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宁夏农村地区回汉族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赵燚;刘秀英;金晶;杨建军;张毓洪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 肥胖, 回族,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 调查宁夏农村地区回汉族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现况,评估不同MS诊断标准在宁夏农村地区成年人群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1612人.对全部样本测定空腹血糖、血脂、BMI、血压等;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和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Ⅲ(ATPⅢ2005 AHA 修订)以及中国糖尿病联盟(CDs2004)诊断标准的MS定义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宁夏农村地区回汉族成年人群三种标准MS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5.00%(ATPⅢ2005 AHA 修订)、11.80%(IDF2005)和6.71%(CDs2004).按照IDF2005、ATPⅢ2005 AHA 修订的定义标准,回汉族成年人群MS标化患病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16.3%vs.5.4%、18.9%vs.8.9%,P<0.01);但按照CDs2004标准研究发现男女性别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MS患病率均高于汉族(P<0.05).两民族MS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而且回族在35岁后MS患病率均高于汉族.男性MS患病率两民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MS患病率,回族显著高于汉族(P<0.05).结论 宁夏农村地区成年人群具有较高的MS患病率,不同民族的MS组分特点有较大差异,选择合适的MS诊断标准有利于该地区MS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15个地区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分型研究

    目的 研究中国2006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流行株的来源和遗传背景.方法 收集2006年1-12月15个地区17家医院连续分离的非重复MRSA 302株,通过多重PCR对MRSA进行染色体mec(SCCmec)分型,葡萄球菌A蛋白(Spa)分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 SCCmec分型Ⅲ型为76.8%,不能分型为7.9%.从广州地区分离株中发现2株Ⅳ型,Ⅱ型为14.6%;而大连地区分离株中Ⅱ型为75.0%,与其他地区菌株分型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5).MLST共有4种分型,其中序列分型(ST)239(46.7%)、ST5(44.4%)、ST59(6.7%)、ST88(2.2%).Spa分型共有14种,其中t30(52.6%)、t37(27.2%)、t2(12.9%)、t632(2.3%)、t437(1.3%)和t570、t601(各0.7%)及t377、t459、t796、t899、t1152、t2649(各0.3%),未分型占0.3%.未检出pvl以基因.结论 调查的15个地区MRSA主要克隆株为ST239-MRSA-SCCmecⅢ-t30和ST5-MRSA-SCCmecⅡ-t2,具有独特的地理分布.

    作者:申恩华;王立红;王辉;孙宏莉;陈民钧;袁静;王彦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北京部分地区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一般人群中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关系.方法 2007-2008年随机对北京部分地区5100名成年人进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横断面调查,4515名符合入选标准并对其资料进行分析.设计统一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调查表,进行心血管疾病传统危险因素现况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测TC、TG、LDL-C、HDL-C及肌酐(Scr)指标,用简化的MDRD公式估算GFR(eGFR),并以eGFR[ml·min~(-1)·(1.73 m~2)~(-1)]<60定义为慢性肾脏病(CKD).按eGFR≥90、60-89和<60将人群分为3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均值的比较,X~2检验进行组间率的比较,以有无CKD为因变量(eGFR≥60为0,eGFR<60为1),以所选择的研究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随着eGFR水平下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检出率增加;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情况、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BMI、SBP、LDL-C及TG是CKD的危险因素,女性是其保护性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增龄、吸烟、高血压、高TG是CKD的重要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1.80(1.28~2.52)、1.09(1.06~1.13)、2.50(1.75~3.57)、1.73(1.18~2.54),而女性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 北京地区一般人群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随eGFR水平下降检出率增高,年龄、血压、TG、吸烟是CKD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凡;叶平;肖文凯;骆雷鸣;吴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甘肃省乡村两级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对比分析

    为了解全民食盐加碘实施10年后甘肃省碘缺乏病防治状况及进程,评价乡村两级人群碘营养状况,为今后甘肃省实现科学补碘和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提供科学依据,于2005年开展了乡村两级碘缺乏病调查.

