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国
目的 比较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在肠炎沙门菌菌株间分型的分辨率.方法 分别建立肠炎沙门菌的6个管家基因thrA、purE、sucA、aroC、hemD、dnaN和一个特异性的DNA标记SdfⅠ的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及以寡切点的Xba Ⅰ、SpeⅠ作为限制性内切酶的PFGE方法,并应用上述方法对食品中的分离株进行分型,比较两种方法的分辨率.结果 PFGE可以将50株肠炎沙门菌分为11个型,并且通过双酶系统的双重PFGE分型,还可以将PFGE型别再精细划分为亚型;MLST则揭示了在同一血清型内部,各菌株之间的管家基因碱基序列高度保守,而在沙门菌不同血清型的核苷酸序列之间,则分别存在不同数量的碱基差异.即MLST方法只能用于血清型之间,不能在血清型内部进行分型研究.结论 与MLST比较,PFGE方法在肠炎沙门菌的分型方面显示了比较高的分辨率.
作者:计融;李燕俊;王玉平;崔生辉;江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包括许多种类,传染病引起的突发事件是其中的一种.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处理,已经成为我们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有必要了解它的属性和特点.
作者:徐建国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与肥胖的关系.方法 2004年在山西省盂县选取一组人群,调查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同时抽血检测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并分析Gln223Arg基因多态性与肥胖的关系.结果 该组人群GG、GA及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679、0.2171和0.0151;G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764和0.1236.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934).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携带A等位基因的研究对象具有更高的体重(63.2 kg vs.61.9 kg;P=0.0307)和体重指数(24.4 kg/m2 vs.24 1 kg/m2;P=0.0898);在调整年龄、性别、体力活动和膳食之后,携带A等位基因者仍然具有较高的体重指数(24.5 kg/m2 vs24.1 kg/m2;P=0.0396)和肥胖患病率(OR=1.30,95% CI:0.957~1.767;P=0.0935).结论 瘦素受体Gln223Arg基因多态性与肥胖可能有关.
作者:陈祚;郭东双;李莹;孔宪毅;郭敏;武阳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机对照试验为临床治疗和医疗卫生干预提供重要证据.对随机对照试验的严格评价有赖于充分、准确的报告.临床试验报告统一标准(CONSORT)清单和流程图是当前公认的、权威的随机平行对照试验的报告规范.本文介绍该清单和流程图的内容,并对一些重要条目进行了详细说明.
作者:王波;詹思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改良分子信标-多重实时PCR同时检测沙门菌和志贺菌的快速方法,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诊断.方法 根据GenBank公布的沙门菌侵袭性基因invA和ssaR基因,分别设计一对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用同色荧光标记,用于同体系检测沙门菌.志贺菌根据ipaH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改良分子信标探针,加入沙门菌检测体系中,建立三重实时PCR-改良分子信标检测体系,应用于同时对沙门菌、志贺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和门诊肠道致病菌的检测.结果 改良分子信标-多重实时PCR反应体系DNA灵敏度为69~93fg/μl,菌液灵敏度为32~64 CFU/ml或1~2 CFU/PCR反应体系,无交叉反应.该反应体系同时检测134株沙门菌和67株志贺菌,均出现特异的荧光信号,两种细菌检测互不干扰.对细菌性食物中毒样本等共1100份同时进行沙门菌和志贺菌检测,569份沙门菌实时PCR阳性,其中551份沙门菌培养阳性;42份志贺菌实时PCR阳性,其中41份志贺菌培养阳性.从样品处理到检测结果仅需时间2 h至1 d.结论 改良分子信标-多重实时PCR检测体系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用于沙门菌和志贺菌食物中毒的快速诊断,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的初筛及预防医学门诊的健康人群体检,为食源性疾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新的检测手段.
