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7-2008年光泽县有机磷农药中毒调查分析

王晓斌

关键词:农药中毒, 有机磷, 健康教育
摘要:[目的]分析2007-2008年光泽县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生的现状、发病规律及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2007-2008年全县各医疗单位农药中毒报告资料.[结果]有机磷农药中毒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6、7月为高峰:农村中毒发生率高于城市,无性别差异;中毒发生率50~59岁年龄组高(161.60/10万),其次是≥60岁组(115.01 10万),低为≤20岁组.中毒类型以自服为主,其次为误服.[结论]应加强农药监督管理,教育农民正确使用和保管农药,及时化解社会尤其是家庭矛盾,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抵御社会及家庭压力的能力.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福建省新农合住院癌症9.1万人次基本特征研究

    [目的]研究福建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NCMS)住院癌症患者分布基本特征.[方法]收集全省近4年218万住院病例数据库,分析癌症患者9.1万人次的规律和特征,用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住院频数依次为胃癌、食管癌、肠癌、肝癌和肺痛;男多于女;平均年龄:肝癌53.5岁,肠癌55.0岁,肺癌、胃癌和食管癌类似(约59~60岁);患者多到县级以上医院治疗(59.3%);食管癌的住院费高;女性主要癌症频数依次为乳腺癌、子宫癌和卵巢癌,卵巢癌平均发病年龄低(38.2岁).[结论]福建省近4年9.1万人次住院癌症患者中,肝痛和卵巢癌发病年龄较早,食管癌住院费用较高,男性病例数较多,应引起注意;加强县内医院建设,力争癌症患者在县内诊疗才能控制住院费用.

    作者:潘宝骏;郑振佺;张心耕;张兵;黄李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长春市1999-2008年细菌性痢疾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长春市细菌性痢疾(菌痢)的流行特征,探讨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999-2008年菌痢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9-2008年菌痢年均发病率为29.72/10万;发病高峰期6~10月;发病以儿童为主,其次是学生、工人,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结论]长春市1999-2008年菌痢发病率先升后降,以2004年为高点,儿童、学生和工人为高危人群.应加强学校和工地等集体用餐人群的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的管理.

    作者:梅淑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外籍华裔留守儿童的乙肝免疫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外籍华裔留守儿童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免疫状况及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广州市花都区部分外籍华裔留守儿童HBV血清学指标、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人群为2002年前后出生者,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检出率类似,均低于花都区和广东省的一般儿童;抗-HBs检出率有地区差异.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为抚养人的抗-HBs检出率、乙肝知识知晓率较高.人群的疫苗接种率不详,补种率23.9%.[结论]外籍华裔留守儿童对HBV存在较多免疫空白,人群自身特点、抚养人自身原因、居住地经济状况及医疗服务等为可能影响因素,其免疫规划管理应受重视.

    作者:梁少军;陈环;江玉梅;欧阳仙;谢仕明;詹浪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2-2007年福建省麻疹野病毒的分离与基因特性分析

    [目的]收集福建省流行的麻疹野毒株,分析麻疹野病毒的基因特征.[方法]应用B95a或Vero/slam细胞.从疑似病例的咽拭子或尿液标本分离麻疹病毒,用RT-PCR方法扩增分离株病毒的N基因3端450个核苷酸片段,分析其基因型别及遗传特征.[结果]2002年、2006-2007年共从5个设区市分离了14株麻疹野病毒,均为Hla基因亚型.14株病毒核苷酸同源性为97.8%~100%,在遗传树图中分属于4个独立分支,具有不同的来源.福建省分离株与H1基因型中国代表株、H2基基型及疫苗株S191相比.与S191差异性大(核苷酸同源性91.0%~92.0%,氨基酸同源性88.1%~90.1%).MV06-32、MV07-30、MV07-39和MV07-46这4株间N基因3'端450个核苷酸间同源性为100%,显示不同地区和年份来源的病毒株具有高度同源件.[结论]福建省目前监测到的麻疹野病毒均为H1基因型、H1a基因亚型,未发现其它型别;不同地区或同一地区内存在多传播链同时循环,也存在同一野病毒株可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间持续循环传播.

    作者:杨秀惠;何爱华;许江阳;陈雅红;张宏;陈前进;陈昌福;张红榕;周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氟化物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目的]对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氟化物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因素,对不确定度进行评估,给出不确定度,如实反映测量的置信度和准确性.[方法]应用测量不确定评定理论,分析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氟化物的不确定度.[结果]用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氟化物含量为0.13 mg/L,范围的扩展不确定度:u=0.01(mg/L),k=2.[结论]该不确定度评价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作者:郑一文;倪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福建省2000-2008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福建省2000-2008年乙型肝炎(乙肝)发病的规律,为防控和免疫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0-2008年全省乙肝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乙肝报告发病率呈显著逐年增高趋势,从2000年的61.9/10万增至2008年的181.0/10万,年均报告发病率106.9/10万,在国内属于偏高水平省份;未发现季节性发病高峰;年均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并表现为地区分布不均衡;男女比例为2.7:1.0;以农民、家政家务及待业、学生、工人、公务员及职员等为主;发病高峰为20~40岁青壮年,低年龄组(<15岁)儿童发病率已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取得一定效果,但发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应加强乙肝防治工作,加强疫报管理并密切注意疫情动态.

