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阻碍医疗服务质量改善的内生性障碍

陶敏芳;秦逸;刘威

关键词:医疗服务, 医疗质量, 内生性障碍
摘要:医疗行业的内生性障碍决定了改善服务质量的困难,使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水平低于其他行业.通过描述内生性障碍的表现,分析约束条件下的改进措施,制订能够激发组织主动性的政策是取得有价值效果的前提.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2005-2009年我国中医医院医疗服务情况分析

    1 2005-2009年我国中医医院诊疗数量1.1 总量2009年我国中医医院诊疗数量达3.01亿人次,较2005年增长40.67%,其中2009年门急诊量达2.94亿人次,较2005年增长42.02%,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17%.见表1.1995年我国中医医院门急诊患者数量为1.87亿人次,1990-1995年总共才增长4%,反映出1990-1995年中医医院门诊患者数量增长十分缓慢[1].1995-2005年10年增长了61%,2005-2009年4年增长了42%,可见近14年中医医院门急诊量增长很快,尤其是近4年门急诊患者总量增长迅猛.

    作者:郑格琳;杨永生;孙晓东;李金芳;陈思;陈珞珈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住院费用及相关因素的现况调查

    目的 探讨老年性白内障住院患者住院费用的年龄、性别和在不同医院的分布特点,为提供科学收费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09年不同医院9 464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住院费用及相关因素进行横断面调查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将老年白内障患者按<60岁、60~80岁、>80岁分为3组,床位费、西药费、检验费、放射费、特检费、治疗费、手术费和护理费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且存在统计学差异.以上费用,男性患者均高于女性且存在统计学差异.海军医院患者高(P<0.05),其他由高至低依次为全军陆军医院、全军空军医院和全军二炮医院患者.结论 卫生决策部门应针对其不同特点制定适宜收费标准,有必要跟进研究不同病种费用区别的制度或管理层面的原因.

    作者:冯毅平;李书章;陈黎明;赛晓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临床护理带教工作问题的分析

    护生的临床实习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实践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护生向护士角色转变的过渡阶段.因此,带教老师的行为、工作满意度、专业素质和人生观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影响护生.本文拟通过调查护生对临床带教情况的评价,了解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生的需求,向临床带教提供一些理论数据,以便提高护理带教质量.现将影响护理教学中带教老师及护生双方面的因素总结如下,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作者:马肖男;孙丽珍;冯淼;陈丽丽;张留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医学图书馆在学科建设中服务能力的探讨

    医学图书馆作为医学高校图书资料情报中心,服务的对象是临床科研和教学人员,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临床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图书馆的任务就是为医疗科研教学提供信息服务,是信息资料收集和交流中心,是情报信息汇总和传递的枢纽[1].它的职能是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为医疗科研教学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和信息指导.

    作者:袁丽清;崔建梅;周淑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教学医院急诊日夜就诊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就诊患者在不同时段的就诊规律,为急诊科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门急诊就诊信息系统2009年10月1日-2010年4月30日急诊病例资料.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共抽取7 634份急诊病例资料.结果 急诊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急诊儿科中位年龄3岁,急诊内科、急诊外科中位年龄32岁.就诊科别以急诊儿科患者占多数.费用类别以自费患者为主.16:00-<00:00时上夜班为就诊高峰时段,在高峰时段,急诊儿科、医疗保险患者增加较明显,但疾病轻重分级以4级及5级轻症病例为主.结论 在就诊高峰时段,要相应调整排班,加强导诊和分诊,可缓解急诊科拥挤现象.学科建设中要加强急诊儿科医师的培养.

    作者:许子彬;陆燕华;吴浩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策略研究

    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四大因素是护士的个体差异、工作本身、工作环境、医院的政策和制度,因此,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的策略是加强护士自身因素的完善、完善工作本身、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作者:魏雪梅;李雪平;何剑;李铁;吕洪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以公示告知防范与疾病诊断证明有关的医疗纠纷

    疾病诊断证明是临床医生出具给病人、用以说明其所患疾病情况、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疾病诊断证明在工伤、交通意外鉴定索赔、保险勘赔、司法诉讼等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作用,因疾病诊断证明引发的医疗纠纷也逐渐增加.如何进行防范,是医院管理者急需解决的课题.我们通过研究,应用公示告知防范与疾病诊断证明有关的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叶昌雄;吴汉森;徐爱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标准操作流程模型在医疗设备管理流程中的应用

    依据标准操作流程模型,将医疗设备管理细分为物流采购控制、应用核算控制和质量技术控制3个方面,实施了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标准化和一些有效的做法,阐述了加强医疗设备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使医疗设备管理逐步进入质量—效率—效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作者:金伟;郑孔林;杨俊;张景伟;庄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关于构建对医生人文关怀保障机制的思考

    医生作为一种高危职业,面临着巨大的职业压力.尤其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医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社会还是医院,多数时候,过多的只是强调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却忽视了对医生的人文关怀.若医院能在工作上、风险保障上、经济上、心理上给予医生更多的人文关怀,既可以减轻医生的压力,使医生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又可以改善医患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任华玉;宋红;徐连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门急诊自助服务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

    目的 探讨自助服务模式对缓解门急诊病人“看病难”的效果.方法 以医院信息系统为平台,设计开发门急诊自助服务应用系统.结果 实现了自助挂号、自助取单、自助划卡扣费、自助费用查询及服务质量自助评价等功能,消除了挂号、取单及缴费等需排队等待的环节.结论 自助服务模式的实施,优化了病人就诊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三长一短”难题得到根本解决.