    作者:王新华;王燕玲;张育新;朱小南;曹永琴;姚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宁夏农村地区回汉族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调查宁夏农村地区回汉族成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现况,评估不同MS诊断标准在宁夏农村地区成年人群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1612人.对全部样本测定空腹血糖、血脂、BMI、血压等;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和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指南Ⅲ(ATPⅢ2005 AHA 修订)以及中国糖尿病联盟(CDs2004)诊断标准的MS定义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宁夏农村地区回汉族成年人群三种标准MS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5.00%(ATPⅢ2005 AHA 修订)、11.80%(IDF2005)和6.71%(CDs2004).按照IDF2005、ATPⅢ2005 AHA 修订的定义标准,回汉族成年人群MS标化患病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16.3%vs.5.4%、18.9%vs.8.9%,P<0.01);但按照CDs2004标准研究发现男女性别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族MS患病率均高于汉族(P<0.05).两民族MS患病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而且回族在35岁后MS患病率均高于汉族.男性MS患病率两民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MS患病率,回族显著高于汉族(P<0.05).结论 宁夏农村地区成年人群具有较高的MS患病率,不同民族的MS组分特点有较大差异,选择合适的MS诊断标准有利于该地区MS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

    作者:赵燚;刘秀英;金晶;杨建军;张毓洪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第五届全国伤害预防与控制学术会议征文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多水平模型在生物等效性评价中的应用(Ⅱ)

    探讨多变量多水平模型在生物等效性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以4×4交叉试验设计的国产和进口罗格列酮药物生物等效性评价为研究实例,研究多变量多水平模型在同时评价多个指标等效性时方差分量的分解方式,并探讨在多变量多水平框架下评价平均、群体和个体等效性评价的可行性.多变量多水平模型考虑了罗格列酮药物指标ln(AUC)和ln(C_(max))的相关性,在两个指标出现一个平均等效而另一个平均不等效的矛盾结果时,通过联合检验终判断两个指标联合具有平均等效性.根据多变量多水平模型方差分量,进一步获得了国产和进口罗格列酮药物具有群体和个体等效性.结论 :多变量多水平模型可将多个相关指标纳入同一个模型中,考虑了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可改善误差结构,对同时评价多个指标生物等效性提供了统计学方法 的发展思路.

    作者:刘巧兰;沈卓之;李晓松;陈峰;杨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囊型包虫病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囊型包虫病流行相关的危险因素及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在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进行人群囊型包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民族、年龄、性别、职业及生活习惯等,并对囊型包虫病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人群包虫病患病率为3.8%,血清阳性率为12.4%,其中囊型包虫病患病率为3.7%,泡型包虫病患病率为0.16%.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和家庭屠宰牲畜与囊型包虫病患病有关,OR值分别是7.6(2.481~23.579)、3.2(1.297~7.809).50~60岁年龄组患病率高,OR值是<20岁年龄组的7.6倍;牧民患病率高.结论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囊型包虫病呈持续高流行势态;年龄和有家庭屠宰牲畜行为与患囊型包虫病相关.

    作者:初向东;王桂芝;冯晓辉;尔西丁;贺金华;温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血压控制与糖尿病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压控制情况与新发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以江苏省多代谢异常和代谢综合征综合防治研究队列满足条件的人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基线血压正常组和基线高血压组随访血压控制在不同水平时糖尿病发病率;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血压控制情况与随访新发糖尿病的关系.结果 3146名研究对象中,有102例新发糖尿病患者.基线血压正常组(n=2369)和高血压组(n=777)糖尿病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74%和4.76%;基线血压正常组与高血压组糖尿病发病率均随着SBP和DBP增加而上升;两组人群中,随访转为或仍然为高血压的人群糖尿病发病率均大于随访血压保持或控制为正常的人群(基线血压正常组5.6%vs.1.9%,基线高血压组7.1%vs.2.2%).调整基线年龄、性别和糖尿病一般危险因素后,基线血压正常组中随访转为高血压的人群相比血压保持正常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相对危险度(aRR值及95%CI)为1.84(1.00~3.63);基线高血压组中随访血压未得到控制相比血压得到控制的人群发生糖尿病的aRR值为1.90(1.03~3.74).若调整性别、年龄和基线代谢综合征,aRR值则分别为1.70(0.99~2.78)和1.90(1.04~3.75).结论 基线血压正常组与高血压患者,若有效控制其血压在正常水平均能降低糖尿病发病的风险.

