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琳;马进
随着网络技术迅速发展,远程医疗一方面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使患者足不出门便可得到一流的医院、优秀的医生和先进的医疗服务,从而深受患者青睐,另一方面它对医学发展也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1].然而远程医疗在其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它在改变传统医患关系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诸如保障患者隐私权、保护知识产权、法律关系改变等新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远程医疗健康发展及对医患合法权利的保护[2].
作者:李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通过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以及个别访谈的方式,对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对口支援云南省县级医院的做法和成效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目前对口支援存在的困难和瓶颈.
作者:宓轶群;张李琼;刘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胜任特征研究现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核心的课题之一,然而在我国的医院管理领域.有关胜任特征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就胜任特征模型在我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研究现状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分别进行了阐述.
作者:张丹;许树强;陈校云;张铁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住院患者住院费用的年龄、性别和在不同医院的分布特点,为提供科学收费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09年不同医院9 464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住院费用及相关因素进行横断面调查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将老年白内障患者按<60岁、60~80岁、>80岁分为3组,床位费、西药费、检验费、放射费、特检费、治疗费、手术费和护理费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且存在统计学差异.以上费用,男性患者均高于女性且存在统计学差异.海军医院患者高(P<0.05),其他由高至低依次为全军陆军医院、全军空军医院和全军二炮医院患者.结论 卫生决策部门应针对其不同特点制定适宜收费标准,有必要跟进研究不同病种费用区别的制度或管理层面的原因.
作者:冯毅平;李书章;陈黎明;赛晓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依据标准操作流程模型,将医疗设备管理细分为物流采购控制、应用核算控制和质量技术控制3个方面,实施了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标准化和一些有效的做法,阐述了加强医疗设备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使医疗设备管理逐步进入质量—效率—效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作者:金伟;郑孔林;杨俊;张景伟;庄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疾病诊断证明是临床医生出具给病人、用以说明其所患疾病情况、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疾病诊断证明在工伤、交通意外鉴定索赔、保险勘赔、司法诉讼等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因疾病诊断证明引发的医疗纠纷也逐渐增加.如何进行防范,是医院管理者急需解决的课题.我们通过研究,应用公示告知防范与疾病诊断证明有关的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叶昌雄;吴汉森;徐爱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根据我国现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已成为医学生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并逐渐与世界发达国家医学教育模式接轨[1].特别是2010年卫生部等五部委《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颁布,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作为我国医疗改革的任务之一,对基层医院医疗技术人才的培养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尤其为解决基层医院医生荒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和财力保证.然而在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仍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值得管理部门和从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医疗单位去探讨和实践.
作者:李祚品;刘铁强;李淑芳;廖德举;曹瑞;黄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2010年11月我院响应卫生部号召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努力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水平,促进护患关系和谐[1].1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法1.1 调整护理服务理念端正思想,统一认识,根据科室每个护士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进行逐一沟通,然后召开动员大会,让每个护士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作者:闫淑娟;李亚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四大因素是护士的个体差异、工作本身、工作环境、医院的政策和制度,因此,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策略是加强护士自身因素的完善、完善工作本身、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作者:魏雪梅;李雪平;何剑;李铁;吕洪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多学科专家组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模式和发展方向,但我国的MDT模式还仅限于建立在发达地区少数医院.新医改已将区域医疗的建设列为重点内容,这将促进我国肿瘤的规范化治疗,MDT也将借助于区域医疗中心这一平台进行延伸和扩大,改变我国MDT模式发展滞后的现状.
作者:刘正;王贵玉;王锡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医院在医保总量既定条件下,应该采取怎样的改革措施和管理手段,来实现医保总置资金合理、有效的使用.谋求一种医保服务人次大化和满意度较高的医疗服务模式.方法 采取代数方法计算各科室总量,将仁济医院2009年和2008年的医保各项具体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仁济医院2009年完成医保总量61549万元,比全年指标累计节余250万元.医保门急诊和住院服务人次与2008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7.6%和7.7%,均次费用控制较好.结论 医保总量预付制前提下,医院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内涵质量、调整费用结构、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来实现医保资金的有效使用.终达到多方共赢的局面.
