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凤梧;孙玉秀
目的:总结分析椎体压缩性骨折相关性便秘采用桃核承气汤加减结合针灸实施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确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80例椎体压缩性骨折相关性便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使用一般治疗方法,观察组40例实施一般治疗+桃核承气汤加减+针灸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对应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改善指标.结果:(1)观察组97.5%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2.5%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核承气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相关性便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快速改善患者便秘症状,保证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柳锦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在急腹症患者中应用降阶梯思维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80例急腹症就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组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进行诊断治疗,观察组则使用降阶梯思维进行诊断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诊断所用时间、确诊时间、漏诊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时间短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终确诊时间为(55.5±18.3)分钟,短于对照组的(80.8±22.4)分钟;且观察组总漏诊率2.5%低于对照组25.0%,两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阶梯思维在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诊断时间且降低漏诊率.
作者:邓洁;陈小朗;潘雪;李金城;江美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电针颈部交感神经节对颈源性心脏神经症(CN)的临床疗效,为此类患者提供一个新的绿色疗法.方法:选取由交感型颈椎病所致的心脏神经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A组(交感神经节组),B组(常规针刺组),C组(药物组)三组,每组20例.A组主穴针对颈部交感神经节(双侧颈上神经节、双侧颈下神经节)针刺,两对主穴分别通电,予连续波治疗(频率2Hz),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配穴:心俞(双侧)、厥阴俞(双侧)、巨阙、膻中、神门(双侧)、内关(双侧).每次治疗时间为30分钟,每日1次,每周5日,连续治疗四周.B组主穴为颈夹脊穴(颈4-颈7),选取颈4与颈7夹脊穴通电.配穴及脉冲治疗仪连接方法均同A组.C组为药物组,谷维素片20mg日三次口服,连续服用20天.治疗前后均对三组患者进行中医症候积分表、HAMA量表、HAMD量表的评估.治疗结束后对三组的量表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1.三组中医症状积分经非参数检验,A组、B组、C组治疗前后相比,三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AC组间差异显著(P▲<0.01);AB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5).BC组间疗效差异不显著(P▲=0.329>0.05)2.三组中医症候疗效经秩和检验,P<0.01,三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总有效率为95%,B组总有效率为80%,C组总有效率为55%,提示A组有效率高,其次为B组.3.三组HAMA评分比较:经配对t检验,A组、B组、C组治疗前后相比,三组患者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AC组、BC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1);AB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1).4.三组HAMD评分比较:经配对t检验,A组、B组、C组治疗前后相比,三组患者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1);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AC组、BC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0.01);AB组间疗效差异显著(P ○<0.01).5、三组治疗前后HAMA减分率(T)比较:三组数据经秩和检验,三组的HAMA减分率(T)上具有统计学意义(Z=0.5917,P=0.000<0.01),具有显著性差异,三组总有效率A组(95%)>B组(85%)>C组(60%).6.三组治疗前后HAMD减分率(T)比较:三组数据经秩和检验,三组的HAMD减分率(T)上具有统计学意义(Z=0.5278,P=0.001<0.01),具有显著性差异,三组总有效率A组(95%)>B组(80%)>C组(65%).结论:1、电针颈部交感神经节疗法与传统针刺夹脊穴疗法对于颈源性心脏神经症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2、在改善中医症状上,电针颈部交感神经节组好,而针刺夹脊穴组与药物组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上基本一致.3、在改善颈源性心脏神经症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上,电针颈部交感神经节疗法效果好.
作者:董勤建;宋春华;杨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引发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 从本院于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众多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在全面分析该批患者疾病诱发因素后根据临床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别分为相对应的两组(传统组与实验组)进行区别性护理.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穿透至患者进行护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而后由参与本次研究的临床观察小组就两组患者经区别性护理后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经不同临床护理后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临床护理满意度的相关数据中均存在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均优于传统组,P<0.05).其中,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97.06%和5.88%,传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73.53%和29.40%.结论 综合来看,饮食不当、过度劳累、便秘以及腹压过高和精神刺激等均为诱发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因素,而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对该疾病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其对临床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促进临床医护工作的良好开展,并且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其营造良好的预后效果,值得借鉴与推广.
