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 486例婴幼儿接种两种百白破联合疫苗的副反应比较

吴珍红;黄李杉;林志龙;刘建明

关键词:预防接种, 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 计划免疫
摘要:[目的]比较全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wP)与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TaP)在婴幼儿群体中接种后的安全性.[方法]对3~6月龄的婴儿及18~24个月的幼儿进行两种疫苗接种后的副反应观察.[结果]基础免疫接种DTwP后全身反应发生率77.4%,局部反应发生率76.5%;接种DTaP后全身反应发生率15.8%,局部反应发生率15.9%.加强免疫接种DTwP后全身反应发生率42.6%,局部反应发生率31.0%;接种DTaP后全身反应发生率13.3%,局部反应发生率8.0%.[结论]接种DTaP副反应远DTwP为低,更适合婴幼儿使用.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龙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集方式改进探讨

    [目的]探讨降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基金筹集成本的方法及长效机制.[方法]对龙海市新农合基金的筹资方式、成本进行评价,并与其他地区对比分析.[结果]龙海市新农合基金的筹资方式、成本等与其他地区一样存在不合理,有待改进.[结论]应加强立法并尝试多种筹资方式,确立基金筹集的长效机制,降低成本,保障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丁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一起甲肝疫苗接种引起诉讼的思考

    2005年华蓥市某社区卫生服务站在接种甲肝疫苗时,引发一起诉讼案.该案中的一些问题值得思考.1 案情简介

    作者:王仁富;赵小波;陶光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丽水市性工作者艾滋病干预需求的定性研究

    [目的]调查丽水市性工作者现状及其对艾滋病干预的需求,为该人群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定性研究方法,分别对14名国家工作人员、6名娱乐场所业主、10名性工作者进行面对面个人访谈;对另24名性工作者分3小组进行专题讨论.[结果]性工作者对艾滋病性病知识了解很少,获得知识的途径不多,且效果不好;大都愿意接受艾滋病干预,但担心社会歧视;害怕感染性病和艾滋病,但相信自己的避孕措施,大都未能接受正规的医疗服务.国家工作人员普遍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理解卖淫嫖娼现象,认为政府控制艾滋病的力度不够.娱乐场所业主对艾滋病不太关心,赞成政府对卖淫嫖娼持开明的态度.被调查者普遍不清楚艾滋病流行形势.[结论]性工作者极可能成为当地艾滋病的高发人群,目前的干预不能满足她们的需要,应有针对性地开展100%安全套行为、同伴教育等外展服务.

    作者:张德勇;季巧英;俞栋棋;施淑珠;刘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福田区1994-2006年HIV/AIDS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分析福田区艾滋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制定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和整理福田区1994-2006年HIV/AIDS疫情监测资料、流行病学个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福田区1994-2006年累计报告HIV/AIDS231例,其中AIDS 31例,死亡3例;男女比为2.9∶1;感染者多为文化程度较低、年龄较轻的非深圳人;感染途径:静脉吸毒占40.3%,性途径占34.2%(其中男男同性恋占6.9%),不详21.2%;孕产妇、住院手术病人、无偿献血员等人群艾滋病抗体筛查阳性率低.[结论]福田区艾滋病疫情于2002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疫情集中于艾滋病高危人群,应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有效控制疫情.

    作者:方良;黄慈林;刘莹;石向辉;李丽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一起农村自办婚宴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2007年3月29日,河南省郑州市某村发生了一起自办婚宴引起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和病原微生物学检验证实由沙门菌污染食物引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刘永建;张奇;张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金华市金东区2002-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2002-2006年金华市金东区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有效防制策略.[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近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麻疹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9.27/10万,2005年的发病率高(83.07/10万),呈高度散发和局部暴发并存流行模式.>15岁和<8月龄组发病数占70.5%.3~5月为高发季节,>8月龄的报告病例中有明确麻疹疫苗免疫史者仅25.3%.[结论]金东区近年来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必须加强麻疹有关监测,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防止疫情的流行.