    作者:陈彩粼;黄文龙;洪荣涛;欧剑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儿童尖锐湿疣5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一种有效治疗小儿尖锐湿疣的方法.[方法]采用盐酸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小儿尖锐湿疣,并观察疗效.[结果]5例尖锐湿疣平均治疗3.2次后,疣体消失痊愈.[结论]ALA-PDT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低复发、无痛苦和无明显副作用的新疗法,且易被家长接受.

    作者:林立真;向妞;张丹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应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不同型别的感染情况及其分型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523例门诊首诊人群的宫颈脱落细胞标奉进行HPV基因诊断和分型.[结果]①523例标本中HPV整体感染率为36.1%(189/523),单重感染率为31.4%(164/523);复合型别感染率为4.8%(25/523),包括2.9%(15/523)的双重感染及1.9%(10/523)的多重感染.②20~29岁和50~59岁组的感染率较高.③HPV阳性人群其宫颈高度病变的发生率(45.0%,85/189)显著高于HPV阴性人群(9.6%,32/334).[结论]HPV分型检测对筛选官颈高度病变有重要意义.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适合临床筛古HPV感染及基因分型.

    作者:孙蓬明;陈贤璟;林超琴;毛晓丹;蔡良知;林芬;宋一一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骨科无菌手术220例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与合理性评价

    [目的]了解骨科无菌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8年5~6月出院的骨科无菌手术病例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用药频率、联用、用药天数及成本进行调查.[结果]220例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100%,涉及8大类14种,其中单用176例(80%),二联44例(20%).抗菌药物的平均费用为1791.7元,其中不合理使用平均费用为673.4元(37.6%).[结论]骨科无菌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在用药指征、用药选择和时间等方面还有待加强管理.

    作者:黄辉萍;连羡玉;秦维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平潭县1995-2006年6次碘缺乏病监测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平潭县碘缺乏病情况,评价防治措施效果.[方法]1995、1997、1999、2001、2003和2006年用PPs法抽查我县8~10岁学生,查甲状腺肿大(甲肿)、尿碘中位数、合格碘盐食用率.[结果]实施全民加碘干预措施前,平潭属轻度缺碘地区,从1999年起,甲状腺肿大率和尿碘中位数指标均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标准,但合格碘盐食用率一直未能达标.[结论]海岛产盐地区仍需持续开展全民加碘干预措施,同时要不间断的开展碘营养水平监测,促进科学补碘.

    作者:林述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宁德市蕉城区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宁德市蕉城区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法对2007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麻疹发病率为39.04/10万,疫情以散发为主,暴发病例占10.2%.发病高峰在5~7月;8月龄至6岁占52.1%,8月龄至14岁无麻疹减毒活疫苗免疫史占87.0%.[结论]应加强麻疹减毒活疫苗常规免疫,提高疫苗及时接种率和流动儿童疫苗的免疫覆盖率.

    作者:卓水生;刘和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无痛人流手术伴严重低氧血症者的观察护理

    低氧血症是指在吸入空气的情况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2%)持续30s以上者.而SPO2<85%则为严重低氧血症.严重低氧血症病人若不及时处理,可发展为呼吸心跳骤停而危及生命[1].为减少人流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及受术者的痛苦,我院对无痛人流术者术前采用丙泊酚加酚太尼静脉麻醉,该药对呼吸、心率和严重低氧血症者可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伴严重低氧血症者影响较大.因事先难以确定患者有无低氧血症,所以强调术中应仔细观察.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我院施行无痛人流手术者300例,术前使用丙泊酚麻醉,有44例出现低氧血症,总结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林明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一起饮用水源蓝藻污染事故调查

    [目的]通过对一起饮用水源蓝藻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置,为治理类似藻类污染提供经验.[方法]对水库上游50 km进行溯源调查,根据水库水富营养化的程度及2个水源取水口采集的12份水样进行指标检测、藻类分类鉴定及微囊藻毒素检测.[结果]12份水样超标的有色度、浑浊度、肉眼可见物及臭和味等8个项目;氨氮超标严重,9个水样中氨氮浓度0.68~4.62 mg/L(标准值0.5 mg/L);耗氧量浓度2.88~16.65 mg/L,有8个水样超过标准值5mg/L;鉴定出蓝藻,但未检出微囊藻毒素.[结论]这是一起因上游种、养殖排污,导致饮用水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蓝藻繁殖的水源污染事故.

