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贵州省首例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调查

张丽;周晖;周朝霞;瞿兵;邵祝军;詹玮;叶绪芳;刘航;栾荣生

关键词:贵州省, 首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病例, 人民医院, 奈瑟菌群, 流脑, 控制中心, 疾病预防, 遵义县, 实验室, 脑膜炎, 暴发型, 中国, 检测, 复核, 报告
摘要:2007年7月11日贵州省遵义县人民医院报告1例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贵州省CDC实验室检测及复核,证实该病例为C群脑膜炎奈瑟菌群引起的流脑病例.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学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结核病是全球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耐药结核,特别是耐多药结核患者逐年增多,致使全球结核病的流行形势非常严峻.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流行菌株的确定、耐药性监测、结核病感染、暴发以及传染源追踪等方面是十分有效的检测手段.

    作者:陈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北京市1985-2005年中小学生肥胖的变化趋势

    目的 了解北京市1985-2005年中小学生肥胖的流行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现况研究方法分析1985-2005年间四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中北京市7~18岁学生形态发育数据,计算人群的肥胖检出率,并描述其在不同亚人群的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结果 北京市的7~18岁学生1985-2005年间四次肥胖检出率分别为0.65%、3.40%、5.23%和8.53%,呈明显的增长趋势,且增幅逐渐加大.2005年调查表明,不同特征学生群体的肥胖检出率存在明显差异,男生(11.11%)高于女生(5.98%),10~12岁年龄段高,达到11.63%;此外,城镇检出率(10.38%)高于农村(6.60%),而地区社会经济水平与肥胖检出率呈负相关.结论 20年间,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由散发到流行,并将进一步扩散;其流行兼具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特点.

    作者:李希;曹若湘;吕若然;曹卫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妇女怀孕前后被动吸烟与神经管畸形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母亲怀孕前后被动吸烟与子代发生神经管畸形(NTD)危险性的关系.方法 资料来源于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在山西省平定、昔阳、太谷和泽州4个县开展的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为2003年1月到2007年6月监测到的515例NTD病例(其中无脑儿236例,脊柱裂237例,脑膨出42例),对照组为同期在同地区调查的682例无体表出生缺陷的婴儿.研究人员在妇女分娩一周内问卷调查妇女怀孕前后的被动吸烟及其他信息.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混杂因素.结果 与无被动吸烟的妇女相比,怀孕前后有被动吸烟的妇女生育NTD的危险性(OR值)为1.84(95%CI:1.39~2.44).妇女被动吸烟频度与子代发生NTD危险性之间存在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与无被动吸烟的妇女相比,偶尔有被动吸烟的妇女和每天有被动吸烟的妇女生育NTD的OR值分别为1.51和2.44(趋势x2=24.9,P<0.001).结论 妇女怀孕前后被动吸烟增加生育NTD患儿的危险性.

    作者:李智文;刘建蒙;任爱国;张乐;郭湛英;李竹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一起柯萨奇病毒B5型感染暴发的调查

    河南省信阳市西湾村三面环水,地理环境比较封闭.2005年春末夏初,该村儿童陆续发生了以发热、头痛、头昏为主要症状的不明原因发热病例.经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证实是由柯萨奇B5型病毒引起病毒性脑炎暴发.

    作者:胡宝文;洪玲;雷显英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乌鲁木齐市2006-2007年社区人群流感抗体监测及免疫效果评价

    为了解社区人群接种流感疫苗的免疫效果,对乌鲁木齐市2006-2007年社区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后检测抗体滴度评价免疫效果.

