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燕;陈文祯;郑备红;康跃凡
[目的] 评估综合干预措施后非碘盐地区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及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方法] 随机抽检试点地区南安市、同安区和对照点福清市、漳浦县居民户食用盐的含碘量,入户问卷调查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识.[结果] 居民户食用盐非碘盐率,综合干预试点南安市、同安区分别为14.6%和11.1%,对照点福清市、漳浦县分别为25.2%和40.3%;家庭主妇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试点区为71.8% ,对照区为57.1%(P<0.01).[结论] 非碘盐地区综合干预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及碘缺乏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
作者:林曙光;陈志辉;黄文金;林兆和;王木华;夏亚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临床研究发现,孕妇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后发生尖锐湿疣(CA)的疣体发展迅速,体积大,数量多,终止妊娠后则明显缩小.为探讨妊娠因素对CA治疗的影响,我们采用终止妊娠术后微波治疗的方法治疗妊娠合并CA的患者,同时与只进行微波治疗而不终止妊娠的CA患者进行疗效比较,发现两者差异显著,报道如下:
作者:林宋玉;陈久健;郭晖;夏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选择一种较实用的霍乱弧菌分离培养基.[方法] 对3种常用的霍乱弧菌选择性培养基,分别接种O139群、稻叶型和小川型霍乱弧菌.将其培养物做玻片血清凝集试验、氧化酶试验和粘丝试验,观察试验结果.[结果] 4号琼脂较庆大霉素琼脂和TCBS琼脂在玻片血清凝集、氧化酶试验、粘丝试验中受培养基成份影响较小.[结论] 提示4号琼脂为基层化验室首选霍乱弧菌选择性培养基.
作者:纪惠玲;黄春文;江建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年,通过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患者逐渐增多.三明市皮肤病医院对三明劳教所各类男性劳教人员240例进行性病检查,检查按照 <性病防治手册> 规程采取尿道分泌物和血样,分泌物用涂片法,梅毒用甲苯胺红试验(TRUST)初筛,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诊,HIV初筛试剂用明胶颗粒凝聚试验,蛋白印迹试验(WB)确证试验确认.结果在确诊的19例隐性梅毒患者中,发现1例HIV初筛试验阳性,经福建省卫生妨疫站HIV检测室确认,后确诊为隐性梅毒与HIV合并感染.现报道如下:
作者:伍显明;罗秀招;黄良铜;郑行照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柳州卫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KAB)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营养教育.[方法] 采用KAB问卷(营养知识、态度以及饮食行为)对柳州卫校1~3年级的1 22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年级学生的营养知识较贫乏,2、3年级有明显提高,但影像及检验专业仍有部分学生得分较低.营养态度及行为的测验表明:大多数学生有端正的营养态度及良好的饮食习惯,但也有少数学生不吃早餐,部分同学经常吃油炸烧烤,有些学生以好吃或随心所欲选择食物的不良饮食习惯.[结论] 卫校学生中不同年级和高年级同年级不同专业的KAB有一定的差别.建议在卫校各专业均应开设与营养有关的课程.
作者:吕久余;梁惠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福州地区腹泻病人与肠道原虫感染的关系. [方法] 通过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涂片法或改良抗酸染色法对3 116名腹泻病人的新鲜粪便进行镜检. [结果] 在3 116名腹泻病人中,肠道原虫感染率为21.66%;弃除63例结肠内阿米巴致病性未获证实外,肠道致病原虫的感染率为19.64%.其中以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率17.65%为高,其次隐孢子虫为0.64%,人毛滴虫0.61%,人芽囊原虫0.42%,蓝贾第鞭毛虫0.32%. [结论]福州地区腹泻病人有19.64%是由肠道致病原虫所引起,其中主要是溶组织内阿米巴,在儿童中主要是由隐孢子虫、人毛滴虫、人芽囊原虫和蓝贾第鞭毛虫.
作者:陈豪;李存辉;谢曼凌;魏雪英;姚丽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近一年半苏州地区麻疹患者不同年龄组的特点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按年龄将患者分组进行并发症比较分析.[结果] 肝炎占麻疹各年龄组并发症之首, 婴幼儿并发心衰和支气管肺炎的发生率较高,发生肾损害和肝炎在成人组多.[结论] 麻疹患者的并发症在不同年龄组各有其特点.
作者:吴燕;李朦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惠安县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8年的效果.[方法] 根据月报表、年报表和结核病人登记本,分析新登记涂阳病人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涂阳肺结核新登记率从1994年的8.03/10万提高到2001年的36.85/10万,治疗满1年治愈率达91.1%,其中初治涂阳治愈率93.3%,复治78.6%.[结论] 项目实施8年成效显著,达到高发现率、高治愈率的目标.