作者:闻烈;张继东;闻大翔;胡成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打造可靠的医院信息系统.保障医院业务连续性.方法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建立异地容灾系统,创建服务器集群,采用双冗余技术以及完善规章制度,防范存储故障、服务器网络设备故障、人为错误以及自然灾害等风险.结果 通过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可靠性,进而保障了医院业务连续性.结论 使用信息技术和完善管理,防范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是医院业务连续性运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洋;胡冰;李巧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ICU护士床旁交接班的规范化流程.旨在对护理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方法 床旁交接班流程设计被分为十步.对传统交接班方式与新型的床旁交接班流程两组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统计学处理,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患方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医护人员对自行设计的床旁交接班流程的满意度.结果 应用床旁交接班流程后,因交接班因素直接导致的护理缺陷明显减少(P<0.050),患方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0),护士及医生对新的护理流程更为满意(P<0.005、P<0.050).结论 床旁交接班流程避免了交接班遗漏,内容设计合理,保证了重症患者连续性护理质量.
作者:陈红芳;王慧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运用参与式快速评估方法.探索如何建立连续、协调的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提升卫生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并就推动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效开展分工和协作提出政策建议.
作者:陆琳;马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诊就诊患者在不同时段的就诊规律,为急诊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门急诊就诊信息系统2009年10月1日-2010年4月30日急诊病例资料.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7 634份急诊病例资料.结果 急诊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急诊儿科中位年龄3岁,急诊内科、急诊外科中位年龄32岁.就诊科别以急诊儿科患者占多数.费用类别以自费患者为主.16:00-<00:00时上夜班为就诊高峰时段,在高峰时段,急诊儿科、医疗保险患者增加较明显,但疾病轻重分级以4级及5级轻症病例为主.结论 在就诊高峰时段,要相应调整排班,加强导诊和分诊,可缓解急诊科拥挤现象.学科建设中要加强急诊儿科医师的培养.
作者:许子彬;陆燕华;吴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知情同意制度贯穿于医疗活动的整个过程,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医务人员的法定义务,国内诸多法律法规均对医疗活动中的知情同意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由于缺乏针对具体医疗行为如何适用知情同意制度的指引或者规范,导致医务人员常常不知如何正确的地履行知情同意程序.而且,当前的知情同意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司法实践也对知情同意缺乏深入的研究,这为医务人员的执业活动带来了潜在的法律风险.
作者:王经武;张洪涛;霍青;蔡治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医生作为一种高危职业,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压力.尤其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医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社会还是医院,多数时候,过多的只是强调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却忽视了对医生的人文关怀.若医院能在工作上、风险保障上、经济上、心理上给予医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既可以减轻医生的压力,使医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又可以改善医患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任华玉;宋红;徐连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开展周六手术,缩短病人平均术前等待日及平均住院日.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达到提高效率,增加产能的目的.方法 在多部门协作的基础上,开展周六手术,改变原有人力配置方式和手术流程,以配合周六手术的进行.结果 手术流程再造后,与之前同期相比术前等待日缩短25.00%,月平均手术台次增加12.35%,病人平均住院日降低9.22%.结论 开展周六手术,能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和术前等待日,为患者节约宝贵的时间和金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作者:李鹏程;游潮;宁宁;陈茂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1 2005-2009年我国中医医院诊疗数量1.1 总量2009年我国中医医院诊疗数量达3.01亿人次,较2005年增长40.67%,其中2009年门急诊量达2.94亿人次,较2005年增长42.02%,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17%.见表1.1995年我国中医医院门急诊患者数量为1.87亿人次,1990-1995年总共才增长4%,反映出1990-1995年中医医院门诊患者数量增长十分缓慢[1].1995-2005年10年增长了61%,2005-2009年4年增长了42%,可见近14年中医医院门急诊量增长很快,尤其是近4年门急诊患者总量增长迅猛.
作者:郑格琳;杨永生;孙晓东;李金芳;陈思;陈珞珈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医院2006-2008年3年间运行效率变化的情况,找出引起其效率变化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率.方法 通过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武汉市23家医院3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变化等方面的变化趋势.结果 23家医院全要素生产率普遍下降主要由于技术退步所致,医院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趋于稳定,发挥的促进作用较小.结论 医院不但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控制合适的规模以保证技术效率的提高;更应引进人才,加强技术培训与进修,鼓励医务人员在诊疗技术、诊疗过程上有所创新,以此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进而提升医院的运行效率.
作者:陆文娟;杨巧;冯占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