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内服与烫熨及牵引相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

覃惠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 中西医结合, 非手术疗法
摘要:颈椎病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发病率高的一种类型.随着人民工作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有年轻化趋势.自2006-03月~2008-10月期间,作者采用中药内服、烫熨及牵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推拿治疗膝关节病68例临床观察

    膝关节痛是一种常见病,膝关节的功能关系到屈伸、站立、负重、行走等多种活动,其结构复杂,易于遭受损伤.膝关节病主要表现为肿胀、疼痛、屈伸不利、蹲下及行走困难、活动不便;对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很大,给患者精神上带来很大痛苦,而一般治疗方法多不理想.笔者在门诊对68例膝关节病患者采用推拿为主,配合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中药粉醋调外敷,TDP(特定电磁波谱辐射器)照射后进行推拿,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阮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研究思路

    随着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的逐年上升,这个疾病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健康问题,也是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社会,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多的国家,骨质疏松症患者数量可想而知,因此针灸治疗该病有良好前景,但目前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因此我提出以下研究思路与同仁磋商:

    作者:王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黄灵颗粒对H22荷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对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黄灵颗粒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的调节作用及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将接种肝癌腹水瘤(H22)的昆明种小鼠给药后按规定处死,取脾脏及胸腺称重并计算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按试剂盒说明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黄灵颗粒对H22荷瘤小鼠的免疫器官无明显作用,肝癌小鼠肿瘤细胞bcl-2、P53蛋白均有降低作用.结论:黄灵颗粒的抑癌作用是通过抑制癌基因的表达而实现的,并且对免疫器官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化疗药物,有利于荷瘤机体的治疗.

    作者:吕秀莲;姜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手术室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具有工作节奏快,工作量大的特点,还具有时间长,不可中断、长期精神紧张、生活无规律的特殊性.同时,手术室内各种危险因素大量存在,包括来源于物理、化学、生理、生物等诸方面的不良因素也在无时无刻地威胁着手术室护士的健康.因此,在注重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应重视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这对于保证其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晓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黄素化不破裂卵泡综合症的研究近况

    一些发育正常的成熟的卵泡不破裂而原位黄素化称为黄素化不破裂卵泡综合征(Luteinized unraptured follicle syn-drone,LUFS)、卵泡未排出而出现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发生原位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致使效应器官发生一系列类似排卵周期的改变--BBT呈双相,但其高温相呈阶梯式缓慢上升,且不稳定,由于其持续性不排卵或排卵异常,从而成为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钟紫英;李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8例报告

    目的:观察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观察门诊及住院病人68例,以常规西药配合人参芍药散,并根据兼证随证加减,并与常规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5例,随机对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6%,对照组有效率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

    作者:任海军;罗梓萍;徐惠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从仲景方后注看附子现今之运用

    张仲景擅长在临床中运用附子治疗各种疾病,附子又分生附子和熟附子,经过炮制以后的称熟附予,仲景在其书中记录了生附子和熟附子的运用,但在现今的临床治疗中大都采用熟附子,笔者提出附子的用法可以遵从张仲景原文的意思使用,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王玥莲;王蔚;杜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反流性食管炎与肝胃关系的探讨

    本文根据现代中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多从肝胃出发,将近年来反流性食管炎中医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与肝胃相关的文献加以综述.

    作者:陆婷婷;徐进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伸筋草乙醇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伸筋草乙醇提取物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伸筋草乙醇提取物后,检测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茵酶含量.结果伸筋草乙醇提取物高、中剂量均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并有提高正常小鼠溶茵酶含量的趋势.结论:伸筋草乙醇提取物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作者:史之茂;韩玉生;李燕敏;周忠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药内服与烫熨及牵引相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

    颈椎病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发病率高的一种类型.随着人民工作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有年轻化趋势.自2006-03月~2008-10月期间,作者采用中药内服、烫熨及牵引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对针灸治疗的作用探讨

    针灸起源于我国的原始社会.历史悠久,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疗法是我国传统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我科对于中风的病人采取头针体针并用,多种穴位刺激的治疗方法,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程广红;王梅;张颖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55例脑梗患者吞咽障碍的护理体会

    脑梗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生率在25%~42%.吞咽障碍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脱水、误吸,因误吸引起的肺炎占整个肺炎病死率的1/3.本文就脑梗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综述如下.

    作者:王梅;程广红;金丽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中药外洗剂治疗外阴瘙痒56例

    外阴瘙痒是指阴蒂和大、小阴唇的瘙痒不堪,有的会波及整个外阴及肛门周围,患者奇痒难忍,坐卧不宁,是妇女常见妇科病中难言的疾病之一.本病常在月经期或食辛辣刺激之物后加剧.患者由于奇痒,反复挠抓局部,使局部皮肤苔呈癣样硬化及肥厚,亦可因皮肤抓破感染.有个别阴痒者常与某些皮肤病如神经性皮炎,湿疹等有关,有的还常是白斑的早期阶段,应予重视.

    作者:左凤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对慢性结肠炎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性肠病,口服药物治疗常引起胃肠反应,效果又不理想.中医护理注重以人的整体为中心,进行辨证施护,同时注意预防为主的护理原则,内容包括养生、情志、起居、饮食调护、药物调理等,我科对门诊96例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了中医护理干预,通过心理护理、中药保留灌肠、穴位按摩、饮食护理等使病人树立信心,保证疗效,提高了生活质量.

    作者:蒋秀玲;吴玉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五味子果梗生药学研究

    通过对五味子杲梗药材性状、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理化鉴别等方面进行了生药学研究,旨在为其药用提供科学根据.

    作者:贾洪文;关亚会;才廷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自拟通腹汤治疗肠梗阻35例

    根据肠梗阻病因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动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根据肠梗阻程度可分为完全性和不安全性肠梗阻,根据梗阻发展的快慢,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肠梗阻.

    作者:王宪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黄竹清脑口服液对脑出血大鼠脑内IL-6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竹清脑口服液对脑出血大鼠血清中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黄竹清脑口服液对脑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下O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自体血脑内注入建立模型.用放免法测定血清中IL-6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黄竹清脑口服液大、中剂量组对IL-6含量的降低,与模型组及尼莫地平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对脑出血大鼠进行黄竹清脑口服液治疗可以减轻缺血性及水肿区脑细胞的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6的产生,减少炎症因子的异常释放,防止神经细胞损伤有关.

    作者:刘淑霞;杜婴;李晓斌;高军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刺玫果总黄酮成分提取工艺

    研究蔷薇酮注射液中刺玫果的提取工艺,优选佳提取条件.方法:运用正交设计优选提取工艺,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优化后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10倍量醇,煎煮3小时,用70%乙醇提取,提取物总黄酮的含量高.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简便、合理.

    作者:于晓瑾;于翔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脑血疏口服液正丁醇提取物的含量测定

    目的:对脑血疏口服液进行正丁醇提取物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浸出物测定法测定脑血疏口服液正丁醇提取物的含量.结果:稳定性试验RSD%=0.75%(n=5).结论:方法可行,稳定性好,样品处理简单,操作方便.

    作者:罗小兰;周件贵;谭头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癌痛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癌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常见,迫切需要解决的症状之一.疼痛可呈刺痛、胀痛、撕裂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癌症治疗中可发挥多方面效应,在止痛的同时,往往对肿瘤本身还发挥抑制作用.中医药止痛可内服、外用,主要治法有清热、理气、散寒、祛湿、补虚、安神等等.

    作者:赵永杰;金昌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