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时耕;万本愿;贺葵阳;姜青龙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分析了防御性医疗行为产生的原因和特点,结合医疗免责的原则与标准,探讨建立医疗免责与减少防御性医疗行为的重要意义.
作者:潘新民;高林波;徐国辉;廖志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质量控制是保证临床检验结果准确并具有可比性的重要措施.通过江西省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质量控制管理现状和室内质量控制(IQC)的调查,结合室伺质量评价(EQA)成绩等资料作为依据,对HBV标志物检验结果相互认可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其研究结果为推进医疗卫生改革,落实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帮助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作者:吴时耕;万本愿;贺葵阳;姜青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科学测量医生工作量,无论是对于医疗市场的宏观规制还是对于医疗机构内部的微观管理都有着莫大的意义.在分析合理评价医生工作的意义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测量医生工作量的思路与方法,重点介绍了在此领域有独特建树的哈佛模型.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开发科学测量医生工作量的工具,将有助于中国卫生政策领域实现以数据为基础的循证决策.
作者:简伟研;方杰;胡牧;张修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手术错误是手术室大的风险之一,其发生的几率虽然不高,但后果严重,对病人和当事的医务人员均造成严重的伤害,也对医疗机构造成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故研究以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对手术流程进行分析,前瞻性地了解手术错误发生的过程及原因,再运用不同的质量改进方法制定对策,对于降低手术流程的风险有很大帮助.
作者:乡志忠;郭珊;李淑萍;王晓晖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处方质量和就诊居民的满意度,为制定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及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法,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处方质量进行了调查,采用偶遇法对就诊居民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 261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社区居民71.0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单处方用药个数平均为2.58个,静脉点滴、抗生素、二联以上抗生素、激素使用率分别为45.8%、55.6%、7.9%、7.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质量好于站(P<0.05).就诊居民对CHS机构的就诊方便、服务态度、等候时间方面的满意度均在80%以上,对解释/交流、就医环境、设施/设备方面的满意度一般,对服务价格、药品价格、隐私保护方面的满意率在60%以下.结论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构建较为完善,处方质量不高,公共卫生服务相对较弱,价廉特点没有体现.政府应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完善相关政策,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周小军;阮世颖;李琦;习青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医院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一个合作契约[1].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医院不断挖掘其所能获得的资源作为竞争优势的来源,资金、设备等资源越来越快地为竞争对手所模仿,成为竞争优势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人力资本,蕴含在员工中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因为有着很强的背景依赖性和路径依赖性,难以为竞争对手模仿,因此成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高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讨论了制定公立医院改革配套政策应把握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和谐改革观,把社会公平与效率优先更好地兼顾起来,把体制机制创新与提高绩效更好地协调起来,把经营搞活与规范操作更好地统一起来:二是确保医院公益性和经营性统一,实现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应加强医院文化和职业人文教育:四是科学评估和正确引导,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判断其实施效果与公平性,推进医院健康发展:五是加强领导管理:六是应抓好改革试点工作.
作者:田军章;欧景才;吉琳;尹春艳;李淮涌;王理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医疗机构的药品消费占我国药品消费总额的70%~80%[1].医疗机构药品供应环节是指药品在医院这个特定的经济区域内的物流活动.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质优价廉的药品,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是医疗机构药品供应的目的.
作者:刘兰茹;孙志丹;金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近年来,社会上与学术界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工作多有批评,对其成就则很少肯定,这种思想倾向不利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很多,但取得的成就是主要的.抗击非典和抗震救灾医疗卫生工作是对这些成就的特殊检验.全面正确评价改革开放以来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成就、经验与问题,对于稳步推进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杨善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对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的积极作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所肯定和接受.从医疗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发生情况和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建立、分类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等方面对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概述,并就如何加快我国医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地建设与完善,充分保障患者安全提出了分析与思考.
作者:哈维超;周亚夫;顾民;王振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政府作为公立卫生机构所有者代表,有权对卫生机构的预算外资金加强管理.通过对卫生资金运动的分析,发现存在卫生机构的业务收入没有纳入预算内管理、专项管理缺乏制度保障、卫生资金使用情况缺乏信息公开渠道等问题.建议政府应履行所有者职能,加强卫生机构预算外收入的管理,规范专项资金管理以及实行卫生资金使用情况的信息公开制度等.
作者:阮云洲;黄二丹;李卫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对江苏省39所县级医院补偿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医院补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找出了江苏省县级医院补偿方面存在的问题:财政拨款存在相对下降趋势、医疗亏损情况严重、医院对药品收益的依赖性逐渐加大.为此,提出了建立县级医院合理补偿机制的策略措施:保证财政补偿并对其投入方向有所调整、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加强药品管制、降低运营成本等.
作者:王冉;陈家应;路定珍;张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分析了临床信息标准对准确测量医生工作量的重要意义,重点分析了中国目前临床信息标准的情况,讨论了中国版的医学名词术语标准、正在使用的ICD编码系统、医疗收费项目目录作为测量医生工作量的信息标准时存在的问题.只有建立统一规范的临床信息标准,医生工作量测量工作才可能大范围开展,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才有保障.
作者:简伟研;胡牧;张修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他是军人,从军34年从士兵成长为将军:他是医生,从医30年从部队卫生员成长为著名医院的院长.他从短学制的医学生成长为大学的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在平凡中创造了不平凡,在和平年代书写了从战士到将军的辉煌,在医院管理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取得了骄人战绩.
作者:李晓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回顾了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历程,分析公立医院改革成效,同时透过公立医院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总结了我国在医改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与不足,引发对我国未来医疗改革发展的思考.
作者:江桂华;尹春艳;王理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医院绩效评价指标考核体系的设计原则(1)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2)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原则;(3)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1];(4)科学性与全面性相结合的原则;(5)相对性、绝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6)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
作者:付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处于人体试验阶段的医疗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处于未知状态,极易侵害公民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并给生态安全、伦理、法律等带来冲击,有必要对其实行行政许可制度.考察台湾地区有关新医疗技术人体试验的法律制度,并与大陆地区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特殊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进行比较,对医疗技术的人体试验立法提出建议.
作者:陈小嫦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又一个春天来了,随之展开的是万亩葱茏的希望田野.每当这个时候,作为办刊人总能阐发出许许多多的感慨与激动,总有一种真情需要表露,在此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际,<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编辑部全体同仁向广大读者、作者致以新春的祝福!
作者:《中国医院管理》编辑部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