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难点及推进策略

吕兰婷;王虎峰

关键词:医疗服务价格, 公立医院, 试点城市, 药品加成, 补偿机制
摘要:从政策角度分析医疗服务价格的演变过程、形成机制,研究新医改以来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进展和问题,以34个国家级试点城市为例,探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解决策略和路径,提出推进策略.文章认为,对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要深刻认识价格改革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基本原则,处理好几个方面关系,并把握好几个技术难点.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以药养医”的根源分析与破除对策

    通过对“以药养医”的分析认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不合理是“以药养医”的根源,“药价虚高”和医疗服务价格低于成本必然导致“以药养医”,而要破解“以药养医”就必须同时切断医生账面收入和灰色收入与卖药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放开药品定价和招标垄断、根据成本全面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合理确定医务人员收入与社会平均工资倍数关系等3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作者:房信刚;吕军;石慧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现状及问题探讨

    随着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异地就医即时结算问题日益突出.通过从不同险种、不同地区、不同结算方式3个方面总结异地就医结算现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需要防范的风险,为促进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提供借鉴.

    作者:李志建;方秉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天津医务人员和患者双向转诊知晓度及意愿性的调查

    目的 了解天津市医务人员和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及双向转诊的知晓利用情况;调查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实施的意愿性,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顺利实施双向转诊制度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内6区3家三级医院和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1 8周岁及以上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整理录入问卷并分析.结果 (1)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的认知度低.(2)科室、职称和工作年限3个因素是医务人员参与双向转诊意向的影响因素.(3)医务人员在进行双向转诊遇到的问题:转诊标准不统一、医疗机构缺乏信息交流、经济利益驱使、医疗保险政策影响、病人不接受.结论 天津市医务人员和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双向转诊知晓情况普遍较低,但是大部分比较赞同开展双向转诊.应加强对双向转诊制度的宣传和医院与社区机构的沟通交流,平衡医疗机构间的经济利益,并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政府在推动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作者:杨立成;李林;鲍琳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浙江省儿科医生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调查

    目的 了解浙江省儿科医生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现状,分析满意度和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浙江省儿科医生414名,采取问卷调查法,运用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短式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浙江省儿科医生本科学历居多,大多来自三级医院;总体满意度与职称、收入成正相关,与专业背景、离职意愿负相关(P<0.05);外在满意度与学历、专业背景、离职意愿负相关(P<0.05);内在满意度与年龄、职称、儿科工作年限、收入、医院等级正相关,与离职意愿负相关(P<0.05);离职意愿与年龄、职称、儿科工作年限、收入、各满意度负相关(P<0.05).结论 提高儿科医生满意度要重点提高其外在满意度,即工作环境、职位的晋升、收入等;提高收入可以明显降低儿科医生离职意愿;专业背景是满意度和离职意愿共同的影响因素,儿科专业背景的儿科医生具有更好的从业稳定性.

    作者:陶骏贤;芮秋琴;于彩勇;施长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基于主诊医师负责制的住院绩效考核模式探讨

    目的 建立主诊医师负责制下的住院绩效分配新模式,以适应医药分开改革的新要求.方法 探索基于医疗成果产出的岗位绩效管理考核和分配新制度,重点激励各主诊医师组医疗产出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促使各主诊医师组增加服务量、提高技术水平和诊治疾病的难度.结果 以某科室各主诊医师组为例,从科室管理、团队建设、学科发展、工作效率等角度分析医改前后的转变.结论 重点激励分配制度,逐步被医务人员所接受,并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作者:张凡;孙树学;兰茜;赵冠宏;张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品管圈在PIVAS降低不合理医嘱中的应用

    为提高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医嘱合理性,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我院引入品质管理概念,运用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进行计划、执行、确认和处置,完成PDCA循环.结果表明,品管圈活动能显著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医嘱数,提升药学服务内涵,有利于药学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值得推广.