    作者:应杰;王琴;姚慧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对婴幼儿佝偻病诊断价值的初探

    [目的]探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NBAP)对婴幼儿佝偻病诊断价值.[方法]对婴幼儿佝偻病246例及健康儿童80例进行NBAP(①法)、血清25-OHD3(②法)、碱性磷酸酶(ALP,③法)、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THP/Cr,④法)检测及腕部X光摄影(⑤法)诊断.[结果]婴幼儿佝偻病初期:①法检出率明显比③、④、⑤法检出率高;①法检出率比②法检出率略低,但未达显著性水平;而婴幼儿佝偻病激期、恢复期各指标间检出率无明显差异;①法灵敏度、特异度比③、④、⑤法高;①法灵敏度、特异度比②法略低,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是反映成骨细胞活力和骨形成的敏感指标,是婴幼儿佝偻病灵敏而特异的早期诊断指标.

    作者:张海林;吴爱姣;黄惠萍;黄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泉州市两所高校学生艾滋病知、信、行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泉州市2所高校学生的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探讨普及AIDS知识的方法.[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此次问卷有效率为94.2%,大学生AIDS传播途径知晓率为81.7%.[结论]大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预防AIDS的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但AIDS卫生知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应进一步加强AIDS干预工作.

    作者:郭传琼;魏新明;陈炜卿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的问题及建议

    为了了解我县医疗机构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和防护水平,为评价放射防护的安全程度、员工的健康状况和放射疾病诊断提供依据.将5年来的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作者:陈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两种抗菌药对糠秕孢子菌杀菌效果实验观察

    [目的]评价2种抗菌药对糠秕孢子菌的杀菌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GB 15979-2002附录C中杀菌性能测试方法对两种A.SAP抗菌药进行实验室杀菌效果实验观察.[结果]A.SAP-Ⅰ 10 μg/ml对糠秕孢子菌分别作用2、5、10、20min,5μg/ml作用10、20 min,试验杀灭率均在90%以上.A.SAP-Ⅱ1 μg/ml、0.5 μg/ml对糠秕孢子菌分别作用2、5、10、20min,0.33μg/ml作用5、10、20 min,试验杀灭率均在90%以上.[结论]A. SAP-Ⅰ、Ⅱ抗菌药对糠秕孢子菌均有杀菌作用.

    作者:徐海滨;陈路瑶;郭维植;林立旺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输配水材料中的汞

    [目的]建立输配水材料中汞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浸泡处理后,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其中的汞.[结果]方法的检出限为0.01μg/L,线性范围0~5μg/L,回收率91.5%~109.0%,RSD 5.05%~6.59%.[结论]本方法适合于输配水材料中汞的测定.

    作者:施宏景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某部武警官兵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为了解某武警部队2 000多人原发性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利用体检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9.0%,标化率9.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武警部队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偏低,可能与其特殊职业有关,部队的经常性操练是高血压发病的保护因素.

    作者:李国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福建省复治肺结核患者发现与治疗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福建省实施规划下复治肺结核患者,发现与治疗管理情况,为提高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疗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2-2006年全省复治肺结核患者资料,用SPSS软件包统计分析.[结果]2002-2006年全省复治患者19 014例,其中涂阳11 461例,复治患者占活动性患者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实施DOTS后,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得到落实,复治患者来源于外单位的比例逐年减少;5年间,复治涂阳患者治疗满2、3个月痰菌转阴率分别为76.3%、83.7%,年平均治愈率78.0%.[结论]实施DOTS,复治涂阳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但应关注耐多药等影响因素.

