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及创新对策

张梅;崔剑

关键词:公立医院, 民营医院, 人力资源管理, 差异, 对策
摘要:1 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比较作为事业单位的公立医院与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民营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管理理念不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员工潜力开发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充分发挥自主性;而传统人事管理制度更注重对人的约束,把人作为一种成本进行经济核算,忽视人的潜能开发和人力资源的增值性.纵观当今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尽管大约30%的管理部门名称上已改为“人力资源科”或“人力资源部”,但理念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把人当做成本,看重员工现有知识和技能应用,以现有的绩考核为主导,实行静态的时点式管理,不利于员工创造性发展.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对口支援云南省县级医院的成效分析

    通过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以及个别访谈的方式,对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对口支援云南省县级医院的做法和成效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目前对口支援存在的困难和瓶颈.

    作者:宓轶群;张李琼;刘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标准操作流程模型在医疗设备管理流程中的应用

    依据标准操作流程模型,将医疗设备管理细分为物流采购控制、应用核算控制和质量技术控制3个方面,实施了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标准化和一些有效的做法,阐述了加强医疗设备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使医疗设备管理逐步进入质量—效率—效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作者:金伟;郑孔林;杨俊;张景伟;庄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武汉市医院效率动态变化的Malmquist指数分析

    目的 了解武汉市医院2006-2008年3年间运行效率变化的情况,找出引起其效率变化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率.方法 通过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武汉市23家医院3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技术变化等方面的变化趋势.结果 23家医院全要素生产率普遍下降主要由于技术退步所致,医院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趋于稳定,发挥的促进作用较小.结论 医院不但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控制合适的规模以保证技术效率的提高;更应引进人才,加强技术培训与进修,鼓励医务人员在诊疗技术、诊疗过程上有所创新,以此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进而提升医院的运行效率.

    作者:陆文娟;杨巧;冯占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策略研究

    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四大因素是护士的个体差异、工作本身、工作环境、医院的政策和制度,因此,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策略是加强护士自身因素的完善、完善工作本身、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作者:魏雪梅;李雪平;何剑;李铁;吕洪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基层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根据我国现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已成为医学生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并逐渐与世界发达国家医学教育模式接轨[1].特别是2010年卫生部等五部委《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颁布,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作为我国医疗改革的任务之一,对基层医院医疗技术人才的培养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遇,尤其为解决基层医院医生荒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和财力保证.然而在住院医师培训过程中仍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值得管理部门和从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医疗单位去探讨和实践.

    作者:李祚品;刘铁强;李淑芳;廖德举;曹瑞;黄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医学图书馆在学科建设中服务能力的探讨

    医学图书馆作为医学高校图书资料情报中心,服务的对象是临床科研和教学人员,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临床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图书馆的任务就是为医疗科研教学提供信息服务,是信息资料收集和交流中心,是情报信息汇总和传递的枢纽[1].它的职能是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为医疗科研教学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和信息指导.

    作者:袁丽清;崔建梅;周淑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ICU护士床旁交接班流程的设计及应用

    目的 探讨ICU护士床旁交接班的规范化流程.旨在对护理质量进行有效控制.方法 床旁交接班流程设计被分为十步.对传统交接班方式与新型的床旁交接班流程两组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统计学处理,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患方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医护人员对自行设计的床旁交接班流程的满意度.结果 应用床旁交接班流程后,因交接班因素直接导致的护理缺陷明显减少(P<0.050),患方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0),护士及医生对新的护理流程更为满意(P<0.005、P<0.050).结论 床旁交接班流程避免了交接班遗漏,内容设计合理,保证了重症患者连续性护理质量.

    作者:陈红芳;王慧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关于构建对医生人文关怀保障机制的思考

    医生作为一种高危职业,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压力.尤其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医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社会还是医院,多数时候,过多的只是强调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却忽视了对医生的人文关怀.若医院能在工作上、风险保障上、经济上、心理上给予医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既可以减轻医生的压力,使医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又可以改善医患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任华玉;宋红;徐连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成效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深圳市社区健康服务运行机制改革试点措施的新进展及实施效果.方法 对深圳市未实施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改革试点的TR1区、TR2区以及改革试点地区RE3区共计65家社区键康服务中心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改革试点地区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P=0.003)、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P=0.000)比例均高于非试点地区,学历及职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8-2009年改革试点地区双向转诊人次增长率高于非改革试点地区.结论 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进一步促进了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与举办医院之间在人员、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协作发展.

    作者:陆琳;马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六西格玛管理法对围手术期服务质量改进的影响研究

    目的 设计了综合医院围手术期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并进行了试验研究.以评价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干预性研究方法,设立干预组和对照组.制定和筛选出评价指标,根据前后统计结果,判断总体改善和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组总体有明显的改善,对照组总体改善不明显;干预组评价指标横比、纵比均有明显的改进.结论 围手术期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的应用可明显改善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对医疗服务行为有较大的良性影响,并有利于医院文化建设.

