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昌雄;吴汉森;徐爱光
疾病诊断证明是临床医生出具给病人、用以说明其所患疾病情况、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疾病诊断证明在工伤、交通意外鉴定索赔、保险勘赔、司法诉讼等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因疾病诊断证明引发的医疗纠纷也逐渐增加.如何进行防范,是医院管理者急需解决的课题.我们通过研究,应用公示告知防范与疾病诊断证明有关的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叶昌雄;吴汉森;徐爱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我国卫生领域信任缺失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分析我国卫生领域信任缺失分别在人际领域、组织机构领域、卫生系统领域表现的基础上,从制度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体层面探讨了卫生领域信任缺失的因素,由此提出完善我国卫生制度、加强卫生职能部门的政策能力、治理卫生行业腐败、加强医务人员道德教育的建议,从制度、社会环境和个人道德修养3个方面共同构建卫生领域的社会信任.
作者:李小华;董军;肖胜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随着网络技术迅速发展,远程医疗一方面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使患者足不出门便可得到一流的医院、优秀的医生和先进的医疗服务,从而深受患者青睐,另一方面它对医学发展也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1].然而远程医疗在其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它在改变传统医患关系模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诸如保障患者隐私权、保护知识产权、法律关系改变等新的法律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远程医疗健康发展及对医患合法权利的保护[2].
作者:李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在监护仪监测的生命体征中,血压是基本的参数之一,其采用的测量原理是示波振荡法[1].监护仪监测血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给临床诊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本研究对某大型综合医院内、外科目前正在使用的全部监护仪的血压测量合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监护仪的采购和质量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童斌;陆燕;王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1 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比较作为事业单位的公立医院与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民营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管理理念不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员工潜力开发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充分发挥自主性;而传统人事管理制度更注重对人的约束,把人作为一种成本进行经济核算,忽视人的潜能开发和人力资源的增值性.纵观当今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尽管大约30%的管理部门名称上已改为“人力资源科”或“人力资源部”,但理念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把人当做成本,看重员工现有知识和技能应用,以现有的绩考核为主导,实行静态的时点式管理,不利于员工创造性发展.
作者:张梅;崔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住院患者住院费用的年龄、性别和在不同医院的分布特点,为提供科学收费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09年不同医院9 464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住院费用及相关因素进行横断面调查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将老年白内障患者按<60岁、60~80岁、>80岁分为3组,床位费、西药费、检验费、放射费、特检费、治疗费、手术费和护理费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且存在统计学差异.以上费用,男性患者均高于女性且存在统计学差异.海军医院患者高(P<0.05),其他由高至低依次为全军陆军医院、全军空军医院和全军二炮医院患者.结论 卫生决策部门应针对其不同特点制定适宜收费标准,有必要跟进研究不同病种费用区别的制度或管理层面的原因.
作者:冯毅平;李书章;陈黎明;赛晓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分析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措施的新进展及实施效果.方法 对深圳市未实施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改革试点的TR1区、TR2区以及改革试点地区RE3区共计65家社区键康服务中心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改革试点地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P=0.003)、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P=0.000)比例均高于非试点地区,学历及职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8-2009年改革试点地区双向转诊人次增长率高于非改革试点地区.结论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进一步促进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举办医院之间在人员、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协作发展.
作者:陆琳;马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过渡阶段.因此,带教老师的行为、工作满意度、专业素质和人生观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影响护生.本文拟通过调查护生对临床带教情况的评价,了解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生的需求,向临床带教提供一些理论数据,以便提高护理带教质量.现将影响护理教学中带教老师及护生双方面的因素总结如下,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作者:马肖男;孙丽珍;冯淼;陈丽丽;张留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知情同意制度贯穿于医疗活动的整个过程,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医务人员的法定义务,国内诸多法律法规均对医疗活动中的知情同意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但是由于缺乏针对具体医疗行为如何适用知情同意制度的指引或者规范,导致医务人员常常不知如何正确的地履行知情同意程序.而且,当前的知情同意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司法实践也对知情同意缺乏深入的研究,这为医务人员的执业活动带来了潜在的法律风险.
作者:王经武;张洪涛;霍青;蔡治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本文通过分析北京、湖北、湖南、江西、河南5所综合医院从2004-2008年的效率和效益情况,对比找出影响医院效率和效益关键环节,从而确定医院工作的重点,为医院管理者制定相关策略、规划提供客观依据.1 资料来源和方法1.1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北京、湖北、湖南、江西、河南5所综合医院2004-2008年医疗质量年度统计报表中的资料与统计数据,主要是由各医院信息统计室提供.