作者:郑桂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点抗推拿联合超激光治疗对肩周炎血清CK及LDH浓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6.6月至2017.10收治的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分别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为干预组患者提供点抗推拿联合超激光治疗,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药物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两组陆氏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定量袁评分结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陆氏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评定量表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628,P=0.109);治疗后干预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3.678,P<0.05).另治疗后干预组与对照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t=58.346、43.205,P<0.05).结论 采用点抗推拿联合超激光治疗肩周炎患者,可提高疗效.
作者:彭鹏;胡桂兴;江涛;曾振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手术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择本科室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间80例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随机数表分组:传统组(n=40)、干预组(n=40),传统组实施传统基础手术护理,干预组实施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手术护理方案,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运用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传统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以护理结局为导向的手术护理方案可改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
作者:黄月玲;席福梅;霍惠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对细节护理在儿童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具体措施和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从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时段进入本院手术室治疗的患儿中随机选取126例分为参照组(经常规护理,n=66)、观察组(经常规护理+细节护理,n=60),回顾分析2组术后并发症率、护理手术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手术质量总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9.68±5.55)分、100.00%(60/60),与参照组(72.51±5.25)分、96.97%(64/66)比较差异明显,(t=10.349,p=0.000;x2=10.365,p=0.010).且观察组术后重度疼痛例数明显少于参照组.结论:在儿童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采用细节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手术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儿后期恢复健康,值得推广.
作者:王常娥;刘丹凤;吴萌;陈丹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热性惊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展开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n=50)和研究组(常规护理+循证护理,n=50例),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1)研究组住院时间及费用分别为(3.41±1.05)d、(2632.54±326.32)(¥),明显少于参照组[(7.25±2.15)d、(3523.65±384.21)(¥)],P< 0.05.2)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参照组18.00%,P<0.05.3)研究组护理效果92.00%,明显高于参照组76.00%,P<0.05.4)研究组惊厥一年内复发率10.00%,明显低于参照组30.00%,P< 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小儿热性惊厥基于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循证护理,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秋兰;宋继花;李剑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对粉刺的影响,探讨粉刺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113例均为门诊病历,男58例,女55例;年龄大者33岁,小者12岁,病程长10年,短6个月.取穴大椎、膈俞、肺俞、尺泽(与委中交替使用)刺络拔罐,风池、曲池、内庭、合谷、血海针刺,平补平泻.结果:经过4~6个疗程的治疗,有效率95.6%.无效率4.4%.结论:刺络拔罐对粉刺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艳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将前者作为对照组,后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管理措施,分析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卫生质量合格率、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比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医院卫生质量合格率、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显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控制医院感染中实施强化护理管理,护理管理效果显著,既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又可提高医院卫生质量合格率、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君;袁小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78例我院自2015年11月到2017年11月收治的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9例)、治疗组(39例),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应用阿托伐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疗.分析两组血压水平、血脂水平、斑块面积与颈动脉膜中层厚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血压水平、斑块面积与颈动脉膜中层厚度对比显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脂水平对比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显示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轻微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经有效处理后,可自行好转,且不会影响治疗效果,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改善患者血压及血脂水平,又可减少斑块面积与颈动脉膜中层厚度,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立昊;刘成赟;胡鹏云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阴茎癌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阴茎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34例,全部患者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和并发痘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少,P< 0.05;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观察组为5.88%明显低于对照组23.53%,P<0.05.结论:针对阴茎癌腹股沟淋巴结扩散患者,临床借助腹腔镜行清扫术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切实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霖美;叶显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冻融胚胎移植卵裂球数目及胚胎存活状态与临床妊娠的临床关系.方法:随机抽取62例本院自2015年0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所有患者均实施冻融胚胎移植,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四组,即胚胎解冻后胚胎全部存活且卵裂球少于6个为对照1组(9例);胚胎解冻后卵裂球少于6个,但胚胎没有全部存活为对照2组(11例);胚胎解冻后卵裂球≧6个,且胚胎全部存活且为实验1组(20例);胚胎解冻后卵裂球≧6个,但胚胎没有全存活且为实验2组(22例).选择每组1-3个胚胎进行移植.结果:对照1组、对照2组、实验1组、实验2组任娠率为22.2%、27.2%、45%、37.8%.其中实验1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实验2组(P<0.05).结论:冻融胚胎移植卵裂球数目及胚胎存活状态与临床妊娠有关,其中胚胎解冻后卵裂球≧6个,且胚胎全部存活的患者临床妊娠率较高.