    作者:杨晨;郭志荣;胡晓抒;周正元;武鸣;俞浩;张丽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肺炎链球菌PCR分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目的 建立肺炎链球菌血清型分型的PCR简便方法 ,初步了解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群的分布状况.方法 设计合成12种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群特异性引物,优化不同血清型/群引物FCR条件,并检测佳反应浓度、灵敏性以及特异性;初步应用于肺炎链球菌菌株的血清型/群检测.结果引物浓度优化后,12种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群特异引物呈现较好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对119株肺炎链球菌菌株进行PCR分型检测,其中113株可分为9个血清型/群(3、5、6A/B、9A/V、14、18、19A、19F、23F),6株未分群.结论 初步建立了12种血清型/群肺炎链球菌PCR分型技术,可用于鉴别人群中主要流行的肺炎链球菌血清型/群.

    作者:李马超;张砺;李倩;任红宇;王晓蕾;徐丽;邵祝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4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血流感染分离株的基因分型研究

    目的 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血流感染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分离的临床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共47株),标本来源均为患者静脉血.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所有菌株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PCR方法 检测pvl毒素基因,DiversiLab~(TM)Rep-PCR分型系统分析菌株的同源性;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进行葡萄球菌染色体/mec(SCCmec)分型以及ST239型别的快速筛查;综合分型和药敏试验结果,挑选部分代表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结果 47株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中,pvl基因检出率为4.3%.MRSA占51.1%.MRSA均为SCCmec Ⅲ型菌株;Rep-PCR分为A~L共12个型,其中A型为主要的型,共22株(46.8%),所有的MRSA均属于A、B两型.结论 47株临床血流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的MRSA绝大部分为多重耐药克隆ST239-MRSA-SCCmecⅢ型.

    作者:陈荣;沈定霞;闫中强;王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河北省卢龙县婴幼儿腹泻的病毒病原构成及流行病学特点

    腹泻病是世界范围内婴幼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研究表明全球每年约有150万~250万5岁以下婴幼儿死于腹泻有关的疾病或并发症,其中85%的患儿来自发展中国家~([1]).在腹泻病的多种病原体中,现已证实轮状病毒(HRV)、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AStV)和腺病毒(ADV)是婴幼儿腹泻病的主要病原.

    作者:李丹地;于秋丽;齐顺祥;谢赟;段招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黑龙江省部分地区成年人既往大体重指数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社区成年人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情况和分布,探讨既往大体重指数(MAxBMI)与T2DM的关系.方法 2005年6-8月对牡丹江市4个区和1个县级市分层整群抽样20岁以上社区常住居民,研究T2DM患病状况及其与不同水平MAXBMI和当前BMI的关系.结果纳入研究的社区居民为1071名,T2DM患病率7.09%;以MAXBMI为肥胖的T2DM患病率为12.10%.随MAXBMI水平升高,患T2DM的危险增大(趋势X~2=17.387 23,P<0.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MAXBMI高者患T2DM的OR值为3.06(P=0.0013).分组后的分层分析显示,T2DM患者中血糖水平在MAXBMI≥27.4 kg/m~2组,比MAXBMI低水平组显著升高(P=0.0408);血糖正常组,MAXBMI处于高值(≥25.4 kg/m~2)的人群比低值人群当前BMI相对MAXBMI下降的更大,血糖水平更高.结论 在T2DM患者和血糖正常组人群中,MAXBMI值与T2DM具有相关性;可作为肥胖指标预测糖尿病患病的风险.

    作者:魏文;刘盛元;曾芳芳;姚嵩坡;张海涛;万钢;钟敏;王滨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对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分型的研究

    钩端螺旋体(钩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近年来以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repeats,VNTR)为基础的分型方法,逐渐被应用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本研究选取我国致病性钩端螺旋体15群15型参考菌株,初步探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在钩体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翠彩;李秀文;聂一新;崔志刚;蒋秀高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12项一般健康问卷中不同计分法对精神障碍筛选佳切分值的分析

    探讨12项一般健康问卷(the 12-item General HealthQuestionnaire,GHQ-12)三种计分方法(GHQ法、Likert法和C-GHQ法)对不同精神障碍的佳切分值及其筛选特点~([1-3]).

