,占年总收入的20%;而非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的年总医疗支出为1 388 308.21元,占年总收入的10%.结论:2008年黑龙江省贫困农村地区农村居民的两周患病率略低于同年度的全国农村地区水平(17.7%),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则略高于同年度的全国农村地区水平(1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经济负担高于非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
作者:方庆伟;刘艳;范昕;李康;吴伟华;张忠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基础管理是医院管理中基本的元素.文章通过对衡水市中医院加强基础管理、促进医院发展的情况分析,指出基础管理对滞后的医院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作者:倪啸尘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在过去20年左右的医疗服务市场化改革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过程中,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及利用“倒金字塔”的问题逐步产生和积累,并成为“看病贵、看病难”的部分原因.基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价值取向,政府必须反转“倒金字塔”、纠正资源的误配.参考国际经验,并行展开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和参保者就医行为管理工作是反转“倒金字塔”的保证,其中的首诊制(守门人制度)是核心.建设首诊制是一项艰难的系统工程,政府要采取由上而下、整体推进的管理方法.
作者:李珍;王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文章通过对江苏省常州市140家乡镇生院的调查,结果表明乡镇卫生院所拥有的医疗设备的数量和价值与其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直接关系,增加适宜医疗设备投资,引进适宜的新技术和新项目,可以显著增强竞争实力,吸引患者就医,从而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更大限度地满足农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是乡镇卫生院发展重要途径.
作者:胡振辉;林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作者通过在公立医院绩效考评中引入经济增加值的阻力和动因分析,阐述了推行EVA考评的好处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政府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评提供了有益参考.
作者:魏钦海;姜忠;潘小亮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医院成本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内容,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方法与手段.根据深化医改的要求,江苏在医院成本管理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推进成本管理工作的设想,同时也对制约成本管理发展的有关因素进行了思考.
作者:吴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由于死亡风险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讨论健康投资是否存在资源浪费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构建基于道格拉斯形式的健康投资函数和基于威布尔分布形式的寿命分布函数;结论:寿命和财富的边际效用成正比,而寿命同样与健康投资的边际收益成正比,如果给定寿命的市场价值,则在风险不确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优健康投资就是大化的寿命价值.
作者:浦科学;赵文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为进一步了解医改给山东省乡镇卫生院带来的变化,通过对医改前后山东省乡镇卫生院的机构设置、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业务量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医改后山东省乡镇卫生院布局更加合理,服务数量有所增加,服务效率得到提高,但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数量和质量仍有待增加和提高,农村居民就医流向不合理现象仍较为严重.建议通过进一步整合农村地区卫生资源,增加农村地区卫生人力数量,提高卫生人力质量,以提高乡镇卫生院资源利用效率,扭转农村居民就医流向不合理的现象.
作者:杨文燕;王文华;尹爱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改革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6个方面,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2项指标,应用综合指数评价的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综合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综合指数从总体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相关的制度、政策需进一步健全.
作者:李黎明;王秀琴;洪希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考评事业单位项目预算执行情况,不能仅仅局限于财政资金,还应将自筹资金纳入考评范畴.文章论述了目前仅限于“财政资金”的考评给预算管理带来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考评机制的措施意见.
作者:张英涛;于永军;李清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随着医改方案的实施,大量资金投入到医院建设当中,会计信息成为获取医改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这对医院会计信息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文章对影响医院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进行阐述,进而就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建议.
作者:师敏;刘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住院次均费用控制模式控制医疗费用的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贵溪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比较贵溪市住院次均费用控制模式实施前后两年全省及贵溪市社会经济状况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相关指标;分析贵溪市5年来参合农民住院次均费用和住院流向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贵溪市实施住院次均费用控制模式后,各级医疗机构的住院次均费用水平得到有效的控制,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结论:住院次均费用控制模式强化了医疗机构在费用控制中的作用及其所承担的风险,增强了各级医疗机构费用控制的主动性,对于住院费用控制有一定的作用,但仍不成熟,还需不断地完善.
作者:王峰;郑建刚;陈尚文;江斌;黄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文章阐述了陕西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的基本情况、加强管理的主要措施及取得的成功经验,指出了在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困惑,并结合长期的管理工作实践,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管理的思路.
作者:何钟;刘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