    作者:何华;马龙;高枫;樊旭成;史景红;陈玲;阿不都热依木;马合木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中国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事故伤害流行病学分析

    道路交通伤害是指车辆在公用道路行驶的过程中,因违章行为或过失而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经济损失的变故与灾祸[1].据WHO预测,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预计在世界各国特别是中低收入国家道路交通伤害的致死人数将会大幅度增加,至2020年,车祸导致的伤害和死亡数字将上升65%,并且在全球疾病负担中的位次将上升到第3位[2].因此,分析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的交通需求,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改善交通环境,保障交通安全,是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作者:蔡南乔;张徐军;凌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Meta回归与亚组分析在异质性处理中的应用

    探讨Meta回归与亚组分析在异质性的识别与处理中的应用及意义.利用文献提供的二次数据建立Meta回归模型,筛选出异质性的影响因素,根据该因素做亚组分析,并比较亚组分析前后异质性的变化.Meta分析资料经异质性检验,Q=44.71,df=27,P=0.017,认为存在异质性.经Meta回归分析,从可能导致异质性的因素(研究时间、地区、样本量、病例对照比值等)中筛选出样本含量为异质性因素(P=0.012)、地区为可能的异质性因素(P=0.091).然后进行亚组分析,异质性明显减小(∑Q 由44.71减小至32.11).结论 :Meta回归法对筛选异质性影响因素比较简便可靠,据此进行的亚组分析能明显降低亚组内的异质性.故存在统计学异质性又要计算合并效应时推荐二者结合使用,可正确识别并降低异质性,从而使Meta分析结果更为稳健与合理.

    作者:石修权;王增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利用logistic回归探讨北京市城区居民上班出行方式对血脂的影响

    随着机动化水平日益提高,人们逐渐舍弃骑自行车、步行等传统的交通方式,而更多地选择自驾车或者乘出租车、公交车、地铁等方式出行[1].出行方式的变化,势必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本研究旨在研究北京市城区居民不同出行方式与血脂状况的关联性.

    作者:杨世兵;郭秀花;张普洪;桑丽丽;李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本刊2008年开始实行网上在线投稿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猪链球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一种可共享的猪链球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PFGE)方法.方法 利用PulseNet技术优化猪链球菌PFGE分子分型方法,提出新的分析方案,包括胶块的制备、内切酶的选择、电泳条件等.利用DNAStar的Mapdraw软件对猪链球菌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在242种内切酶中,Swa Ⅰ、Sma Ⅰ、Apa Ⅰ种酶比较适合.结果 通过对34个血清型共100株菌的分析,发现使用Swa Ⅰ可获得59种带型,使用Sma Ⅰ可获得53种带型,使用Apa Ⅰ可获得43种带型.其中以Swa Ⅰ的分辨率好.结论 提出猪链球菌的Swa Ⅰ PFGE分析方法,并对条件进行优化,较原方法所需时间短、图像清晰,更具有可重复性,基本具备推广的条件.

    作者:王丽丽;叶长芸;许彦梅;崔志刚;景怀琦;金东;杜华茂;张守印;白雪梅;赵爱兰;徐建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1027例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住院患者代谢综合征及其代谢因子与慢性肾损害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汉、维两民族住院患者代谢综合征(MS)及代谢因子与慢性肾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2006年3月至2007年1月符合入选标准的102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有无慢性肾脏疾病(CKD)及轻度CKD分组,比较汉、维族患者MS及代谢因子同CKD的关系.结果 (1)在全部入选病例中汉、维族发生CKD构成比分别为37.4%和36.6%,轻度CKD的构成比分别为24.0%和25.3%;(2)CKD组及轻度CKD组一般情况的比较:汉族患者的年龄、LDL-C、尿酸(UA)、TG、HDL-C水平均高于维族,而BMI及SBP、DBP水平低于维族;(3)不同数量的代谢因子中汉、维族患者CKD发生的构成比无明显差别;(4)存在一种代谢紊乱中汉、维族患者均以糖尿病组CKD的构成比高,存在两种及以上的代谢紊乱中汉族患者以高血压+肥胖组合为主,而维族患者以糖尿病+肥胖组合为主;(5)在轻度CKD组、CKD组中均以高血糖同CKD的关系为密切.结论 在汉、维族患者中CKD的发生均与MS及其代谢因子关系密切,在两民族患者中这种关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张源明;苏莎莎;木胡牙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疏水性区域及稀有密码子对登革2型病毒E基因原核表达影响的分析