    作者:章健民;石其昌;付永利;王淑敏;顾卫;周夏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国九城市1301名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偷吸海洛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治疗期间偷吸海洛因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江苏、安徽、云南3省9个城市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中抽取1301名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与随机尿吗啡定性检测.收集一般人口学、艾滋病/毒品滥用相关高危行为、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抑郁与焦虑及偷吸海洛因等信息.结果 1301名调查对象中男性居多(76.2%),年龄(34.6±6.5)岁,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71.7%).平均维持治疗剂量(48.1±29.4)mg/d,目前治疗剂量自我满意度平均得分为8.6,尿吗啡检测阳性率为27.7%.有抑郁和焦虑症状者比例分别为38.3%和18.4%,抑郁合并焦虑症状的比例为14.2%.婚姻状况、治疗时间的长短、目前治疗剂量自我满意度及是否曾退出治疗对偷吸海洛因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教育程度及治疗剂量对偷吸海洛因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省份间影响偷吸海洛因的因素有所不同,但对当前剂量自我满意度是共同的影响因素.结论 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及服药依从性、延长参加治疗的时间、提高患者对治疗剂量的满意度及避免脱失对减少治疗期间偷吸海洛因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晓斌;殷文渊;庞琳;张从斌;徐金水;肖永康;王常合;罗巍;张波;张锐敏;李志军;柔克明;吴尊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河南省农村地区HIV/AIDS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调查HIV感染者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中文版WHOQOL-BREF量表,对驻马店市农村地区2608例HIV感染者进行问卷调查,计算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生存质量总分及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HIV感染者生存质量得分为生理领域(12.96±1.94)、心理领域(11.79±1.19)、社会领域(13.79±2.44)、环境领域(12.40±1.93)、生存质量总得分(51.02±6.03).女性生存质量总分及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均高于男性.经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职业、家庭纠纷及食欲等.结论 该地区HIV感染者生存质量社会领域得分较高,但心理领域得分较低,建议加强对该人群的心理干预.

    作者:葛增;单多;王璐;高省;丁国伟;周建平;何文生;彭志行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老年人群血清尿酸水平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关系的研究

    血清尿酸(UA)水平升高与体内核酸代谢异常和肾脏排泄减少相关,高尿酸血症常与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及肥胖等伴发.国内外许多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人群中UA和甘油三酯(TG)之间存在相关性~([1,2]),中老年人群UA和TG更容易发生代谢紊乱,但关于中老年人群UA水平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关系的研究较少,为此,本研究利用横断面调查资料探讨中老年人群的上述关系.

    作者:何森;陈晓平;蒋凌云;彭勇;何霁云;龚玲;吴凯;崔凯军;祝烨;黄德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倾向指数第一讲倾向指数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步骤

    随机对照试验(RCT)被认为是临床试验的金标准,但受样本、时间以及费用等因素的影响,RCT研究的疾病种类、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而且由于伦理学因素的影响,参加试验的研究对象需要经过纳入、排除标准的筛选,使其结论外推受到限制.

    作者:王永吉;蔡宏伟;夏结来;蒋志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山西省贲门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探讨山西省贲门癌发病因素中遗传因素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病例及对照的Ⅰ、Ⅱ、Ⅲ级亲属所有成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和死亡日期以及疾病诊断与治疗进行调查.用Falconer法和Li-Mentel-Gart法计算贲门癌的遗传度和分离比.结果 (1)病例组Ⅰ、Ⅱ、Ⅲ级亲属的贲门癌患病率分别是0.54%、0.04%、0.05%;病例组Ⅰ、Ⅱ、Ⅲ级亲属的上消化道癌患病率分别为2.50%、0.36%、0.13%.贲门癌与上消化道癌患病呈现Ⅰ>Ⅱ>Ⅲ级亲属的趋势,表现为家族聚集性,男女性均如此.(2)贲门癌先证者Ⅰ级亲属患贲门癌的遗传度为11.71%,其中女性为14.72%,男性为14.01%;贲门癌先证者Ⅰ级亲属患上消化道癌的遗传度为13.87%,其中女性为23.08%,男性为11.49%,均低于25%,属低遗传肿瘤.(3)病例组同胞中上消化道分离比为0.0452,其中男性为0.0441,女性为0.0507,均低于0.25,不符合单基因遗传方式,属多基因遗传方式.结论 遗传因素是贲门癌的危险因素,但不是山西省贲门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王媛;韩小友;丁悌;唐泽忠;许翊;王全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浙江地区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的检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宫颈鳞癌和上皮内瘤病变等发生的必要因素~([1]).通常在性活跃期的初几年,有75%以上的女性会在不同阶段感染HPV.而持续性的高危型HPV感染将会增加宫颈细胞癌变的危险性.因此,HPV基因分型检测成为筛查及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手段之一.本研究分析浙江地区生殖道标本的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以了解HPV各亚型的感染及分布情况.

    作者:邹媛;郭兴中;陈婕;朱凡;董正伟;方国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