作者:石晓路;扈庆华;张佳峰;李庆阁;王冰;林一曼;庄志雄;刘小立;张顺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从基因层面探讨18年来我国及欧美国家甲3亚型流感流行株与当时WHO疫苗推荐株之间的差异.方法 收集1988-2005年间我国以及欧美国家的甲3亚型流感流行株与疫苗株的血凝素重链(HA1)区域的氨基酸序列,用BioEdit生物软件进行比较,分析其与当时疫苗推荐株在HA1以及HA1抗原决定簇区域的氨基酸差异.结果 在HA1区以及HA1区抗原决定簇位点,我国甲3亚型流感流行株与当年疫苗株之间的差异,均大于它与下一轮疫苗株之间的差异,且已达到十分显著的程度(P<0.01).而欧美国家甲3亚型流感流行株与当年疫苗株之间的差异,虽然稍大于它与下一轮疫苗株之间的差异,但尚不显著(P>0.05).此外,使用多年的疫苗株,无论在我国还是欧美,随着疫苗使用年数的增加,流行株与疫苗株之间的差异不断增大.结论 WHO推荐的甲3亚型疫苗株与我国甲3亚型流行株之间,从基因层面进行分析,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
作者:卢亦愚;严菊英;孙朝英;徐昌平;冯燕;莫世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4年8月30日至10月15日浙江省象山县局部地区发生甲型肝炎(甲肝)暴发,疫情波及全县15个乡镇.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徐建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日常生活能力是衡量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评价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1].迄今对城市老年人研究较多,而对占我国老年人口70%的农村老年人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了解安徽省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为开展老年卫生保健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秀军;孙业桓;倪进发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6年2月25日,浙江省首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得到卫生部确认,现将对该病例的调查情况报道如下.患者女,9岁,小学二年级,家住浙江省安吉县杭垓镇缫舍大坑村.2月10日中午出现发热、头痛.次日咳嗽,腹痛伴全身乏力;曾自服速效伤风胶囊.
作者:邓晶;杨仕贵;崔威武;孙昼;寿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鉴定山东地区恙虫病东方体分离株的基因型别,分析其核苷酸序列.方法 以日本、韩国常用的恙虫病东方体分型引物,用巢式PCR技术检测恙虫病东方体分离株的相对分子质量(Mr)56×103蛋白基因片段,对群引物扩增的PCR产物纯化回收后测序,并行序列分析.结果 Gilliam、Karp、Kato、山东分离株用群引物均扩增出481~507 bp的目的片段,Gilliam、Karp、Kato经相应的型引物扩增出了目的片段.山东分离株仅Kawasaki型的分型引物扩增出目的条带,序列分析证实山东分离株与Kawasaki型相似.结论 在国内首次扩增出Gilliam、Karp、Kato三型标准株,山东地区恙虫病东方体分离株为Kawasaki型;山东地区恙虫病东方体与日本的Kawasaki型相似,两者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作者:杨丽萍;赵仲堂;刘运喜;冯月秋;王显军;李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一种由病毒所致的经鼠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塘沽区自1985年发现HFRS以来,近年来发病率呈增高的态势.1985-2005年共发现病例123例,发病较高的年份为1996、2000和2001年,分别为18、19、18例;全年均有病例发生,1-7月份占87.58%,3-4月份为发病高峰;病例中男性92例,女性31例,男女之比2.97:1;发病年龄小15岁,大67岁,以青壮年为主,占病例数的85.14%.
作者:张丽平;王跃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5年青海省玉树县果青牧场有旱獭鼠疫发生并引起藏系绵羊鼠疫的暴发,极易引发人间鼠疫,为了监测该地区鼠疫疫情动态及流行强度,进行了鼠疫血清学调查.藏系绵羊血清2056份于2005年和2006年分别采集于玉树县果青牧场.F1抗原致敏血球;鼠疫F1抗原,均由全国鼠疫布病基地提供.鼠疫间接血凝试验按常规方法进行,阳性判定标准参照国标GB 15991-1995,血清滴度≥1:20为阳性.