    登革病毒E蛋白是病毒主要毒力蛋白,带有型特异及属特异抗原决定簇,既能诱导宿主产生保护性的中和抗体,又能诱导产生血凝抑制抗体,与登革出血热(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SS)的致病机制有关[1].有学者已经利用包括大肠埃希菌、毕赤酵母、昆虫细胞等多种表达系统对其表达条件进行了探讨,由于受未知因素的影响,登革病毒E蛋白的原核重组表达一直不理想[2~4].本研究对登革病毒E蛋白不同区域的原核表达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探讨疏水性区域及稀有密码子登革病毒E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对部分区域进行了高效原核表达.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06836008005);全军医药卫生科研基金资助课题(06MA129)

    作者:任瑞文;徐晓立;方美玉;刘建伟;白志军;程刚锋;赵文忠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贵州省首例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调查

    2007年7月11日贵州省遵义县人民医院报告1例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病例,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贵州省CDC实验室检测及复核,证实该病例为C群脑膜炎奈瑟菌群引起的流脑病例.

    作者:张丽;周晖;周朝霞;瞿兵;邵祝军;詹玮;叶绪芳;刘航;栾荣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重症监护病房念珠菌感染和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念珠菌菌血症患病现状、变化及病原菌分析.方法 收集2002年4月至2007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念珠菌菌血症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念珠菌菌血症的患病情况及病原菌,进行单因素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年间ICU出院6034人次,符合念珠菌菌血症的患者75例,年患病率0.67%、1.46%、1.21%、1.15%、1.56%.死亡36例,总病死率48%,年病死率50%、64%、33%、41%、52%.血培养标本分离出念珠菌78株,其中白色念珠菌36株(46.2%),光滑念珠菌17株(21.7%),热带念珠菌14株(17.9%),近平滑念珠菌10株(12.8%),葡萄牙念珠菌1株(1.3%).APACHE Ⅱ评分9~27分,平均17.21分±4.38分.5年间念珠菌菌血症的患病率从0.67%上升到1.56%,非白色念珠菌菌血症患者的比例从50.0%上升至56.5%.经过对白色念珠菌组和非白色念珠菌组各项特征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66岁±14岁 vs.53岁±16岁,P=0.001,OR=1.077,95% CI:1.031~1.124)、低蛋白血症(61.8% vs.81.6%,P=0.033,OR=0.206,95% CI:0.048~0.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ICU患者中念珠菌菌血症的患病率有上升趋势,病死率高,非白色念珠菌所致的念珠菌菌血症也有所上升,年龄是发生白色念珠菌感染独立的危险因素,低蛋白血症是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殷琪琦;章云涛;方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陕西省城乡20~49岁育龄妇女血红蛋白分布及贫血患病状况分析

    铁和叶酸等微营养素的缺乏可导致早产、出生缺陷、生长迟缓、智力发育障碍以及学习或劳动能力下降等.育龄妇女是微营养素缺乏的高危人群,而且容易发生贫血[1,2].我们于2007年对陕西省育龄妇女血红蛋白状况进行调查.

    作者:党少农;颜虹;邢远;周小彦;王全丽;康轶君;王振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小盾纤恙螨在肾综合征出血热传播媒介中作用的研究

    小盾纤恙螨被国内外学者认为是野鼠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可疑传播媒介,陕西省又是野鼠型HFRS疫源地之一,为此我们连续多年开展了小盾纤恙螨在HFRS传播中作用的专题研究[1-4].