作者:张龙娟;方佳;许瑶;许锦富;王双珍;曾妍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减)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评价药物干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建立完善档案资料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120例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为观察组,选择10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以及生化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规范的LT4补充治疗48周,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生化指标及微血管并发症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各期及总发病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发病率:Ⅲ期为21.67%、Ⅳ期为14.16%、总发病率为35.83%,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6.00%、10.00%、26.00%,P<0.05.两组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对比上,组间相差不大,P> 0.05.观察组患者进行规范的LT4补充治疗48周后,TG、TC、LDL-C、TSH、hS-CRP、UAER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肾病Ⅲ期的发病率由21.67%下降至17.5%,P<0.05,肾病Ⅳ期的发病率由14.16%上升至15.00%,P>0.05,肾病总发病率由35.83%下降至32.5%,但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期及总发病率无变化.结论:亚临床甲减可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导致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升高,因此,有必要对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以便及早诊断和干预亚临床甲减,从而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李珍梅;钟义春;陈晓正;何健敏;林慧卿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磁控胶囊内镜在亚健康人群消化道系统疾病筛查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间进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人群作为研究对象.从磁控胶囊内镜操作优点及局限性上进行分析.结论:磁控胶囊内镜是无痛、一次性、无交叉感染、无恐惧心理、舒适度高的一项技术,因此特点对于亚健康人群及消化疾病的定期复查的值得推广协助早期临床进行消化性系统疾病排查的技术手段.
作者:孙桂杰;李吉超;刘美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评价电刺激对女性慢性盆腔痛疗效和性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4例我院自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痛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2)、观察组(n=32),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应用常规治疗+电刺激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有效率、性功能、生活质量、复发率.结果:治疗有效率、性功能、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女性慢性盆腔痛临床治疗中,应用电刺激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提高性功能及生活质量,又可降低复发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曾榆婷;程丽师;冯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子宫瘢痕妊娠患者40例进行研究,均为2016年0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所有患者均具有剖宫产史,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该种诊断方式对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结果以及声像分型.结果:4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均为子宫瘢痕妊娠,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37(92.50%)例,漏诊2(5.00%)例,误诊1(2.50%)例,其中2(5.00%)例为宫颈部妊娠,1(2.50%)例为滋养细胞疾病,与病理检查结果之间差异较小,P> 0.05,表明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声像分型: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中单纯妊娠囊型有19例,团块型有13例,部分位于宫腔型有8例.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瘢痕妊娠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诊断符合率较高,可清晰观察患者子宫内的具体情况,反应出子宫切口与妊娠囊的位置关系,有助于临床医师观察切口部位的血流特点,可对子宫瘢痕妊娠进行早期定位以及定性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倩;许锦富;罗彩媚;王双珍;张龙娟;曾妍红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到2017年10月就诊的患者共40例,按照患者随机数字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病症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病症消失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小儿川崎病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病症消失快,缩短病程,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何成龙;陈钊毅;方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多穴位针药同注联合耳穴贴压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新确诊的PSD患者60例,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及西药对照组各30例,分别应用多穴位针药同注联合耳穴贴压及口服百优解治疗,疗程4周,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HAMD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各组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后两组患者总体自觉抑郁症状明显改善,多穴位针药同注联合耳穴贴压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与百优解相当.
作者:蔡萧君;张晓昀;吴超全;胡春梅;刘海峰;王旭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总结护理干预在PICC置管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5月间于我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患者80例设一组对比试验,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干预,总结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效果.结果:①从两组PICC置管维护依从性可见,研究组各维度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由干预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可见,研究组发生率为7例(17.50%)明显低于对照组16例(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期间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患者导管维护依从性,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丽华;王娟;叶燕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