作者:于晓涛;崔百忠;赵小龙;幕有;王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代谢综合征(MS)是以糖代谢异常(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常、中心型肥胖等多种主要疾病或危险因素在个体聚集为特征的一组临床征候群[1].尽管现在对MS的本质和起因还不甚了解,但对其危害性医学界已取得共识:与代谢有关的多种疾病或致病因素同时出现在一个个体身上,它们互相协同作用,产生了比单一病因作用强得多的致病[主要是心血管病(CVD)和糖尿病]作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作者:吴兆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1年以来上海市的狂犬病病例均为外来人口,犬伤门诊就诊人数持续增多,2003年起狂犬伤人事件时有发生,狂犬病流行特征发生了改变,现对2001-2005年上海市狂犬病流行特征以及在犬伤者中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
作者:施燕;胡家瑜;沈蕊华;赵丽丽;杨建萍;陶黎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为探讨孕妇在狂犬病毒暴露后接种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及对胎儿的影响,对2000-2005年前来咸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接种门诊求治的87例被疯动物和疑似疯动物致伤的孕妇进行追踪观察,暴露分级按WHO疯动物致伤程度分级标准进行[1].
作者:刘琼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2006年5月6日,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和经济开发区分别发生了因食用污染水产品而引起的霍乱病例.5月5日,新余市人民医院肠道门诊相继收治3例严重腹泻患者,经对其排泄物进行采样、细菌培养和生化学鉴定,均为O139群霍乱弧菌.
作者:胡志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甘露糖结合蛋白(MBP)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肺结核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肺结核病例125例和健康对照198名的环境因素暴露情况及静脉血,MBP基因多态性分析采用特异引物PCR方法,用SPSS 11.5软件进行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MBP-52、54、57位点的等位基因突变频率分别为8.0%、7.2%、0.4%和5.3%、4.3%、0.5%,按性别分层的Mantel-Haensezl x2分析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表明体重指数、婚姻状况、卡介苗接种史、卡痕、结核病接触史及家族史、体力劳动、文化程度与肺结核的发生有关.在多因素分析中调整上述危险因素后,总MBP(OR=2 182,95% CI:1.058~4.499)和MBP-52突变型等位基因型(OR=2.574,95% CI:1.028~6.446)与肺结核发病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总MBP和MBP-52突变型等位基因可能与肺结核发病有关.
作者:冯福民;郭梅;刘茜;王东;高宝霞;孙永红;安雅臣;纪春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不同人群总体体力活动水平和不同种类体力活动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按比例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公务员、公司职员、高中生、社区居民、流动人口共计3555人,用国际体力活动量表长卷进行调查.结果 五类人群合计完全静坐、体力活动不活跃、活跃和高度活跃的比例分别为20.5%、10.1%、26.5%和42.9%;高度活跃以社区居民高为65 6%,完全静坐以流动人口高为33.1%;在不同类型人群和不同性别组的人群中,除流动人口男性外,其他调查对象在4个单项活动中交通行程体力活动活跃达标率都是高的,闲暇体力活动较少.结论 目前人群中主要的体力活动仍是交通行程为主,闲暇体力活动较少,流动人口呈现两级分化.
作者:王书梅;范明秋;赵加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广东省惠州市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包括问卷调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测;定性研究包括专题小组访谈、个人深入访谈、知情人访谈、选题小组讨论.研究对象的选择采用知情同意的原则,共回收1333份有效问卷.结果 被调查者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平均得分为12.97分±12.20分(满分100分);其中10.20%的人赞同婚前性行为,50.64%的人认为婚前性行为无所谓;有26 90%的人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在有性行为的女性中,有25.45%(42/165)做过人工流产.多元logistic分析发现,首次性行为年龄小、高学历较低、同意为满足对方要求发生性行为、近半年内发生性行为、怀过孕是影响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 未婚流动人口对于生殖健康的认识较片面,存在较多危害生殖健康的因素.
作者:赵庆国;李兵;田丰莲;袁东妹;陈慈磊;潘文静;刘敏;温小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目前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安全与和平的大命题.所谓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Biosafety)是指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以防止实验人员感染和防止感染因子外泄而污染环境.随着形势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国际上又将生物安全提升到生物安全保障(Biosecurity)的概念,即单位和个人为防止病原体或毒素丢失、被窃、滥用、转移或有意释放而采取的安全措施,以避免因微生物资源的不适当使用而危及公共卫生[1].
作者:罗成旺;卢金星 刊期: 200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