    作者:钱俊英;邢爱华;王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深圳市2005-2007年H1N1亚型流感病毒HA1基因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探讨2005-2007年深圳市H1N1流感病毒HA1基因变异特征.方法 选取深圳市2005-2007年分离的H1N1流感毒株,提取病毒RNA,用RT-PCR扩增HA1区基因片段,产物纯化后测序并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 2005-2007年流感病毒分离率平均为7.16%,H1N1流感病毒在2005年和2006年的分离数占总分离数的比例分别为56.14%和66.03%,而2007年仅占3.61%.核苷酸同源性和基因进化树结果一致,2005年4月份之前分离株与A/New Caledonia/20/1999为同一分支,2005年5月份之后的分离株与A/Solomon Island/3/2006为一支,而2006-2007年分离株又与国家代表株A/GDLH/219/2006在一个分支.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绝大多数的毒株均在第130位点缺失一个赖氨酸;2005年5月以后的大部分毒株出现以下氨基酸变异:T82K、Y94H、R146K、R209K、T267N,2006年5月份之后的毒株在抗原决定簇B区发生了A190T、H193Y、E195D氨基酸变异,同时也发生A区R146K的置换.但所有毒株的潜在糖基化和受体结合位点均比较保守.发现1株病毒A/SZ/68/2007具特殊性,经与参照毒株比较,其326个氨基酸中有50个发生变化,其中有11个位于抗原决定簇位点、6个位于受体结合位点,且有4个氨基酸变化导致糖基化位点丢失.结论 2005-2007年深圳市人群中至少有3个类型HA1基因不同的H1N1流感病毒株;由于氨基酸变异引起病毒发生抗原漂移,其代表株为A/GDLH/219/2006;发现的A/SZ/68/2007病毒毒株具有特殊性,其抗原特性和流行病学意义还有待探讨.

    作者:谷利妞;程小雯;张顺祥;何建凡;胡东生;吕星;吴春利;逯建华;房师松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淋球菌毒力岛分类及sac-4基因对淋球菌血清抗性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淋球菌不同基因型别的毒力岛类型及其sac-4基因与淋球菌血清抗性作用的关系.方法 运用NG-mast和正常人血清(NHS)的抗性比较试验,对46株淋球菌从分子水平上进行基因分型和毒力岛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毒力岛sac-4基因与淋球菌NHS抗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46株野生株中,GGI阳性菌株占80.43%,可分为含有traG和altA;含带sac-4t基因的traG和altA;只含有traG一部分保守序列的三种毒力岛类型.血清抗性实验表明9株sac-4阳性的淋球菌野生株均不具有血清抗性,而sac-4阴性的2号和11号菌株却产生了部分血清抗性和完全抗性.结论 不同毒力岛类型有着不同的毒力特点和基因型别,淋球菌血清抗性作用与毒力岛sac-4基因并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陈宏翔;吴志洪;陈嵘祎;帅俊;许莉;俞莺;涂亚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孕期职业紧张和不良生活事件对不同类型低体重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期职业紧张和不良生活事件对匀称型和不匀称型低体重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438例低体重儿(匀称型337例,不匀称型101例)为病例组,438名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控制产妇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月人均收入等因素后,分析孕期职业紧张和不良生活事件与两类低体重儿的关系.结果 职业紧张对孕期的影响显示,同技术使用程度低者相比,技术使用程度高的孕妇显著降低分娩匀称型(OR=0.69,95%CI:0.49~0.98)和不匀称型(OR=0.53,95%CI:0.31~0.89)低体重儿的危险性.与孕期未发生生活事件的孕妇相比,在整个孕期生活事件指数≥3分显著增加匀称型低体重儿的风险(OR=2.30,95%CI:1.08~4.88),在孕中期生活事件指数≥3分(OR=8.85,95% CI:1.97~39.68)、孕晚期生活事件指数≥3分(OR=3.80,95%CI:1.40~10.29)以及整个孕期生活事件指数2分(OR=3.58;95 % CI:1.33~9.66)和≥3分(OR=3.48,95% CI:1.32~9.13)显著增加非匀称型低体重儿的危险性.结论 孕期发生职业紧张和不良生活事件对不同类型低体重儿的发生产生影响,不同孕期发生的不良生活事件对不同类型低体重儿的影响存在差异.

    作者:韩轲;黄杏端;谭华霖;彭晓珊;陈青;张建平;肖作源;陈裕明;陈维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析循证医学的研究现状

    循证医学是近十多年来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影响着医疗实践、卫生决策、医疗保险、医学教育、临床科研和新药开发等多个方面,推动经验医学模式向循证医学模式的转变.为了解循证医学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本文根据Web of Science数据库在评价循证医学中的作用,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循证医学相关期刊的数量分布、学科分布、时间变化趋势、文章质量(本文仅分析美国、英国、加拿大),以及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情况,从而探讨目前世界范围内循证医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核心分布、热点领域,以及我国循证医学研究实力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问题等.

    作者:沈霞;李昂;詹思延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