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福建恙虫病东方体型别的调查

何似;李世清;于恩庶

关键词:恙虫病东方体, 型别分析, 间接免疫荧光, 补体结合试验
摘要:[目的] 调查福建省恙虫病东方体流行毒株的型别. [方法] 分别用不同抗原型、型特异性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及补体结合试验进行型别调查. [结果] 闽东南沿海地区人群恙虫病感染率高.在192份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中,Gilliam型多,占42.7%,其次为Karp型及Karp-Gilliam的混合感染,分别占28.1%和29.1%.从病人血液、鼠类宿主及恙螨媒介共分离出126株恙虫病东方体,其中Gilliam占24.6%,Karp占23.0%,Karp-Gilliam占49.2%,并分离出1株TA716型.血清抗体分型及病原体特异性分析结果基本一致. [结论] Gilliam 和Karp型为福建恙虫病流行的主要型别.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汞中毒4例的临床处理

    1998年11月,一首饰加工店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加工金汞齐,导致全家5口人急性汞中毒,一9月龄男孩在中毒的当晚死亡,其余4人于1998年11月7日入我院治疗,现将临床处理总结如下:

    作者:辛小琪;陈苹苹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福建省1983~1999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分析

    食物中毒的发生与社会经济、文化和人民群众的饮食、生活习惯的差异有密切关系.为探讨十几年来福建省食物中毒发生的规律及其特点,现将我省1983~1999年的食物中毒资料进行分析,为制定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金乐君;潘宝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福建省艾滋病流行态势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研究福建省艾滋病流行态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HIV抗体检测、流醒病学调查及HIV亚型鉴定.[结果] 共检测780 229份标本,HIV抗体阳性131例,检出率0.169‰.其中AIDS病人41例,已死亡37例.流行病学调查确定福建HIV/AIDS病例主要分布在福州、泉州和厦门等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以境外感染为主,并向境内蔓延扩散.主要感染途径是异性性接触.分析3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表明其存活期短,早期症状以持续或反复发热为主.HIVC2-V3区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HIV-1 E亚型为本省主要流行株.[结论] 福建艾滋病今后流行将主要经性途径,但在静脉吸毒人群中也存在HIV流行的危险.

    作者:严延生;陈舸;郑兆双;翁育伟;郑健;颜苹苹;王惠榕;陈亮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氯高铁血红素抗贫血的动物研究

    [目的] 了解氯高铁血红素改善缺铁性贫血的作用效果.[方法] 采用缺铁性饲料结合失血的方法建立大鼠贫血模型,用2.64、5.28和10.56 mg/kg·bw的氯高铁血红素水溶液灌胃4周.[ 结果] 3个剂量组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 )均比去离子水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 FEP )和FEP/Hb 值均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2.64mg/kg.bw 的氯高铁血红素对缺铁性贫血大鼠的Hb、Hct和FEP指标的改善均较理想.

    作者:林健;陈小萍;林昇清;陆苏闽;郑丽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日本保健所研修见闻

    福建省与日本长崎县是姐妹省县.1999年8月至2000年3月期间,受福建省中日友好协会及福建省外办的委派,我以海外技术研修员身份赴长崎县立西彼保健所研修.研修期间与日本同行们朝夕相处并参加了各类卫生行政监督、宣传教育及学术交流活动.现将日本保健工作有关概况介绍如下:

    作者:蔡国喜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临沂市小学生窝沟封闭防龋效果观察

    龋齿是小学生的常见病,会危及儿童的生长发育.我们于1994年11月至1997年11月在临沂市实验一小进行了窝沟封闭防龋效果3年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魏学娟;孙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婴幼儿重型腹泻的抢救与体会

    婴幼儿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所致,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转变而来.患儿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不及时抢救常可危及生命.本文通过对84例重型腹泻的临床救治,谈谈体会.

    作者:林英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撰写及有关问题探讨

    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特点是结构缜密、概念准确、行文流畅、逻辑性强和词语专业性强.科技论文的文摘因检索的需要要求内容,包含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部分内容.因此,笔者想就在撰写英文文摘时关于明确内容、文体风格、缩写字及首字母词以及汉语拼音署名等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黄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一起葫芦瓜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1999年9月6日,龙岩市某托老院发生一起食物中毒.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患者临床症状分析,原因为葫芦瓜所致.有关葫芦瓜引起的中毒报道较为少见,为了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避免类似中毒的发生,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陈建安;汤小羚;张小平;张景平;杨文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旅店业预防性卫生审查内容与要点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旅店业的种类、规模和档次都是以往任何时侯所不能比拟的,因此,传统意义上的预防性卫生审查,已无法满足目前卫生执法工作的需要,现有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由于只做原则性的规定,实际工作中却难以操作,同样无法满足预防性卫生审查工作的需要[1].

    作者:杨明金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芦荟的功效成份与保健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福建省产木立芦荟、库拉索芦荟和斑纹芦荟的功效成分和保健作用.[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比色法分别检测芦荟中芦荟甙和芦荟多糖,以动物试验评价芦荟制品对人体机能的调节作用.[结果] 芦荟制品对小鼠具有免疫调节、润肠通便和辐射防护作用.[结论] 芦荟在保健方面有开发、利用的广阔前景.