    作者:江锦平;何宏涛;田薇;赵翠霞;霍荣才;张敬;王士杰;席彪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现代医学人文精神的培植与实践探索

    1 医学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1.1 重医疗科技,轻医疗人文长期以来,医学成就的取得主要是靠医学科技的发展,为了追求科学成就,医学工作者花黄许多精力在医学技术的提高上,很少花时间去思考医学的终极目的,也没有认真去分析疾病形成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医学固有的人文要求正被淡化和流失.1.2 重经济利益,轻人本关怀近年来,医疗机构中出现的不正之风和医德滑坡现象引入关注.崇金拜物、功利主义呈抬头之势.

    作者:王巧巧;宋绍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及其体会

    2010年11月我院响应卫生部号召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努力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水平,促进护患关系和谐[1].1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法1.1 调整护理服务理念端正思想,统一认识,根据科室每个护士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进行逐一沟通,然后召开动员大会,让每个护士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作者:闫淑娟;李亚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大型医院监护仪无创血压测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在监护仪监测的生命体征中,血压是基本的参数之一,其采用的测量原理是示波振荡法[1].监护仪监测血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常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给临床诊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本研究对某大型综合医院内、外科目前正在使用的全部监护仪的血压测量合格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监护仪的采购和质量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童斌;陆燕;王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阻碍医疗服务质量改善的内生性障碍

    医疗行业的内生性障碍决定了改善服务质量的困难,使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水平低于其他行业.通过描述内生性障碍的表现,分析约束条件下的改进措施,制订能够激发组织主动性的政策是取得有价值效果的前提.

    作者:陶敏芳;秦逸;刘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教学医院急诊日夜就诊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就诊患者在不同时段的就诊规律,为急诊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门急诊就诊信息系统2009年10月1日-2010年4月30日急诊病例资料.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7 634份急诊病例资料.结果 急诊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急诊儿科中位年龄3岁,急诊内科、急诊外科中位年龄32岁.就诊科别以急诊儿科患者占多数.费用类别以自费患者为主.16:00-<00:00时上夜班为就诊高峰时段,在高峰时段,急诊儿科、医疗保险患者增加较明显,但疾病轻重分级以4级及5级轻症病例为主.结论 在就诊高峰时段,要相应调整排班,加强导诊和分诊,可缓解急诊科拥挤现象.学科建设中要加强急诊儿科医师的培养.

    作者:许子彬;陆燕华;吴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住院费用及相关因素的现况调查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住院患者住院费用的年龄、性别和在不同医院的分布特点,为提供科学收费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09年不同医院9 464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住院费用及相关因素进行横断面调查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将老年白内障患者按<60岁、60~80岁、>80岁分为3组,床位费、西药费、检验费、放射费、特检费、治疗费、手术费和护理费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且存在统计学差异.以上费用,男性患者均高于女性且存在统计学差异.海军医院患者高(P<0.05),其他由高至低依次为全军陆军医院、全军空军医院和全军二炮医院患者.结论 卫生决策部门应针对其不同特点制定适宜收费标准,有必要跟进研究不同病种费用区别的制度或管理层面的原因.

    作者:冯毅平;李书章;陈黎明;赛晓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研究及政策建议

    运用参与式快速评估方法.探索如何建立连续、协调的两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提升卫生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并就推动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效开展分工和协作提出政策建议.

    作者:陆琳;马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基于业务连续性的医院信息系统的构建

    目的 打造可靠的医院信息系统.保障医院业务连续性.方法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建立异地容灾系统,创建服务器集群,采用双冗余技术以及完善规章制度,防范存储故障、服务器网络设备故障、人为错误以及自然灾害等风险.结果 通过信息系统建设,提高了医院信息系统的可靠性,进而保障了医院业务连续性.结论 使用信息技术和完善管理,防范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是医院业务连续性运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洋;胡冰;李巧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

    目的 明确医院行政管理队伍培训需求,为建立规范化培训体系,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面向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开展个人培训需求意愿、医院内部管理体系运行现状及个人岗位胜任能力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组织、岗位及个人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结果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接受培训的意愿较为突出,而不同层级之间对培训内容、时间及方式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具有较为强烈的培训需求,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长效培训机制是建设高素质医院管理队伍的基础性工程.

    作者:张岩;姜振家;初书田;陈涛;王娟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传染病医院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实践探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曾经为我国传染病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传染病医院,面临着病源减少、技术落后、人才缺乏、竞争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传染病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拓展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是每一位医院管理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1 传染病医院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1病源减少,业务日益萎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卫生条件、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以及传染病预防控制手段的增多,传统传染病,如肝炎等,发病率有所下降,传染病患者总体呈减少趋势.

    作者:葛锋;王陆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