    作者:李卫林;张向东;林淑芳;林勇明;杜永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青岛市部分农村外来已婚育龄妇女HIV感染状况调查

    [目的]调查农村外来已婚育龄妇女HIV感染状况,掌握她们及配偶和子女的感染状况、有关行为和感染途径,预测对该市艾滋病流行趋势的影响,以采取相应防治措施.[方法]对1990年以来因结婚迁入本市的农村外来育龄妇女1 854人入户调查,并采集血清检测HIV抗体.对抗体阳性者配偶及子女检测HIV抗体.[结果]1 854人中HIV抗体阳性15例(0.8%),发生家庭内性传播1例,母婴传播3例.[结论]本市农村外来育龄妇女中存在HIV感染流行,并造成二代传播.今后应加强对外来育龄妇女的HIV感染监测,对发现的感染者或病人开展关怀救助和随访服务,以控制艾滋病进一步发展.

    作者:修翠珍;姜珍霞;法仆;张西江;刘明华;储全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福建省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研究

    [目的]研究福建省居民超重和肥胖的现状,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以2000年人口构成标准计算标化率.[结果]18岁及以上人群超重率23.9%(标化率20.1%);男21.4%(标化率19.4%),女25.7%(标化率20.7%);肥胖率6.1%(标化率5.1%);男5.1%(标化率5.1%),女6.9%(标化率5.1%).女性超重和肥胖率均高于男性,且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男性人群各年龄组超重和肥胖率类似.[结论]福建省人群超重和肥胖现况严重,必须采取干预措施,遏制其增长趋势.

    作者:钟文玲;林曙光;林熙;叶莺;肖泽章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校高级职称教师领悟社会支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高校高级职称教师领悟社会支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取方法,利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调查了福建省15所高校2 454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结果]19.9%的高级职称教师社会支持出现异常;影响高级职称教师社会支持的主要因素是年龄、性别、是否具有行政兼职和社会兼职、不同健康状况,而专业、学历对教师社会支持没有影响.[结论]拥有的社会资源越多,社会支持越多;社会支持越多,健康状况越好.

    作者:李跃平;刘一平;颜玉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敦煌市高危人群乙肝、梅毒和艾滋病感染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敦煌市高危人群乙肝、梅毒和艾滋病的感染现状.[方法]随机抽取长卡司助人员、性病门诊就诊者、吸毒者、暗娼和无关联人员1 528人,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及HIV抗体测定.[结果]HBsAg阳性率为7.7%(118/1 528),梅毒抗体阳性率为1.1%(16/1 528),1人HIV抗体阳性.[结论]应对高危人群宣传性病、艾滋病和乙肝对人体的危害性,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作者:于巧玲;杨瑜;刘荣;淳志明;翟丽;张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宁波市某区加碘食盐碘含量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为了解居民碘盐中碘含量是否达标.[方法]采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进行检测.[结果]碘盐合格率为97.9%.[结论]检测结果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但存在碘含量不均匀的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张育禾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泉州市2005-2006年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我市碘缺乏病病情现况,评价防治措施效果,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全市11个县(市、区)用PPS法每个县抽查8~10岁儿童1 200名学生,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中位数、合格碘盐食用率、碘盐覆盖率、非碘盐率和碘盐合格率.[结果]我市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4.5%,尿碘中位数达100 μg/L以上,合格碘盐食用率86.0%,碘盐覆盖率90.5%,碘盐合格率95.1%.[结论]经10年全民食盐加碘干预措施后,居民碘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碘缺乏病病情逐步下降.但个别地区问题仍较严重,应引起重视.

    作者:吕文辉;范桂生;陈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驻西藏某部藏北草原驻训地水源质量检测

    [目的]调查驻训地水源质量,为驻训期间生活饮用水的供给提供依据.[方法]于2004年8月及2005年8月对驻训地水源现场调查,按GB 5750-1985《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采样并检测.按GB 5749-1985《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判定结果,水质分级用《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结果]藏北草原驻训地水源26项检测指标中,17项有不同程度超标或不符合要求(65.4%),以细菌学及毒理学指标多,水质分级均不合格.[结论]该地水源水质不合格,不能作为生活饮用水.应加强水源的选取、保护及水质的改善,以保证官兵的身体健康及完成驻训任务.

    作者:李素芝;郑必海;李尚师;马宽军;周小波;郑建保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