    作者:林昇清;林健;黄宏南;赵道辉;何聆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能与大肠杆菌O157(H7)抗血清交叉凝集的5种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目的] 了解人兽及食品中能与大肠杆菌O157发生交叉凝集的细菌,为防止误诊提供参考.[方法] 开展调查,用大肠杆菌O157及H7抗血清、O157单克隆抗体进行玻片凝集、生化试验等检测.[结果] 从肉类及猪粪中检出5种(8株)肠道杆菌能与O157抗血清发生交叉反应,其中4种为国内外首次报道,2株检出菌且能与H7抗血清凝集,4株能产生LT肠毒素.[结论] 畜禽中某些种属的肠道细菌可携带与大肠杆菌O157及O157∶H7相同或相关抗原,故在鉴定O157∶H7大肠杆菌时除依血清学外,还应加用生化试验甚至致病因子检测作出后判定.

    作者:郭维植;程法稷;林成水;黄晓蓉;林杰;董新平;徐海滨;陈亢川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超声检查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近年来应用超声技术检查的内容很广,在产科,超声检查已作为产前诊断的主要手段.我院产科于1996年5月至1999年11月应用B型超声波对孕妇进行产前检查,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郑丽雅;张蓉华;郑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一起食用烤鱼片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近我市发生一起因食用烤鱼片而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食用者3人,2人中毒住院,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而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此次食物中毒是因食用含有河豚毒素的烤鱼片所致.

    作者:朱宝平;段发淼;陈恺玲;谢心磊;黄秀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ATP对辐射损伤小鼠空肠肠腺存活率和cGMP含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核酸前体(ATP)对辐射损伤空肠的修复作用.[方法] 选用20只BALB/c雄性小鼠,用1150 cGy 60 Coγ线进行腹部照射实验,随机分为4组,照后1 h内分别在小鼠后肢肌肉内注入ATP 0、6、8、12 mg/kg,第4 d取空肠段进行肠腺存活率和cGMP含量的测定.[结果] ATP 可明显提高受腹部照射小鼠空肠的肠腺存活率和cGMP含量;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肠腺存活率和cGMP含量呈钟型曲线,并呈同步改变,其适剂量为6 mg/ kg.[结论] ATP可明显提高辐射损伤小鼠空肠cGMP含量,促进肠道的恢复.

    作者:田芙蓉;曾桂英;丁桂荣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福建省贫困山区0~5岁儿童体格发育Z评分现状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省农村儿童体格发育Z评分现状,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上杭、屏南两县0~5岁儿童1 006名,对其测量身高、体重,以WHO推荐标准值计算Z评分值. [结果] 两县儿童身高/年龄Z评分、体重/年龄Z评分和体重/身高Z评分均值均为负值;三种Z评分值在6个月前高于或接近0,1周岁后均为负值;发育迟缓和体重不足儿童比例较高,超重和超胖儿童比例较低. [结论] 我省两县农村儿童身高体重距WHO推荐标准尚有较大的差距.

    作者:刘少娟;王明;金乐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RP-HPLC法分离测定红曲中洛伐它丁

    [目的] 测定红曲中洛伐它丁(Lovastatin)的含量. [方法]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的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 Shim-pack clc-ods 150×6.0 mm,5μm,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8 nm,[结果] 线性范围在 0.586~5.86 μg之间,r=0.9981,平均回收率为 91.6%(RSD=1.64%,n=5).

    作者:黄宏南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医院感染败血症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近年来医院感染败血症的情况,提供有关医院感染败血症方面的资料,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对我院1992~1997年确诊的医院感染败血症进行了流行学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败血症平均发病率为0.26%,总的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患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年龄差异无显著性;发病科室以内科高,其次为外科和儿科;医院感染败血症,发病凶险,病死率高,病死率18.7%,病死率的高低与医院感染重数密切相关,对有关问题结合文献进行了讨论.[结论] 对医院感染败血症的流行病学分析,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其危害性的认识,从而采取更多的预防措施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修崇英;李阳;许能锋;王莉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电焊作业工人肝脾B超征象分析

    [目的] 通过B超检查探讨电焊对作业工人肝脾的影响. [方法] B超检查并设对照组进行分析. [结果] 作业组工人左肝长、厚,右肝斜厚及脾厚均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电焊对作业工人肝脾存在一定的损害,且随工龄延长有加重趋势.

    作者:魏端玲;姜寿清;陈汉英;陈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婴幼儿期佝偻病对第一恒磨牙釉质发育及龋病的影响

    佝偻病常见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尤其以1岁左右多见.主要与日晒不足、喂养不当、生长过速等因素有关.许多研究已证实维生素D与牙齿发育有关,而第一恒磨牙牙胚发育、钙化的关键阶段在1岁左右.为了解婴儿佝偻病对第一恒磨牙釉质发育及龋病的影响,进行此项调查.

    作者:陈超;卢友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卫生厅

主办:福建省预防医学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