作者:聂广孟;辛有清;潘习龙;张桂林;王乔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描述三甲医院门诊患者的构成,分析门诊患者选择就诊机构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三甲医院门诊服务水平的对策.方法 采用偶遇抽样法,对北方某特大城市10家三甲医院的1 414名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0.2%的门诊患者来自于外地,医疗水平是门诊患者选择就诊医院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优质医疗资源配置要充分考虑医疗服务的辐射范围,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门诊就诊流程是提高三甲医院门诊服务水平的关键.
作者:张柠;张健梅;孙冬悦;周海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近年来,大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开展双向转诊,提供了新的对口支援工作模式,但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和市场监管,该项工作对基层的实际帮助收效甚微.我院在从事对口支援基层卫生的工作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取得了一些成效.1 对口支援工作的传统方式和面临的问题传统的对口支援模式包括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晋升职称前对口支援基层医院.将对口支援基层医院与职称晋升挂钩,要求医师在晋升职称前必须完成1年的对口支援工作.
作者:单清;李扬;田小庆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医院要生存发展,除了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外,更要转变护理观念.良好的护患沟通对提高患者满意度,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建立一个相互信任、开放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很大的意义[1].本文对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分导诊工作中的应用做一初探.1 促进门诊分导诊护士良好护患沟通的条件1.1 良好的政治素质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对护患沟通起决定性的作用,护士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自觉与患者进行沟通.
作者:林伟;于淑玲;王秀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ICU护士床旁交接班的规范化流程.旨在对护理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方法 床旁交接班流程设计被分为十步.对传统交接班方式与新型的床旁交接班流程两组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统计学处理,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患方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医护人员对自行设计的床旁交接班流程的满意度.结果 应用床旁交接班流程后,因交接班因素直接导致的护理缺陷明显减少(P<0.050),患方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0),护士及医生对新的护理流程更为满意(P<0.005、P<0.050).结论 床旁交接班流程避免了交接班遗漏,内容设计合理,保证了重症患者连续性护理质量.
作者:陈红芳;王慧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医生作为一种高危职业,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压力.尤其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医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社会还是医院,多数时候,过多的只是强调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却忽视了对医生的人文关怀.若医院能在工作上、风险保障上、经济上、心理上给予医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既可以减轻医生的压力,使医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又可以改善医患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任华玉;宋红;徐连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开展周六手术,缩短病人平均术前等待日及平均住院日.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达到提高效率,增加产能的目的.方法 在多部门协作的基础上,开展周六手术,改变原有人力配置方式和手术流程,以配合周六手术的进行.结果 手术流程再造后,与之前同期相比术前等待日缩短25.00%,月平均手术台次增加12.35%,病人平均住院日降低9.22%.结论 开展周六手术,能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和术前等待日,为患者节约宝贵的时间和金钱,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
作者:李鹏程;游潮;宁宁;陈茂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已成为医疗界的共识,在当今商业医疗保险制度尚不健全的条件下,医院通过设立医疗风险基金,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增加医院主动进行风险预防和控制的能力,医疗风险基金应结合医院财务管理,规范核算、合理运用,并实行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医疗风险管理机制得以持续发展.
作者:武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医院2006-2008年3年间运行效率变化的情况,找出引起其效率变化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率.方法 通过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武汉市23家医院3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变化等方面的变化趋势.结果 23家医院全要素生产率普遍下降主要由于技术退步所致,医院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趋于稳定,发挥的促进作用较小.结论 医院不但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控制合适的规模以保证技术效率的提高;更应引进人才,加强技术培训与进修,鼓励医务人员在诊疗技术、诊疗过程上有所创新,以此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进而提升医院的运行效率.
作者:陆文娟;杨巧;冯占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急诊就诊患者在不同时段的就诊规律,为急诊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门急诊就诊信息系统2009年10月1日-2010年4月30日急诊病例资料.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7 634份急诊病例资料.结果 急诊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急诊儿科中位年龄3岁,急诊内科、急诊外科中位年龄32岁.就诊科别以急诊儿科患者占多数.费用类别以自费患者为主.16:00-<00:00时上夜班为就诊高峰时段,在高峰时段,急诊儿科、医疗保险患者增加较明显,但疾病轻重分级以4级及5级轻症病例为主.结论 在就诊高峰时段,要相应调整排班,加强导诊和分诊,可缓解急诊科拥挤现象.学科建设中要加强急诊儿科医师的培养.
作者:许子彬;陆燕华;吴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 打造可靠的医院信息系统.保障医院业务连续性.方法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建立异地容灾系统,创建服务器集群,采用双冗余技术以及完善规章制度,防范存储故障、服务器网络设备故障、人为错误以及自然灾害等风险.结果 通过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可靠性,进而保障了医院业务连续性.结论 使用信息技术和完善管理,防范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是医院业务连续性运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洋;胡冰;李巧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