    作者:花萍;刘兴才;陈刚;刘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英国初级卫生保健质量与结果框架解析

    目的 了解英国初级卫生保键质量与结果框架,为改善我国全科服务质量提供经验借鉴.方法 文献综述与定性访谈.结果 质量与结果框架作为全科服务合同的一部分,目的是通过引进激励机制改进服务质量,制定一套反映全科医疗服务质量的指标和评分体系,通过综合打分对全科医生的服务进行衡量.结论 在完善的组织管理、疾病登记体系和信息系统的支撑下,质量与结果框架有利于对全科服务进行标准化评估,统一的定价和支付体系有利于减少不同地区初级卫生保健的服务差异,激励了全科诊所服务的积极性.但也有专家学者指出了其中的一些弊端,有待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作者:谢春艳;何江江;胡善联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基于省级平台的临床路径知识库共享平台设计

    提出了一种基于省级平台的临床路径知识库共享系统的设计方案,主要从系统整体架构设计、网络结构设计、功能规划以及系统业务流程设计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构架基于省级平台的临床知识库共享平台,可以将过去仅在单一医院内使用的临床路径分享给所有医院,真正意义上实现数据互通,数据共享.同时,临床路径知识共享系统与省外医疗信息平台实现对接.

    作者:周莉莉;唐慧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北京城乡医患信任水平比较研究

    目的 从医患双方的视角分析比较北京城乡医患信任水平.方法 对北京市农村H区3个乡镇12个村和城市3家三甲医院的医生和患者进行实地观察.结果 医患双方对城乡医患信任水平评价均值均高于3.6分.经统计学检验,城乡患者对城乡医患信任水平评价存在显著差异(F=5.050,P=0.008),城市医院医患双方对医患信任水平评价存在显著差异(t=3.16,P=0.002).结论 影响城乡医患信任水平评价的因素主要有:城乡医疗机构的服务功能、服务水平、设备设施、服务态度等.

    作者:杨佳;吕兆丰;王晓燕;莫陶欣;苗京楠;马晓;李一帆;周慧姊;刘一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三甲中医医院院长职业化管理培训现状与需求调查

    目的 探讨当前我国中医医院院长对医院职业化管理培训工作的理解与需求.方法 对来自全国各地参训的60位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院长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52份,采用SPSS 17.0统计分析.结果 职业化管理培训工作在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得到较为广泛的重视;工作太忙、授课理论空洞乏味和教师授课水平参差不齐是影响培训效果的3位主因.从培训需求角度而言,经营管理、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重要的培训模块;管理方法与技巧、工作预见能力、有效的沟通方法是培训主攻方向;案例分析、课堂讲授仍然是培训需求的主要方式.结论 引入“拓展思路,学员本位、问题导向”培训理念,帮助学员深入解析管理环境、管理者个人以及环境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构建起职业化管理培训的长效机制,促进中医医院院长职业化管理培训工作的纵深发展.

    作者:杨正夫;国华;韩玉;焦拥政;张会;江震;范吉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对医院运营效率的影响研究

    目的 以某综合性三甲医院2010-2011年普通外科7个住院病种为研究对象,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应用系统对医院运营效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结果 (1)研究组住院日中位数为11天,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日中位数(P<0.05);(2)研究组平均住院费用为30 826.90元,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与研究组平均住院费用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对于控制住院费用有间接控制作用,但没有直接降低住院费用.

    作者:朱志峰;赵红梅;赵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难点及推进策略

    从政策角度分析医疗服务价格的演变过程、形成机制,研究新医改以来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进展和问题,以34个国家级试点城市为例,探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解决策略和路径,提出推进策略.文章认为,对于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要深刻认识价格改革在公立医院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基本原则,处理好几个方面关系,并把握好几个技术难点.

    作者:吕兰婷;王虎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基于因子分析与Borda序值法的医疗风险矩阵构建

    目的 构建医疗风险矩阵,为应对和控制医疗风险的预警和控制提供科学的管理依据.方法 运用风险矩阵的管理理论,通过文献查阅、风险问卷分析和专家咨询法识别和衡量各类潜在医疗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其潜在的损失程度,采用因子分析法初步确定医疗风险矩阵的风险结,进一步用Borda序值法对风险结的风险影响和风险概率进行量化评估.结果 本研究通过因子分析将医疗风险归为6个风险结:操作规范、药物使用、工作负荷、患方因素、沟通与协作、医疗风险管理.Borda序值排在第一位的风险结为工作超负荷风险,其次为操作不当风险和药物使用潜在风险,然后为不良医患沟通和医疗风险管理不到位,后为患方风险.结论 应构建多维度、全过程的医疗风险管理机制,密切防控风险等级较高的潜在医疗风险因素,及时做出有效的预警和干预.