    作者:方跃珍;蔡茂荣;郑如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福州市永泰县九老村农村医疗卫生保障调查

    为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制度的开展情况.对福州市永泰县进行实地调研.新农合制度自2003年试点,到2008年底已覆盖所有农业人口成绩显著.调查中发现慢性病要定期上县医院、基层医务人员水平有待提高、报销范围小、补偿比例偏低等.

    作者:邵晨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狂犬病在缺乏系统性监测的中国再度流行

    狂犬病在中国是再度流行的传染病,其发病率的再度上升引发广泛的关注.对犬的潜在带毒现象、狂犬病毒从野生动物传给犬的途径、伪劣疫苗、疫苗的适用性及暴露后免疫患者的血清学检测方法等问题的科学商榷是理解现代狂犬病的基本前提.狂犬病在中国出现阶段性的再流行是因高养犬率和低免疫率造成的,应把大规模免疫犬作为控制狂犬病的长期目标,而不是大范围灭犬.暴露后免疫人或动物均无需进行血清学检测,人类暴露后的免疫必须以咬伤人动物的诊断为依据.迫切需要对人狂犬病死亡数和动物狂犬病流行情况进行可靠的全国性系统监测,以实验室诊断为基础的流行病学监测系统才能够提供有关疾病的传播的资料和有效预防疾病的策略.

    作者:陈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台湾首例新型流感重症确定病例之检验与病毒序列分析

    2009年7月17日,疾病管制局证实台湾首例由H1N1新型流感病毒所引发之重症确定病例,患者34岁男性,无潜在心肺等慢性疾病,亦无旅游史,日前因发生咳嗽、喉咙痛、呼吸急促等症状就医,但又因症状未缓解并陆续引发多重器官衰竭,送加护病房治疗.

    作者:杨季融;刘健良;罗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004-2008年泉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

    [目的]分析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8年泉州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事件主要为传染病类疫情,高峰出现在1、3月,主要集中在乡村小学,前3位分别为水痘、流感和流性性腮腺炎;其次为食物中毒类,高峰出现在9月,主要集中在高校和技校.[结论]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好发场所,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应采取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作者:王晓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211例门诊肺结核患者结核菌耐药状况分析

    [目的]分析评价门诊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为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门诊肺结核患者211例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总酎药率49.3%(104/211),初始耐药率35.8%(44/123),初始耐多药(MDR)率21.8%(22/101),获得性耐药率为68.2%(60/88),获得性MDR率为56.8%(50/88).4种抗结核药耐药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RFP(42.7%)、INH(37.0%)、SM(25.5%)和EMB(8.5%).不同性别和年龄组的耐药率类似.[结论]结核病专科门诊患者的耐药率处较高水平,且向耐多药发展的趋势.应进行耐药监测,对耐药病例选用敏感的2线药物进行规范化疗.

    作者:邱志强;王玮;修建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1998-2007年福建省城乡居民伤害死亡及其YPLL分析

    [目的]了解福建省城乡居民10年来伤害死亡的变化趋势、特点和寿命损失情况.[方法]分析福建省1998-2007年死因统计年报资料,用伤害死亡率、死囚别死亡率、构成比和潜在寿命损失年描述伤害的死亡水平.[结果]1998-2007年福建省城乡居民伤害平均死亡率分别为29.67/10万和59.78/10万,均居死亡顺位第5位,总体呈下降趋势.农村死亡率足城市的2.0倍,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城乡居民的前3位伤害死因均为运输事故、自杀和意外跌落.城市的运输事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而农村则上升明显.城市伤害YPLL为85 453人年,占全死因YPLL的21.0%;农村居民相应为415 278人年、31.7%.[结论]伤害是我省居民的主要死囚之一,对寿命损失的影响较其它疾病严重,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黄少芬;钟文玲;林曙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广州市462份酱油理化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广州市售酱油的卫生质量,为开展食品卫生监督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各超市、食杂店、调味品厂及宾馆、饮食店酱油样品,按GB 2717-2003<酱油卫生标准>的检验项目进行检验与评价.[结果]共抽检462份酱油,总合格率为68.6%.单项指标显示氨基酸态氮合格率为70.8%,总酸合格率为98.1%.铅的合格率为99.8%,砷、黄曲霉素B1、苯甲酸和山梨酸合格率均为100%.[结论]影响酱油卫生质量的主要指标为氨基酸态氮不合格,应当引起有关卫生监督部门的高度重视.

    作者:刘冬英;王林静;钟淑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