作者:曹光农;谢振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RT-PCR方法鉴别福建省登革热感染及型别的判断. [方法] 从血清中提取病毒RNA,行RT-PCR,再用型特异性引物扩增出特异性片段,电泳后观察判断其型别. [结果] 从6份早期病人血清扩增出4份登革热2型特异性条带.[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登革热感染的鉴别诊断并判断其血清型.
作者:翁育伟;李世清;何似;许龙善;严延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鄞县位于浙东沿海,有24个乡镇,人口73.3万,总面积1 543 km2.于1972年首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例报告,以后逐年均有发病.为探讨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和规律,调整防治措施,现将1992-2001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王树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南平市妇幼保健院从1998年6月起应用可吸收性合成线对部分产妇会阴侧切口缝合进行效果观察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爱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SPSS软件包的固有命令无法拟合条件 logistic 回归模型 (CLRM),探索以此软件包来拟合,将丰富其功能、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方法] 以 SPSS软件包固有的 Cox回归模型命令 COXREG,根据Cox回归模型分层变量控制的理论, 创造所需新的虚拟变量 (Time 和Strata ) 来进行拟合.以6个实例进行运算,并与 SAS、STATA 软件包运算结果相对照. [结果] SPSS 软件包Cox 模型分层变量控制的方法,可正确地拟合出条件 logistic 回归模型,可得到与SAS与 STATA软件包计算完全相同的结果,而且运算结果相互对应的参数也相同. [结论] 根据Cox 回归模型分层变量控制的理论, 创造所需新的虚拟变量 (Time 和 Strata ),以 SPSS固有的COXREG命令,可拟合CLRM,与 SAS、STATA 运算结果也相同,且编程简便易行,可适用于1:1 、 1:2 或 n:m 配对比较.
作者:潘宝骏;张文彤;张锡斌;吴思英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2000年以来5轮消灭脊髓灰质炎后常住儿童与外来流动人口儿童免疫接种情况.[方法] 根据<福建省2000年春季消灭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服活动方案>评估分析.[结果] 常住与外来流动儿童的免疫史无显著性差异,常住儿童的免疫接种率显著高于外来流动人口儿童.[结论] 外来流动人口儿童的管理是我市计免工作的难点,应通过进一步规范门诊接种制度、加强计算机网络管理、加大宣传力度等措施,提高接种率.
作者:洪婉珍;龚苍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沙门菌在生肉中的污染状况、噬菌体型别和耐药情况.[方法] 按GB 4 789.4-94方法分离菌株,噬菌体分型和命名按说明书进行;药敏试验采用VITEK仪器测定.[结果] 生肉中沙门菌阳性率达12.1%;噬菌体型别分散;31株沙门菌对1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41.9%,对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为12.9%.[结论] 应加强畜、禽类屠宰、运输和加工过程的卫生管理和监测以及抗生素的管理和耐药性监测.
作者:胡慧玲;陈伟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室内空气中有机污染浓度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新装修三星宾馆、装修一年的二星宾馆、无装修的招待所,以学校教室作为对照,测定室内有机污染物,并对在此环境下工作不超过一个月的人员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核心测试(NCTB),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以确定室内空气中有机污染浓度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 [结果] 室内空气有机污染物可造成人体神经行为功能损害,污染物浓度越高则神经行为功能越差. [结论] 建议降低现有<公共场所卫生标准>中规定的公共场所甲醛限量水平.
作者:陈建明;林曙光;林良珍;朱云 刊期: 2002年第06期
2002年4月,福建沿海某市连续发生多起食物中毒,住院24人.临床表现主要为呕吐、头晕、唇舌麻木、四肢乏力等,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鉴定,确诊这几起食物中毒均与食用织纹螺等食物有关.
作者:金乐君;洪荣涛;敖志雄;李杰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作者:林碧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性别因素对上海浦东新区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STD/HIV)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的影响,为下一步定量研究和干预打基础.[方法] 应用专题小组访谈(focus group discussion, FGD)的方法.[结果] 浦东新区流动人口中的女性较男性缺乏STD/HIV相关知识,但男性流动人口对待性的态度较为开放,且明显存在不安全性行为的倾向.[结论] 在女性流动人口中应重点开展性病/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的教育;在男性流动人口中则应对其开放的性态度和不安全性行为倾向进行有效干预.为今后开展的定量研究和教育干预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承希;董青;赵根明;丁爱民;邱卫华;谈卫权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教师、家长对学生意外伤害知晓情况,为开展预防伤害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问卷调查了11所中小学702名教师和10 452名家长.[结果] 初中教师对意外伤害知晓率相对较低(89.2%);有12.7%的家长未曾听说过;4.5%的教师和8.0%的家长认为意外伤害对孩子影响不大或很小;48.1%教师和58.2%的家长认为不会致残或不清楚.[结论] 在学校开展预防意外伤害教育是必要的,可以通过学生对家长进行宣传,采取有效措施,共同预防和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作者:徐来荣;俞敏;韩晓军;任春娣;周承来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