    作者:张歆;刘国祥;石林梅;马祎;张秋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N末端脑钠肽前体检测主流方法学定价研究

    根据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版)》的要求,规范对项目的重新划分并制定收费定价框架,要求实验室诊断项目要按照不同级别医院使用的主流检验方法进行参考定价.通过对目前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几种主要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发现了在实验室检测项目中采取主流方法学定价的利弊,为政府确定主流方法和科学定价提供参考.

    作者:冯泽昀;金春林;王海银;杨晓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北京市42所医院门诊预约挂号现状调查

    目的 通过调查医院门诊预约挂号服务的内容、形式、管理模式等情况,为提高医院门诊预约挂号服务质量提供建议.方法 通过对2011-2013年北京市共计42所医院门诊预约挂号服务进行全面统计分析,了解其门诊预约挂号服务现状.结果 目前北京市预约挂号工作呈现覆盖范围广泛、形式多样的特点;患者预约挂号使用率提高,就医习惯逐渐改变.结论 医院应多部门协作,提供完善的配套制度、足够的人力资源等作为保障,推动预约挂号工作进一步发展.

    作者:雷祎;赵云龙;李葆华;段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循证医学视角下的超说明书用药分级管理研究

    目的 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对超说明书用药进行分级管理.方法 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分级管理依据,启动了全院临床科室超说明书用药的备案评审工作.结果 在406条备案药物中,抗肿瘤药物超说明书用药占78.8%,依据国际指南用法的比例高,占48.8%,其次为其他循证支持用法占36.4%,再次为国内指南用法占11.1%.结论 超说明书用药的管理应重点集中于证据等级较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曾发生过医患纠纷的药物.

    作者:王丹;彭炜;焦园园;张关敏;薛冬;张艳华;邢沫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OSCE在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临床能力考核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应用于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临床能力考核,体现出全科医师各站平均成绩跟总分有较大差距,且临床基本技能成绩相对较高,临床技术操作为薄弱的环节.对全科医师关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方案的问卷调查和现场调研表明,全科医师大多非常支持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方法,但是感觉考核的内容多时间长,身心压力大.通过以上结果,进一步改进应用于全科医师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方案,并针对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改进全科医师培训临床实践教学.

    作者:周佳;张东华;薄红;王志博;陈禹含;张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第5版JCI标准对我国医院质量管理的启示

    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标准是全世界公认的医疗质量和服务评价标准,代表了医院的服务和管理水平.新修订的第5版JCI标准由评审参与要求、以病人为中心的标准、医疗机构管理标准、学术医学中心标准4大部分组成,共包括17个章节.通过对第5版JCI标准主要改进内容的解读,认为对我国医院建立规范化、流程化、科学化和国际化的管理体系,实现医院持续质量改进,保证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作者:李国宏;陈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人性化视角下医院急诊科一站式服务的实施与优化

    为满足就诊患者及家属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提高急诊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患冲突的发生,为急诊病人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针对当前急诊科存在的问题,设计并实施基于人性化角度的一站式服务方式与措施.一站式服务不仅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也简化了诊疗流程,增强了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良;栾瑞;张红利;侯利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专科医生在全科医学培训基地建设中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在三级综合医院全科医学培训基地的建设中,专科医生采取哪些措施和方式能对全科医学培训基地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方法 首先通过专科医生对全科医学培训基地建设提高思想认识,积极热情和主动带教,转变服务理念和模式,并在带教中要以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主,在与患者沟通方面要体现全面的人文精神.结果 通过临床实践教学,加深对全科医学理论的认识,使专科医生在全科医学培训基地的建设中,真正起到关键性作用.结论 经过几年的全科医学培训,不断加强和提高专科医生的全科医学素质,使三级综合医院的全科医学培训基地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大大提高.

    作者:王守锋;王佐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