    作者:黄正东;郭雪清;肖飞;张伟;姚国庆;叶珺;王光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分导诊工作中的应用

    医院要生存发展,除了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外,更要转变护理观念.良好的护患沟通对提高患者满意度,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建立一个相互信任、开放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很大的意义[1].本文对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分导诊工作中的应用做一初探.1 促进门诊分导诊护士良好护患沟通的条件1.1 良好的政治素质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对护患沟通起决定性的作用,护士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自觉与患者进行沟通.

    作者:林伟;于淑玲;王秀菊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试析多学科专家组诊疗模式与区域医疗中心的建立

    多学科专家组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模式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模式和发展方向,但我国的MDT模式还仅限于建立在发达地区少数医院.新医改已将区域医疗的建设列为重点内容,这将促进我国肿瘤的规范化治疗,MDT也将借助于区域医疗中心这一平台进行延伸和扩大,改变我国MDT模式发展滞后的现状.

    作者:刘正;王贵玉;王锡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及创新对策

    1 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比较作为事业单位的公立医院与近年来蓬勃兴起的民营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管理理念不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强调以人为本,重视员工潜力开发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使员工充分发挥自主性;而传统人事管理制度更注重对人的约束,把人作为一种成本进行经济核算,忽视人的潜能开发和人力资源的增值性.纵观当今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尽管大约30%的管理部门名称上已改为“人力资源科”或“人力资源部”,但理念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把人当做成本,看重员工现有知识和技能应用,以现有的绩考核为主导,实行静态的时点式管理,不利于员工创造性发展.

    作者:张梅;崔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物联网模式下医院文化新体系的构建

    随着物联网医院雏形的逐步显现,医院文化的被感知度必然越来越高,由此更加迫切地呼唤医院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创新,破解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增添新环境中的文化生机.而从当前医院的现实情况分析,管理文化、质量文化、安全文化、中医文化、和谐文化、服务文化,正是医院文化中需要被感知的文化元素.借助物联网感知体系,在感知点上采取科学的文化感知方式,获得理想的文化创新结果,将更好地消除患者与医院之间的不和谐因素,使医院文化建设符合时代特征与现代节拍,有效发挥文化建设这一软实力对促进医院发展的正向作用.

    作者:秦霞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北方某特大城市三甲医院门诊就诊人群调查分析

    目的 描述三甲医院门诊患者的构成,分析门诊患者选择就诊机构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三甲医院门诊服务水平的对策.方法 采用偶遇抽样法,对北方某特大城市10家三甲医院的1 414名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0.2%的门诊患者来自于外地,医疗水平是门诊患者选择就诊医院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 优质医疗资源配置要充分考虑医疗服务的辐射范围,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改善门诊就诊流程是提高三甲医院门诊服务水平的关键.

    作者:张柠;张健梅;孙冬悦;周海清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浅谈三甲医院医疗器械供应链管理

    医院负责采购的职能部门面临着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供应响应速度等主要挑战.本文拟对在医疗器械采购引入供应链管理,以应对此挑战进行探讨.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服务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式结构模式.见图1.

    作者:郑沁春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阻碍医疗服务质量改善的内生性障碍

    医疗行业的内生性障碍决定了改善服务质量的困难,使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水平低于其他行业.通过描述内生性障碍的表现,分析约束条件下的改进措施,制订能够激发组织主动性的政策是取得有价值效果的前提.

    作者:陶敏芳;秦逸;刘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及其体会

    2010年11月我院响应卫生部号召开展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努力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全面提高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水平,促进护患关系和谐[1].1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法1.1 调整护理服务理念端正思想,统一认识,根据科室每个护士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进行逐一沟通,然后召开动员大会,让每个护士了解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作者:闫淑娟;李亚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医疗保障制度与传染病归口管理关系探析

    1 现行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1 救助资金需求难以满足我国医疗救助资金需求与财政投入不成比例,救助资金难以满足贫困、弱势群体的需求.由于投资分散,投资力度小,缺乏统一的管理,满足不了贫困人口对医疗救助的需求.在供给方面,由于贫困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低,投资不足,经济增长缓慢;而经济增长缓慢反过来又造成新一轮的低投入.从需求方面看,由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人均收人水平低,社会购买力低和社会消费水平低,投资不足,从而使生产力能力难以扩大,收入水平难以提高.

    作者:潘兆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我院对口支援云南省县级医院的成效分析

    通过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以及个别访谈的方式,对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对口支援云南省县级医院的做法和成效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目前对口支援存在的困难和瓶颈.

    作者:宓轶群;张李琼;刘霞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中国医院管理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